天天看小說

第208章 教導皇孫

何秋自覺自己是攔不住朱元璋的,那就只能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教導皇孫們身上。

朱元璋有件事做得算是比較到位的,他把所有的皇孫都聚在一塊上課,這樣省去了何秋來日奔波的煩惱。

而且皇孫們湊在一起,也不會使得朱允炆太過孤單,不過私底下何秋也有種猜測,恐怕朱元璋也是爲了避免下一輩太過生疏。

畢竟這些皇孫們,父親都被封在各地當藩王,經年不見一面,如此一次性聚在一起讀書學習,也是聯絡感情的好時候。

已經到了唸書年紀的皇孫們也不算多,大大小小十幾個人,在一起沒多少時間,朱高煦就成了孩子頭。

朱高煦身上也確實有一種氣概,能讓別人都聽他的話,自然,也會有不聽的,這時候朱高煦的武力值比其他人高的好處就出來了。

何秋在這個專門教皇孫的院子裡,大體上還是按照之前在知行書院的一些做法,每週有考試,有社會實踐還有體育運動。

而且比之在知行書院,何秋又多做了一樣,他把朝廷每期刊發的邸報都拿出來,時不時從上面挑一兩個重要的,讓這些皇孫們點評事件,說穿了有點類似策問。

不過何秋不要求他們必須引經據典,只要能自己分析出來點東西,何秋都認可,隨後還會讓他們拿著各自寫的東西交換著來看,相互之間進行討論。

等到他們討論完了,何秋也會講自己的看法,和朝廷最後的決定,他也是在儘量避免這些皇孫成爲廢物。

大明的藩王政策恐怕很快就要有所改動了,相比較於歷史上,這次朱標被人聯合藩王暗害,對朱元璋的觸動很大,只怕不會再給這些藩王這麼多權力了,至於還能不能世襲,如何降爵,那就不得而知了。

這一次,何秋給這些皇孫們講到算學,朱允炆就站出來很是不解的說。

“先生,東宮的師傅們告訴我說,算學這些都是小術,不值一提,志國還是要讀聖人的微言大義,可爲什麼您這麼強調算學呢?”

何秋笑而不語,把朱高熾喊了起來,讓他解釋。

朱高熾現在已經成功瘦身,不復以往的癡肥,整個人像極了朱棣的身形,但是性子還是沒怎麼變。

朱高熾站起來溫和的笑了笑,然後謙遜的說道。

“算學之用,比起聖人的微言大義更適合治國,我和高煦兩個當初在密雲大營裡幫著姐夫處理後勤事務。”

“在那個時候,用聖人的微言大義有用嗎?他能幫你算出來每支部隊需要多少軍糧嗎?”

“何況古之六藝,不就有數算嗎?不過是今人把這塊丟掉了,如今姐……先生把這個拿出來給我們強調,不過是恢復儒家正義罷了。”

朱允炆似有所悟,何秋讓朱高熾先坐下,然後看著身邊這一圈皇孫們說道。

“有句俗語說的好,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你們這些皇孫,大多數未來都是要就藩的,若是不知道藩內有多少人,王府有多少錢糧,深的的不說,就說一點,要是出了家賊,把你們的錢糧昧下了,你們能知道嗎?”

何秋這麼一說,這些皇孫們的聽課積極性,立馬就起來了,何秋也沒跟他們玩虛的,這事肯定會有,不說別的,看看朝廷每年都能揪出來這麼多貪官,這還是飽讀聖賢書的。

他們各地的藩王府裡的人,道德能力還不如這些官員,怎麼可能沒有貪腐的?

一節課結束,何秋把朱允炆單獨留下來,給他講的更明白一點。

“太孫,你要知道算學是治理國家的根基,你看你如果要治國,總要知道各地的數據吧,比如國家有多少人,有多少糧,國庫有多少銀子。

知道了這些數據,再利用算學的知識,進行覈算、調配,才能平穩的治理整個國家。”

“至於說算學小術,沒有大用的那些人,我建議太孫可以把他們從東宮趕走了,這樣的人大概沒有什麼治理地方的才能。”

“只要是主政一方的官員,都能明白算學的重要,沒有算學,如何能夠真切的掌握治下的各種數據?弄不好下面的人貪污,把鍋扣在他身上,他自己都不知道!”

朱允炆點了點頭,謝過了何秋,回到宮裡。

朱允炆也是有些心思的,第一步沒有找那些跟他講算學無用的人,而是直接找上了朱元璋,朱元璋的治國經驗這麼豐富,肯定能給出一個明確答案的。

朱元璋聽著朱允炆把事情的經過複述一遍,還有何秋的言論也說了出來,朱元璋嘆了口氣說道。

“何秋是真的再認真教你們啊,這種事你不要聽那些書生們瞎說,他們這些人下了地方,若是沒有能力,自然可以當個太平官員,大事小事統統交給師爺和小吏,不管小民死活,這樣一任下來說不定還是個清官。”

“可是咱們當皇帝的能這樣嗎?要是百姓不滿打起了反旗,首當其衝的就是咱們老朱家的人啊!”

朱允炆明白了,朱元璋這是支持何秋,於是趕緊認真的點頭說道。

“孫兒明白了,以後會努力學習算學的知識,就算資質愚鈍,但我相信勤能補拙,總是可以學好的。”

朱元璋欣慰的說道:“好孩子,有這個心氣,朕就放心了。”

等到朱允炆回到東宮,就找上之前就在東宮的黃子澄,和他講了這件事,希望黃子澄能給他的指點。

黃子澄來了之後,聽完朱允炆的話,捋了捋鬍子,緊鎖著眉頭,很是無奈的說道。

“這事臣是明白的,東宮裡就有不少,讓他管御膳房的事,連手下有幾個人都不知道,採購食材的內侍高價買進,不知貪污了多少銀子,他都視而不見。”

“後來還是臣等忍無可忍,彙報前太子,這才把他趕出宮去了。”

“良鄉候所說的自然有些許偏頗,治國還是應當以仁義爲先,不應把算學的位置擡得太高,但這也絕非那批人所說的,算學爲小術也。”

黃子澄說到這,自己也明白朱允炆找他來的意思了,主動說道。

“殿下,這批人我明日就找個由頭,把他們趕出東宮,殿下勿要爲此煩心。”

朱允炆深深一禮,說道。

“一切都拜託先生了。”

黃子澄坦然的接受了,隨後就匆匆又出了東宮,不過一路上黃子澄都在想今天這個事。

太孫是不是有些過於精明瞭?把一切都算計的這麼清,明明已經問過陛下的事,還要再來問他。

若是想要把那羣人趕出東宮,又不願意當這個惡人,完全可以直接和他說,這樣兜來轉去的,反而有失正道。

黃子澄最後也只能安慰自己,太孫還小,可能不太懂這些事情,和他的感情也沒有像朱標和他這麼好。

第144章 賞菊第184章 先行安排第307章 山中老卒第160章 剖析第46章 煉製不鏽鋼第67章 大明人愛吃雞第142章 婚事第281章 運輸問題第363章 交換第210章 斥責第122章 酷刑第83章 瞭解農事第244章 激動的孔思樸第300章 危若累卵的祖陵第263章 朱元璋的失望第177章 倒黴的藍玉第10章:殺朱棣賞千金封千戶第266章 反響第61章 藍玉的請帖第294章 爲難的朱棣第332章 書市火爆第299章 祭拜第255章 朱棣的奪嫡之心第157章 地震前兆第35章 五千斤生鐵第243章 怒火中燒的朱元璋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203章 相顧無言第251章 朱允炆的眼界第343章 狩獵第210章 斥責第60章 鎮守豐臺第36章 求雨第19章:飢餓營銷第281章 運輸問題第141章 後續第28章 一株千金第223章 朱元璋的擔憂(下)第85章 學生朱高煦拜見老師第59章 藍玉來訪第251章 朱允炆的眼界第320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315章 遼西苦寒第43章 批命第330章 講學第160章 剖析第159章 地震餘波第274章 易儲(上)第356章 重回錦衣衛2第215章 狀告晉王(下)第64章 圖窮匕見第234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328章 國富論(下)第298章 鳳陽府第64章 圖窮匕見第93章 不服來辯第270章 又是呂平第229章 太孫舅舅第348章 怒斥衆將第49章 第二份大禮第228章 解惑第152章 安全演練第152章 安全演練第355章 重返錦衣衛第182章 處理方案第284章 西平侯沐春第210章 斥責第206章 傅友德之死第185章 北平城內的喧鬧第209章 書院裡的衝突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166章 治家第153章 考試第186章 事情鬧大了第320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32章 複式記賬法第298章 鳳陽府第330章 講學第201章 皇太孫第166章 治家第261章 太倉出事第323章 何棟第200章 一查到底第170章 惠民藥局(下)第71章 學會仁義第79章 拆琉璃窗第276章 朱棣進京第53章 真香第290章 大功一件第275章 易儲(下)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106章 讓我送你們上路吧第320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25章 教育熊孩子第249章 瑣事第114章 一炷香足矣第122章 酷刑第131章 籌備書院(上)第142章 婚事第126章 閒暇
第144章 賞菊第184章 先行安排第307章 山中老卒第160章 剖析第46章 煉製不鏽鋼第67章 大明人愛吃雞第142章 婚事第281章 運輸問題第363章 交換第210章 斥責第122章 酷刑第83章 瞭解農事第244章 激動的孔思樸第300章 危若累卵的祖陵第263章 朱元璋的失望第177章 倒黴的藍玉第10章:殺朱棣賞千金封千戶第266章 反響第61章 藍玉的請帖第294章 爲難的朱棣第332章 書市火爆第299章 祭拜第255章 朱棣的奪嫡之心第157章 地震前兆第35章 五千斤生鐵第243章 怒火中燒的朱元璋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203章 相顧無言第251章 朱允炆的眼界第343章 狩獵第210章 斥責第60章 鎮守豐臺第36章 求雨第19章:飢餓營銷第281章 運輸問題第141章 後續第28章 一株千金第223章 朱元璋的擔憂(下)第85章 學生朱高煦拜見老師第59章 藍玉來訪第251章 朱允炆的眼界第320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315章 遼西苦寒第43章 批命第330章 講學第160章 剖析第159章 地震餘波第274章 易儲(上)第356章 重回錦衣衛2第215章 狀告晉王(下)第64章 圖窮匕見第234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328章 國富論(下)第298章 鳳陽府第64章 圖窮匕見第93章 不服來辯第270章 又是呂平第229章 太孫舅舅第348章 怒斥衆將第49章 第二份大禮第228章 解惑第152章 安全演練第152章 安全演練第355章 重返錦衣衛第182章 處理方案第284章 西平侯沐春第210章 斥責第206章 傅友德之死第185章 北平城內的喧鬧第209章 書院裡的衝突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166章 治家第153章 考試第186章 事情鬧大了第320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32章 複式記賬法第298章 鳳陽府第330章 講學第201章 皇太孫第166章 治家第261章 太倉出事第323章 何棟第200章 一查到底第170章 惠民藥局(下)第71章 學會仁義第79章 拆琉璃窗第276章 朱棣進京第53章 真香第290章 大功一件第275章 易儲(下)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106章 讓我送你們上路吧第320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25章 教育熊孩子第249章 瑣事第114章 一炷香足矣第122章 酷刑第131章 籌備書院(上)第142章 婚事第126章 閒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秉县| 旬阳县| 武汉市| 长乐市| 恩施市| 木里| 叙永县| 县级市| 抚宁县| 朝阳区| 抚顺市| 潍坊市| 厦门市| 新宾| 巴青县| 汶川县| 新郑市| 龙泉市| 五河县| 蛟河市| 大厂| 东城区| 阿荣旗| 元朗区| 察雅县| 忻城县| 鄂托克前旗| 吉林省| 河南省| 潼关县| 沂水县| 竹北市| 信丰县| 黎平县| 阳信县| 罗平县| 平潭县| 库伦旗| 英德市| 牟定县| 博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