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9章 書院裡的衝突

何秋在書院安安穩穩的教著書,忽然有一天,朱允炆在課堂上提出來一個問題。

“先生如何看待景帝削藩?”

一時之間,整個課堂都嗡聲一片,吵得像個菜市場。

在座的各位皇孫以後大多數都是要去就藩的,未來就算不是藩王,也是皇室裡的顯支。

朱允炆突然在課堂上拋出這個問題,心思就有些難以琢磨了。

何秋對這個事也不能避而不答,認真考慮了下說道。

“景帝削藩雖好,但我還是更欣賞武帝的推恩令。”

朱允炆目光灼灼,繼續問到。

“清先生明言。”

何秋先示意在座的諸位皇孫安靜下來,然後緩緩開口道。

“景帝削藩手段太過直接,以至於天下各諸侯王心思難測,跟著吳王打出清君側口號的不在少數,有些沒有跟著一起反的,也不過是因爲諸侯國邊上有朝廷大軍在側。”

“就算最後平定了七國之亂,可是還是會讓人覺得景帝過於刻薄,對宗室不夠仁義,而斬殺晁錯的手段也太急切,更是讓人畏懼在他手下做事。”

“武帝繼位之後推行推恩令,各家諸侯王雖然明白武帝的用意,但明面上卻是說不出什麼不好的,更不可能舉起反旗。”

“因爲一來諸侯王子嗣們,都有自己做王的心思,二來明面上這道推恩令是爲了廣佈武帝恩澤於宗室,堪稱名正言順!”

朱允炆進一步逼問道。

“那先生怎麼看待藩王?”

何秋有些啞然,心頭也有些奇怪,朱允炆這是什麼意思,今天這番作爲,恐怕會讓不少人失望啊。

不過何秋還是定了定心思,認真的回覆。

“我朝制度與漢不同,藩王沒有政權,有軍權的藩王也是少數,到不用特別擔心藩王作亂。

但我朝藩王也有問題,主要問題在於,沒有一個明確的降等襲爵制度,而且不曾開放藩王讀書做官的權力,很容易養出廢物。”

“特別是陛下曾經有令,藩王就藩後,非要事不得出藩,就等於把藩王圈在一處,這樣一來,就是藩王有再多才能,也難以施展,只能生孩子,宗室人口一多,又都不事生產,那就會成爲大明的頑疾。”

朱允炆像是有些滿意了,拱手一禮,說道。

“謝謝先生指教。”

朱高煦看著朱允炆這麼說話,肚子裡憋了一肚子火,此時就站起身來說道。

“近日皇祖父追封西平侯爲黔寧王,令沐家世襲鎮守雲南,此策似有不妥。”

“雲南一地爲我大明疆土,各地土司衆多,還有宣慰司等等,理應改土歸流,清查田畝,攤丁入畝,一併實行,著朝廷進行治理。”

朱高煦的用意也很明顯,你覺得不應有這麼多藩王,可是沐家被封世襲鎮守雲南,這塊地可比一般的藩王府大多了,還是外臣鎮守,難道不是更應該廢除嗎?

朱允炆站起來,看著朱高煦說道。

“西平侯爲國效力,立有大功,而西平侯本人更是因爲太子之死,哀痛身亡,如此忠孝之人,朝廷怎能就此廢除沐家世襲,此爲不仁不義之舉!”

“治國當以仁義爲先,賢弟的話實在過於偏頗,有損朝廷恩德,此法切莫再提!”

朱高煦當場就像翻臉,削藩宗室就是仁義之舉了嗎?還不是因爲沐家是東宮的支持者,你不願意動他們的利益罷了!

朱高熾趕緊一把拉住朱高煦,示意他閉嘴,隨後溫和的笑道。

“太孫說得有理,我二弟畢竟年幼無知,國家大事咱們這羣孩子們,也不過是閒聊的時候,隨便說說,當不得真。”

朱高熾隨後對著朱允炆深深一禮。

“我這二弟出言無狀,我就先替他給太孫賠個不是,太孫殿下就當他是在胡言亂語吧。”

朱允炆瞇了瞇眼,突然又笑了起來。

“唉,言者無罪,高煦說這些也是他自己的一些想法,在課堂討論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過……出去之後,還是要謹言慎行的好啊。”

何秋坐在上面,靜靜地看著這一幕,他細細數了數,有心支持朱高熾兄弟倆的皇孫沒有幾個。

雖然他們也都很不滿今天朱允炆挑起的削藩這個話題,但更不敢站到朱允炆的對立面。

今天的課,就在這麼一種詭異凝重的氛圍中草草結束了。

等到何秋拉著朱高熾兄弟三個回到燕王府後,進了自家書房,朱高煦就滿臉怒容,很是不滿地說到。

“姐夫,你今天在課堂上怎麼不幫著我們說話?還有你,你是不是也怕了他朱允炆?說到底他現在不過是太孫,憑什麼敢大肆喊著削藩?有種他跟我到校場上走一圈,看我不把他臉打花!”

何秋笑開了花,手指虛點了幾下朱高煦,哭笑不得。

“你小子,真是沒腦子啊!”

“朱允炆今天這個做法,也算得上一石二鳥了,他就是要試探你們,看看你們這些藩王子弟,對削藩又沒有牴觸心理。”

“你沒看到嗎?開始他提著個話題的時候,可以說是羣情激奮,可是等到你站出來說沐家的事,有人出面支持你嗎?”

“都慫了啊,就憑這一點,我敢肯定朱允炆一旦繼位,必然要大肆削藩,因爲他壓根不怕你們了!”

朱高熾也是黑著臉,沒好氣的和朱高煦說道。

“你人也不小了,怎麼還是這麼衝動!朱允炆人家是太孫!是儲君!未來要繼承皇位的,你如今要是真的和他吵起來,他懷恨在心,以後父王怎麼辦?你有沒有想過這點?”

何秋兩人的話,把朱高煦打蔫了,但還是有些不服氣的說道。

“這我怎麼會不知道?可是就看他今天主動挑起削藩的話題,以後咱們的日子就好不了!”

朱高煦也不是真的笨蛋,他自然明白這麼做會有隱患,可是他實在對朱允炆看不上眼!

什麼東西!

本來不過是他大伯的庶長子,搶了弟弟朱允熥的位子,當上了太孫。當了太孫這才幾天,就原形畢露,看看他囂張的,在一羣皇孫當中提削藩。

自己出面和他起了點爭執,這朱允炆就開始擺譜,端著架子,他算什麼東西!

朱高煦越想越來氣,嘴上也沒個把門的,開始說道。

“我聽人說世上有種小人,未得志的時候,曲意奉承,百般討好,一朝得志,臉就變了,變得殘暴……”

“嗚嗚。”

朱高熾趕緊捂住他的嘴,哀求道。

“我的好弟弟,你能不能別說了。”

這話是能隨便往外說的嗎?朱高煦雖然沒有點名,但是在座的三個都是聰明人,哪能不知道他說的就是呂氏,就是朱允炆!

第114章 一炷香足矣第248章 夫妻情話第191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下)第334章 微服私訪第288章 爭搶美差第186章 事情鬧大了第103章 生擒咬朱第61章 藍玉的請帖第188章 讓方孝孺長長見識第69章 大炮第290章 大功一件第162章 軍隊訓練第16章:朱棣背後的謀士第230章 指點太孫第118章 烹製美味第131章 籌備書院(上)第90章 玫瑰香水第70章 煤炭第143章 知行書院第207章 藍玉到訪第211章 整理資料第64章 圖窮匕見第273章 事態擴大第83章 瞭解農事第231章 祖孫之間第292章 一年第256章 變法的好處第134章 離京第40章 肖景騰第158章 該來的總是會來的第188章 讓方孝孺長長見識第299章 祭拜第146章 我是知識的搬運工第15章:朱高煦也難逃真香定律第172章 有喜第340章 大航海第134章 離京第131章 籌備書院(上)第84章 管教熊孩子第126章 閒暇第29章 爽快人第113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317章 北海第335章 書生第293章 百官俸祿第316章 漠北行軍第135章 平亂第21章 轟然開槍第267章 藍玉進京第70章 煤炭第358章 下手整頓第86章 推廣花露水第43章 批命第52章 土豆飯第170章 惠民藥局(下)第138章 書局第67章 大明人愛吃雞第43章 批命第272章 瘋了第126章 閒暇第85章 學生朱高煦拜見老師第142章 婚事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攬第223章 朱元璋的擔憂(下)第94章 限量售賣第181章 捷報(下)第290章 大功一件第150章 大動作(下)第363章 交換第130章 父子談心第192章 血脈延續第333章 審覈第194章 吾家有兒初長成第156章 鹽場已成第313章 鈍刀子割肉第67章 大明人愛吃雞第239章 拆毀雕像第184章 先行安排第350章 引導第220章 血腥的朝堂第181章 捷報(下)第341章 西苑舊景第307章 山中老卒第46章 煉製不鏽鋼第316章 漠北行軍第124章 入京奏對(上)第231章 祖孫之間第62章 多疑的病虎第314章 那達慕大會第203章 相顧無言第172章 有喜第146章 我是知識的搬運工第45章 生鐵到位第24章 紅薯面世第342章 重建西苑第124章 入京奏對(上)第239章 拆毀雕像第166章 治家第83章 瞭解農事第247章 南方孔族崛起
第114章 一炷香足矣第248章 夫妻情話第191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下)第334章 微服私訪第288章 爭搶美差第186章 事情鬧大了第103章 生擒咬朱第61章 藍玉的請帖第188章 讓方孝孺長長見識第69章 大炮第290章 大功一件第162章 軍隊訓練第16章:朱棣背後的謀士第230章 指點太孫第118章 烹製美味第131章 籌備書院(上)第90章 玫瑰香水第70章 煤炭第143章 知行書院第207章 藍玉到訪第211章 整理資料第64章 圖窮匕見第273章 事態擴大第83章 瞭解農事第231章 祖孫之間第292章 一年第256章 變法的好處第134章 離京第40章 肖景騰第158章 該來的總是會來的第188章 讓方孝孺長長見識第299章 祭拜第146章 我是知識的搬運工第15章:朱高煦也難逃真香定律第172章 有喜第340章 大航海第134章 離京第131章 籌備書院(上)第84章 管教熊孩子第126章 閒暇第29章 爽快人第113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317章 北海第335章 書生第293章 百官俸祿第316章 漠北行軍第135章 平亂第21章 轟然開槍第267章 藍玉進京第70章 煤炭第358章 下手整頓第86章 推廣花露水第43章 批命第52章 土豆飯第170章 惠民藥局(下)第138章 書局第67章 大明人愛吃雞第43章 批命第272章 瘋了第126章 閒暇第85章 學生朱高煦拜見老師第142章 婚事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攬第223章 朱元璋的擔憂(下)第94章 限量售賣第181章 捷報(下)第290章 大功一件第150章 大動作(下)第363章 交換第130章 父子談心第192章 血脈延續第333章 審覈第194章 吾家有兒初長成第156章 鹽場已成第313章 鈍刀子割肉第67章 大明人愛吃雞第239章 拆毀雕像第184章 先行安排第350章 引導第220章 血腥的朝堂第181章 捷報(下)第341章 西苑舊景第307章 山中老卒第46章 煉製不鏽鋼第316章 漠北行軍第124章 入京奏對(上)第231章 祖孫之間第62章 多疑的病虎第314章 那達慕大會第203章 相顧無言第172章 有喜第146章 我是知識的搬運工第45章 生鐵到位第24章 紅薯面世第342章 重建西苑第124章 入京奏對(上)第239章 拆毀雕像第166章 治家第83章 瞭解農事第247章 南方孔族崛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义市| 临邑县| 金昌市| 敦化市| 北京市| 井研县| 高邮市| 张家界市| 资兴市| 临湘市| 望江县| 新营市| 称多县| 湘潭市| 车险| 祁阳县| 顺平县| 临沭县| 安溪县| 双辽市| 合江县| 当雄县| 策勒县| 福安市| 襄汾县| 社旗县| 西充县| 鄂伦春自治旗| 虹口区| 子洲县| 桦甸市| 精河县| 珠海市| 白水县| 桐庐县| 都昌县| 周宁县| 昭通市| 曲水县| 柘城县| 许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