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八十九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

在京城的許多衚衕裡,經常可以看到在某一個不起眼的小院子門口,掛著一塊銅牌或者木牌,上面寫著諸如某某“協會”、“學會”、“聯合會”之類的名稱。這些組織中的大多數,都是掛羊頭賣狗肉,甚至掛羊頭賣蒼蠅肉的,唯一的能耐就是空手套白狼,騙幾個地方上來的冤大頭,以維持運行。但你如果認爲所有這些機構都是騙子,那就錯了,許多責任重大、能力通天的重要機構,就是隱藏在這些假貨中間,頗有一些大隱於朝的智慧。

名稱平淡無奇的“中非工業技術合作協會”,目前就是這樣一種狀態。馮嘯辰以辰宇公司的名義租了一個小院子,然後便把協會的牌子掛了出來。住在旁邊的居民每天從牌子跟前走過,對於這塊牌子絲毫也沒一點興趣。沒有人知道,在緊閉的院門裡面,幾十位來自於國內各大裝備企業的官員正在熱火朝天地商議著前往非洲開拓的事情,這些企業最小的也有幾十億元的資產,放到一個小國家去,足夠撐起國民經濟的半壁江山。

“按照規劃,在未來五年內,非洲全境將新建24座氮肥廠,其中4座30萬噸規模,10座10萬噸規模,10座5萬噸規模。這些項目,由國家專業銀行提供低息貸款支持,裝備則是你們各位的事情了。”

馮嘯辰坐在被闢爲會議室的正房上首位置,手裡拿著一份文件,向全體參會者介紹著情況,說到氮肥設備的時候,他向其中的幾人做了個手勢,意思是請這幾位發表意見。

“30萬噸合成氨裝置,對我們來說是小意思了。我們唯一的希望,就是廠址不要太偏僻,否則我們運輸設備進去,可是一件麻煩事。”新陽二化機廠長餘俊傑輕鬆地應道。

“沒問題,我們在非洲也不是第一次搞工程了,馮總把這些項目交給我們,儘管放心。”這是北方化工機械廠的廠長王彥如在說話。

“我們就跟著給各位老大哥打打下手吧,順便也向大家學點經驗。”全福機械公司總經理樑辰客客氣氣地說。其實,論年齡,樑辰比餘俊傑和王彥如都更大一些,後面這兩位都是40剛出頭的少壯派,樑辰已經是50有餘了。不過,樑辰繼承了阮福根的低調作風,時刻牢記全福公司只是一傢俬營企業,在大國企面前還是要自稱小弟弟的。

“樑總,你就別寒蹭我們了,要論做海外工程的經驗,你們全福公司纔是最有實力的,誰不知道你們早在20年前就在墨西哥做過工程,當時好像是給池谷製作所代工吧?”餘俊傑笑呵呵地說道。如今的全福公司,也是國內赫赫有名的化工設備巨頭了,餘俊傑豈敢小覷。他與樑辰在許多場合也都打過交道,關係很是不錯。

王彥如也說:“是啊,當初我們礙於國企身份,不太方便接這種業務,倒是你們全福公司開了風氣之先,還跟著日本企業學到了不少國際工程的經驗。這一次到非洲去,我們廠還打算從你們公司聘一些有經驗的項目經理來幫忙呢。”

“嘿嘿,幫忙什麼的,就不必說了。餘廠長和王廠長但凡有什麼需要,儘管開口就是,到國外去,咱們就都是一家人了嘛。”樑辰豪爽地說道。

馮嘯辰接過樑辰的話,說:“樑總說得對,咱們到國外去,可就都是一家人了。大家也別分什麼國企、私企的,通力合作纔是正道。”

“對對對,通力合作。”其他企業的領導紛紛點頭,表示認可。

“電力方面,未來五年非洲要規劃新建16座120萬千瓦火電站,4座裝機容量不少於100萬千瓦的水電站,還有相關的輸變電設備,龍山電機廠、北城電機廠、白沃變壓器廠、勤豐電力機械公司,這些裝備的製造任務,你們要承擔下來。”馮嘯辰繼續分配著任務。

“沒問題!”這是龍電等一干企業的領導在表態。

“冶金設備方面,4座年產200萬噸生鐵和150萬噸鋼材的鋼鐵廠,這是秦重和浦重的任務,林北重機、榆北重機也要分擔一部分設備的製造……”

“請馮總放心!”

“水泥裝備方面,未來十幾年,非洲的基礎建設規模極其龐大,水泥的需求恐怕會達到一個天文數字,我們初步估計,全非洲今後五年至少要新建30座大型水泥廠……”

“包在我們身上了!”

馮嘯辰一條一條地念著產品需求,被點到名的企業的領導全都異口同聲地答應著,同時臉上都綻開了笑容。

前兩年,爲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國內啓動了空前規模的基礎建設,對工業裝備和建築裝備都提出了大量的需求。在那時,各家企業的業務幾乎都做不過來,生產能力也是一擴再擴。可隨著國內市場日益飽和,企業的產能開始出現過剩了,大家正發愁無處消化這些產能,非洲市場的開拓,可謂是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

聽馮嘯辰的意思,這些設備需求僅僅是第一步,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需求。這意味著各家裝備企業在今後十年甚至二十年內,都會有充足的業務可做。做完非洲的業務,後面還有中亞、南亞、東南亞、拉美等等地區,市場該是何等龐大。就算把這些國家的需求都做完,國內的設備也該到了更新換代的時候,這就叫子子孫孫無窮匱了吧?

“我需要跟大家強調一句,雖然我們是在給非洲國家制造裝備,但第一,產品質量不能有絲毫鬆懈,必須按照爲國內企業製造設備的標準,不能砸了中國裝備的牌子。”馮嘯辰豎起一個手指,向衆人說道。

“絕對不會的!”餘俊傑搶著回答道,“馮總,你就放心吧,我們絕對是高標準、嚴要求,不會出一點紕漏。”

“第二……”馮嘯辰又豎起一個指頭,說道:“大家不能放鬆科技創新,必須保證企業利潤中用於技術研發的比例不能下降。我們一定要記住,搞工業技術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的歐美同行是怎麼被我們超越過去的,大家一定要引以爲戒,不能重蹈覆轍。”

“哈哈,我們老廠長退下去之前,可是拎著我的耳朵讓我記著這一條的。他說這是馮總的交代,我們北化機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王彥如誇張地說。他接任北化機廠長的時候,馮嘯辰已經離開裝備公司了,但北化機的前任廠長還是反覆向王彥如交代,說要牢記從前馮總的指示,不能放鬆科技研發。

王彥如是直到現在才理解老廠長的苦心,馮嘯辰現在名義上只是一個什麼協會的會長,但手裡卻攥著數千億的資金,北化機要想獲得長足的發展,離不開馮嘯辰提供的市場機會。而馮嘯辰最看重的,就是企業的研發能力,王彥如豈敢在這方面掉鏈子。其實也不單是王彥如,整個裝備行業裡都知道,馮總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而且馮總的戰略眼光也是不容懷疑的。聽馮總的話,企業纔有肉吃,違背了馮總的要求,那麼不定什麼時候就要倒黴了。

“第三,我們到非洲去,不是殖民者,也不是救世主,而是承包商,是乙方。所以,一定要有客戶意識,要尊重當地業主,用最好的服務讓客戶滿意。大家不要忘記,西方國家對於非洲市場也是垂涎欲滴的,如果我們做得不好,就可能會爲人做嫁,好不容易打開的市場,最後反而便宜了西方企業。”馮嘯辰嚴肅地叮囑道。

大家的神情也都嚴肅起來,一個個點著頭,並且認真地在自己的筆記本上記錄著馮嘯辰的要求。接著,馮嘯辰又向大家介紹了目前中非合作的情況,以及國家對於中非合作的政策取向,要求各企業務必要抓緊培養面向非洲開拓的人才,以免錯過非洲開發的良好機會。

“下個月,我國承建的非洲塞里爾至加貝鐵路將要舉行通車典禮,屆時會有非洲30餘個國家的首腦和經濟、工業等方面的部長級官員出席,各企業最好能夠派出有一定份量的企業領導和工程師去出席這個典禮,屆時我們將會設法安排你們和這些非洲國家的官員當面洽談。”馮嘯辰最後這樣吩咐道。

“沒問題,到時候我親自帶隊去。”王彥如把胸脯拍得山響。

“我會讓我們常務副廠長帶隊過去,未來面向非洲的業務,將全部交給他處理。”餘俊傑說。

“舉辦典禮的費用,就由我們全福公司來出吧,我們只要一個冠名權就可以了。”樑辰的商人本色畢露,惹得衆人紛紛投來白眼以及紅眼。

各企業都表明了積極參與的態度,然後便帶著資料以及喜悅的心情離開了。協會的工作人員上前來收拾會場,馮嘯辰也站起身,合上了手頭的文件。看著文件封面上的標題,馮嘯辰不由得微微地笑了。

這標題赫然寫著:

關於促進非洲工業化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第一百六十二章 兩條二級焊縫第四百五十七章 老老實實打工第七百三十六章 區區1000個億第六百七十七章 夾道相迎第一百一十四章 時間是個大問題第六百八十八章 還是慎重考慮一下爲好第五百三十六章 我喜歡吃第五百三十七章 難度不小第二百三十八章 簽字畫押第七百七十七章 阮福根的煩惱第八百二十章 把它鑄成鋼錠我都認得出來第四百五十章 我來承包第三百九十二章 很低級的錯誤第五百二十四章 弟弟回國第四百四十章 連車牀銑牀都分不清第一百九十章 第三次浪潮第五百一十章 最大限度地榨出油水第三十三章 鉗工比銑工幹得好第八百九十九章 我希望瞭解細節第七百七十四章 庫克船長的祖宗第六章 一棵好苗子第二百六十章 需要一個有誠意的方案第六百三十四章 智商欠費的年輕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這件事不平常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學生第八百九十六章 自相殘殺第三百八十八章 找點活幹第五百一十六章 又見臨時工第九百零六章 危機就是危險與機遇的並存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三十三章 如果沒有操作失誤第九百零二章 非你莫屬第八百六十九章 敏感技術第三十七章 卸荷槽第二百九十二章 悲催的老阮第七百三十章 到非洲去第四百二十九章 只要產品好就有人掏錢第一百二十八章 給你好好安排一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是來投標的第六百八十五章 技術換技術第六百二十四章 天下苦秦久矣第四百九十六章 人形自走炮兵雷達第五百零一章 咱們自己做第九百零二章 非你莫屬第四章 必須推倒重來第三百八十五章 超值的投資第六章 一棵好苗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這是一出雙簧第五百二十七章 一切向一線傾斜第二百七十九章 打擂臺第二百三十一章 看看誰來了(今日四更虐狗)第三十一章 不要談責任問題第八百八十三章 內田悠上門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流會開幕第一百八十四章 還不算太晚第七百一十一章 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第八百七十五章 辛克角核電站第四百六十五章 價格高了一點第六百八十五章 技術換技術第一百五十五章 交通隊有熟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張和平的身份(月底加更求票)第四百五十章 我來承包第五百五十九章 引咎辭職第四百九十五章 到陣地上看看第三百六十四章 寧默下海第一百九十六章 開闢新業務第七百五十五章 教科書般經典的操作第七百三十三章 不虛此生第七百六十七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二百五十五章 羅翔飛做的文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面向21世紀前葉第八百八十三章 內田悠上門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三百四十八章 讓全校都知道第八百三十六章 猛料第八百四十六章 中國人的技術更成熟第八百四十三章 次貸危機來臨第八百八十八章 總工程師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化肥債券第六十九章 友誼地久天長第六百五十四章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第五百三十八章 極限製造第七百六十一章 我們沒有這樣的習慣第七百四十二章 獅子大張口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阮急眼了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七十五章 焊接工藝也沒多難第二百八十章 要講規矩第七百六十五章 庫克船長項目第七百三十四章 WTO來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職能變化第四百六十三章 必須步調一致第三百二十章 小人得志便猖狂第八百二十五章 否認三連第六百三十九章 接風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的轉機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生一計第六百三十一章 包成明的代理人第九十三章 只能智取不能強攻第七百四十五章 外國人也學聰明瞭
第一百六十二章 兩條二級焊縫第四百五十七章 老老實實打工第七百三十六章 區區1000個億第六百七十七章 夾道相迎第一百一十四章 時間是個大問題第六百八十八章 還是慎重考慮一下爲好第五百三十六章 我喜歡吃第五百三十七章 難度不小第二百三十八章 簽字畫押第七百七十七章 阮福根的煩惱第八百二十章 把它鑄成鋼錠我都認得出來第四百五十章 我來承包第三百九十二章 很低級的錯誤第五百二十四章 弟弟回國第四百四十章 連車牀銑牀都分不清第一百九十章 第三次浪潮第五百一十章 最大限度地榨出油水第三十三章 鉗工比銑工幹得好第八百九十九章 我希望瞭解細節第七百七十四章 庫克船長的祖宗第六章 一棵好苗子第二百六十章 需要一個有誠意的方案第六百三十四章 智商欠費的年輕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這件事不平常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學生第八百九十六章 自相殘殺第三百八十八章 找點活幹第五百一十六章 又見臨時工第九百零六章 危機就是危險與機遇的並存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三十三章 如果沒有操作失誤第九百零二章 非你莫屬第八百六十九章 敏感技術第三十七章 卸荷槽第二百九十二章 悲催的老阮第七百三十章 到非洲去第四百二十九章 只要產品好就有人掏錢第一百二十八章 給你好好安排一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是來投標的第六百八十五章 技術換技術第六百二十四章 天下苦秦久矣第四百九十六章 人形自走炮兵雷達第五百零一章 咱們自己做第九百零二章 非你莫屬第四章 必須推倒重來第三百八十五章 超值的投資第六章 一棵好苗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這是一出雙簧第五百二十七章 一切向一線傾斜第二百七十九章 打擂臺第二百三十一章 看看誰來了(今日四更虐狗)第三十一章 不要談責任問題第八百八十三章 內田悠上門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流會開幕第一百八十四章 還不算太晚第七百一十一章 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第八百七十五章 辛克角核電站第四百六十五章 價格高了一點第六百八十五章 技術換技術第一百五十五章 交通隊有熟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張和平的身份(月底加更求票)第四百五十章 我來承包第五百五十九章 引咎辭職第四百九十五章 到陣地上看看第三百六十四章 寧默下海第一百九十六章 開闢新業務第七百五十五章 教科書般經典的操作第七百三十三章 不虛此生第七百六十七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二百五十五章 羅翔飛做的文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面向21世紀前葉第八百八十三章 內田悠上門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三百四十八章 讓全校都知道第八百三十六章 猛料第八百四十六章 中國人的技術更成熟第八百四十三章 次貸危機來臨第八百八十八章 總工程師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化肥債券第六十九章 友誼地久天長第六百五十四章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第五百三十八章 極限製造第七百六十一章 我們沒有這樣的習慣第七百四十二章 獅子大張口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阮急眼了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七十五章 焊接工藝也沒多難第二百八十章 要講規矩第七百六十五章 庫克船長項目第七百三十四章 WTO來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職能變化第四百六十三章 必須步調一致第三百二十章 小人得志便猖狂第八百二十五章 否認三連第六百三十九章 接風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的轉機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生一計第六百三十一章 包成明的代理人第九十三章 只能智取不能強攻第七百四十五章 外國人也學聰明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将乐县| 仪征市| 洛隆县| 光山县| 星子县| 丹江口市| 余干县| 扎鲁特旗| 延边| 河南省| 屯留县| 乐昌市| 宣汉县| 崇仁县| 嘉义县| 资兴市| 银川市| 育儿| 武冈市| 横山县| 连云港市| 治县。| 梧州市| 阿瓦提县| 德化县| 诸城市| 体育| 武宁县| 滕州市| 日喀则市| 斗六市| 井陉县| 犍为县| 临高县| 万山特区| 阿合奇县| 绥阳县| 三原县| 綦江县| 郯城县| 新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