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四章 時間是個大問題

“都是好東西啊!”

一干工人和技術員圍著那些刷著德國字母的機牀,一個個嘖嘖連聲。即便不去看這些設備的技術性能指標,光是看那精緻的外觀,也足以讓人歎服了。浦江來的那些退休師傅多少是見過一些世面的,有些在退休前也曾接觸過進口的數控設備,但在同一個地點見到這麼多進口機牀,還是給人以一種震撼的感覺。

從菲洛公司拆卸過來的這些二手設備擺滿了辰宇公司現有的兩個車間,原來桐川農機廠的那些老設備,除了少數還能發揮點作用的之外,其餘的都堆到庫房去了,有些庫房裡堆不下的,還不得不佔用了職工食堂的一角。

依著佩曼的愚見,這些老舊設備已經沒什麼價值了,還不如當成廢鐵賣給收購站,他甚至沒有覺得這些東西還有當成二手設備出售的可能性。在這方面,馮嘯辰和楊海帆倒是觀點一致,那就是敝帚自珍,總覺得這麼好的東西扔掉太可惜了,還是先存著爲好。其實馮嘯辰心裡也明白,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擴大,這些舊設備基本上已經沒有重見天日的機會了,留著純粹就是一種心理安慰而已。

菲洛公司原來的生產流程是完整的,這一次,馮舒怡不惜工本,把所有能拆的設備全都拆下來,運到了中國。佩曼指揮著工人把設備按照在德國時候的位置安裝好,又帶著幾名有經驗的技工逐臺地進行調試,重新建立起了原有的生產體系。不過,按照佩曼的說法,由於有些設備已經略顯過時,還有一些設備在折卸與重裝的過程中損失了一些精度,辰宇公司目前的生產能力只能相當於當初菲洛公司的80%左右。

“80%也夠用了。”馮嘯辰對佩曼回答道,“佩曼,要讓這套體系能夠生產出合格的油膜軸承產品,需要多長時間?”

“這個……恐怕很難。”佩曼的臉上露出了爲難的神色。

“爲什麼?”馮嘯辰問道。

佩曼道:“缺乏熟練工人。那些新招聘進來的學徒工就不用說了,那批退休工人使用傳統機牀的技術是沒說的,即便在德國也屬於高級技師的水平,但在數控機牀的使用方面,他們都是生手,我不知道需要花多長時間才能讓他們掌握這些操作技術。”

“你不能估計出一個時間嗎?”馮嘯辰逼問道。

佩曼想了想,說道:“最快的速度,恐怕需要三個月左右,……我是說,讓他們學會這些機牀的使用方法。至於說到能夠用這些機牀高水平地加工出合格的零件,恐怕還需要另外的三個月纔夠。”

“也就是說,一共是半年時間?”馮嘯辰道。

佩曼點點頭:“是的,這還只是最樂觀的情況。”

“最樂觀……”馮嘯辰有些泄氣地問道:“如果再悲觀一些呢?”

“那可能就是一年或者兩年了。”佩曼沒感覺到馮嘯辰的不悅,老老實實地回答道。

“這是不能接受的。”馮嘯辰惱火地說道。半年甚至一年時間,纔剛剛能夠開始生產,這實在是太耽誤時間了。他其實也知道,一家新工廠的磨合不是那麼容易的,半年拿出成品,已經算是很高的效率了。可他是直接從德國克隆過來的一家工廠,從設備到產品都是現成的,而且有幾十名出色的技工,在這種情況下還要等待半年至一年,他真是有些不甘心。

“我希望在三個月時間裡就能夠拿出合格產品,這是底線,不能再突破了。”馮嘯辰說道。

佩曼只能用沉默作爲回答,那副委屈的表情,讓馮嘯辰想起一句臺詞,叫作“臣妾辦不到啊”。想到再逼下去佩曼沒準便會萌態十足地冒出這句臺詞,馮嘯辰就感覺到一陣惡寒。他擺了擺手,讓佩曼離開,然後喊來了楊海帆,向他說了佩曼的意思。

“半年時間的確是太長了。”楊海帆的想法與馮嘯辰頗爲一致,他對於建功立業的急切,甚至超過了馮嘯辰。讓他等待半年時間,他同樣是無法忍受的。

“有什麼辦法嗎?”馮嘯辰問道。

楊海帆想了想,說道:“我也沒什麼辦法,師傅們掌握這些機牀到底需要多少時間,我心裡沒底。要不,咱們還是和這些師傅們一起議一議吧,咱們不是一直都提倡走羣衆路線的嗎?”

“也是。”馮嘯辰點點頭,他也不知道這些退休的老師傅們到底能不能學會使用進口的數控機牀,以及他們需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學會,還是聽聽這些人自己的說法更好。

楊海帆給車間打了個電話,請來了七八位老師傅,老工程師陳晉羣也在其中。大家在小會議室坐定之後,馮嘯辰直言不諱地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各位師傅,咱們的設備已經到位,大家都已經看過了。現在的問題是,大家需要用多長時間來適應這些設備,我們公司什麼時候能夠生產出成品。”

聽到馮嘯辰的問題,衆人你看我,我看你,都等著別人先發言。磨蹭了兩三分鐘時間,一位名叫餘鬆的老車工發話了:

“馮處長,你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剛纔佩曼先生給我們演示了一下數控車牀的使用方法,的確讓我們大開眼界。說老實話,我過去從來沒有摸過這種數控車牀,光是聽別人說起過。今天看了一下,覺得這玩藝真是挺好用的。

要說學會開這種車牀,我自己覺得沒多大的難度,不過就是把我們用手工做的那些事情,都讓電腦幫忙做了。這中間的道理我基本上能看明白,就是在那個控制盤上怎麼設命令,得有個人指導一下。如果佩曼先生能夠保證做指導,我估計有個一兩星期的時間,就能夠掌握。”

“餘師傅,這數控車牀的操作,和咱們的傳統車牀差別可是挺大的,你真的能夠適應?”楊海帆不放心地問道。

餘鬆道:“其實也沒啥差別,不還是拿卡盤卡好工件,然後拿刀去切嗎?它就是把我們搖手輪的事情改成機器來搖了。該搖多少還得靠我們來設是不是?我一看就能明白是怎麼回事。”

“嗯,那其他各位師傅呢?”楊海帆又把頭轉向其他人,問道。

有餘鬆開了頭,其他人的話匣子也就都打開了,有人說機器上的洋字碼看不太懂,如果換成中文,沒準就知道怎麼用了,有人說過去沒用過這麼高精度的牀子,恐怕要試一試才知道。不過,衆人對於掌握這些進口機牀的使用,都沒有什麼畏難情緒,或許是因爲藝高人膽大,他們並不覺得有什麼自己學不會的東西。

“馮處長,小楊,我覺得光是讓各位師傅學會開機牀還不夠。”陳晉羣最後一個發言,他說道:

“我剛纔翻了一下運來的資料,這些資料是挺齊全的,德國人做事比咱們講究多了,我們從中間可以學到不少東西。可現在的問題是,所有這些資料大多數是德文,還有少數是英文。

技術資料的部分倒也無所謂了,德文資料我也能看。可工藝文件這部分就麻煩了,咱們這些師傅可沒一個懂德文的。要想正式開工生產菲洛公司的傳統產品,必須先把德文的工藝文件翻譯成中文,這項工作的工作量可了不得啊。”

馮嘯辰吸了一口涼氣,這還真是他忽略的問題。製造一個軸承,不是光有一份圖紙就夠的,每一個工藝環節都有工藝要求,如果達不到這些要求,就不可能製造出達到菲洛公司水平的產品。菲洛公司的工藝資料當然是德文寫的,不翻譯成中文,工人們根本就沒法使用。

“陳工,您估計大概有多少資料需要翻譯?”馮嘯辰問道。

陳晉羣道:“這個數量也不好說,我琢磨了一下,如果由我一個人來翻譯,恐怕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前提是我只做這一件事,不能分心去做其他事。”

“這就難辦了。”馮嘯辰撓著頭皮,“佩曼要給大家講解機牀的使用,也需要你做翻譯,所以你的主要工作不是翻譯技術資料,而是給佩曼當助手。”

“那怎麼辦?”陳晉羣看著馮嘯辰,露出一個爲難的表情,說道:“我倒是可以加加班,反正家也不在這裡,晚上沒事的時候,可以翻譯一部分,但時間上恐怕就趕不上要求了。”

馮嘯辰搖搖頭,道:“不行,不能讓您加班。您這麼大歲數了,白天忙了一天,晚上再加班做翻譯,身體會受不了的。我們是合資企業,不是資本家的血汗工廠,不能這樣苛求大家。”

“這個倒是無所謂。”餘鬆插話道,“馮處長,我們這些人都是做事做慣的,過去在廠子裡也經常加班。現在這麼多設備都運進來了,而且小楊廠長也跟我們說過,咱們公司生產出來的產品,能夠填補國內空白,還能出口創匯,這都是光彩的事情,我們加加班,早點把產品生產出來,也是應該的。可問題是,佩曼先生能不能跟著我們一塊加班,還有,我們這麼多人都需要他來培訓,他一個人就算全身是鐵,能打幾根釘呢?”

第九百零九章 訂單的煩惱第三百零六章 有你纔有家的感覺第三百五十一章 鬧了半天是個誤會第六百七十八章 徒弟挑戰師傅第二百四十六章 先聽聽兄弟單位的意思第六章 一棵好苗子第七百零九章 太便宜了第四十一章 破局的關鍵人物第八百四十三章 次貸危機來臨第七百章 壓縮外匯指標第九十八章 找毛病第四百五十六章 這不就是國際大協作嗎第四百二十九章 只要產品好就有人掏錢第三百九十三章 兩難的境地第四百一十八章 職能變化第九百一十四章 中國人已經撐住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可怕的小道消息第四百三十五章 虧你說得出口喲第七十八章 不能讓奉獻者比慘第六百九十五章 不讓客戶使用落後工藝第十五章 這就是個領導項目第四百七十九章 考試不一定是有效的第三百九十七章 可怕的小道消息第八百四十七章 你這濃眉大眼的也叛變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政策性虧損第二百七十章 這就是一個小滑頭第十一章 合夥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師徒和解第五百八十八章 這不是明搶嗎第七百零二章 你沒跟我開玩笑吧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個退休的老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量力而行第二百一十四章 收入翻五番第四百一十四章 用經濟手段解決經濟問題第九百一十二章 產業集羣第七百零七章 嚴禁收購第八百一十八章 韓總是我老婆第二百二十八章 買設備與造設備第二百九十九章 該有個女主人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需要有個名目第二百九十八章 我有個四合院第六百一十三章 輿論洶洶第五百七十章 一個鍋倆人背第六百五十五章 光德才兼備還不夠第四百四十四章 新液壓垮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殃及池魚第十九章 這個人借給我好不好第四百四十一章 我沒有否定高老師的觀點第六百九十二章 真正的目的在哪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們有折扣第一百九十二章 摸著石頭過河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屋建瓴第十三章 兩個借調幹部第一百五十五章 交通隊有熟人第七百三十六章 區區1000個億第七百零四章 不帶你玩了第七百零一章 他不會早就料到了吧?第三百五十八章 調配資源第七百八十五章 北非困局第三百一十二章 無法拒絕的好意第三百零九章 不平常的處長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四百九十四章 炮彈來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新液壓垮了第二百零八章 社員聯營企業第三百九十七章 可怕的小道消息第一百零六章 德國人來了第八百四十四章 三條策略第八百六十三章 辯論第九章 馮家的家庭會議第六章 一棵好苗子第六百三十章 馮嘯辰的大氣魄第二百五十四章 樹一個典型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擅長開會發通知第三百零七章 利益交換的合法手段第十五章 這就是個領導項目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電用不完第七十五章 到京城出差的規矩第六百八十七章 千萬別惹馮嘯辰第三百二十四章 我是農民我怕誰第一百四十章 服不服排行榜第五百六十八章 羅冶的人來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吃貨的春天第四百三十六章 馬爾可夫鏈第七百一十二章 施壓第三百一十九章 韓科長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的班子第七百八十章 阮守超的小夥伴們第一百一十一章 辰宇公司第五百三十一章 要讓他下不來臺第三百零二章 阿瓦雷項目的變故第七百二十七章 經營非洲第四百七十四章 囚徒悖論第五百零三章 畢業第五百零一章 咱們自己做第一百零三章 不怕你們反悔第八百五十一章 這是絕對不可能的第六百二十八章 唯一一根救命稻草第八百八十九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第二百九十二章 悲催的老阮
第九百零九章 訂單的煩惱第三百零六章 有你纔有家的感覺第三百五十一章 鬧了半天是個誤會第六百七十八章 徒弟挑戰師傅第二百四十六章 先聽聽兄弟單位的意思第六章 一棵好苗子第七百零九章 太便宜了第四十一章 破局的關鍵人物第八百四十三章 次貸危機來臨第七百章 壓縮外匯指標第九十八章 找毛病第四百五十六章 這不就是國際大協作嗎第四百二十九章 只要產品好就有人掏錢第三百九十三章 兩難的境地第四百一十八章 職能變化第九百一十四章 中國人已經撐住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可怕的小道消息第四百三十五章 虧你說得出口喲第七十八章 不能讓奉獻者比慘第六百九十五章 不讓客戶使用落後工藝第十五章 這就是個領導項目第四百七十九章 考試不一定是有效的第三百九十七章 可怕的小道消息第八百四十七章 你這濃眉大眼的也叛變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政策性虧損第二百七十章 這就是一個小滑頭第十一章 合夥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師徒和解第五百八十八章 這不是明搶嗎第七百零二章 你沒跟我開玩笑吧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個退休的老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量力而行第二百一十四章 收入翻五番第四百一十四章 用經濟手段解決經濟問題第九百一十二章 產業集羣第七百零七章 嚴禁收購第八百一十八章 韓總是我老婆第二百二十八章 買設備與造設備第二百九十九章 該有個女主人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需要有個名目第二百九十八章 我有個四合院第六百一十三章 輿論洶洶第五百七十章 一個鍋倆人背第六百五十五章 光德才兼備還不夠第四百四十四章 新液壓垮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殃及池魚第十九章 這個人借給我好不好第四百四十一章 我沒有否定高老師的觀點第六百九十二章 真正的目的在哪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們有折扣第一百九十二章 摸著石頭過河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屋建瓴第十三章 兩個借調幹部第一百五十五章 交通隊有熟人第七百三十六章 區區1000個億第七百零四章 不帶你玩了第七百零一章 他不會早就料到了吧?第三百五十八章 調配資源第七百八十五章 北非困局第三百一十二章 無法拒絕的好意第三百零九章 不平常的處長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四百九十四章 炮彈來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新液壓垮了第二百零八章 社員聯營企業第三百九十七章 可怕的小道消息第一百零六章 德國人來了第八百四十四章 三條策略第八百六十三章 辯論第九章 馮家的家庭會議第六章 一棵好苗子第六百三十章 馮嘯辰的大氣魄第二百五十四章 樹一個典型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擅長開會發通知第三百零七章 利益交換的合法手段第十五章 這就是個領導項目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電用不完第七十五章 到京城出差的規矩第六百八十七章 千萬別惹馮嘯辰第三百二十四章 我是農民我怕誰第一百四十章 服不服排行榜第五百六十八章 羅冶的人來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吃貨的春天第四百三十六章 馬爾可夫鏈第七百一十二章 施壓第三百一十九章 韓科長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的班子第七百八十章 阮守超的小夥伴們第一百一十一章 辰宇公司第五百三十一章 要讓他下不來臺第三百零二章 阿瓦雷項目的變故第七百二十七章 經營非洲第四百七十四章 囚徒悖論第五百零三章 畢業第五百零一章 咱們自己做第一百零三章 不怕你們反悔第八百五十一章 這是絕對不可能的第六百二十八章 唯一一根救命稻草第八百八十九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第二百九十二章 悲催的老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胜县| 资源县| 莱州市| 射洪县| 宜兰市| 商丘市| 澄江县| 梅州市| 南皮县| 礼泉县| 醴陵市| 铁岭市| 巴楚县| 五峰| 洪湖市| 甘德县| 綦江县| 玉溪市| 阳高县| 青岛市| 木里| 隆林| 永泰县| 神农架林区| 崇明县| 秭归县| 福建省| 古田县| 海兴县| 聂拉木县| 闻喜县| 乌审旗| 新乡市| 二连浩特市| 罗定市| 永泰县| 科技| 印江| 高淳县| 樟树市| 乌拉特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