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會

開元二十九年末,陳王府參軍田同秀奏報李隆基,玄元皇帝(太上老君)降見於丹鳳門,告賜靈符。李隆基依言索之,果於函谷關(guān)尋得靈符,上書“天寶千載”四字,遂稱上天恩德,在大靈坊建玄元廟安置靈符。

值此時,右相李林甫率君臣上奏:“函谷寶符,潛應(yīng)年號,先天不違,請於尊號加‘天寶’字。”

李隆基大悅,從之,次年改元天寶。

所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隨著年號的變更,大唐悄然邁進了最繁盛的全盛事情。

天寶元年的第一次大朝會也在一陣讚美聲中隆重登場。

天寶元年,元月元日,曙色才分。

“咚!咚!咚!”

幾聲重響,大明宮的鐘聲隨風(fēng)而散,響徹長安。丹鳳門外,朝中百官,各地諸使,萬國節(jié)臣,紛紛魚貫而入。

入了丹鳳門,迎面便是大朝的主殿-含元殿。

含元殿倚龍首原而建,大殿之基凌地近五丈,中間以三條長近百米,寬近五米的龍尾道相連。含元殿兩側(cè)分峙翔鸞、棲鳳二閣,與含元殿相互呼應(yīng)起伏,氣勢壯闊,如日之升,宛在霄漢。

在含元殿下,左右兩側(cè),文東武西地分列著文武百官,手持勿板,整齊地站立。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千官望長安,萬國拜含元。”

“西山落月臨天仗,北闕晴雲(yún)捧禁闈?!?

唐詩中,李瑁不止一次地讀到大唐詩人們對於元日朝會的描述,心中早有所想,但當(dāng)他真正身列其中時,他才感覺到那份屬於大唐人的驕傲與輝煌。

“今生今世,當(dāng)?shù)谴宋?!?

李瑁站在階下,看著朝陽下熠熠生輝的龍椅,眼中充滿了火熱與和慾望,雙拳在袍袖中緊握。

偌大的含元殿下,數(shù)萬人整齊地列於一處,放眼望去,百官,御史,宮女,羽林,內(nèi)宦,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川流不息的人羣都向著含元殿的方向,宛如江河向海,萬山朝嶽。

李瑁貴爲(wèi)親王,又身兼劍南節(jié)度使,左武衛(wèi)大將軍等要職,所站的隊列自然居於前列,僅次於太子李亨,和慶王李琮並肩而立。

李瑁站在隊列的前端,看著看著綿延數(shù)百米的人龍,也不由在心中感嘆:大唐盛世,繁華至斯。

不自覺地,李瑁就想起了那個日後可能顛覆大唐的賊子-安祿山。

安祿山官拜平盧節(jié)度使,理應(yīng)也在前例,李?;剡^頭去,便想要尋找他的身影,可不曾想,一陣尚算溫和的警示聲卻在他的耳邊響起。

“殿下請注意儀態(tài),朝參大典,不得四處張望?!币幻钪惺逃穼铊5?。

殿中侍御史不過從七品的芝麻官,但職權(quán)卻著實不小。掌糾察朝儀,兼知庫藏出納及宮門內(nèi)事,及京畿糾察事宜。

在這含元大殿之上,上到親王宰相,下到六部府吏,只要有不和禮規(guī)之處他都可以放心訓(xùn)斥。

李瑁不佔理,被殿中侍御史這麼一說,連忙轉(zhuǎn)過了頭,老老實實地站在了人羣中。

不過李瑁雖然不想挑事,但有些人卻偏偏要落井下石。

“十八郎年少,自持之道難免差了點。以後還是謹慎些地好,免得管了不該管的,問了不該問的,平白惹禍上身,倒時可沒人能夠幫你?!崩铉沉死铊R谎?,若有所指地說道。

李瑁聽著李琮的口氣,心知他是在影射益州商會之事。

李瑁輕聲笑了笑,回道:“皇兄多慮了,十八郎行的正,坐的端,魅魍魎些許小鬼,那是決然不怕的。倒是皇兄你,身寬體胖,容易招風(fēng),若是不小心摔了下去,十八郎就是想扶也扶不起來啊?!?

“好啊,十八郎果真是口舌犀利,爲(wèi)兄倒想要看看,到底是誰先從這高臺上摔了下去?!崩铉绮讲蛔尩鼗氐馈?

————————

元日大朝步序繁瑣,很是冗長。

待太子及諸王獻壽、上公獻壽、中書令奏諸州表,黃門侍郎奏祥瑞等等一套流程走下來,日頭已經(jīng)從東邊轉(zhuǎn)到了正午。最後,右相李林甫和左相李適之與供奉官獻壽,率羣臣山呼萬歲,皇帝李隆基親自昭告天下,這元日大朝纔算結(jié)束。

大朝從凌晨一直持續(xù)到正午,李瑁雖身子骨極好,但站了大半日也覺得兩腿有些痠麻,當(dāng)下揉了揉腿,便準(zhǔn)備打道回府,好生歇息一番??蛇€沒等李瑁出了丹鳳門,皇帝身邊的御前太監(jiān)就急匆匆地趕了過來。

皇上口諭:傳四品以上官員紫宸殿議事。

李隆基傳得這般緊急,李瑁原以爲(wèi)是朝中之事出了重大的變故,但沒想到等他來到紫宸殿的時候,等待著他的卻是一張帛書,一張他完全看不懂的帛書。這張帛書非但是他看不懂,而且在場的百官也沒一個人看得懂。

“此乃渤海國方纔呈遞於朕國書,難道滿朝文武,翰林上下竟無一人識得嗎?”李隆基手中揮著那張帛書,看著殿中的衆(zhòng)臣。

鴻臚寺卿季衡見李隆基動怒,連忙站了出來,伏地拜道:“陛下恕罪,這渤海國書俱是蕃字,滿紙鳥獸之跡,臣等學(xué)識淺短,實在不識?!?

“哼!鴻臚寺上下百人,理的就是這邦交之事,結(jié)果竟無一個飽學(xué)之土與朕分憂,朕要你們還有何用。”李隆基重重地一拍桌案,顯然已經(jīng)動了怒火。

鴻臚寺卿季衡是太子的人,太子一聽李隆基降怒於季衡,生怕太子黨折了這一支臂膀,連忙上前勸道:“這渤海番邦不識王教,不識中原文字,故而只能寫些他們部落中的野文,季大人未曾見過,不識得也是有的,還望父皇明察。”

李林甫見李亨爲(wèi)季衡出頭,心想終於抓住了機會,也出列道:“太子之言雖然在理,卻也略失偏頗。此乃渤海國書,如若不識,不能發(fā)落蕃使,必被被番邦笑恥,欺侮我朝,如若處理不當(dāng)甚至還是引兵犯境,大動刀兵?!?

李林甫的話李隆基深以未然,他點了點頭道:“事關(guān)大唐國體,決不能輕易懈怠。譯復(fù)國書本就是鴻臚寺職責(zé)所在,若季衡能解此時,朕自當(dāng)重賞,如若不然,鴻臚寺諸官,自季衡以下盡皆免職!”

李隆基年事漸高,越發(fā)地喜好顏面,改元大朝便是明證。若是這季衡當(dāng)真不能譯出這渤海國書,莫說是鴻臚寺了,少不得還會牽累到其他官員。

就在衆(zhòng)人苦思其法的時候,忽然一陣蒼老地略顯沙啞的聲音在大殿之中響起:“臣知一人或可譯此蕃書。”

衆(zhòng)人齊齊回首望去,說話之人竟是年過八旬的翰林學(xué)士、正授秘書監(jiān)賀知章。

“賀卿家知道何人可譯此書?”

賀知章才學(xué)廣博,非但詩文寫的極好,更是乙未科狀元及第,在時下有“文壇盟主”之譽。李隆基見賀知章說話,心知他不會妄言,連忙問道。

賀知章越班而出,抖著花白的鬍子奏道:“臣啓陛下,臣結(jié)識一才子,姓李名白,博學(xué)多能。要辨番書,此人或可一試。”

第十五章 授首第二章 貴妃產(chǎn)子第四十二章 生隙第二章 坦羅斯之?dāng)?/a>第二十章 佈局耳目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十三章 再露崢嶸第二十二章 龍袍第五章 離間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二十六章 決定第二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五章 麟德之宴第十三章 急報入京第八章 提點第七章 入城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一章 水淹第二十八章 交易第十五章 退封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三十章 內(nèi)外交困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二十三章 亦真亦假第三十二章 孟津渡第十八章 襲城第二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二十二章 八姐喬遷第十四章 世家利弊第八章 咸宜公主第十四章 危局第三十章 內(nèi)鬥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三十四章 貴妃出宮第三十三章 薊城易手第五十一章 壽國公第二十六章 疑神疑鬼第九章 劍舞第八章 有女釆萍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第四十六章 下馬威第二十一章 入主洛陽第十二章 斬將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二十六章 詩仙太白第五十七章 夜襲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十五章 入宮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四十三章 潼關(guān)戰(zhàn)起第十二章 西都月下第十九章 蜀商求見第二十七章 張?zhí)鞄?/a>第三十四章 秘密入宮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會第二十一章 義子第四章 結(jié)盟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二十六章 刺殺第五章 立儲第二十一章 外放第五十三章 徒勞第九章 高仙芝第二十章 賑災(zāi)第三十二章 水門第二十三章 梅姬釆萍第九章 拜訪相府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第四十二章 美人恩重第四十八章 安祿山生恨第一章 勸進第三章 心機第三十四章 秘密入宮第一章 爭鋒相對第三十七章 玉環(huán)產(chǎn)子第三十七章 妥協(xié)第三十九章 安祿山獻捷第二十三章 梅姬釆萍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二章 稱帝第十九章 李林甫第四章 提詩第七章 入城第二十一章 義子第二十七章 退戎書第五章 再遇第三章 暗探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十四章 請戰(zhàn)第十八章 攬東風(fēng)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十章 位次之爭第四十一章 提詩黃鶴樓第十二章 軍中比武第八章 議政第九章 論戰(zhàn)第七章 所謂妙人
第十五章 授首第二章 貴妃產(chǎn)子第四十二章 生隙第二章 坦羅斯之?dāng)?/a>第二十章 佈局耳目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十三章 再露崢嶸第二十二章 龍袍第五章 離間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二十六章 決定第二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五章 麟德之宴第十三章 急報入京第八章 提點第七章 入城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一章 水淹第二十八章 交易第十五章 退封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三十章 內(nèi)外交困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二十三章 亦真亦假第三十二章 孟津渡第十八章 襲城第二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二十二章 八姐喬遷第十四章 世家利弊第八章 咸宜公主第十四章 危局第三十章 內(nèi)鬥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三十四章 貴妃出宮第三十三章 薊城易手第五十一章 壽國公第二十六章 疑神疑鬼第九章 劍舞第八章 有女釆萍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第四十六章 下馬威第二十一章 入主洛陽第十二章 斬將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二十六章 詩仙太白第五十七章 夜襲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十五章 入宮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四十三章 潼關(guān)戰(zhàn)起第十二章 西都月下第十九章 蜀商求見第二十七章 張?zhí)鞄?/a>第三十四章 秘密入宮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會第二十一章 義子第四章 結(jié)盟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二十六章 刺殺第五章 立儲第二十一章 外放第五十三章 徒勞第九章 高仙芝第二十章 賑災(zāi)第三十二章 水門第二十三章 梅姬釆萍第九章 拜訪相府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第四十二章 美人恩重第四十八章 安祿山生恨第一章 勸進第三章 心機第三十四章 秘密入宮第一章 爭鋒相對第三十七章 玉環(huán)產(chǎn)子第三十七章 妥協(xié)第三十九章 安祿山獻捷第二十三章 梅姬釆萍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二章 稱帝第十九章 李林甫第四章 提詩第七章 入城第二十一章 義子第二十七章 退戎書第五章 再遇第三章 暗探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十四章 請戰(zhàn)第十八章 攬東風(fēng)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十章 位次之爭第四十一章 提詩黃鶴樓第十二章 軍中比武第八章 議政第九章 論戰(zhàn)第七章 所謂妙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祥县| 邹平县| 突泉县| 栾川县| 新源县| 桦甸市| 农安县| 顺义区| 黄龙县| 富平县| 盐池县| 元江| 沧州市| 平定县| 隆化县| 雷山县| 万载县| 达拉特旗| 安国市| 博野县| 宜州市| 毕节市| 上犹县| 叙永县| 扶沟县| 临江市| 泸州市| 苏尼特右旗| 玉山县| 米易县| 东光县| 蒙阴县| 岑巩县| 安平县| 梁平县| 广宗县| 贞丰县| 景宁| 青阳县| 黄大仙区| 达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