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七章 退戎書

“李白,不得無禮,壽王乃國之重臣,天潢貴胄,豈容你褻瀆。”

李瑁還沒說話,倒是高力士率先呵斥起了李白。

李白酒還未醒,仗著醉態指了指李瑁,悠然笑道:“擺硯磨墨本是文人風雅之事,你們內宦自然不懂。壽王文采斐然,詩作天成,芙蓉園中嘗能七步成詩,草民這纔要請殿下磨墨,若是他人,不要也罷,殿下,你以爲呢?”

李白以酒中仙人自居,兩杯美酒入腹傲氣更甚,言下之意李瑁能爲他研磨還是李瑁的榮幸了。

旁人興許不知李白要李瑁研磨的原因,但與李白“關係匪淺”的玉真公主卻是知道的。

去年年初,曲江春宴上李瑁七步成詩,李隆基曾與百官面前誇耀:“十八郎真乃我家麒麟兒。世人皆言李太白有謫仙之才,出口成章,不知他能如我兒一般七步成詩否?”

皇帝言下之意就是李白詩才比不得李瑁了。

李白詩才出衆,少年成名,文壇中人對他有多讚譽,已然成爲其中翹楚。但偏偏李隆基卻在百官面前大肆誇耀李瑁,直言李瑁猶在李白之上,這叫向來恃才傲物的李白如何能夠接受。

李白今日之舉多半也是意氣爲之。

高力士是內臣,不涉朝堂,就算他想要對付李白也沒有直接的手段,但李瑁不同,李瑁是朝臣,又頗有黨羽,他想要對付李白一個白身文人卻是簡單地多。

玉真公主和李白關係不同一般,擔心李瑁因此遷怒李白,站在李瑁的身旁,低聲勸道:“十八郎勿怒,李白只是一時意氣,絕非有意羞辱。”

自古文人相輕,尤其是李白這樣名動一方的大才子,這些道理李瑁還是明白的。

李瑁給了玉真公主一個放心的眼神,放聲一笑:“太白先生之名李瑁早有耳聞,太白先生之才李瑁也景仰已久,能爲先生研磨是李瑁的榮幸,焉有推辭之理?”

說完,李瑁親自從宮女的手中拿過墨錠和煙臺,放在桌案上,當真就在衆人面前認認真真地研起墨來。

此時的李白並無功名,還只是一個頗有詩名的才子,這樣的人物在大唐不算少見,不說別的,就在如今的長安城中,王維、賀知章和王昌齡等人的名氣就不在他之下,可從前也沒見李瑁對這些人有多敬重,怎麼偏偏就就如此縱容李白?

李瑁的心思旁人自然不懂,在別人的眼中,李白只是一個善於寫詩的浪蕩才子,不過徒有幾分虛名罷了,但在李瑁的眼中,他可是象徵著大唐詩歌的巔峰,“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詩仙李白。

李瑁研磨非僅爲李白,而是在向輝耀千年的大唐詩歌致敬。

“太白先生,墨已研好,可以動筆了。”過了片刻,一硯濃黑的好墨已經磨成,李瑁將它推到李白的手邊,一臉鄭重道。

李白看了看硯臺中的墨,又看了看李瑁滿臉認真的模樣,他的臉上頓時燒地滾燙。

李白雖然自傲,但卻不是刻薄之人。他今日在人前這般折辱李瑁,但李瑁卻不見絲毫動怒,反倒對他禮敬非常,不見絲毫的不耐煩,李白不禁自己反省了起來,面色變得愈發地通紅了。

“李白謝殿下賜墨,李白之前多有冒犯之處,還望殿下見諒。”

李白爲人坦蕩,亦是赤誠君子,心中想了也就做了,雙手作揖,朝著李瑁便是一拜。

筆墨紙硯俱已齊備,李白本就早有腹稿,手執兔毫,一邊言辭剛正的復渤海國書行雲流水般現於紙上。

“大唐開元皇帝,詔渝渤海可毒,向昔石卵不敵。蛇龍不鬥。本翰應運開天,撫有四海,將勇卒精,甲堅兵銳。頷利背盟而被擒,弄贊鑄鵝而納誓;新羅奏織錦之頌,天竺致能言之鳥,波斯獻捕鼠之蛇,拂蒜進曳馬之狗;白鸚鵡來自坷陵,夜光珠貢於林邑;骨利於有名馬之納,泥婆羅有良醉之獻。無非畏威懷德,買靜求安。高麗拒命,天討再加,傳世九百,一朝殆滅,豈非邊天之咎徽,衡大之明鑑與!況爾海外小邦,高麗附國,比之中國,不過一郡,士馬芻糧,萬分不及。若螳怒是逞,鵝驕不遜,天兵一下,千里流血,君同頻利之俘,國爲高麗之續。方今聖度汪洋,恕爾狂悻,急宜悔禍,勤修歲事,毋取誅俗,爲四夷笑。爾其三思哉!故諭。”

————————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李瑁來唐三載有餘,但先前因爲要替李成器守孝的緣故,所以一直沒有熱熱鬧鬧地過過新年,今年還是他的頭一遭。

從宮中出來,李瑁便向李隆基請了旨意,繞道薰風殿,準備將太華公主李婉一起接到壽王府。

李瑁來到薰風殿時,太華公主正和江採萍在內室下棋。

“阿兄,你可算來了。”李瑁剛一跨進薰風殿,太華公主穿著一身粉絨繡花的襖子,外面披著一件大紅緞繡氅衣,俏生生的模樣,迎面撲到了李瑁的懷裡。

李瑁輕輕捏了捏她粉嫩的臉頰,眼中露出對小妹獨有的疼愛,寵溺地笑道:“你呀,今年都已經十四了,馬上都到嫁人的年紀了,還是這般長不大,我看以後誰敢娶你。”

“我還小,誰說我要嫁人了。”太華公主一聽李瑁提到她要嫁人的話,立即反駁道。

“不嫁人?不嫁人你好端端地學什麼針線?”

太華公主出身極貴,從來都不曾接觸過針線活,上次她將江採萍做的紫貂大氅交給李瑁,也並未說明是誰縫製的,李瑁自然就以爲是她自己做的了。

太華公主一聽李瑁這麼一說,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阿兄,枉別人還說你是大才子,你可真笨,這紫貂氅可不是我做的,而是另有其人。”

太華公主一邊說著,一邊將眼睛瞥向了一旁的江採萍,意思不言自明。

李瑁頓時明白了過來,原來自家小妹送衣是受人所託。

“李瑁多謝江姑娘贈衣。”李瑁走到江採萍的身邊,拱手謝道。

江採萍沒想到太華公主會告知李瑁此事,更沒想到李瑁會當面道謝。

江採萍羞的面色通紅,屈膝拜倒:“殿下於奴婢有數度迴護之恩,奴婢爲殿下縫見大氅也是應該的。”

李瑁伸手將江採萍扶起,笑道:“釆萍姑娘志趣高潔,又是小妹之師,李瑁從不曾將姑娘視作婢子,姑娘不必以奴婢自居。”

“如此,釆萍便謝過殿下了。”江採萍輕聲說著,但言語中卻有著絲絲的埋怨。

從未將她當做奴婢,那又將她當做什麼?朋友?亦或是太華公主一般的小妹?

唐朝風氣開放,雖不似往朝那邊保守,但女子縫衣相贈,在時人眼中依算是出格的舉動,算是赤裸裸的示愛了。

江採萍已經這般明示,但李瑁還是這般不近不遠的模樣,這叫江採萍心中如何想?難道在他心中自己就是輕薄莽撞,不知自愛的女子吧。

江採萍的心裡一下如刀割一般。

可是江採萍又怎知道李瑁的難處。

李瑁志在帝位,不知多少雙眼睛死死地盯著他,江採萍雖是宮女,但也是皇宮中的人,李瑁若是感動她一分一毫,勢必會被人抓住把柄,大肆發揮。

常行於斷崖之邊,豈敢迎風捕蝶。李瑁倘若腳下稍有不慎都是整個壽王府的滅頂之災。

此時的李瑁已經不是一個人了,美人恩重,也只能暫且辜負。

第十二章 斬將第三十七章 皇帝駕崩第三十九章 安祿山獻捷第十九章 回京第十九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三十九章 再入安戎城第十六章 中毒第十二章 誠節出城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十七章 論志第十章 逐鹿第二十章 叮囑第二十六章 刺殺第三十六章 瑛娘入府第三章 問安第十四章 世家利弊第三十五章 宮宴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一章 太子窘境第五十一章 壽國公第四十三章 酒宴第五十二章 先入爲主第五章 麟德之宴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三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二章 坦羅斯之敗第十五章 授首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四章 徵前第二十四章 賑災第三章 節帥人選第五十一章 壽國公第十一章 盤算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十二章 史思明第十四章 平亂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三章 軍情第二十四章 蟄伏第三十三章 薊城易手第二十二章 龍袍第三十六章 遣回第三十九章 起兵第三章 觀門難入第二十七章 退戎書第四十四章 名劍含光第十四章 世家利弊第十七章 論戰第九章 高仙芝第三十章 無情亦有情第八章 提點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二十五章 初戰第二十章 平叛人選第二十五章 刺客第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三十三章 燒糧第三章 觀門難入第十五章 紛爭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三十四章 救人第五十三章 徒勞第二十三章 鋤奸第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三十四章 南歸在即第二十二章 請降第二章 緣起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第二十三章 守孝第二十三章 梅姬釆萍第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二十一章 魏州之戰第四章 交易第二十章 光復東都第四十五章 林招隱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親第二十二章 龍袍第一章 高仙芝送禮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四十四章 圈套第四章 石堡之捷第三十三章 燒糧第九章 拜訪相府第二十八章 補堤第三十二章 孟津渡第三十八章 風雲匯中州第二十二章 八姐喬遷第三十九章 再入安戎城第二十九章 張巡第二十一章 入主洛陽第三十五章 武庫大火第四十章 建佛第十九章 內外呼應第十四章 請戰第三十五章 河北平定第三十四章 斬首第二十章 賑災第三十章 內外交困第二十四章 賑災
第十二章 斬將第三十七章 皇帝駕崩第三十九章 安祿山獻捷第十九章 回京第十九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三十九章 再入安戎城第十六章 中毒第十二章 誠節出城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十七章 論志第十章 逐鹿第二十章 叮囑第二十六章 刺殺第三十六章 瑛娘入府第三章 問安第十四章 世家利弊第三十五章 宮宴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一章 太子窘境第五十一章 壽國公第四十三章 酒宴第五十二章 先入爲主第五章 麟德之宴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三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二章 坦羅斯之敗第十五章 授首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四章 徵前第二十四章 賑災第三章 節帥人選第五十一章 壽國公第十一章 盤算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十二章 史思明第十四章 平亂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三章 軍情第二十四章 蟄伏第三十三章 薊城易手第二十二章 龍袍第三十六章 遣回第三十九章 起兵第三章 觀門難入第二十七章 退戎書第四十四章 名劍含光第十四章 世家利弊第十七章 論戰第九章 高仙芝第三十章 無情亦有情第八章 提點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二十五章 初戰第二十章 平叛人選第二十五章 刺客第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三十三章 燒糧第三章 觀門難入第十五章 紛爭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三十四章 救人第五十三章 徒勞第二十三章 鋤奸第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三十四章 南歸在即第二十二章 請降第二章 緣起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第二十三章 守孝第二十三章 梅姬釆萍第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二十一章 魏州之戰第四章 交易第二十章 光復東都第四十五章 林招隱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親第二十二章 龍袍第一章 高仙芝送禮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四十四章 圈套第四章 石堡之捷第三十三章 燒糧第九章 拜訪相府第二十八章 補堤第三十二章 孟津渡第三十八章 風雲匯中州第二十二章 八姐喬遷第三十九章 再入安戎城第二十九章 張巡第二十一章 入主洛陽第三十五章 武庫大火第四十章 建佛第十九章 內外呼應第十四章 請戰第三十五章 河北平定第三十四章 斬首第二十章 賑災第三十章 內外交困第二十四章 賑災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溪县| 盐亭县| 苗栗市| 苗栗市| 景宁| 泌阳县| 三门峡市| 绵阳市| 安多县| 鹤庆县| 织金县| 武功县| 泸州市| 修武县| 凤山县| 宁远县| 菏泽市| 农安县| 乌兰浩特市| 佛坪县| 宜宾县| 建水县| 和政县| 会同县| 呼图壁县| 普宁市| 札达县| 宁化县| 连州市| 河东区| 兰考县| 刚察县| 尼勒克县| 石台县| 信宜市| 德令哈市| 眉山市| 吴堡县| 赞皇县| 铜陵市| 达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