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062章 定論

耶律餘睹雖然精通漢學,但他骨子裡依然還是一個胡人。胡人由於受到所在後天環境嚴苛的限制影響,所以性情往往剛烈直接,千年來視手足相殘、血肉相食爲家常便飯,也是草原荒漠上一種獨特而殘酷的生存之道,與中原文化截然不同。

但自契丹立國以後,北地胡人漢化日深,漢學的思潮和胡人的傳統互相融合的同時,也在彼此排斥,比如說,從前隨勢而爲的殺親滅倫,做起來毫無負擔,現在卻不得不揹負上道德的枷鎖。

但現在聽了西門慶這一番豪言,居然在殺親滅倫的道路上,豎起了一面大義的旗幟!耶律餘睹馬上敏感地察覺到,西門慶這番理論對自家日後的行動大有裨益,於是歡喜之下,當場就順水推舟了。

只要能讓晉王耶律敖魯斡繼承遼國大統,殺掉昏庸的天祚帝耶律延禧和秦王耶律定,也不過僅是兩個可以愉快接受的小小損失,畢竟老祖宗都是打這麼過來的。

耶律餘睹此番出使,本來就有聯絡西門慶爲外援,以豐耶律敖魯斡羽翼的打算,如今西門慶已經微微露意,若是自家竟不趕緊把握,那真的是悔之晚矣了。

西門慶這番殺親滅倫的大義論,倒也不僅僅是觸景生情隨口說來敷衍耶律餘睹的虛飾之辭,而是西門慶真的有此思想籌劃。他從上下五千年的史實出領悟出一點——只有當人類對於殺親滅倫這種行爲有了正面的觀感,能夠理解這種行爲背後的犧牲與勇氣時,才能真正催生成熟的法制土壤。那種父母天生無不是的腐朽理念,只能培植出一茬茬的奴才和順民,最終豐足的是權貴剝削階級。

不過,中國被這種腐朽理念禁錮已達千年,要想扭轉乾坤,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可以辦到的。西門慶所能做的,只是播下萌芽和火種,努力維護並等其自行發展壯大,卻不能躁進催化之,畢竟人心的進步不是靠外力就可以強行干預的。

“這樣的矯枉過正,我不知道我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但我只知道,這是我現在必須去做的!”看著拜倒在地的耶律餘睹,西門慶思忖道。

輕輕地笑了笑,西門慶將耶律餘睹扶起:“餘睹將軍不必如此多禮,你我兩家有著共同的利益和敵人,當互爲表裡纔是——好了,既然話已說徹,現在我們可以仔細參詳參詳了……”

具體參詳了些什麼,沒人知道。但在第二天重新召開的聯邦會議上,西門慶就對遼國的外交方針,正式提出了急伐、緩伐、不伐之外的第四個方案——燕雲租界議案。

遼國以燕雲十六州、中華聯邦以大名府,各設租界,兩國因此而重締盟約,再尋澶淵舊好。如若遼國不允,那時自然別有計較。

“先伐交,次伐謀,不得已時方伐兵攻城。畢竟我中華聯邦是禮儀之邦,國家間通聘往來,更加不可失了禮數!”西門慶最後如是說。

聽西門慶如此決斷,衆人再無異議,於是紛紛表決通過,同時準備派出使節,就燕雲租界的問題與遼國展開談判。

消息傳到金國使者完顏宗用耳朵裡後,完顏宗用惘然若失了半天,終於嘆息道:“西門四泉其言語猶可測,其智謀真不可測也!”遂偃旗息鼓,安排回遼東事宜。

女真人乘興而來,敗興而歸,西門慶要講究禮儀之邦的本色,倒也沒虧待他們,當然也沒讓他們佔了便宜——完顏宗用他們帶來的人蔘、東珠等國禮,西門慶都讓神算子蔣敬折算了等價值的禮品回贈——那種天朝上國打腫臉充胖子的敗家之舉,至此休矣!

結盟不成,完顏宗用原本還想就雙方兵器、甲冑等軍需品的通商問題爭取一下,但西門慶完全沒有給他這個機會,只是置之不理。眼看再捱下去也沒什麼指望了,完顏宗用只好悵恨著踏上歸程,同時心頭盤算著要不要悄悄組織女真海盜集團,抄掠中華聯邦海上商路。

中華聯邦這邊,也終於選出了出使遼國的使者。此人由西門慶親筆提點,卻不是別個,正是雙槍將董平的老丈人——東平府知府程萬里。

這位程知府當初也是個大貪官,但沾了女婿的光,逃過了摟頭一刀的命運。九死餘生之下,程萬里成了驚弓之鳥,再不敢逢錢過手,見賄迷心,而是鞠躬盡瘁地做起清官來。

其實,宋朝官場上盡多有才華的人,只是體制就是一個臭水坑,不貪不腐,根本無法在其中立足,所以很多人身不由己,只好隨波逐流,等到被髮作的貪腐毒癮徹底控制後,就再記不清自家的本來面目,變得寡廉鮮恥,唯權錢是命,反而把滿身的才華都糟蹋了。

程萬里本身,是童貫門下文館先生出身,還是有幹才的。在梁山廉直不茍的大環境下,他真下決心當清官,那實在是水到渠成,只兩年多不到,他正直青天的稱譽,如明燭覆蓋,通國皆聞,董平再提起這個老丈人來,可就露大臉了。

可是程萬里雖然有才,但只是吏政上的能員,未必有外交上的才幹。西門慶不選精通契丹、女真諸國語言的呼延慶爲使,卻偏偏點了程萬里,葫蘆裡賣的究竟是什麼藥呢?

出使之前,西門慶傳見程萬里,密密指導了半天,等程萬里跨出門來的時候,周身上下的精氣神就已經不一樣了,本來還有些忐忑的表情,如今全被自信所取代,行動步伐間全是捨我其誰的風範,令人望而心折。

旁人且不說,至少遼國使者耶律餘睹一見之下,便不由得爲程萬里的風采所傾倒,心道:“政和年間,故宋派童貫使遼,其閹人淺陋之姿,爲我大遼君臣所笑;今日中華聯邦西門慶派這位程大人出使,其人龍驤虎步間,真若有云蒸雷起,如此人物,我大遼縱有英俊,何能小覷?”

其實耶律餘睹不知道的是,中華聯邦出使遼國的使節團裡,還隱藏著一位從前的老熟人——此人非別,正是那位一心恢復燕雲故土的馬植。

本來,馬植對西門慶與遼結盟懷有牴觸情緒,於是就面見西門慶哭諫,結果西門慶將他拉起如此這般的叮囑了一番後,馬植不由得破涕爲笑,於是自告奮勇地要隨中華聯邦使節團往遼國走一遭,西門慶撫掌笑道:“此番遼國之行,正有藉助先生處。”

送馬植出門時,西門慶惡作劇之心發作,於是拉了馬植道:“馬先生以叛遼之身,再入敵國,如被發覺,縱礙於兩國邦交,不能傷你性命,卻也有一番狼狽——先生如此不計榮辱,勇於任事,我心敬服,愧無所報,只以一詩酬贈之!”

馬植聽了大喜:“若能得恩公贈以一詩,馬植真是祖宗有德,子孫受庇!”

西門慶轉世天星之說,早已深入人心,民間多有愚夫愚婦、和尚道士掛他四不象的畫像驅邪避鬼,還說多有靈驗云云;勾欄瓦舍得他一筆題詞,更加是魚躍龍門,身價百倍——然而西門慶卻不象後世那些領導幹部一樣,有滿世界題字的業餘愛好,雖然他一手比狗爬略強的毛筆字居然也能賣一字千金,但西門慶不差錢,所以還真視這個書法家的頭銜如無物。如果今天馬植真能得西門慶親手贈以一詩,確實是足以當成鎮宅的傳家寶了。

見馬植容光煥發的樣子,西門慶心下只想大笑,但勉強忍住,揮毫潑墨,題了一軸二十八字的條幅出來——

“建國舊碑明月暗,興王故地野風乾。回頭笑向王公子,騎馬隨京上五鑾。”

這是穿越到宋朝之後,西門慶第一首抄襲的詩作,而抄襲的對象不是別人,正是眼前這位馬植馬先生!

原來,這首詩是歷史上金兵攻克遼國上京之後,馬植做爲宋朝使金的使者踏進上京城,見到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當年所栽的建國碑後,馬植心懷感觸,詩興大發,所以即景吟成——誰知今天卻被西門慶信手拈來,以其人之道還致其人之身了。

雖然被西門慶剽竊了自己的作品,馬植卻是懵然不知,相反還要千恩萬謝,感恩戴德。與此同時,馬植的腦筋也開動了起來,暗中思忖道:“建國舊碑?這可是遼國上京城遼太祖遺留之故物啊!再加上和上京這興王故地一塊兒明月暗,野風乾——哎喲,莫非元首恩公與遼國談判是假,謀算是真?將來我中原大軍終有騎馬隨京上五鑾的一天?”

一念至此,馬植頓時精神大振!他生平志向,就是圖遼,如今從西門慶這一首詩中得到了隱晦的保證,如何不令馬植心潮澎湃,思緒萬千?

不過此中真意,事關軍國機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實不足以與外人道也!馬植抱了卷軸躬身深揖,向西門慶道:“元首深意,植今知矣!敢不效死力?!”言畢,精神抖擻地去了。

西門慶以一個惡作劇激勵起了馬植無盡的士氣,當然,如果馬植誤會了一些什麼,那也是他自己理解上的差異,跟他西門慶半點兒關係都沒有的。

正在西門慶自得其樂的時候,突然有一人搶進堂中稟報:“元首大人,返程的使者出事了!”這正是:

方喜詩中生黠笑,又驚事外起波瀾。卻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065章 慷慨卷長風第006章 清河縣的拍賣會第027章 御史發威第055章 風波起伏第082章 倭國事第010章 風波定第021章 巧言劫蔡府第006章 清河縣的拍賣會第098章 出袞州記第059章 鴛鴦樓傾勢難倚第024章 焦挺VS黑旋風第093章 阮銘川第082章 麒麟出禁第040章 臨陣交鋒第010章 假傳聖旨第029章 擊援第021章 呼延遭害第039章 爭端第171章 異空相會第057章 伐急與伐緩第096章 呂方的怪病第079章 棋與錢第061章 再入龍潭第019章 跋扈今來何處?第046章 風雲再起第013章 暗流洶涌第005章 野店月孤明(二)第022章 燕青羽第051章 九字真經第139章 贈馬第053章 三箭第077章 焦挺歸心第029章 分明報應第003章 上應天星第021章 人民多氣節第144章 進退第150章 困獸猶鬥第023章 宿命中的強敵第077章 覆滅第041章 疑是故人來第054章 氣壯長天外第038章 奸佞初顯時第118章 神將出馬第016章 梁山泊時遷傳假信第056章 爭功第013章 再戰府州第039章 爭端第121章 迫在眉睫第058章 且向幽冥睡第064章 解圍第173章 落魂陣第154章 禍籠第030章 鉤吞也第108章 關勝之敗第054章 車絞陣第024章 官逼吏反第103章 送禮第081章 武松歸來第006章 寶島第123章 戰後之殤第090章 報應鮑應村第007章 晁蓋出家第055章 痛哭李嬌兒第060章 昏庸與賢良第098章 驅神役鬼第165章 同聚大義第018章 忍無可忍第112章 清風山之戰第011章 羣雄隊第008章 假借據第056章 出首第053章 三箭第078章 英雄醉第084章 鍘刀陣第021章 晴天霹靂第019章 牙尖嘴利應伯爵第051章 舊事與朱奔第038章 招安第107章 跑降拖第177章 志向第016章 心動神搖第037章 反間計第062章 龍潭磨劍第030章 鉤吞也第014章 奸賊定計第099章 一拍即合第021章 巧言劫蔡府第095章 姐妹做戲第134章 焦挺下書第115章 連戰第013章 英傑聚義第135章 燕青失蹤第008章 疑陣故布風捉影第125章 戰後第055章 聯邦大會第024章 惡犬狗茍第170章 面對第082章 不兼容第071章 醋海揚波第061章 目標宋清
第065章 慷慨卷長風第006章 清河縣的拍賣會第027章 御史發威第055章 風波起伏第082章 倭國事第010章 風波定第021章 巧言劫蔡府第006章 清河縣的拍賣會第098章 出袞州記第059章 鴛鴦樓傾勢難倚第024章 焦挺VS黑旋風第093章 阮銘川第082章 麒麟出禁第040章 臨陣交鋒第010章 假傳聖旨第029章 擊援第021章 呼延遭害第039章 爭端第171章 異空相會第057章 伐急與伐緩第096章 呂方的怪病第079章 棋與錢第061章 再入龍潭第019章 跋扈今來何處?第046章 風雲再起第013章 暗流洶涌第005章 野店月孤明(二)第022章 燕青羽第051章 九字真經第139章 贈馬第053章 三箭第077章 焦挺歸心第029章 分明報應第003章 上應天星第021章 人民多氣節第144章 進退第150章 困獸猶鬥第023章 宿命中的強敵第077章 覆滅第041章 疑是故人來第054章 氣壯長天外第038章 奸佞初顯時第118章 神將出馬第016章 梁山泊時遷傳假信第056章 爭功第013章 再戰府州第039章 爭端第121章 迫在眉睫第058章 且向幽冥睡第064章 解圍第173章 落魂陣第154章 禍籠第030章 鉤吞也第108章 關勝之敗第054章 車絞陣第024章 官逼吏反第103章 送禮第081章 武松歸來第006章 寶島第123章 戰後之殤第090章 報應鮑應村第007章 晁蓋出家第055章 痛哭李嬌兒第060章 昏庸與賢良第098章 驅神役鬼第165章 同聚大義第018章 忍無可忍第112章 清風山之戰第011章 羣雄隊第008章 假借據第056章 出首第053章 三箭第078章 英雄醉第084章 鍘刀陣第021章 晴天霹靂第019章 牙尖嘴利應伯爵第051章 舊事與朱奔第038章 招安第107章 跑降拖第177章 志向第016章 心動神搖第037章 反間計第062章 龍潭磨劍第030章 鉤吞也第014章 奸賊定計第099章 一拍即合第021章 巧言劫蔡府第095章 姐妹做戲第134章 焦挺下書第115章 連戰第013章 英傑聚義第135章 燕青失蹤第008章 疑陣故布風捉影第125章 戰後第055章 聯邦大會第024章 惡犬狗茍第170章 面對第082章 不兼容第071章 醋海揚波第061章 目標宋清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西县| 大宁县| 昌都县| 斗六市| 华容县| 涟水县| 衢州市| 万载县| 山西省| 前郭尔| 楚雄市| 蓝山县| 宿州市| 北川| 萍乡市| 永昌县| 南平市| 杂多县| 科技| 宕昌县| 嘉义市| 吉木乃县| 绍兴市| 温州市| 阿鲁科尔沁旗| 龙州县| 潮州市| 北安市| 乐业县| 庆安县| 灵台县| 壤塘县| 闽清县| 新兴县| 平昌县| 庆云县| 宁南县| 琼结县| 民丰县| 开化县| 平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