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024章 公元一一一六

李乾順對自己的兒子深深地忌憚。因爲西夏武烈皇帝李元昊就是掛在自己兒子手上的——李元昊飯醉之後,被藏在寢宮裡的太子寧令哥一劍砍來,雖然躲得快但還是削掉了鼻子,一代雄主就此不治身亡。

李乾順自即位後勵精圖治,也是李元昊之後的一代英主;他的兒子李仁愛從小就鷹視狼顧的,未嘗不會成爲第二個寧令哥——當皇帝也麻煩啊!兒子不成器吧?坐立不安;如果成器得過了份,就更坐立不安了。

不過怎麼說,也總是自己的兒子,這貨雖然自己沒死就想搶著繼位,但也不能就此一刀砍了他,打上幾板子,懲戒懲戒,也就是了。

反倒是察哥這個庶弟,讓李乾順很放心,兄弟兩個這些年來配合默契,西夏纔能有泰山之安。察哥這回爭位,其實是想保命,如果太子不想著剷除異己,察哥也不會走到這一步。

尤其是現在西夏出了個大對頭西門慶,當此外患,更不能手足相殘,令親者痛而仇者快,所以李乾順也不打算追究任何人的責任了——也是李華梅來得快,趕在西夏軍自相殘殺之前力挽狂瀾,保全了西夏的元氣,沒有造成惡劣的後果,所以李乾順才能心平氣和地做出這個寬恕的決定。

聽到皇兄赦免了自己,察哥磕頭謝恩,然後遵旨站起。就見乾順長嘆了一口氣,喃喃地問道:“御弟,天下真有那種不戀權勢、大公無私的奇人嗎?”

察哥低頭道:“臣孤陋寡聞,實所不知。”

李乾順嘆道:“前些時看到西門慶《告天下萬民書》,還以爲其言多爲悖論,誰知親見其人,才知道其人所欲行之事,真真是前無古人,以錦繡江山爲公器而非私物,西門慶氣魄之大,寡人自愧不如。”

察哥聞言一愣,心道皇兄竟和西門慶深談,莫非真的是兵敗之後被抓了俘虜?但乾順既然不說,他自然也不會去問,只是低頭道:“天不能無日,民不能無主,西門慶異想天開,只怕終將一事無成,自取滅亡。”

乾順卻輕輕地笑起來:“我倒盼著他能做出一番成就來,爲這世界立個新樣範兒。那時,我索性把西夏國的皇位傳了給你,我自己跑到中原做西門慶許過的開封府尹去,然後積極參加甚麼競選,如果能得任一屆元首,統領中國,也算是我大夏不戰而屈中國之兵了。哈哈——”

察哥一聽傳位之說,驚得滿背冒汗,急忙跪倒表白心跡:“臣萬萬不敢再存妄想!”

乾順又笑了幾聲,然後才悠然道:“起來吧!當務之急,是西門慶陳兵塞上,我國新敗,士卒奪氣,若其有狼子野心,卻當如何御之?”

察哥應聲道:“臣亦深思熟慮久矣!宋朝自蔡京、童貫等奸臣柄政以來,對我大夏用兵不止,白銀、絹、錢、茶的歲賜皆廢,榷場亦封閉,我大夏青白鹽不得販賣於宋境,國之財用不足,民間布匹、絹帛、茶葉、糧食等生活用品無不稀缺,物價騰貴。不得已之下,大夏牛羊皆賤賣於契丹,民不免衣皮食酪,幾不能爲國。”

乾順點頭道:“御弟之言皆屬實,寡人亦無法自辯,身爲一國之君而民生凋敝,寡人心實愧之!”

察哥勸慰道:“吾主休如此說!國家之困,非吾主不勤政,亦非我大夏好戰,皆因宋朝奸臣貪污軍費成風,不肯斷了這條財路,所以才連年征伐不休,雖求和亦不準。到頭來,兩國士卒血肉塗於野,衆奸臣卻食而自肥!”

說到此處,君臣兩人都是憤然難言。良久後,乾順才道:“舊事已逝,新事又當如何?”

察哥再拜倒:“臣罪該萬死!西門慶圍宋,臣自以爲可以火中取栗,卻不想變成了引火燒身,今日國家之敗,皆臣埋禍於昔日也!”

乾順扶起察哥,嘆道:“非御弟之罪,若不是寡人貪圖宋朝土地,也不會有府城之敗,建寧之失!”

察哥謝道:“吾主恩寬!臣思之,西門慶天星轉世,只能智取,不可強圖——莫如遣使求和,重開邊市,再立榷場,息兵養民,以實國力,以待後舉。”

乾順沉吟道:“敗而請成,豈不被動?”

察哥冷笑道:“此明修棧道,更有暗渡陳倉——如今秦鳳路、永興軍路皆被我大夏殘破,多有廣漠闊野成爲無人之地者。西門慶新得中原,根基不穩,若要兼顧邊境,就得萬里饋糧,傷財費力——若此時有吐蕃各部乘時而起,作亂於熙河、成都之地……”

乾順兩眼一亮,拍手道:“好一個驅虎吞狼,耗敵國力!”

察哥又道:“昔年契丹與宋有澶淵之盟,約定兩國互不侵犯,已百多年矣!然今日宋亡於西門慶之手,盟約已名存實亡,我主與契丹乃郎舅之親,若能說動遼主南征……”

乾順慢慢點頭:“若契丹動於北,吐蕃亂於西,縱然西門慶有三頭六臂,只怕也是個支撐不住!他們三處混戰時,我大夏正好左右逢源,從中取利,待國力一足,那時再作良圖,別有計較!”

計較已定,兄弟兩個相視而笑。乾順便面朝東方,悠然道:“西門慶啊西門慶!這一回,寡人倒要看看你還有甚麼力挽狂瀾的手段!”

說這話時,卻聽興慶府裡爆竹聲響,新的一年來了。

新年新氣象,這一年註定影響深遠。

既然宋朝已平,梁山明教聯合政府在正月初一日宣佈改元,廢除宋朝政和年號,建立公曆元年,公元一一一六年從此始。

正月中,西夏使者晉王察哥親來西門慶軍中賀正旦,兩國正式訂立了府州之盟,從此邊境停戰,通商互貿,兩家共同分享和平帶來的巨大利益。

在款待西夏使者的盛宴上,突然有緊急軍情傳來,西門慶聽了顏色不變,察哥聽了卻如五雷轟頂,急急向西門慶請辭,趕回興慶府去了。

原來,年前十二月,遼主領軍七十萬討伐女真族僭稱金國的完顏阿骨打,軍至駝門時,御營副都統耶律章嘉努突然反叛,兵回上京,欲立皇叔耶律淳爲帝!遼主因內亂無心再與女真糾纏,於是火急回軍。誰知樹欲靜而風不止,完顏阿骨打率領二萬女真輕裝追擊,直趕遼主到護步答岡。完顏阿骨打道:“彼衆我寡,兵不可分。視其中軍最堅,其主必在焉;敗其中軍,可以得志。”乃使右翼先戰,兵數交,左翼合而攻之。遼兵潰,金師馳之,橫出其中,遼軍死者相屬百餘里,獲輿輦、帝幄、兵械、軍資、它寶物、馬牛不可勝計。遼主棄軍而逃,一晝夜疾行五百里,直跑到長春州,才勉強止住了敗勢。

這一戰兩萬破七十萬,遼國的軍威士氣被女真徹底打沒了,於是“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神話甚囂塵上,遼軍心膽俱寒之下,從此打一仗,敗一仗,再也翻不過身來了。

李乾順聽到此信,與察哥面面相覷。遼國內有叛亂,外則大敗於女真完顏阿骨打,軍困兵疲之下,只怕是再騰不出手來對付西門慶了。李乾順呆了半晌,不由得仰天苦笑:“西門慶啊西門慶,你恁的命好!”

其實李乾順不知道的是,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現在的西門慶,也在頭痛著呢!

及時雨宋江死後,一年來一直蹤跡不見的智多星吳用、矮腳虎王英終於出現了。這兩個傢伙不現身則已,一現身就捅出了天大的漏子!

原來吳用在王矮虎的保護下,偷渡河北,潛入遼境,找到了西門慶安插在遼國的暗諜陳小飛。吳用拉大旗做虎皮,只說自己此來,是奉了西門慶的密令,要在北地佈署一個驚天大局云云,令陳小飛保密之餘,全力配合。

陳小飛信以爲真,就讓吳用吳加亮當槍使了,這一年多來,吳用、王矮虎藉著三奇公子西門慶的名頭,四下裡招搖撞騙,結交豪傑,收納亡命,淶水縣賊董龐兒,巨寇霍石,土賊安生兒、張高兒、蕭寶、張應古、李孝功等人聞風皆來投效,一股潛勢力就此形成,風雨欲來。

聞完顏阿骨打二萬破七十萬,大敗遼主於護步答岡後,吳用仰天長嘆道:“今日吾方知,西門慶爲何如此看重這小小的女真了!”

嘆息良久,吳用又找來王矮虎道:“王英兄弟,你我二人辛苦一年,終到了今日的收穫時節。如今大金將興,大遼將敗,你我二人振臂一呼,建功立業就在此時了!”

於是就在一一一六年正月丙寅朔,吳用、王矮虎糾集人馬,突襲遼東京渤海故地,擒斬東京留寧蕭保先。遼戶部使大公鼎聞亂,即攝留守事,與副留守高清明集奚、漢兵千人,與吳用、王矮虎戰於渤海城下,卻當不得吳用十面埋伏,其軍盡沒,這座遼太祖力戰二十餘年方纔平定的古城,從此落入吳用之手。

原留守蕭保先嚴酷,渤海人皆苦之,今日被吳用、王矮虎殺了,衆皆大悅。吳用便蠱惑人心道:“今日我等雖替天行道,爲民除了一害,但遼主殘暴,聞得渤海有變,豈肯善罷甘休?若派兵來屠城,如之奈何?”

此言一出,滿城人皆色變。吳用便指點迷津道:“今有大金,彈指即敗遼兵七十萬,遼人聞風破膽!若渤海城順天承運,歸附金國,必有磬石之固,吾等再不必擔驚受怕了!”

混在人羣中的董龐兒、霍石之衆立即歡呼響應,一城人茫然之下,只知隨聲附和,於是擁立吳用爲渤海城主,王矮虎副之,董、霍之流爲羽翼,總督全城軍政。

這時,陳小飛才察覺出大事不妙,於是轉身就跑,誰知卻已遲了。這正是:

福無雙降何時至?禍不單行今日來。卻不知陳小飛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014章 三敗第106章 爭執第109章 加盟第120章 一騎當千第101章 第三次出使第137章 曾頭市來人第058章 且向幽冥睡第052章 天書初見第060章 黯然銷魂銀屏後第075章 解疑第006章 清河縣的拍賣會第001章 新年第013章 再戰府州第013章 消解乏食滋味第039章 村叟氣概低第093章 武松相親第125章 戰後第009章 興兵卻向何處去?第055章 神降第021章 晴天霹靂第173章 南郭第056章 伐?不伐?第020章 恨別離第060章 昏庸與賢良第001章 穿過你的棺材我的手第164章 宿敵第023章 回軍第165章 平定第090章 察哥第104章 狴犴牢中開生路(二)第050章 西陣門第022章 總是玉關情第089章 嬌女情懷第069章 蒲東關勝第036章 商量退婚第094章 上東京第017章 號令明決第017章 向南開路第061章 脫網第005章 地廚星第041章 疑是故人來第005章 少一劃第062章 虎窺簾櫳第057章 刀不留頭第032章 發硎初試講武堂第034章 兵行濟州第031章 上屋抽梯第020章 官匪兩張皮第096章 入局第040章 臨陣交鋒第034章 兵行濟州第135章 詐屍第044章 觀陣第007章 晁蓋出家第139章 捲土重來第126章 一家歡樂一家愁第048章 李逵坐衙第172章 銅鼓第001章 頭陀欲做無由繼第156章 屠戮第012章 林啼熊虎(二)第043章 回梁山第121章 大戰之前第060章 昏庸與賢良第012章 潘金蓮投石問路第025章 惡貫滿盈第158章 還鄉第042章 磨難第004章 一波三折動英雄第030章 公子挫雙英第001章 相思病第069章 財戰心戰第086章 軍歌動梁山第053章 汴梁道第077章 焦挺歸心第081章 一條大漢第024章 惡犬狗茍第042章 初相見第052章 舌燦天花繽紛亂第046章 座次之辯第022章 總是玉關情第020章 傾耳天籟生(七)第040章 探病第085章 重臣之議第010章 算生算死第019章 跋扈今來何處?第057章 西門慶寫輓聯第041章 接風宴第025章 厲氣劍光橫第091章 血漫草堂第128章 日照往事生紫煙第101章 衣裳之陣第079章 凱旋又一年第042章 出使第013章 暗流洶涌第031章 上屋抽梯第073章 義旗第172章 銅鼓第021章 林中亂戰第021章 快活林中誰家擂?
第014章 三敗第106章 爭執第109章 加盟第120章 一騎當千第101章 第三次出使第137章 曾頭市來人第058章 且向幽冥睡第052章 天書初見第060章 黯然銷魂銀屏後第075章 解疑第006章 清河縣的拍賣會第001章 新年第013章 再戰府州第013章 消解乏食滋味第039章 村叟氣概低第093章 武松相親第125章 戰後第009章 興兵卻向何處去?第055章 神降第021章 晴天霹靂第173章 南郭第056章 伐?不伐?第020章 恨別離第060章 昏庸與賢良第001章 穿過你的棺材我的手第164章 宿敵第023章 回軍第165章 平定第090章 察哥第104章 狴犴牢中開生路(二)第050章 西陣門第022章 總是玉關情第089章 嬌女情懷第069章 蒲東關勝第036章 商量退婚第094章 上東京第017章 號令明決第017章 向南開路第061章 脫網第005章 地廚星第041章 疑是故人來第005章 少一劃第062章 虎窺簾櫳第057章 刀不留頭第032章 發硎初試講武堂第034章 兵行濟州第031章 上屋抽梯第020章 官匪兩張皮第096章 入局第040章 臨陣交鋒第034章 兵行濟州第135章 詐屍第044章 觀陣第007章 晁蓋出家第139章 捲土重來第126章 一家歡樂一家愁第048章 李逵坐衙第172章 銅鼓第001章 頭陀欲做無由繼第156章 屠戮第012章 林啼熊虎(二)第043章 回梁山第121章 大戰之前第060章 昏庸與賢良第012章 潘金蓮投石問路第025章 惡貫滿盈第158章 還鄉第042章 磨難第004章 一波三折動英雄第030章 公子挫雙英第001章 相思病第069章 財戰心戰第086章 軍歌動梁山第053章 汴梁道第077章 焦挺歸心第081章 一條大漢第024章 惡犬狗茍第042章 初相見第052章 舌燦天花繽紛亂第046章 座次之辯第022章 總是玉關情第020章 傾耳天籟生(七)第040章 探病第085章 重臣之議第010章 算生算死第019章 跋扈今來何處?第057章 西門慶寫輓聯第041章 接風宴第025章 厲氣劍光橫第091章 血漫草堂第128章 日照往事生紫煙第101章 衣裳之陣第079章 凱旋又一年第042章 出使第013章 暗流洶涌第031章 上屋抽梯第073章 義旗第172章 銅鼓第021章 林中亂戰第021章 快活林中誰家擂?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城县| 繁峙县| 仁化县| 海兴县| 兰西县| 砀山县| 保山市| 宁国市| 浦东新区| 海林市| 巴东县| 乌兰浩特市| 通许县| 余干县| 江达县| 烟台市| 原阳县| 丹江口市| 安顺市| 阜康市| 聂拉木县| 宿松县| 新源县| 唐山市| 涪陵区| 宜川县| 富蕴县| 雷波县| 屏山县| 嘉兴市| 岳西县| 黔江区| 潼关县| 鸡东县| 江安县| 岚皋县| 上饶县| 吉木萨尔县| 安塞县| 巴马| 全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