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八十一章 卸甲歸農樂

期盼已久的雨滴終於落下,騶虞城白甲軍的軍營之內,四萬多名白甲軍兵將在雨中靜靜的肅立著,巨大的白幡旗下,祭臺高高的豎立著,祭臺上三牲祭品應有盡有,但最令白甲軍兵將們矚目的是祭臺旁放著的一卷卷白綢書卷。

徐皓月還是一身白色袍服站在祭臺旁,和身後衆將一起靜靜的肅立,過了一會兒,他才走上前去,看著臺下大聲說道:“兄弟們,淮南之戰已經結束,這一戰我們得到了尊嚴,得到了希望,戰死兄弟們的英魂,將得到安息,他們的名字已經在這一卷卷的白甲軍名捲上,天堂寨上我們建起了白甲軍英魂祠,他們的名字將銘刻在上面,永遠供後世之人祭奠!兄弟們!一路走好!”

白甲軍兵將們一起含著熱淚大聲喊道:“兄弟們!走好!”“走好!”

之後徐皓月命請來的九百和尚開始唸經超度英魂,望著那一卷卷的白綢名冊,徐皓月心中一陣陣的疼痛,三年淮南大戰兩萬多名白甲軍兵將們永遠的躺下了,白甲軍即將離開淮南北上之前,徐皓月帶著白甲軍兵卒們祭奠逝去的兄弟們。

每一名戰死的兵卒得到了五畝地的撫卹,都是由白甲軍出軍資購買田產分派下去,而將官分到的更多。除此以外,天堂寨還建起了白甲軍的英魂祠,日後每一個戰死者的名字都將銘刻在英魂祠的牆壁之上。

在祭奠完之後,各營將校將兵卒帶回自己的營地,仍舊在營地內列陣,每個兵卒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那就是是否要跟隨大軍北上討伐契丹。

田行健一身白衣白甲,望著手下不到兩百多人,因爲阿牛陣亡,他出任這個指揮的指揮使,看著手下盡一半多的人沒有了,田行健的淚水就止不住。

“家中獨子者!出列!年過四十者!出列!不願北上者!出列!”田行健總算按住心頭的悲傷,將營中傳達的將令大聲說了出來。

衆兵將互相望了望,誰也沒有動,田行健接著說道:“大帥有令,此次我們北上是要去討伐契丹,大家征戰三年都辛苦了,不願意北上的,可以留下來,每人分給兩畝良田,米糧若干,大帥會消除兵籍讓大家卸甲歸田,不用再出徵廝殺。有家的就回家,年紀大的就安養天年,不想到北方受苦的就留在淮南種地過活。請兄弟們自己選擇,大帥絕不強求!”

衆兵將還是很安靜,過了片刻崔權忽然大聲道:“田指揮,我是個單身漢,沒有家小,我想繼續跟著大帥北上!”

田行健點點頭大聲說道:“我也是孤身一人,我也會跟著大帥北上,再建功業!”跟著厲聲喝道:“男子漢大丈夫婆婆媽媽的做什麼?不願北上的就出列,沒人會笑話你們,你們不比我們單身的老光棍,你們有家小要照顧!出列!”田行健又大喝了一聲,衆兵將中才有數十人慢慢挪動腳步,站了出去。

田行健走上前逐一看著剩下願意北上的一百多人,又罵罵咧咧的將裡面他知道有家小的人給踢了出去,徐皓月給各營的將令很簡單,一定要把有家小的留下來,不要隨軍北上,因爲出征契丹,是要遠離淮南北上苦寒之地,若是兵卒記掛家中,對白甲軍的士氣是很不利的,而且這些人打仗,也該得到獎賞,也該榮歸故里和家人團聚了。

兵卒們聽了田行健的罵語,總算明白了大帥的苦心,不少人被田行健踢出去,都大哭起來,但田行健板起臉罵道:“二狗子,你娘還在家裡等你,你北上了誰照顧你娘?出去、出去!”

不少人雖然不願留下,想要北上,但他們還是被田行健一一推了出去,符合條件可以北上的只剩下八十多人。

甄選完之後,田行健衝著留下的人抱拳,含淚說道:“各位兄弟保重!等我們伐契丹歸來,再來找各位兄弟喝酒!”

留下的兵卒也紛紛垂淚抱拳道:“各位兄弟北上一路順風!”

這樣的情景在白甲軍各營中重複上演著,有的死活不願意離開的,還是營官親自上去勸解纔算平息下去。整個騶虞城內一時間哭聲震天,場面甚是感人。

幾天之後,兵卒們的去留已經定下,徐皓月便讓各營營官將自己營中的將校也甄選了一遍,與兵卒不同的是,將校願意北上的,就算家中有妻小,只要願意的也可以北上。營中將校大多都選擇了留下,只有實在家中無人照顧的,才選擇了留下。

這天晚間,在徐皓月的帥帳之中,衆營官齊集,徐皓月緩緩的說道:“各位三年來隨本帥征戰幸苦,現下的情勢大家也都明白了,和兵將們一樣,你們不願意北上的,都可以留下,本帥絕不強留!”

帳內諸將都是默然不語,對於這些營官來說,更加難以選擇,有些人還是與大周的仇怨甚深,好像曹雲、高超等人,但他們又不想放棄創立赫赫戰功的機會,心中委實難以抉擇。

過了片刻,李逸首先大破沉默,緩緩說道:“大帥,我李逸還沒有家小掛礙,去哪裡都無所謂,只要還是大帥你統帶我等,你去哪,我去哪。”此言一出衆將紛紛附和,做爲武人其實最好的歸宿便是馬革裹屍、戰死沙場,都是帶兵打仗慣了的人,讓他們卸甲歸田,的確很難接受,只要領軍的還是徐皓月,大家就願意跟隨。

徐皓月看了看山寨五營官,張興淮、祁紅年、沙季青、曹雲和高超,站起身說道:“當年五位山寨被周軍所破,家小被周軍殺戮,本帥知道你們心中仇怨甚深,不願隨本帥北上的,可以留下,本帥會厚加賞賜,讓各位榮歸故里。”

五將互相望了望,沙季青首先站起身來說道:“大帥德厚,老朽年事已高,只怕受不了北方的風沙,就不和各位北上了。”

跟著祁紅年也站起身說道:“大帥,雖說破俺山寨的周兵大多都被我們殺了,但我還是不願意替周國賣命。這些年大帥你賞賜的不少了,俺也想留下弄些田產,蓋間莊子,頤養天年。”

徐皓月點點頭說道:“沙老和祁寨主不願北上,那本帥自會厚加賞賜的。”

跟著曹雲一咬牙大聲道:“大帥,只要還是你統帶,我曹雲就誓死追隨。”高超聞言也是上前說道:“大帥,末將也是這個意思!”

徐皓月看著兩人緩緩說道:“你們能放下心中的怨懟麼?不必勉強的。”

曹雲沉聲說道:“該報的仇已經報了,就算能把周軍全部殺光,妻子兒女也是活轉不過來的了。大丈夫生於世,首重義氣,我願跟隨大帥四處征討,將來博個封妻廕子,也不枉了這一生所學。”高超也是這般說來,兩人似乎早就商議好了一般。

張興淮則是站起身來說道:“大帥,我也願意跟隨大軍北上。做水寇之時,我手中也有殺了不少人,在軍中也殺了不少周兵,這年月誰人頭上沒有仇,誰人手上又沒有恨呢?既然如今我們隨大帥歸周了,便跟隨大帥再創功業便了,婆婆媽媽的老想以前的仇怨作甚?”其餘營官也是紛紛點頭稱是。

跟著英仲高清咳幾聲站起身來說道:“妹夫,我也不願北上,畢竟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我不願與王文昭、王彥升這等小人爲伍,我便留在英山城,繼續操持英家的家業好了。”

徐皓月一早便和英若蘭說起過如何安排英家的事,都知道英仲高一定是不會隨軍北上的,而且全都走了英山城、武王山莊也無人主理,此刻聽英仲高說了不願北上,徐皓月嗯了一聲說道:“大堂兄的心意我明白,我也和若蘭商議過,英家家主還是由大堂兄接掌爲好,白甲軍中不願北上的英家人還是交由大堂兄統帶,繼續做武王山莊的護院莊丁。而且大堂嫂也才生下孩子不久,大堂兄也該留下照顧的。英家和武王山莊便託付給大堂兄了。”

英仲高呵呵笑道:“我一定不負所托,將武王山莊經營得更加興盛,白甲軍但有所需一定全力供給。”

其餘諸將也紛紛開口說了自己的想法,也都願意跟隨徐皓月北上。諸將一來重義氣,願意跟隨徐皓月,二來便是原來徐皓月所料想的那樣,大家都想博一番功業。只有祁紅年、沙季青和英仲高三人留了下來。

算上淮字營的四萬多名白甲軍中,幾天以來留在淮南的有一大半,兩萬五千多名白甲軍選擇留下,跟隨大軍北上的有一萬五千人馬。徐皓月命童虎頭、趙順平、陳子劍三人分別接掌高字營、年字營和青字營。

留下的白甲軍大多都分得田地後卸甲歸田務農去了,還有些上了英山城,繼續留在武王山莊做護院武丁。祁紅年和沙季青在英山城置辦了大宅子,兩人又分別娶妻成家,沙季青年逾五十多歲,娶了一個妻子還納了兩個小妾,最後居然還老來得子。兩人就在英山城終老一生安度晚年,倒也甚是逍遙。

一個月的時間很快過去,安置兵將的事已經進行得差不多了,再過幾日白甲軍便要北上,徐皓月趁著這些日子,便陪伴家人,倒也很是逍遙。

第一百七十四章 舊識領兵來第一百一十一章 淮南梅雨季第三百零一章 事出有蹊蹺第三百章 單獨分勝負第一百四十一章 欲從後掩襲第八十六章 白甲蕩離殤第一百八十二章 月下依噥語第四十章 大智皆若愚第四十三章 洞房花燭夜第二百六十章 軍中流言急第七十七章 正陽敗神武第三百一十六章 師出方有名第二百二十八章 相見敘別情第二百四十五章 急下新武州第五十一章 月盈自有虧第二百一十章 閆溝破曉伏第二百九十五章 內戰的序幕第八十三章 殺人意若何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陵唐主詔第一百六十三章 天子當馭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小無猜時第十六章 江南徐世家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南汛水疾第二百八十一章 玉清說永德第二百六十一章 碧血灑軍帳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州籌謀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白虎玄鐵甲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信於人前第二百六十一章 碧血灑軍帳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三百二十六章 是對是錯焉第十四章 潭水洗凝脂第二百二十七章 十萬精銳騎第一百零三章 上下同欲行第二十一章 巍峨武王莊第一百四十章 清淮突營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白甲折將軍第六十九章 兵法豈無敵第九十八章 桑林故人來第九十九章 畫中玉佳人第三十六章 威猛鬼頭刀第十章 惡虎嘯山崗第三百三十三章 當局者亦迷第九十三章 山徑落雪石第二百三十一章 將軍夜引歸第五十一章 月盈自有虧第一百四十八章 爲何而死節第六十四章 荷塘話夜雨第三百二十六章 是對是錯焉第二百一十四章 御帳親騎兵第六十一章 暗月殺人夜第一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來第一百五十章 強弩亦有末第二百六十三章 黎明夜深邃第二百五十五章 昔日信諾言第二百九十九章 白甲折將軍第二百四十一章 燕雲傳捷報第二百三十章 謀算若失算第十九章 打虎徐皓月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木魚山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闈諸事定第二百八十章 胸中四方略第二百二十六章 遼主議北歸第二百三十八章 玉清淚潸然第五十章 青竹翠紙甲第五章 英主不逢時第一百六十一章 廬州解重圍第二百六十四章 厚賞忠義臣第四十八章 舌如燦蓮花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木魚山第一百一十八章 盡忠必死節第三百二十八章 狼牙旗傾覆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定修盟約第三百三十三章 當局者亦迷第二百三十六章 軍議布兵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騶虞城防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佈陣得勝口第二百七十九章 重賞奪權計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七十二章 糧草換獻策第三百三十章 未能竟全功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止三關險第三百二十四章 變出馬盂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靜如託轉世第三百二十六章 是對是錯焉第六十章 鐵騎臨殘風第三百二十章 相逼意若何第六十一章 暗月殺人夜第九十八章 桑林故人來第五十二章 同心可斷金第八十二章 五代無仁君第四十一章 以命換搏命第二百四十一章 燕雲傳捷報第二百六十一章 碧血灑軍帳第七十章 欲借秋糧急第二百零三章 奔襲飛狐口第二百一十三章 南河岸血戰第二十章 鐵槍王文昭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殺招第五十一章 月盈自有虧
第一百七十四章 舊識領兵來第一百一十一章 淮南梅雨季第三百零一章 事出有蹊蹺第三百章 單獨分勝負第一百四十一章 欲從後掩襲第八十六章 白甲蕩離殤第一百八十二章 月下依噥語第四十章 大智皆若愚第四十三章 洞房花燭夜第二百六十章 軍中流言急第七十七章 正陽敗神武第三百一十六章 師出方有名第二百二十八章 相見敘別情第二百四十五章 急下新武州第五十一章 月盈自有虧第二百一十章 閆溝破曉伏第二百九十五章 內戰的序幕第八十三章 殺人意若何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陵唐主詔第一百六十三章 天子當馭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小無猜時第十六章 江南徐世家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南汛水疾第二百八十一章 玉清說永德第二百六十一章 碧血灑軍帳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州籌謀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白虎玄鐵甲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信於人前第二百六十一章 碧血灑軍帳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三百二十六章 是對是錯焉第十四章 潭水洗凝脂第二百二十七章 十萬精銳騎第一百零三章 上下同欲行第二十一章 巍峨武王莊第一百四十章 清淮突營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白甲折將軍第六十九章 兵法豈無敵第九十八章 桑林故人來第九十九章 畫中玉佳人第三十六章 威猛鬼頭刀第十章 惡虎嘯山崗第三百三十三章 當局者亦迷第九十三章 山徑落雪石第二百三十一章 將軍夜引歸第五十一章 月盈自有虧第一百四十八章 爲何而死節第六十四章 荷塘話夜雨第三百二十六章 是對是錯焉第二百一十四章 御帳親騎兵第六十一章 暗月殺人夜第一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來第一百五十章 強弩亦有末第二百六十三章 黎明夜深邃第二百五十五章 昔日信諾言第二百九十九章 白甲折將軍第二百四十一章 燕雲傳捷報第二百三十章 謀算若失算第十九章 打虎徐皓月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木魚山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闈諸事定第二百八十章 胸中四方略第二百二十六章 遼主議北歸第二百三十八章 玉清淚潸然第五十章 青竹翠紙甲第五章 英主不逢時第一百六十一章 廬州解重圍第二百六十四章 厚賞忠義臣第四十八章 舌如燦蓮花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木魚山第一百一十八章 盡忠必死節第三百二十八章 狼牙旗傾覆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定修盟約第三百三十三章 當局者亦迷第二百三十六章 軍議布兵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騶虞城防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佈陣得勝口第二百七十九章 重賞奪權計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七十二章 糧草換獻策第三百三十章 未能竟全功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止三關險第三百二十四章 變出馬盂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靜如託轉世第三百二十六章 是對是錯焉第六十章 鐵騎臨殘風第三百二十章 相逼意若何第六十一章 暗月殺人夜第九十八章 桑林故人來第五十二章 同心可斷金第八十二章 五代無仁君第四十一章 以命換搏命第二百四十一章 燕雲傳捷報第二百六十一章 碧血灑軍帳第七十章 欲借秋糧急第二百零三章 奔襲飛狐口第二百一十三章 南河岸血戰第二十章 鐵槍王文昭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殺招第五十一章 月盈自有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源县| 庆安县| 堆龙德庆县| 洛宁县| 渭源县| 昂仁县| 正宁县| 湘潭市| 江永县| 长岛县| 新安县| 综艺| 金川县| 丰顺县| 永修县| 恭城| 城口县| 浮梁县| 赞皇县| 普格县| 睢宁县| 阿拉尔市| 天全县| 含山县| 探索| 镶黄旗| 通山县| 达孜县| 满城县| 迁西县| 大城县| 精河县| 芜湖市| 永福县| 迭部县| 郸城县| 炉霍县| 乐业县| 桂平市| 马关县| 合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