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定修盟約

七金山大戰(zhàn)之後,周軍停下了腳步,這一戰(zhàn)的損失還是巨大的,除了兵卒損失之外,各類馬匹、輜重也消耗的也很大,特別是火藥幾乎消耗一空,同時因爲傷兵激增,藥材也消耗殆盡,徐皓月急命燕雲(yún)轉運使運送各種物資北上,大定城內(nèi)的糧草被付之一炬,城內(nèi)百姓都沒了糧草,要粥及這些百姓,周軍的糧草驟然緊缺起來。

周軍便在大定城外駐紮,因爲大定城多數(shù)民居、屋舍被焚燬,所以周軍並未入城。城內(nèi)的契丹兵馬投降之後,周軍收繳了他們的武器、盔甲,每百人編爲一隊,負責出城打掃七金山戰(zhàn)場上的遼軍屍體,此時天氣炎熱,那麼多屍體不盡快處理勢必會引發(fā)瘟疫。城內(nèi)的契丹百姓也紛紛出城跟著收斂屍首,哭號之聲十里不絕。

屍首被收集起來後,都是用火焚化,到和白甲軍處置自己戰(zhàn)死兵卒屍首的方法差不多。數(shù)萬人一同焚燒屍首,那氣味也是十里之外皆可近聞。

幾天之後戰(zhàn)場打掃完畢,周軍押著契丹俘虜開始重建大定城,城內(nèi)百姓也加入到修建隊伍中來,清理城內(nèi)焚燬的房屋,重新伐木建屋,原來大定城牆也重新修建。周軍以工代賑,幹活的百姓和俘虜才能從周軍那裡領到糧食。俘虜和契丹各族百姓見周軍倒也沒有屠城或是流放他們,大多都安心留下重建大定城。

徐皓月在看了大定城的地勢後決定重新築建此城,他打算將大定城建爲燕雲(yún)以北的屏障重鎮(zhèn),這裡也將成爲對北面契丹、奚、渤海等各族和大周互市的地方。

當張從顏掌握了耶律喜隱部兵馬後,燕雲(yún)的物資也運到了大定,諸將之中趙順平、陳子劍二將堅持要帶領白甲騎兵留下戍守,徐皓月便命二將領三萬騎兵屯守大定,並且擴建大定城,同時尋機支援張從顏攻打上京。

當這一切安排妥當之後,南邊的消息也送到了徐皓月手中,出征湖南武平、荊南的張永德、曹彬、潘美幾部兵馬都獲得了大勝,武平、荊南已經(jīng)平定,武平節(jié)度使周保全、荊南節(jié)度使高繼衝歸降,兩人已經(jīng)被押回京城,封了個閒職最後在京城終老。

張永德、曹彬、潘美平定武平、荊南之後,以後蜀不服大周王化爲由,引兵從歸州(今湖北秭歸)出發(fā)溯江而上,直入夔州伐蜀,另一路由大將王全斌、崔彥進率領自劍門(今四川劍閣北)入蜀,開始了滅蜀的戰(zhàn)爭。

徐皓月知道後蜀國主孟旭如今已經(jīng)老邁,而且奢靡不堪,國內(nèi)政局混亂,此戰(zhàn)定然是可以一鼓而定。北疆之事暫時平定後,徐皓月留下趙順平、陳子劍二將鎮(zhèn)守大定,自己帶同韓令坤、劉逸軒以及白甲軍諸將回師京城。

臨行前徐皓月將“若是讓被征服者哭號,那征服者就未竟全功。”這句話留給趙順平、陳子劍二將,讓他們善待北疆百姓,不論是契丹人還是漢人,只要在大周治下便是大周百姓,當一視同仁。

自此二將帶領騎兵鎮(zhèn)守大定,重新築建大定城,廣開互市,招收百姓開墾土地、放牧牛羊,花了十年的功夫?qū)⒋蠖ǔ墙懷嚯?yún)以北第一大城。他倆善待各族百姓,嚴令商人買賣公平,遇到北疆遭受風雪災害時,仍然保證糧價平穩(wěn),深得北疆各部族牧民百姓愛戴。

之後十餘年間,北疆各部族之間也經(jīng)常爆發(fā)小規(guī)模的戰(zhàn)爭,趙順平、陳子劍按著徐皓月的注意,平衡各部族之間勢力範圍,保護、聯(lián)合弱小部族,對抗強橫的部族,防止有部族坐大,並且在大定城約齊北疆各大部族族長舉行了會盟,讓他們恪守盟約,禁止部族之間相互攻伐,對於違抗盟約的部族,白甲騎兵帶領其他部族的騎兵聯(lián)軍一一掃平,保證了大周燕雲(yún)之地的安寧,讓中原在今後數(shù)十年間並未再受到北疆遊牧民族的騷擾。

白甲騎兵五年一個輪換,在二將手下輪換的騎兵已經(jīng)好幾茬,但二將一直沒有再回中原。兩人都在大定娶妻生子,直到終老塞外。據(jù)說二將去世之時,四面八方趕來致祭二將的部族百姓竟達十多萬人。而二將創(chuàng)立的大定部族盟約一直在草原上流傳下去,直到女真人興起才被廢除。

卻說徐皓月、韓令坤、劉逸軒等人率兵回到幽州之後,西北傳來好消息,魏仁浦出使夏州大獲成功,夏州定難軍節(jié)度使李彝殷同意夏州李氏交出兵權,全族遷往京城居住,享受高官厚爵,不再領兵。

李彝殷如此爽快答應,一來是周軍從三面對夏州形成了合圍之勢,二來便是七金山之戰(zhàn),周軍大破三十萬遼軍的確讓他膽寒,所以聽從了魏仁浦的勸說,交出兵權全族內(nèi)遷。

和李彝殷一同遷往內(nèi)地的還有銀州防禦使李光儼、李繼遷父子等人,後世西夏創(chuàng)建者李元昊便是李繼遷之孫,夏州、銀州李氏的內(nèi)遷,讓西北黨項族失去了旗幟性的人物。後世曾今威脅宋朝百餘年的西夏,也煙消雲(yún)散。這一次徐皓月甚是平靜,這一切都是計劃好了的,再沒有前面收復燕雲(yún)之地之時的激動了。

徐皓月當即上表朝廷,設置西夏路,讓楊業(yè)、折賽花夫婦出鎮(zhèn)西夏路,防備吐蕃、西昌回鶻。楊業(yè)夫婦出鎮(zhèn)西夏路之後,多次擊退吐蕃、西昌回鶻的兵馬,在柴宗訓親政那年,周軍在楊家將的率領下攻滅了西昌回鶻,威名赫赫的楊家將也成爲大周西北邊陲的定海神針。

回到燕雲(yún)之後,出兵西北的曹雲(yún)、鮮于冰等將也回師燕雲(yún),各路周軍齊聚幽州,都是凱旋之師,自然是歡聲雷動。徐皓月傳令犒賞三軍,在幽州城內(nèi)大宴諸將,大家都高興了一回。

席間說起北疆戰(zhàn)事來,徐皓月才恍惚發(fā)覺,席間少了很多人,李逸、朱凌峰、陸崑崙、張從顏、趙順平、陳子劍,都是自淮南就跟隨自己的將領,想到一個個熟悉的面孔離開,他不禁悶悶不樂起來。

幾天之後,徐皓月上表朝廷,奏請鮮于冰出鎮(zhèn)幽州、冼冰出鎮(zhèn)武州,史彥超出鎮(zhèn)雲(yún)州,開始對燕雲(yún)兵馬進行輪換。戍守邊陲多年的白甲軍將士都是歡欣鼓舞,他們中不少老兵已經(jīng)征戰(zhàn)多年,這次北疆戰(zhàn)事平定,他們總算可以衣錦還鄉(xiāng)了。

十餘日後朝廷詔命到了幽州,準了徐皓月的所請,諸事安排妥當之後,徐皓月便即帶領韓令坤、劉逸軒、曹雲(yún)、高超、張興淮、米信、崔翰、田重進、李懷義諸將以及十萬白甲軍、禁衛(wèi)軍班師回京城。

……

大周都城汴梁,此時已經(jīng)是隆冬時節(jié),家家戶戶的屋頭上都是落滿了白皚皚的雪花,奏捷的信使連續(xù)傳回大周軍隊的捷報,讓汴梁城一次次的歡騰起來。

茶肆勾欄、市集弄坊間往來的商人越來越多,熱鬧勁絲毫沒有被大雪所阻攔。

汴河橋畔的大茶肆之中,人們津津有味的聽著說書人講述著白甲軍大戰(zhàn)七金山的故事,雖然北征大軍尚未回到京城,但他們事蹟早已經(jīng)被傳得街知巷聞。

大傢伙正聽得興致高漲時,城南一片鑼鼓鞭炮歡呼聲傳來,數(shù)匹快馬疾馳而來,茶肆裡的人們都飛奔道門口觀望,只見數(shù)名軍中信使策馳而來,一邊疾馳一邊高喊道:“蜀中大捷,蜀國國主開城歸降!”

夾道觀看的百姓們都歡呼起來,茶肆門口觀望的幾名漢子紛紛叫好起來,其中一名漢子讚道:“如今朝中有徐大將軍主政輔助幼主,的確令人心安,先主沒有完成的遺願看樣子在他手上便能成功。”另一名漢子點頭道:“這倒是,不過這伐蜀的大將好像是駙馬爺,沒徐大將軍什麼事吧。”

先那名漢子皺眉斥道:“劉三你這廝懂個屁,徐大將軍掌軍國大事,朝中但凡軍馬之事皆出大將軍奇謀妙策,大將軍領軍至今從未敗過,大周的軍馬自然也不會敗了。”

那劉三笑道:“敢情是託了徐大將軍的鴻福啊。”

那漢子哼了一聲道:“那可不是?大將軍殺伐果斷,契丹人三十萬都被滅了,也出了二十年前汴梁被契丹狗佔了的惡氣。”

那劉三嘆道:“只可惜啊,大將軍只是個臣子,也不知道能主政多久。”

那漢子瞪眼道:“你這話什麼意思?”

那劉三嘿嘿笑道:“說書的不也說了漢初名將韓信的故事,你說韓信和咱們大將軍可像?”

那漢子大怒罵道:“你他孃的狗嘴裡盡噴糞,當今太后溫婉賢德,豈會是呂后那種惡毒婆娘?”

旁邊幾名漢子聽了這話,嚇得臉色一變急忙拉住那漢子道:“張大哥慎言,讓人聽了去便是一場大禍事,快走、快走。”幾名漢子急忙拉著那張大哥和劉三隱入人羣中去了。

大傢伙都只顧看報捷的熱鬧,幾人說話都沒多少人留意。但茶肆內(nèi)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坐了幾個少年孩童,當中一個眉清目秀,年約十歲左右,聽了這話眉頭一皺,問旁邊一個站著的少年道:“這韓信的故事我也聽師父說過,秦翰,你說到底是什麼意思?那幾個人怎麼會拿韓信和徐大將軍比較?”

那站著的少年秦翰面色一變,低聲道:“是那幾個蠢漢胡言亂語說的,陛下別往心裡去。”

那坐著的少年面色一沉道:“說了讓你叫我少爺?shù)模阌滞恕!?

那秦翰躬身賠笑道:“是小人忘了,少爺,天色不早了,該回去了。”

那少年搖搖頭,狡黠的一笑道:“我和徐子茗、張林宇他們倆約好了在大相國寺見面的,咱們現(xiàn)在過去,難得出來一趟,這麼急著回去做什麼?”

秦翰吃了一驚道:“原來少爺出來是另有目的,難不成大相國寺除了徐子茗、張林宇還有別人在等少爺?”

那少年笑了笑道:“不錯,今日是蕭綽的生辰,我先前說了要爲她慶賀的,你別掃我的興致,回去也不許和母后說起,否則小心你的舌頭!”這少年竟然便是大周當今皇帝柴宗訓!

第七十一章 北風入淮來第二百二十章 擊其暮歸時第三百零九章 相國寺銅像第一百六十二章 虛實惑敵計第二百四十七章 春霖甘如飴第三百二十章 相逼意若何第二百六十八章 攻城與攻心第二百九十五章 內(nèi)戰(zhàn)的序幕第五章 英主不逢時第二百六十三章 黎明夜深邃第四章 莫欺少年貧第二百四十九章 清明荷葉蓮第五十四章 激流逆竹篙第一百七十章 無信則不立第二百零六章 旦夕下蔚州第二百一十六章 連夜下幽州第二百四十三章 蔚州鮮于冰第一百八十七章 枉自做小人第八十二章 五代無仁君第七十七章 正陽敗神武第七十八章 知交今送別第五十九章 鐵騎巨劍寒第八十六章 白甲蕩離殤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夜賺岳丈第二百八十章 胸中四方略第二百四十九章 清明荷葉蓮第一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來第六十八章 英氏秘往聞第三百二十七章 唯有死戰(zhàn)耳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定修盟約第九章 長刀似瓊雪第三十八章 松下參劍勁第四十九章 武莊新客卿第一百五十四章 生死作相知第二百五十七章 權柄間或轉第一百二十一章 事有不可爲第三百三十三章 當局者亦迷第三百一十八章 是敵是友焉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止三關險第四十八章 舌如燦蓮花第二百八十九章 戰(zhàn)魂今何在第二十六章 英氏二兄弟第三百一十八章 是敵是友焉第九十三章 山徑落雪石第二百零二章 契丹女雲(yún)述第十章 惡虎嘯山崗第六章 二君之來意第一百八十五章 榷稅五十萬第一百七十五章 臨戰(zhàn)話別請第一百四十六章 淮上烈水戰(zhàn)第一百零四章 英山城會盟第八十八章 背城列陣疾第三百零二章 可曾婚配否第一百六十三章 天子當馭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軍議布兵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是對是錯焉第一百一十六章 名將之血路第二百六十一章 碧血灑軍帳第一百零四章 英山城會盟第二百九十四章 勇士非族類第二百零八章 稚女蕭綽兒第二百五十一章 驟雨風雷至第一百一十九章 畫虎反類犬第二百一十八章 黃土山解圍第八十五章 極哀可成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玄武教鍾隱第十四章 潭水洗凝脂第一百七十三章 形勢逆轉急第九十六章 千斤獄閘落第七章 英山路漫漫第三百二十一章 遺孤若轉機第一百三十八章 玄武教鍾隱第一百二十一章 事有不可爲第一百零七章 白甲升賞令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信於人前第二百六十五章 檀來歌爲何第二百四十一章 燕雲(yún)傳捷報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喪諸國祭第七十章 欲借秋糧急第三百章 單獨分勝負第三十五章 比武潛規(guī)則第一百九十章 龍亭初建時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戰(zhàn)風雨折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恨誓北伐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屈之孤城第二百六十章 軍中流言急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戰(zhàn)風雨折第二百零二章 契丹女雲(yún)述第三十八章 松下參劍勁第一百二十四章 夾岸布營壘第一百八十七章 枉自做小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昔日真相情第二百零四章 遺忘的圖騰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語堂名錄第一百六十二章 虛實惑敵計第十四章 潭水洗凝脂第一百六十八章 周軍歌檀來第二百六十七章 未曾留情面第一百八十一章 卸甲歸農(nóng)樂第二百四十章 大梁初雪霽
第七十一章 北風入淮來第二百二十章 擊其暮歸時第三百零九章 相國寺銅像第一百六十二章 虛實惑敵計第二百四十七章 春霖甘如飴第三百二十章 相逼意若何第二百六十八章 攻城與攻心第二百九十五章 內(nèi)戰(zhàn)的序幕第五章 英主不逢時第二百六十三章 黎明夜深邃第四章 莫欺少年貧第二百四十九章 清明荷葉蓮第五十四章 激流逆竹篙第一百七十章 無信則不立第二百零六章 旦夕下蔚州第二百一十六章 連夜下幽州第二百四十三章 蔚州鮮于冰第一百八十七章 枉自做小人第八十二章 五代無仁君第七十七章 正陽敗神武第七十八章 知交今送別第五十九章 鐵騎巨劍寒第八十六章 白甲蕩離殤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夜賺岳丈第二百八十章 胸中四方略第二百四十九章 清明荷葉蓮第一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來第六十八章 英氏秘往聞第三百二十七章 唯有死戰(zhàn)耳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定修盟約第九章 長刀似瓊雪第三十八章 松下參劍勁第四十九章 武莊新客卿第一百五十四章 生死作相知第二百五十七章 權柄間或轉第一百二十一章 事有不可爲第三百三十三章 當局者亦迷第三百一十八章 是敵是友焉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止三關險第四十八章 舌如燦蓮花第二百八十九章 戰(zhàn)魂今何在第二十六章 英氏二兄弟第三百一十八章 是敵是友焉第九十三章 山徑落雪石第二百零二章 契丹女雲(yún)述第十章 惡虎嘯山崗第六章 二君之來意第一百八十五章 榷稅五十萬第一百七十五章 臨戰(zhàn)話別請第一百四十六章 淮上烈水戰(zhàn)第一百零四章 英山城會盟第八十八章 背城列陣疾第三百零二章 可曾婚配否第一百六十三章 天子當馭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軍議布兵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是對是錯焉第一百一十六章 名將之血路第二百六十一章 碧血灑軍帳第一百零四章 英山城會盟第二百九十四章 勇士非族類第二百零八章 稚女蕭綽兒第二百五十一章 驟雨風雷至第一百一十九章 畫虎反類犬第二百一十八章 黃土山解圍第八十五章 極哀可成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玄武教鍾隱第十四章 潭水洗凝脂第一百七十三章 形勢逆轉急第九十六章 千斤獄閘落第七章 英山路漫漫第三百二十一章 遺孤若轉機第一百三十八章 玄武教鍾隱第一百二十一章 事有不可爲第一百零七章 白甲升賞令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信於人前第二百六十五章 檀來歌爲何第二百四十一章 燕雲(yún)傳捷報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喪諸國祭第七十章 欲借秋糧急第三百章 單獨分勝負第三十五章 比武潛規(guī)則第一百九十章 龍亭初建時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戰(zhàn)風雨折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恨誓北伐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屈之孤城第二百六十章 軍中流言急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戰(zhàn)風雨折第二百零二章 契丹女雲(yún)述第三十八章 松下參劍勁第一百二十四章 夾岸布營壘第一百八十七章 枉自做小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昔日真相情第二百零四章 遺忘的圖騰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語堂名錄第一百六十二章 虛實惑敵計第十四章 潭水洗凝脂第一百六十八章 周軍歌檀來第二百六十七章 未曾留情面第一百八十一章 卸甲歸農(nóng)樂第二百四十章 大梁初雪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中市| 梨树县| 宜黄县| 桃园市| 永城市| 阿图什市| 桓台县| 崇信县| 萨迦县| 万山特区| 曲靖市| 晴隆县| 朔州市| 平罗县| 山西省| 金坛市| 淳化县| 桐庐县| 额敏县| 尉犁县| 丰原市| 临澧县| 汉中市| 望都县| 新源县| 襄樊市| 和平区| 九龙坡区| 诏安县| 湖南省| 正安县| 合阳县| 任丘市| 定西市| 英德市| 社旗县| 原平市| 庄浪县| 甘肃省| 泗洪县| 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