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恨誓北伐

三月二十三,入春以來終於降下了第一場春雨,絲絲悠悠的雨線將大梁城點化得好像籠罩在一片籠煙之中,農人們爲這場及時而來的春雨感到振奮,好的開始便是成功的一半,今年的年成一定比去年好。

但大周朝廷卻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就在柴榮宣佈三月底出兵北伐遼國之後的第三天,大周樞密院樞密使王樸中風病逝。柴榮親臨他的喪禮,用玉鉞擊地,痛哭多次,幾乎不能自制。王樸生性剛強而敏銳,智謀韜略超過常人,柴榮引爲親信臂助,如今失去了王樸,柴榮扼腕痛惜不已。此刻北伐尚未能成行,大周卻先死一位重臣,給出徵籠罩上一層陰雲,不少人都說此乃不祥之兆。

王樸的死,徐皓月除了嘆息之外,也引起了他的警覺,歷史上柴榮也是得病而死,起初小恙繼而病勢洶洶而來,照理說柴榮身邊有當時最好的大夫,但還是救不了柴榮,說明柴榮那時候已經是油盡燈枯了。想到這裡,徐皓月還是咬牙決定找機會一定要好好的勸勸柴榮保重身體。

春風吹綠了汴河兩岸,早在年初汴河疏浚的工程就已經完成,如今汴河之上各地的糧船、商船往來如梭,蔚爲壯觀,大梁城比往昔更加繁華起來。除了疏浚汴河之外,柴榮還徵發滑、亳二州丁夫疏浚五丈河,東流於定陶入濟,以通青、鄆二州水運之路,又疏浚蔡河,以通陳、潁水運之路。因此現下算是條條水路通大梁了。

三月二十九日,柴榮在大梁城內召集各路兵馬集結於內城校閱場內,侍衛親軍、殿前軍、白甲軍、諸路節度使數萬兵卒衣甲鮮明、旌旗蔽天,在校閱場內列陣等候。

當柴榮的杏黃大旗飛馳進場之內的時候,場內數萬點閱兵卒一齊三呼萬歲!

只見那杏黃旗下,柴榮一身金色盔甲仿如戰神下凡一般,胯下一匹神駿無比的黃驃馬,疾馳到場內軍陣之前,柴榮在馬上猛的一揮馬鞭,一聲清脆的聲音響起,跟著他鷹隼般的目光掃過場內的軍陣,略微削瘦的臉龐泛起一絲冷峻的寒意,口中高聲喝道:“大周的將士們!朕來了,朕要帶你們征討遼國去!”

數萬兵卒聞言具是口中齊聲呼喝一聲,雖是從數萬張口中發出,但卻如同一人所喊一般。一聲呼喝之後,柴榮策馬緩緩行進在軍陣前,大聲喝道:“朕討伐遼國,是有三恨!第一恨!遼國竊據燕雲十六州,佔據我漢人疆土,北伐是爲收復我們漢人的失地!第二恨!遼國當年應援殘漢與大周有舊恨,去歲又有興兵攻打大周北疆的新仇,北伐是爲興兵報仇!第三恨!遼國時常越境大周北疆打草谷,殺我同胞、掠我錢糧、侵擾北疆邊民,北伐是爲安定北疆!有此三大恨,爾等可願隨朕討伐契丹狗?!”

數萬兵卒霎時間只覺得熱血上涌,齊聲高喊道:“討伐契丹狗!討伐契丹狗!”

柴榮拔出腰間長劍斜指向天,大聲喝道:“不破燕雲!誓不還京!”跟著向前催馬急進,沒過一處方陣,方陣的兵卒們都是跟著大聲高喊起來:“不破燕雲!誓不還京!”

見柴榮策馬疾馳而出,他身後的各大將領急忙策馬跟了上去,扈從在柴榮兩側。柴榮策馬在軍陣前點閱了列陣的各路兵馬之後,折回點將臺上。

點將臺上,杏黃旗下,柴榮手拄長劍,站在臺上,看著兩側諸將緩緩說道:“諸將齊聚,聽朕詔命!”跟著他身旁的樞密使、平章事王溥上前一步,展開黃綢聖旨大聲說道:“甲戌日,朕詔命諸軍北伐,特旨分拔如下:侍衛親軍都虞候韓通爲北伐招討使、北面行營部署!總制北伐諸路兵馬!”唸到這裡王溥略微一頓,韓通閃出身來,躬身抱拳大聲喝道:“末將領命!”

王溥唸到這裡,柴榮身旁的張永德身形略微晃了晃,但面上卻仍是不動聲色。

只聽王溥繼續念道:“白甲軍節度使徐皓月爲陸路前部先鋒,率領本部軍馬沿陸路進討!”徐皓月也站出來躬身抱拳大聲道:“末將領命!”

“忠武軍節度使趙匡胤爲水路前部先鋒,率領本部軍馬沿陸路進討!”趙匡胤出列大聲道:“末將領命!”

之後王溥接著宣佈柴榮旨意,向訓調任山南東道節度使,爲西南面水陸發運招討使,張永德往西京去,任西京留守,警戒西北諸州,李繼勳出鎮淮南,聯合吳越一同防備唐國,李重進鎮守潞州和昭義節度使李筠一同防備殘漢出兵應援遼國。

跟著王溥又宣佈旨意,任命宣徽南院使吳延祚代理東京留守、判開封府事,三司使張美代理大內都部署,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爲總督運糧使,王溥、範質、魏仁浦隨御駕出征,其餘官員武將各守己司,不可怠慢云云。

末了柴榮踏上前一步,看著徐皓月和趙匡胤大聲說道:“各路兵馬聽令而進,先至幽州城下者,爲首功,全軍積功累將三倍優敘厚賞!”

此言一出衆將都是大吃一驚,柴榮這樣安排除了激勵各部軍馬奮力向前之外,更有讓諸將爭功之意,而爲前部先鋒的徐皓月和趙匡胤兩軍機會要更好,兩軍勢必會爭競搶攻。

聽了柴榮的話,徐皓月面色微微一變,斜睨了趙匡義一眼,卻見他眼中滿是興奮之色,難道他看不出這是柴榮讓兩人爭功之意麼?還是他便是貪戀權勢之人?

當日徐皓月和趙匡胤及諸將便在韓通帳前商議進軍路線,白甲軍沿陸路走西路,從陳橋、滑州、相州、洛州、深州至雄州,而趙匡胤走東路,沿漳水北上。韓通差了數萬民夫隨水路而進,疏浚滄州漳水河段,以期能由水路直貫遼國境內。

當衆將計議已定,徐皓月和趙匡胤分別辭出軍帳來,趙匡胤走在徐皓月身旁呵呵笑道:“元宜,就讓我倆好好比比,看看誰能首先打到幽州城下?!?

徐皓月苦笑道:“趙大哥你們走水路定然比我們走陸路的要快了。”其實徐皓月如此說是有退避不想和趙匡胤爭功之意,但趙匡胤還道他爲了白甲軍只能走陸路而沮喪,當下安慰道:“你也彆著急,韓大帥不是說了麼?滄州段的漳河還要疏浚,說不定我們會因此耽擱了,而且你們白甲軍號稱飛軍,走陸路正是你們的長處啊?!?

徐皓月聽他連說了幾個你們、我們的,已經將兩軍當做了競爭對手來看待,知道他武人出身,武人向來便是爭強好勝的,更何況如今柴榮拋出這麼大一個誘惑,是問哪一個武將不想爭首功呢?自己在謙讓只怕更會讓趙匡胤誤會了,當下苦笑著抱拳道:“但願如此,趙大哥那我們就幽州城下再見了,一切保重!”

趙匡胤亦是抱拳道:“兄弟保重!活著回來!”徐皓月聽了這句,臉上的苦容纔去掉了幾分,笑著點點頭上馬回營去了。

跟隨趙匡胤而來的趙匡義望著徐皓月的背影說道:“兄長,這次是大好的機會,你不可姑娘兄弟情分而起了謙讓之念啊?!?

趙匡胤點點頭說道:“這個爲兄知道,就算爲兄想讓,你我手下各軍將領也不會答應的?!?

……

回到軍營之中,只見各營指揮、都頭都在喝令集結士兵,營中的兵士們已經做好出陣的準備,開始在營中列陣,只等徐皓月一聲令下便即出兵。

進到大帳內,各營官已經在大帳中等候,諸將見徐皓月回來,都是欣喜非常的涌上來。曹雲最是性急,大聲喜道:“怎麼樣?大帥,我們走哪條陸路?”

徐皓月皺眉分開衆人走到帥案之後,看著諸將道:“走西路,攻岐溝關、破涿州、進抵幽州城下。”

諸將都是微微失望,朱凌峰道:“走西路耗費時日,走水路的大佔便宜啊?!崩钜莺藓薜恼f道:“這些北人就是看不得我們南人佔首功。”王子襄嗤之以鼻道:“還北人、南人的,你帳下如今有一半兵都是北人!”

諸將吵嚷不休,徐皓月猛然一拍桌案怒道:“廢話少說!此戰必須忘記那什麼首功,我們面對的是契丹兵!他們騎兵衆多,來去如風,又佔地利和人和,此戰兇險非常!給我清醒些,先想著怎麼打敗敵人,保住性命,再去想別的!”跟著拂袖而去,臨出營帳前回頭望了望面面相覷的衆將大聲喝道:“還愣著幹什麼?!整軍出城!在陳橋驛等我!”說罷便上馬而去。

衆將都不敢再說話,劉逸軒捻著鬍鬚道:“從顏,大帥說得對,這功勞可不是這麼容易便得的,我們是該清醒些。你看大帥這是要去哪裡?”

張從顏微微一笑說道:“剛纔你們很多人都和家人道別了,唯獨大帥還沒回家道別,我猜大帥是去和夫人道別去了?!备仡^看了看諸將笑道:“大家都沒聽到大帥將令麼?列陣出城,陳橋驛等候!”衆將才反應過來,匆忙出帳各自帶兵馬出城。

張從顏說對了一半,徐皓月是打算去向英若蘭和家人道別一聲,但回家道別之前,他還要去見一個人,那人就是柴榮,此刻他要帶兵走西路,柴榮一定只會乘船在趙匡胤身後走水路跟進,他可不想柴榮在半路出什麼意外,他打算把孫庭運安放道柴榮身邊去照料著,不管這老道多不願意,這次綁也要把他綁到柴榮面前去!他不想這次北伐和史書上記載的一樣,因爲柴榮得了急病而變成一次虎頭蛇尾的北伐!

第九卷 燕雲大戰

第二百六十七章 未曾留情面第一百二十一章 事有不可爲第二百五十七章 權柄間或轉第三百二十八章 狼牙旗傾覆第二十三章 武秀天下聯第三百二十二章 功成萬骨枯第一百零八章 議和應有求第五十三章 桃花映紅嬌第二百四十七章 春霖甘如飴第十章 惡虎嘯山崗第五十四章 激流逆竹篙第一百七十二章 環滁皆山也第三百二十七章 唯有死戰耳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闈諸事定第一百二十章 溫泉艾炙燃第一百七十二章 環滁皆山也第五十八章 浮光夢泡影第一百九十三章 只爭朝夕故第一百三十九章 戰急忙歸返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止三關險第二百八十八章 林虎子之策第三百三十六章 鳥盡良弓藏第二百四十八章 公義今何在第一百六十一章 廬州解重圍第四十章 大智皆若愚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止三關險第二百零二章 契丹女雲述第二百五十章 真定求援急第二百七十四章 東山未能起第十五章 草堂靜獨處第一百七十三章 形勢逆轉急第一百九十章 龍亭初建時第一百零六章 青堂羌李慶第一百二十一章 事有不可爲第二百三十二章 陳橋柳葉飛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日會羣臣第二百一十章 閆溝破曉伏第一百六十六章 築蘭雅圓房第一百六十章 土城阻擊戰第五十二章 同心可斷金第一百五十五章 今後爲何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來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州籌謀事第一百零五章 噩耗惡英主第二百一十九章 沙河動雷震第八十一章 淮南掙頸紅第二百零三章 奔襲飛狐口第二百六十九章 晨曦朝露凝第五十三章 桃花映紅嬌第二百七十五章 別來無恙否第二百二十八章 相見敘別情第五十二章 同心可斷金第三百一十六章 師出方有名第二百七十章 回光徒返照第三百零四章 鉅變醞釀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碧血灑軍帳第二百二十六章 遼主議北歸第二百六十二章 黃袍亦加身第六十一章 暗月殺人夜第四十一章 以命換搏命第一百零三章 上下同欲行第三章 物非人相似第二百六十九章 晨曦朝露凝第一百九十一章 元稹均田圖第十三章 十里桃花溪第一百四十七章 奈何蠢如豕第二百九十五章 內戰的序幕第一百二十七章 魚鱗對鶴翼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宸龍馭天第二百四十八章 公義今何在第三章 物非人相似第五章 英主不逢時第二十九章 心意難轉圜第三十五章 比武潛規則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戰風雨折第二百五十章 真定求援急第二百五十七章 權柄間或轉第一百七十八章 刮目另相看第一百章 白甲軍營號第二百三十章 謀算若失算第一百三十九章 戰急忙歸返第二十二章 怒斥紈絝子第二百八十六章 佳人釋兵權第三百三十七章 詐死尋退隱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一百三十章 諸將應邀擊第八十二章 五代無仁君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進顯智計第一百二十七章 魚鱗對鶴翼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宸龍馭天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止三關險第一百五十四章 生死作相知第二十一章 巍峨武王莊第九十六章 千斤獄閘落第四十五章 義社十兄弟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闈諸事定第一百四十一章 欲從後掩襲第二十七章 冬青樹若思第三十章 月下傳太極第一百八十八章 刑不上大夫
第二百六十七章 未曾留情面第一百二十一章 事有不可爲第二百五十七章 權柄間或轉第三百二十八章 狼牙旗傾覆第二十三章 武秀天下聯第三百二十二章 功成萬骨枯第一百零八章 議和應有求第五十三章 桃花映紅嬌第二百四十七章 春霖甘如飴第十章 惡虎嘯山崗第五十四章 激流逆竹篙第一百七十二章 環滁皆山也第三百二十七章 唯有死戰耳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闈諸事定第一百二十章 溫泉艾炙燃第一百七十二章 環滁皆山也第五十八章 浮光夢泡影第一百九十三章 只爭朝夕故第一百三十九章 戰急忙歸返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止三關險第二百八十八章 林虎子之策第三百三十六章 鳥盡良弓藏第二百四十八章 公義今何在第一百六十一章 廬州解重圍第四十章 大智皆若愚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止三關險第二百零二章 契丹女雲述第二百五十章 真定求援急第二百七十四章 東山未能起第十五章 草堂靜獨處第一百七十三章 形勢逆轉急第一百九十章 龍亭初建時第一百零六章 青堂羌李慶第一百二十一章 事有不可爲第二百三十二章 陳橋柳葉飛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日會羣臣第二百一十章 閆溝破曉伏第一百六十六章 築蘭雅圓房第一百六十章 土城阻擊戰第五十二章 同心可斷金第一百五十五章 今後爲何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來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州籌謀事第一百零五章 噩耗惡英主第二百一十九章 沙河動雷震第八十一章 淮南掙頸紅第二百零三章 奔襲飛狐口第二百六十九章 晨曦朝露凝第五十三章 桃花映紅嬌第二百七十五章 別來無恙否第二百二十八章 相見敘別情第五十二章 同心可斷金第三百一十六章 師出方有名第二百七十章 回光徒返照第三百零四章 鉅變醞釀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碧血灑軍帳第二百二十六章 遼主議北歸第二百六十二章 黃袍亦加身第六十一章 暗月殺人夜第四十一章 以命換搏命第一百零三章 上下同欲行第三章 物非人相似第二百六十九章 晨曦朝露凝第一百九十一章 元稹均田圖第十三章 十里桃花溪第一百四十七章 奈何蠢如豕第二百九十五章 內戰的序幕第一百二十七章 魚鱗對鶴翼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宸龍馭天第二百四十八章 公義今何在第三章 物非人相似第五章 英主不逢時第二十九章 心意難轉圜第三十五章 比武潛規則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戰風雨折第二百五十章 真定求援急第二百五十七章 權柄間或轉第一百七十八章 刮目另相看第一百章 白甲軍營號第二百三十章 謀算若失算第一百三十九章 戰急忙歸返第二十二章 怒斥紈絝子第二百八十六章 佳人釋兵權第三百三十七章 詐死尋退隱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一百三十章 諸將應邀擊第八十二章 五代無仁君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進顯智計第一百二十七章 魚鱗對鶴翼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宸龍馭天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止三關險第一百五十四章 生死作相知第二十一章 巍峨武王莊第九十六章 千斤獄閘落第四十五章 義社十兄弟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闈諸事定第一百四十一章 欲從後掩襲第二十七章 冬青樹若思第三十章 月下傳太極第一百八十八章 刑不上大夫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山县| 嘉义县| 赞皇县| 山西省| 临武县| 宽甸| 大新县| 旌德县| 永新县| 巴彦淖尔市| 武胜县| 上栗县| 贵阳市| 廉江市| 宁夏| 襄汾县| 湘西| 双流县| 博罗县| 河东区| 盐池县| 北流市| 安国市| 嫩江县| 原平市| 九龙城区| 南雄市| 黔南| 淮北市| 句容市| 怀远县| 桐城市| 邮箱| 子洲县| 资阳市| 怀仁县| 德化县| 泾川县| 宿州市| 遂川县| 南木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