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三十章 謀算若失算

當孫庭運趕回宮中,來到紫宸殿外,倒是見範質、王溥、魏仁浦等重臣都在殿外焦急的等候,見孫庭運趕到都是欣喜不已,孫庭運不及和衆人打招呼,急忙進殿去了。

進到內殿,柴榮的寢宮內卻見皇后符玉清在屏風外默默的垂淚,匆匆和符玉清見禮後,符玉清惶急的說道:“孫真人,你一定要救救陛下!”

孫庭運急道:“貧道一定竭盡所能!”說罷轉過屏風,來到柴榮的病榻前,只見數名大內御醫正手忙腳亂的替柴榮治傷,牀邊上盡是血污。孫庭運急忙淨手後,前來查看柴榮傷勢,卻見柴榮面色蒼白,已然昏迷過去,肩頭的傷口不住的往外冒著鮮血,孫庭運急忙取出金針來,認準穴位針刺下去,血流果然小了許多。

一直忙碌到深夜,孫庭運大汗淋漓的長舒一口氣,柴榮的傷口總算是將鮮血止住了,傷口也重新縫合好,孫庭運又將行氣補血的湯藥給柴榮灌下去,過了片刻柴榮的面色才略微有些紅潤起來,脈象也平穩下來,一衆御醫都是鬆了口氣,人人都已經是汗透衣襟了。

孫庭運擦了擦汗水,淨了手後吩咐御醫們輪番照看著,他自己轉出屏風來,向哭得如雨帶梨花的符玉清道:“皇后娘娘請寬心,陛下的傷勢已經暫時穩住,今晚老道會徹夜在此照料著,皇后娘娘可先行回宮歇息,陛下一旦醒轉過來,老道立刻派人通稟皇后娘娘。”

符玉清聞言才慢慢止住了啼哭,搖搖頭說道:“我哪也不去,就在此處守著陛下,有勞孫真人了。”

孫庭運嘆了口氣,問道:“陛下今日本來都好好的,爲何會傷口迸裂?”

符玉清微微抽泣道:“本宮也不清楚,只聽說是西京留守張永德尋得傳說中的養由基弓,獻與陛下,陛下見了此弓便試著拉弓,想不到力道用得過猛,便將傷口迸裂了。”

孫庭運頓足道:“陛下箭創深且闊,好容易大好了,這下迸裂卻是兇險至極,陛下身邊之人都沒勸說的麼?”

符玉清身旁的近侍總管王寧喜惴惴的道:“今日陛下自感傷勢大好了,便想著試試拉弓,我等也勸了,但陛下說自有分寸,我等不敢拂逆,纔出了此等禍事,請皇后娘娘治罪。”當下王寧喜和一班近侍都拜倒在地,不敢擡頭。

符玉清黯然道:“罷了,陛下不是什麼人都能勸得住的,下次再有這樣的事,你們要馬上報與本宮。”王寧喜等近侍急忙都應了。

過了一個時辰之後,柴榮的傷勢開始出現反覆,渾身滾熱,孫庭運發現柴榮除了失血過多之外,還有風寒入體的癥狀,他和一衆御醫多方救治,纔算將柴榮的高熱降了下去。但一夜之間連續反覆了數次,讓孫庭運和一衆御醫都是捏了一把冷汗。

到得天明,柴榮的病勢總算是稍稍穩定了些,他也慢慢的醒了過來,但人是昏昏沉沉的,符玉清含淚親手服侍著柴榮服了些湯藥和滋補的湯水後,柴榮又沉沉的睡去,這一睡就熟睡了三個時辰。符玉清連同殿外的範質、王溥和魏仁浦等人都是焦急不已,一直守在紫宸殿,不敢離去。也不知道柴榮病重的消息是如何傳出去的,在京的重臣、大將們相繼來到殿外等候。

眼看已經是正午時分了,柴榮才又醒了過來,這次倒是清醒了不少,符玉清見柴榮醒來,急忙又服侍著柴榮用了些湯藥後,柴榮長長的出了口氣,看了看哭得眼睛紅腫的符玉清笑了笑喘著氣說道:“朕……朕沒事了,清兒你別哭了。”

符玉清急忙說道:“陛下,你先好好休息,不要說話。”

柴榮笑了笑嗯了一聲,吃力的道:“朕……朕再想小睡片刻,外面大臣們都來了是麼?”

符玉清垂淚點點頭,柴榮道:“清兒,你出去告訴他們,朕沒事讓他們都回去吧。”符玉清嗯了一聲,起身出去了。

柴榮看了看孫庭運和一衆御醫,吃力的道:“孫道長你留下,其他人先出去!”一衆御醫躬身領命,魚貫而出。

衆御醫走後,柴榮看著孫庭運一字一句的問道:“朕的病情到底怎樣?”

孫庭運微微一怔,躬身道:“陛下的病情現下已經平穩了。”

柴榮輕嘆一聲道:“你也別騙朕了,朕只覺得渾身無力,整個人只覺得空蕩蕩的,就只想要睡過去,這種感覺和從前不一樣,你要據實以告,否則朕來不及安排一些事就麻煩了。”

孫庭運嘆了口氣道:“陛下常年勞累,此次失血過多,牽動根本,傷了體元,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貧道的確也是束手無策了。”

柴榮深吸一口氣,緩緩閉目問道:“朕還能活多久?”

孫庭運咬牙道:“用貧道的藥方續命,最多半月的時日。”

柴榮似乎一點也不驚懼,緩緩睜開眼來道:“這個消息千萬不能告訴任何人,你出去讓範質、王溥和韓通三人進來一趟。”

孫庭運領命轉身出去,過了片刻後,引著範質、王溥和韓通來到柴榮榻前。

柴榮甚是虛弱的說道:“你們三人都是朕的心腹忠臣,現下聽好了,朕這次病重或許時日無多,從此刻起封鎖這個消息。傳召張永德、李重進、向訓、趙匡胤和徐皓月等人即刻回京,但不必告訴他們是朕的身體有恙,朕打算詔他們來有事要交代。韓通你掌握好侍衛司的兵馬,韓令坤在幽州鞭長莫及,皇城安危就靠你了,範質、王溥,這幾日的便由你們二人代爲處理國事。若朕真有什麼不測,範質、王溥還有魏仁浦你們三人同爲平章政事,一同輔政!”他說話虛弱吃力,斷斷續續的說完這段話後,額頭已經是汗水淋漓了。

範質、王溥和韓通三人面色大變,都含淚拜倒在柴榮榻前,良久不能起身來,柴榮淡淡一笑說道:“三十年的時間,朕只怕是等不到了,不過朕用了不到十年時間做到這般地步,也算是欣慰了,你們不用作此女兒之態,莫讓人看了出來,朕累了想睡一會兒,你們先下去吧,過些時候衆人到了,朕再傳你們交代。”

範質、王溥和韓通三人出了紫宸殿後,三人回到樞密院的官署之中,三人面色都很難看。坐定後屋內只剩下三人,範質遲疑的說道:“兩位大人,說句不該說的話,陛下病體違和,若真是就此駕鶴西去,將來繼位的便是大皇子了,但如今大皇子只有七歲,此前換了四朝了,向來都是主弱臣疑,此刻陛下詔各方重將入京,便是想穩定軍心,只是京城殿前軍和侍衛軍的統將關乎將來國家安穩,不知道陛下會如何安排了。”

王溥點點頭說道:“如今駙馬爺名義上掌著殿前軍都檢點一職,位高權重,但此刻在西京,這殿前軍都檢點一職算是懸空著,侍衛司在韓大人手中掌握,這一點可以放心。變數最大的還是在殿前軍啊。”

範質皺眉道:“假若是駙馬爺回來了,重掌殿前軍,以他的聲望,又是陛下的妹夫,想來輔政首腦便會是他,駙馬爺又有李重進、向訓等人爲羽翼,若是由駙馬爺主政,確實是順理成章之事,趙匡胤和徐皓月二人雖然也是手握重兵,但都比不上張永德的聲望啊。”

王溥驚呼道:“若真是如此,駙馬爺內掌京城殿前軍兵權,外結李重進、向訓等節度使,又爲輔政之首腦,朝中誰還能和他抗衡?”

範質一拍大腿道:“我所憂慮的便是在此,駙馬爺聲望太高,又有兵權在手,廣有羽翼,若再受輔政顧命,便是誰也制他不住的了,到那時他真的有個三心二意卻如何是好?”

韓通一直不說話,忽然說道:“我等只需按陛下旨意行事便可,其餘的自有陛下會安排的。”

王溥急道:“韓將軍,陛下此刻病重,難保不會昏沉亂命,我等爲人臣子的,便要替他想得更加周全些,趁著現下還有轉圜餘地,向陛下進言,若真到了木已成舟的地步便無可往回了。”

韓通哼了一聲不再說話,範質說道:“這樣吧,如今要想剋制住張永德,就得分其兵權,若是能有合適人選取代駙馬爺出任殿前軍都檢點一職,便可保京城無虞。趙匡胤也是出身殿前司的軍將,雖然戰功顯赫,但聲望卻不及張永德,想來尚做不到一呼百應,將來也不可能一枝獨大,此刻他駐節宋州,離京城也不太遠,先派人詔他進京,張永德那邊,咱們晚上半日再送出消息,張永德從西京洛陽趕來定會比趙匡胤慢上許多,這樣陛下便能先見到趙匡胤,我等也好遊說陛下,更換殿前軍都檢點人選。”

韓通沉聲說道:“你們爲何不考慮徐皓月?”

王溥搖搖頭說道:“幽州太遠了些,也不知道徐皓月能不能趕到,若是先讓張永德進京,便是大勢已去,將來要想朝政平穩,就非要另有其人分其兵權,否則張永德權柄一重,必生禍亂來。”

韓通沉吟片刻道:“就按二位大人的意思辦吧,但願我等今日所謀沒有失算。”

第二十六章 英氏二兄弟第二百三十二章 陳橋柳葉飛第一百八十章 不敗之名號第二百六十八章 攻城與攻心第六十二章 設伏解困厄第三百一十二章 夏州定難軍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喪諸國祭第二百六十三章 黎明夜深邃第三十九章 賭鬥博取樂第一百三十章 諸將應邀擊第一百六十九章 輕取清流關第三百一十九章 左右爲難時第四十六章 與商圖利忙第一百九十四章 陳橋瑞雪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爲知己者死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翠珠簾後第二百一十七章 赴援得勝口第一百五十八章 深處若往昔第二百七十一章 何患無妻兒第三百三十五章 流波幻像間第二百四十九章 清明荷葉蓮第三百三十七章 詐死尋退隱第十六章 江南徐世家第一百三十六章 知退方有進第一百三十五章 永寧李芳儀第一百二十一章 事有不可爲第一百三十六章 知退方有進第二百二十六章 遼主議北歸第八十九章 黔驢技已窮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州籌謀事第一百八十章 不敗之名號第二百二十章 擊其暮歸時第七十章 欲借秋糧急第二百九十二章 爲知己者死第九十三章 山徑落雪石第一百一十三章 邀客英山行第二百二十五章 樹洞話心語第三百二十四章 變出馬盂山第一百二十八章 都監下軍令第二十五章 出招無跡尋第四十八章 舌如燦蓮花第六十五章 以戰謀出路第六十二章 設伏解困厄第十四章 潭水洗凝脂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諾千金重第一百九十一章 元稹均田圖第八十三章 殺人意若何第二百四十一章 燕雲傳捷報第一百六十二章 虛實惑敵計第一百七十三章 形勢逆轉急第二百零二章 契丹女雲述第八十四章 暗夜奮廝殺第五十六章 初見周英主第一百七十一章 飛雪奮登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效誠款忙第三十章 月下傳太極第三百章 單獨分勝負第二百八十九章 戰魂今何在第二百五十一章 驟雨風雷至第三十七章 太極意轉圓第二百一十六章 連夜下幽州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邊三將謀第二百零五章 步卒逆騎衝第四十六章 與商圖利忙第六十六章 無常必有妖第十二章 英山桃花村第三十九章 賭鬥博取樂第一百四十一章 欲從後掩襲第三十二章 回首三面緣第三百零三章 陣前忙換將第六十三章 南歸意若何第一百五十三章 血淚化白蓮第十七章 月下語皓然第一百零七章 白甲升賞令第九十章 飛雪漫白幡第一百二十一章 事有不可爲第三十四章 重會趙匡義第一百八十七章 枉自做小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袍豈無義第一百九十章 龍亭初建時第五十二章 同心可斷金第五十九章 鐵騎巨劍寒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日會羣臣第二百二十一章 燕雲招討使第一百一十五章 翟葭溪血戰第二百九十八章 漢國三隱事第六章 二君之來意第一百二十一章 事有不可爲第二百三十章 謀算若失算第一百九十四章 陳橋瑞雪來第八十五章 極哀可成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止三關險第二百三十八章 玉清淚潸然第二章 驛路靜如來第三百零四章 鉅變醞釀中第一百零五章 噩耗惡英主第一百五十一章 殺子正軍法第三百零七章 以退欲爲進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復燕雲地第二百七十九章 重賞奪權計
第二十六章 英氏二兄弟第二百三十二章 陳橋柳葉飛第一百八十章 不敗之名號第二百六十八章 攻城與攻心第六十二章 設伏解困厄第三百一十二章 夏州定難軍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喪諸國祭第二百六十三章 黎明夜深邃第三十九章 賭鬥博取樂第一百三十章 諸將應邀擊第一百六十九章 輕取清流關第三百一十九章 左右爲難時第四十六章 與商圖利忙第一百九十四章 陳橋瑞雪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爲知己者死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翠珠簾後第二百一十七章 赴援得勝口第一百五十八章 深處若往昔第二百七十一章 何患無妻兒第三百三十五章 流波幻像間第二百四十九章 清明荷葉蓮第三百三十七章 詐死尋退隱第十六章 江南徐世家第一百三十六章 知退方有進第一百三十五章 永寧李芳儀第一百二十一章 事有不可爲第一百三十六章 知退方有進第二百二十六章 遼主議北歸第八十九章 黔驢技已窮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州籌謀事第一百八十章 不敗之名號第二百二十章 擊其暮歸時第七十章 欲借秋糧急第二百九十二章 爲知己者死第九十三章 山徑落雪石第一百一十三章 邀客英山行第二百二十五章 樹洞話心語第三百二十四章 變出馬盂山第一百二十八章 都監下軍令第二十五章 出招無跡尋第四十八章 舌如燦蓮花第六十五章 以戰謀出路第六十二章 設伏解困厄第十四章 潭水洗凝脂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諾千金重第一百九十一章 元稹均田圖第八十三章 殺人意若何第二百四十一章 燕雲傳捷報第一百六十二章 虛實惑敵計第一百七十三章 形勢逆轉急第二百零二章 契丹女雲述第八十四章 暗夜奮廝殺第五十六章 初見周英主第一百七十一章 飛雪奮登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效誠款忙第三十章 月下傳太極第三百章 單獨分勝負第二百八十九章 戰魂今何在第二百五十一章 驟雨風雷至第三十七章 太極意轉圓第二百一十六章 連夜下幽州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邊三將謀第二百零五章 步卒逆騎衝第四十六章 與商圖利忙第六十六章 無常必有妖第十二章 英山桃花村第三十九章 賭鬥博取樂第一百四十一章 欲從後掩襲第三十二章 回首三面緣第三百零三章 陣前忙換將第六十三章 南歸意若何第一百五十三章 血淚化白蓮第十七章 月下語皓然第一百零七章 白甲升賞令第九十章 飛雪漫白幡第一百二十一章 事有不可爲第三十四章 重會趙匡義第一百八十七章 枉自做小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袍豈無義第一百九十章 龍亭初建時第五十二章 同心可斷金第五十九章 鐵騎巨劍寒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日會羣臣第二百二十一章 燕雲招討使第一百一十五章 翟葭溪血戰第二百九十八章 漢國三隱事第六章 二君之來意第一百二十一章 事有不可爲第二百三十章 謀算若失算第一百九十四章 陳橋瑞雪來第八十五章 極哀可成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止三關險第二百三十八章 玉清淚潸然第二章 驛路靜如來第三百零四章 鉅變醞釀中第一百零五章 噩耗惡英主第一百五十一章 殺子正軍法第三百零七章 以退欲爲進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復燕雲地第二百七十九章 重賞奪權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政和县| 锦屏县| 新竹市| 错那县| 鄂托克前旗| 安岳县| 观塘区| 新竹县| 连云港市| 隆回县| 奉贤区| 湖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剑河县| 阜南县| 黔南| 衡山县| 汉沽区| 吴忠市| 志丹县| 淮滨县| 台江县| 龙陵县| 资中县| 洛南县| 南丰县| 呼伦贝尔市| 新邵县| 许昌市| 奉化市| 隆安县| 霍山县| 葵青区| 贞丰县| 民县| 永昌县| 安远县| 晋中市| 涟源市| 剑川县| 子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