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殺招

明德門城樓之上萬箭齊發之下,城下數千殿前軍鐵騎軍登時紛紛中箭落馬。好在高懷德久經戰陣,一見伏兵現身立時下馬躲在馬鞍後,身前的坐騎卻被射成了刺蝟一般。跟著高懷德的親衛舉著鐵盾拼死上前來,在高懷德身前豎起盾牆來,將高懷德搶了出來。

人喊馬嘶的大亂之中,高懷德一邊被親衛護著後撤,一邊厲聲喊道:“快退!快退!”衆軍急忙後退,直奔出三裡之外才穩住陣腳,回頭望時只見城下滿是鐵騎軍的屍體,有上千鐵騎軍伏屍城下,還有不少未死的兵卒在那裡慘呼著,聲震四野,一衆鐵騎軍驚魂未定,已然沒有了先前的趾高氣昂,紛紛勒轉馬頭看著高懷德,等著他下令。

高懷德被手下親衛搶出之後,換了匹馬被衆親衛護著退了下來,奔出了三裡有餘才喝令衆軍停步,跟著他勒轉馬頭怒喝道:“剛纔是誰胡亂放箭的?!”適才他專注和徐皓月說話,竟然並未看到是王文昭偷偷退到衆軍之內,忽施冷箭的。

衆人都望向王文昭,卻都不敢說話,王文昭策馬上前來,淡然的說道:“高將軍,是末將放的冷箭。”

高懷德大怒道:“本將軍正在勸說徐皓月,你爲何要放箭壞我大事?!”

王文昭冷笑道:“高將軍,你對徐皓月不甚瞭解,末將和他認識可是有數年之久了,說起來他今日忽施奇謀佔據京城,以忠義之名襄護大周的小皇帝,在下一點也不驚奇。此人素以忠義自居,昔日背唐投周,也是唐國君主先背棄於他,原本他早就可以投周的,偏偏要等到唐國背棄,他才行事,便是要死守著那可笑的忠義之名到底。”

高懷德面色一沉,溫言道:“你覺得這可笑麼?”說罷也不理會王文昭,轉身喝命全軍就地列陣,自己帶著親衛呼嘯著往趙匡胤的中軍大隊而去。

……

高懷德趕到趙匡胤中軍的時候,中軍兵馬兀自向著汴梁城行進著,聽完高懷德上氣不接下氣的稟報之後,自趙匡胤以下諸將紛紛破口大罵徐皓月背信棄義、出爾反爾,唯獨趙匡胤一言不發,他面色如常回頭看了看諸將,只說了一句:“當今亂世,就許我等背信棄義,不許他人出爾反爾麼?”諸將聞言都是噤了聲,低下頭也說不出話來。

趙普皺眉上前道:“陛下,軍中沒有多少糧草,倘若我等不迅速攻入京城,便就是死路一條,如今情勢危急,當該速速進兵攻打京城纔是!”

趙匡義滿臉怒容,拔出腰間長劍怒喝道:“趙先生所言甚是,我們有二十萬兵馬,這就攻打京城,打下城後將徐皓月這個小人碎屍萬段!他當年窮困潦倒之時,不是我等襄助,他早就餓死了!如今竟然敢坑害我等,不殺他我就不姓趙!兄長,你給我一萬虎捷軍,我去打頭陣!”

趙匡胤沉下臉來怒道:“此戰兇險非常,徐皓月此人行事素來是謀定而後動,他能夠不聲不響回京掌控京城局勢,定然有後招。你們休要急躁,和徐皓月對陣,你越是急躁便就越是中了他的計謀!”跟著高聲喝道:“傳本帥將令,全軍到京城外下寨,齊集諸將商議軍事!”

趙匡胤大軍到了汴梁城北下寨,二十萬大軍營寨延綿十餘里,旌旗蔽天,聲勢浩大。

立寨方定,趙匡胤便在帥帳中齊集諸將議事。諸將到齊之後,趙普將徐皓月佔據京城之事說了,如今徐皓月打出的旗號是平叛,所說的叛軍便是城外的二十萬大軍,諸將聞言都是面色大變,趙匡胤的親信將領紛紛破口大罵,而被迫跟從的將領則是默然不語,心中都是惴惴不安,人人面色都不好看。

趙匡胤卻也坦然,朗聲說道:“如今起兵不利,事情有如此變故,我等妻小家眷皆在京城,我趙匡胤也不願爲了自己的富貴連累大家,若有哪位兄弟想要離去,這便可領兵回京去,我趙匡胤絕不阻攔!”說完後趙匡胤便環視帳內諸將。

諸將倒是素聞趙匡胤仁厚,但此時此刻他雖然如此說,但也無人敢公然站出來請辭,都是相互望望,一時間帳內鴉雀無聲。

過了片刻,高懷德才緩緩說道:“既然已經起兵鼓動,咱們就只有一條路走下去,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豈可反覆無常?”跟著站起身來對著趙匡胤深深一拜道:“陛下,我高懷德已經奉陛下爲主,此生已然不會改換門庭,願追隨陛下左右!”

跟著趙匡義目光看著其餘諸將道:“各位怎麼說?要不要跟著咱們兄弟的?”

趙匡胤親信將領紛紛起身附和高懷德之言,其餘諸將無奈,也只得出言附和起來。

趙匡胤聞言,嚯的一聲站起身來厲喝道:“好!既然大家推戴於我,我趙匡胤便帶著大家殺出一條路來!此生永不相背!”跟著看著諸將說道:“如今我軍雖有二十萬大軍,但糧草不多,趙匡義聽令!”

趙匡義急忙出列抱拳道:“末將在!”

趙匡胤冷冷的說道:“命你爲軍中糧草官,帶領本部兵馬守禦糧草,並派出兵馬到京城附近村莊、城鎮徵集糧草,以敷大軍用度!”諸將聞言都是心中一凜,所謂的徵集糧草不過是寬慰大家罷了,京城附近民間存糧再多,所徵來的糧草又夠二十萬大軍消耗幾日?況且這樣道民間強徵逼索,勢必惹得大失人心,但此刻不如此似乎也沒有別的辦法解決糧草的問題,這便好似飲鴆止渴一般。

趙匡義躬身領命後,趙匡胤冷聲說道:“如今放在我等面前的只有一條路,便是攻入京城,而且是越快越好。諸將聽我將令,本帥親領高懷德、張令鐸、王文昭十萬兵馬攻打北門,韓重贇、張光翰、趙彥徽領五萬兵馬攻打東門,宋延渥、羅彥環領五萬兵馬攻打西門!從此刻起,日夜環攻,城不破!攻不停!”諸將一起站起轟然應諾。

分拔已定之後,諸將紛紛出營準備攻打汴梁城去了,帥帳之中只剩下趙匡義和趙普二人,趙匡義忍不住開口問道:“兄長,當日你到底和徐皓月是如何約定的,他爲何會出爾反爾?難道是他不滿我等許出的厚利?”

趙普也道:“是啊,陛下,素聞徐皓月重諾,他既然答應了陛下,就不該會如此反覆。”

趙匡胤搖搖頭嘆道:“是我疏忽了,回想當日在北平城和他相見,長嘆許久,他卻是沒有說過一句明示的話,只是問事成之後,他和白甲軍能得何封賞,我便道他是答應了。或許那個時候他就是在算計著我等了。”

趙普沉吟片刻後面色大變,驚呼道:“難道徐皓月能控制京城乃是讓他的白甲軍裝作從北地調回的民夫方能入城的?若真是那樣,徐皓月便是早就在暗中謀劃我等,陛下上北平城也是在他所算之中!”

趙匡義也是大駭道:“徐皓月對我等謀算知曉得如此清楚,難道他真的是諸葛再世不成?”

趙匡胤長嘆一聲道:“我此刻擔心的不僅僅是軍糧,慕容兄弟在真定鎮守,自從傳回那次的假消息之後,便再無任何消息傳回,只怕徐皓月的連環計之中,慕容兄弟也是被算計在內了。”

趙普沉吟道:“徐皓月既然已經掌控了京城,慕容延釗兵馬遠在真定,他爲何要謀算慕容延釗?難道他想派兵馬南下相助?”

趙匡胤搖搖頭道:“他既然能不動聲色調集白甲軍入京,和掌管北地河道疏浚的魏仁浦定然已經暗通曲款,能夠掌握京城,定然得到韓通支持,京城內兵馬尚有十餘萬,守禦京城已經足夠了,只消守上幾日,等我軍軍糧耗盡,便可大破我軍,何須勞師遠調?”

趙匡義皺眉道:“難道徐皓月是怕我等攻不下京城,轉而北上同真定的慕容延釗會合,便纔要調集兵馬南下搶先剿除我等羽翼?”

趙匡胤緩緩搖搖頭道:“我猜徐皓月是不願意調集各路節度使兵馬勤王,所以纔有這一招,調集自己的親信兵馬南下,順道剪除慕容兄弟,斷我一臂。”

趙普看著趙匡胤忽然說道:“大帥,在下卻不這樣想,徐皓月急著調兵南下是想防備什麼?”

趙匡胤咦了一聲道:“他要防備什麼?”

趙普沉聲道:“假若這幾日我等攻打京城不利,到了殺紅眼的時候,大帥覺得我軍最後的殺招在哪裡?”

趙匡胤和趙匡義對望了一眼,都沉思起來,趙匡胤踱了幾步,猛然回身驚呼道:“難道他是怕我等決水灌汴梁?!所以纔要急著派兵馬南下?”

趙匡義眼前一亮道:“正是如此,我等可以掘開黃河水道引水灌決汴梁!”

趙普沉聲道:“如此一來,汴梁城必定是百姓死傷無數,而且掘開黃河之後,水流便不受掌控,中原百姓必定深受其害,這樣乃是兩敗俱傷的做法,不到最後關頭,萬萬不能用!”

趙匡胤也是點頭道:“正是,這樣就算讓我趙家得了天下,百姓們也是不會擁戴的,敗亡只是遲早之事。”

第三十四章 重會趙匡義第二百七十二章 決水灌汴梁第四十七章 英武正氣堂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信於人前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止三關險第一百三十七章 英山王從義第四十五章 義社十兄弟第二百七十三章 彌留僅傳位第二百八十五章 宴席說三將第一百零八章 議和應有求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效誠款忙第五十八章 浮光夢泡影第一百一十七章 逝去的尊嚴第一百九十四章 陳橋瑞雪來第二百一十四章 御帳親騎兵第七十七章 正陽敗神武第六十九章 兵法豈無敵第一百九十七章 二士爭功計第二百七十九章 重賞奪權計第六十章 鐵騎臨殘風第一百三十五章 永寧李芳儀第一百章 白甲軍營號第九十章 飛雪漫白幡第二百九十八章 漢國三隱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血淚化白蓮第二十四章 忠義無屍骸第二百零一章 林中初戰勝第一百七十六章 敵在草山坡第一百六十九章 輕取清流關第三百一十五章 守土皆如故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復燕雲地第三百一十四章 車懸對車懸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二百七十六章 兄弟情意重第二百八十三章 回府乍聞驚第九十三章 山徑落雪石第二百五十三章 鼓動方悔遲第七十八章 知交今送別第一百七十五章 臨戰話別請第三百三十九章 徒增笑料耳第八十一章 淮南掙頸紅第一百零九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百五十四章 生死作相知第二百六十七章 未曾留情面第三十七章 太極意轉圓第九十九章 畫中玉佳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飛雪奮登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畫虎反類犬第一百零五章 噩耗惡英主第二百一十九章 沙河動雷震第一百三十七章 英山王從義第二百一十二章 遼主至沙河第五章 英主不逢時第七十三章 斷其歸路計第三百二十六章 是對是錯焉第二百六十三章 黎明夜深邃第二十四章 忠義無屍骸第八章 官軍若強盜第六十八章 英氏秘往聞第一百九十七章 二士爭功計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喪諸國祭第六十六章 無常必有妖第三百二十章 相逼意若何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梁英霸氣第三百三十五章 流波幻像間第三百二十二章 功成萬骨枯第三百三十四章 龍亭賞諸將第六十三章 南歸意若何第一百九十九章 謀事欲成事第一百零六章 青堂羌李慶第五十章 青竹翠紙甲第一百九十五章 伐遼備戰休第二百零三章 奔襲飛狐口第一百一十三章 邀客英山行第三百二十四章 變出馬盂山第六十一章 暗月殺人夜第一百一十六章 名將之血路第六十七章 六營初草創第一百零八章 議和應有求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九十七章 尊嚴以何換第二百零九章 涿州築京觀第九十四章 白甲軍幡旗第二百七十章 回光徒返照第五十六章 初見周英主第二百三十六章 軍議布兵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效誠款忙第四十一章 以命換搏命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梁英霸氣第七十六章 民心能守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周軍典制第九十三章 山徑落雪石第三百一十六章 師出方有名第三百三十五章 流波幻像間第二百六十章 軍中流言急第六十三章 南歸意若何第二百八十八章 林虎子之策第八十八章 背城列陣疾
第三十四章 重會趙匡義第二百七十二章 決水灌汴梁第四十七章 英武正氣堂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信於人前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止三關險第一百三十七章 英山王從義第四十五章 義社十兄弟第二百七十三章 彌留僅傳位第二百八十五章 宴席說三將第一百零八章 議和應有求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效誠款忙第五十八章 浮光夢泡影第一百一十七章 逝去的尊嚴第一百九十四章 陳橋瑞雪來第二百一十四章 御帳親騎兵第七十七章 正陽敗神武第六十九章 兵法豈無敵第一百九十七章 二士爭功計第二百七十九章 重賞奪權計第六十章 鐵騎臨殘風第一百三十五章 永寧李芳儀第一百章 白甲軍營號第九十章 飛雪漫白幡第二百九十八章 漢國三隱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血淚化白蓮第二十四章 忠義無屍骸第二百零一章 林中初戰勝第一百七十六章 敵在草山坡第一百六十九章 輕取清流關第三百一十五章 守土皆如故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復燕雲地第三百一十四章 車懸對車懸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二百七十六章 兄弟情意重第二百八十三章 回府乍聞驚第九十三章 山徑落雪石第二百五十三章 鼓動方悔遲第七十八章 知交今送別第一百七十五章 臨戰話別請第三百三十九章 徒增笑料耳第八十一章 淮南掙頸紅第一百零九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百五十四章 生死作相知第二百六十七章 未曾留情面第三十七章 太極意轉圓第九十九章 畫中玉佳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飛雪奮登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畫虎反類犬第一百零五章 噩耗惡英主第二百一十九章 沙河動雷震第一百三十七章 英山王從義第二百一十二章 遼主至沙河第五章 英主不逢時第七十三章 斷其歸路計第三百二十六章 是對是錯焉第二百六十三章 黎明夜深邃第二十四章 忠義無屍骸第八章 官軍若強盜第六十八章 英氏秘往聞第一百九十七章 二士爭功計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喪諸國祭第六十六章 無常必有妖第三百二十章 相逼意若何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梁英霸氣第三百三十五章 流波幻像間第三百二十二章 功成萬骨枯第三百三十四章 龍亭賞諸將第六十三章 南歸意若何第一百九十九章 謀事欲成事第一百零六章 青堂羌李慶第五十章 青竹翠紙甲第一百九十五章 伐遼備戰休第二百零三章 奔襲飛狐口第一百一十三章 邀客英山行第三百二十四章 變出馬盂山第六十一章 暗月殺人夜第一百一十六章 名將之血路第六十七章 六營初草創第一百零八章 議和應有求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九十七章 尊嚴以何換第二百零九章 涿州築京觀第九十四章 白甲軍幡旗第二百七十章 回光徒返照第五十六章 初見周英主第二百三十六章 軍議布兵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效誠款忙第四十一章 以命換搏命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梁英霸氣第七十六章 民心能守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周軍典制第九十三章 山徑落雪石第三百一十六章 師出方有名第三百三十五章 流波幻像間第二百六十章 軍中流言急第六十三章 南歸意若何第二百八十八章 林虎子之策第八十八章 背城列陣疾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港| 新田县| 浦东新区| 盖州市| 峡江县| 金门县| 尚志市| 蒲江县| 元谋县| 衡阳县| 靖安县| 准格尔旗| 读书| 五常市| 马边| 冷水江市| 青岛市| 霍州市| 巴里| 集贤县| 温州市| 太白县| 新兴县| 娄底市| 来安县| 龙游县| 石嘴山市| 霍城县| 英山县| 拜城县| 茶陵县| 商南县| 南康市| 宁都县| 岗巴县| 沿河| 衢州市| 布拖县| 西藏| 吉木乃县| 河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