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七章 逝去的尊嚴

明月當空,悶熱的風中找不到一絲清涼的感覺,面前熊熊燃起的巨大火架上,戰死者的屍體在上面焚燒起來。經過一下午的戰場打掃,五百餘名戰死的白甲軍屍體被他們的同袍收集起來,在白甲軍幡旗前集中火化,每名士兵的屍體都指定了一名活下來的白甲軍兵卒,在火化後將他的骨灰帶回英山去,假如有親人的便交給他們的親人,若無親人,白甲軍便會將戰死者埋葬在天堂寨之上。

每個白甲軍兵士紙甲衣領處都繡有士兵的名字和籍貫,戰死者的名字這個時候在沙季青口中緩緩的唸了出來:“李三水、王小狗……”每念一個名字,周圍靜靜肅穆而立的白甲軍都是高喊一聲:“兄弟走好!”

唸完之後,火架邊幾個從楊仙鎮請來的和尚開始繞著火架,一邊敲著法器,一邊唸誦了起來:“以上居士,今日辭世,且聽我言,金剛經有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享壽之時,以虛色身,且償因果,且修福田,舍報之後,無用軀殼,當作灰燼,還歸蒼天……”如今適逢五代十國亂世,民間百姓感嘆殺戮沒有終了之日,更加篤信釋氏,相信釋氏的輪迴之說,只想著今生障業消報之後,來世能投戶好人家,釋氏弟子大多施行火葬,因此在五代十國火葬之風大爲盛行。而後來到了宋朝因爲儒家的興盛,儒家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等理念,火葬之風才逐漸消弭,宋、元、明、清幾朝都以刑律制火葬,到了明朝火葬才幾乎禁絕,只有一些少數民族和釋氏弟子保留了火葬傳統。

徐皓月好似一尊石像一般,站在那裡一動不動的看著一具具屍體化爲了灰燼,他開始打心眼裡厭惡殺戮,從屍山血海中回來的人,他們看起來雖然殺意濃重,但心底裡都是有著陰影的。徐皓月也不例外,前面英家的人死傷慘重,但那時候他忙於下山就英若蘭,並未參與收斂死者。此刻他面前的,是他親手訓練出來的兵卒,平日裡他真的當他們手足一樣看待,親眼看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消逝,他覺得自己的心裡一股股絞痛翻翻滾滾的襲來,痛不可擋。

三百多人受傷,此刻正在營地裡養傷,曹雲和高超也是身負重傷,兩人像個血葫蘆似的被人救起的時候,徐皓月大聲的哭了出來,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徐皓月怎麼也不能將這些傷亡只當做數字來聽,那不是他的性格。

終於火堆餘燼熄滅,慢慢的暗淡了下去,白甲軍士卒紛紛上前將同袍的骨灰收在油紙內用布袋裝好,綁在身上,不少人大哭起來,大聲喊道:“兄弟,我帶你回家了!”

祁紅年走到徐皓月身邊低聲道:“公子,是不是連夜開拔?輜重、糧草都裝好車了。”

徐皓月沒有回頭,只是輕輕的嘆了口氣問道:“曹雲和高超怎麼樣了?”

祁紅年低聲道:“他倆體格粗壯,好歹救回來了,只是失血過多,這會兒還沒醒,可能要將養上幾個月。”

徐皓月長出了口氣道:“是不是我太急功近利了?今日纔會有這麼多將士戰死?”

祁紅年搖搖頭說道:“公子,打戰哪有不死人的?周軍被我們斬殺不下五千多人,又將他們的大將、輜重、糧草虜獲,我們死傷八百多人已經算是完勝了,誰也不可能比公子做得再好了,死去的將士們是帶著尊嚴離開的,他們下一世將不會再是賤民、響馬、盜匪,而是堂堂正正的人了。”

徐皓月回頭看了看祁紅年,面容宛似雕塑一般僵硬,緩緩問道:“我們用年輕的生命換來了尊嚴,那我們又用什麼換回這些年輕的生命?”

“希望!”祁紅年很是誠懇的說道:“公子,你帶給我們活著的人以希望……”

往湄水而去的路上,徐皓月走在路上,反覆的想著祁紅年的話,心中稍稍有些如釋重負之感,望著剩餘的一千四百多名白甲軍將士打著火把行軍的景象,那點點燈火真的好想燃起了點點希望。

童虎頭帶人折了回來,他們二十餘騎追殺周軍九名騎兵,但周軍騎兵騎術精湛,童虎頭他們只是用角弓殺掉了其中的四人,還是有五騎逃掉了,他們一定會到李谷的中軍稟報後隊的情況,所以白甲軍在晚間收拾停當之後,又連夜開拔準備回到湄水岸邊登船。

周軍的輜重和糧食沒有落下,都成了白甲軍的戰利品。而司超被白甲軍綁在輜重車上一同帶走。白甲軍的傷兵也沒有落下,徐皓月將月字營的戰馬都弄來讓傷兵騎乘,而自己卻和別的兵卒一樣步行。重傷的曹雲、高超和其他兵卒被安置在糧車上。連同一個個白甲軍士兵腰間的骨灰帶,他們沒有落下任何一個同袍,不論是死的還是活著的。

登船之後,衆人都是鬆了口氣,各營兵士紛紛在船上安睡起來。因爲減員,虜獲的輜重糧草大多都裝上了船,沒用的都被丟棄在岸邊。

此刻已經快要天亮,徐皓月站在船頭卻還是一動不動,祁紅年、沙季青和張興淮一起到了船頭,沙季青知道徐皓月心疼手下兵卒傷亡如此之多,也是出言安慰了一番,跟著問道:“公子,我們接下來該怎麼打?”

徐皓月沉默了半晌,搖搖頭說道:“我們回英山去,接下來不用打了,周兵沒有了輜重糧草,他們會退兵的。”跟著看著悶熱的天空上,開始烏雲密佈,緩緩說道:“淮南的雨季要到了,淮上各處的河流都會漲水,周軍沒有水軍,一定不能在淮南久留,所以不但李谷會退兵,周主也會退兵的。我們用不著再打了,若逼急了周軍,最後就算勝了,我們也剩不下多少人了,打戰勝七分即可。”衆將都深以爲然,當下徐皓月派了張興淮帶人親自乘了小舟先行。

經過王家灣的時候,徐皓月派了哨探上岸,果然兩岸都沒有了周軍的蹤影,看來李谷聽聞糧草有失,急急忙忙的帶兵趕回楊仙鎮去了。白甲軍們在一座亂葬崗上找到先前夜襲周營之時死在周營的同袍屍體百餘具,也是焚化了,將他們的骨灰帶回。

回到湄水水寨,卻見高弼、劉逸軒和英若蘭、朱凌峰等白甲軍營官都在碼頭等候,當迎風飄揚的白甲軍幡旗登上岸來之時,岸邊的人羣中迸發出了歡呼聲,熱鬧的鑼鼓聲響了起來,整個湄水水寨沸騰了。

徐皓月等人上了岸,一衆白甲軍兵卒受到了凱旋英雄的待遇,他們昂首挺胸從水寨唐軍士兵面前走過的時候,很多人感覺到了唐軍士兵看待自己的眼神中那濃濃的敬畏之感,這就是公子所說的尊敬?就連從前的官軍對自己也是這般的敬畏,這些原來的農漢、響馬更加的自豪起來。

徐皓月讓人繼續救治傷患,搬運物資,上前和高弼、劉逸軒見禮,高弼再也不敢小覷徐皓月,半個多月的時間內,白甲軍盡然殲滅了近萬的周軍,還奪了周軍輜重糧草,俘虜了周軍大將白延遇和司超,這般戰功自周唐開戰以來,唐軍累敗之下無法想象的。

和英若蘭說起戰事,英山一戰,白延遇以下兩千八百多周兵沒能再走出英山的十萬大山,全軍盡墨,白甲軍死傷兩百餘人,而白延遇留在盛唐的兩千多名騎兵聽聞白延遇兵敗,均是心慌不已,在得到李谷的軍令後,急急忙忙的撤了回去。

到此周軍二次征伐盛唐、英山以失敗告終,周軍損失近萬人,輜重、糧草無數,而白甲軍傷亡一千多人,是利用了水軍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劉逸軒這時候才明白了徐皓月所說的,唐軍沒能利用水軍優勢,便在奏報中詳細說了白甲軍此戰的經過。他想不到他的奏摺到了唐廷之後,直接導致了六合大戰和紫金山大戰的發生。

第二百二十四章 醉後欲暢言第九十九章 畫中玉佳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名將之血路第八十章 雲霧霾英山第五十五章 高雅雲霧茶第九十一章 雪地白甲來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亂初定時第五十五章 高雅雲霧茶第一百八十三章 白虎玄鐵甲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夜賺岳丈第二百三十章 謀算若失算第二百二十九章 伴讀青竹馬第三百一十六章 師出方有名第四十八章 舌如燦蓮花第二十六章 英氏二兄弟第三十章 月下傳太極第二百五十五章 昔日信諾言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宸龍馭天第一百六十八章 周軍歌檀來第五十章 青竹翠紙甲第二百八十章 胸中四方略第三百零六章 漢宮留遺孤第一百三十八章 玄武教鍾隱第二百四十七章 春霖甘如飴第八十八章 背城列陣疾第一百章 白甲軍營號第三百一十六章 師出方有名第二百二十九章 伴讀青竹馬第六十八章 英氏秘往聞第二百五十二章 草棚說韓通第二百六十章 軍中流言急第三十八章 松下參劍勁第二百九十一章 祖州天成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今後爲何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形勢逆轉急第二百九十章 其勢在必行第三百一十章 冷風吹涼心第二百九十四章 勇士非族類第一百八十三章 白虎玄鐵甲第一百五十一章 殺子正軍法第一百二十二章 紙上談兵略第十六章 江南徐世家第三百一十六章 師出方有名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喪諸國祭第九十六章 千斤獄閘落第七章 英山路漫漫第二百八十一章 玉清說永德第三百三十四章 龍亭賞諸將第二十三章 武秀天下聯第十四章 潭水洗凝脂第五十三章 桃花映紅嬌第三百三十六章 鳥盡良弓藏第二百九十八章 漢國三隱事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殺招第二百二十一章 燕雲招討使第二百四十三章 蔚州鮮于冰第一百八十章 不敗之名號第二百一十三章 南河岸血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歷史的命運第六十五章 以戰謀出路第一百五十七章 騶虞城防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人心懷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陳橋柳葉飛第一百五十五章 今後爲何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未曾留情面第一百二十二章 紙上談兵略第六十二章 設伏解困厄第三百一十三章 取其而代之第二百七十二章 決水灌汴梁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木魚山第二十三章 武秀天下聯第二百八十八章 林虎子之策第二百七十三章 彌留僅傳位第一百三十二章 舊地重又遊第五十一章 月盈自有虧第七十章 欲借秋糧急第二百八十一章 玉清說永德第九十二章 勁弩巧破敵第三十章 月下傳太極第一百八十一章 卸甲歸農樂第一百三十五章 永寧李芳儀第三百章 單獨分勝負第二百一十三章 南河岸血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今後爲何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州籌謀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亂初定時第四十六章 與商圖利忙第四十章 大智皆若愚第二百四十三章 蔚州鮮于冰第一百一十一章 淮南梅雨季第二百零五章 步卒逆騎衝第十一章 搏殺催獸性第五十二章 同心可斷金第十八章 雌威震官軍第二章 驛路靜如來第三章 物非人相似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二百六十八章 攻城與攻心第八十七章 輕裝襲英山
第二百二十四章 醉後欲暢言第九十九章 畫中玉佳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名將之血路第八十章 雲霧霾英山第五十五章 高雅雲霧茶第九十一章 雪地白甲來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亂初定時第五十五章 高雅雲霧茶第一百八十三章 白虎玄鐵甲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夜賺岳丈第二百三十章 謀算若失算第二百二十九章 伴讀青竹馬第三百一十六章 師出方有名第四十八章 舌如燦蓮花第二十六章 英氏二兄弟第三十章 月下傳太極第二百五十五章 昔日信諾言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宸龍馭天第一百六十八章 周軍歌檀來第五十章 青竹翠紙甲第二百八十章 胸中四方略第三百零六章 漢宮留遺孤第一百三十八章 玄武教鍾隱第二百四十七章 春霖甘如飴第八十八章 背城列陣疾第一百章 白甲軍營號第三百一十六章 師出方有名第二百二十九章 伴讀青竹馬第六十八章 英氏秘往聞第二百五十二章 草棚說韓通第二百六十章 軍中流言急第三十八章 松下參劍勁第二百九十一章 祖州天成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今後爲何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形勢逆轉急第二百九十章 其勢在必行第三百一十章 冷風吹涼心第二百九十四章 勇士非族類第一百八十三章 白虎玄鐵甲第一百五十一章 殺子正軍法第一百二十二章 紙上談兵略第十六章 江南徐世家第三百一十六章 師出方有名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喪諸國祭第九十六章 千斤獄閘落第七章 英山路漫漫第二百八十一章 玉清說永德第三百三十四章 龍亭賞諸將第二十三章 武秀天下聯第十四章 潭水洗凝脂第五十三章 桃花映紅嬌第三百三十六章 鳥盡良弓藏第二百九十八章 漢國三隱事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殺招第二百二十一章 燕雲招討使第二百四十三章 蔚州鮮于冰第一百八十章 不敗之名號第二百一十三章 南河岸血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歷史的命運第六十五章 以戰謀出路第一百五十七章 騶虞城防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人心懷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陳橋柳葉飛第一百五十五章 今後爲何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未曾留情面第一百二十二章 紙上談兵略第六十二章 設伏解困厄第三百一十三章 取其而代之第二百七十二章 決水灌汴梁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木魚山第二十三章 武秀天下聯第二百八十八章 林虎子之策第二百七十三章 彌留僅傳位第一百三十二章 舊地重又遊第五十一章 月盈自有虧第七十章 欲借秋糧急第二百八十一章 玉清說永德第九十二章 勁弩巧破敵第三十章 月下傳太極第一百八十一章 卸甲歸農樂第一百三十五章 永寧李芳儀第三百章 單獨分勝負第二百一十三章 南河岸血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今後爲何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州籌謀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亂初定時第四十六章 與商圖利忙第四十章 大智皆若愚第二百四十三章 蔚州鮮于冰第一百一十一章 淮南梅雨季第二百零五章 步卒逆騎衝第十一章 搏殺催獸性第五十二章 同心可斷金第十八章 雌威震官軍第二章 驛路靜如來第三章 物非人相似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二百六十八章 攻城與攻心第八十七章 輕裝襲英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宁市| 昌邑市| 策勒县| 萝北县| 扶余县| 常州市| 保山市| 潮州市| 利川市| 新余市| 临江市| 中宁县| 绥江县| 北票市| 吴桥县| 凉山| 临沧市| 三明市| 邳州市| 西盟| 平武县| 绥芬河市| 永康市| 策勒县| 乡宁县| 湟中县| 定边县| 库伦旗| 普兰县| 山东| 龙口市| 孝感市| 白沙| 沙雅县| 阳泉市| 师宗县| 治多县| 集安市| 东丽区| 定兴县| 榆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