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一十四章 車懸對車懸

後周武定二年三月,陰霾的天空不見一絲陽光,冷風夾著北疆化雪的溼氣掠過大地,荒野之中一具具冰冷的屍體顯得更加悲涼和無助,天空中盤旋的禿鷹不時磔磔怪叫著,更加令人心情沉重起來。

遼國澤州鬆亭關前滿是戰死士兵們的遺體,其中有遼國京州軍的屍體,也有遼國部族騎兵的屍體,而當中點點白白的也有不少穿白甲的兵卒屍體,正是大周白甲軍的兵卒。

這些屍體相互糾纏,至死不鬆,濃濃的陰屍之氣籠罩著此處。地上厚厚的血河已經滲入土內,被冷風一吹,凍成了結塊,泥土的芬芳配著鮮血的腥冷,更加的燻人起來。數面殘破的戰旗在風中飄揚,只是依稀能看出是一個周字。數匹無主戰馬在荒野中游蕩,低頭啃咬著混著鮮血的嫩草,不時擡頭髮出一陣陣咴溜溜的悲鳴。

鬆亭關五里外一處小山包之上,數十名白甲騎兵拱衛著幾員大周將領策馬奔馳到小山包頂上,爲首一員大將面色黝黑,臉上一個十字形的創口深深的印在左頰上,看起來甚是猙獰。

這大將冷眼看了看眼前慘烈的戰場,面色更加陰沉起來,臉上的肌肉一抽一抽的,緊握馬鞭的大手青筋暴現,猛然一揮馬鞭怒喝道:“守鬆亭關的遼將是何人?!竟然能將我三千前鋒騎兵打敗,是誰?!”

他身旁一名裨將上前稟道:“陳將軍,鬆亭關守將乃是撒亦魯赫,關上不過三千遼國京州軍守禦,不過看眼前戰場,有不少遼國部族騎兵屍體,想來遼軍有援軍到來,所以前鋒軍才吃了大虧!”

那陳將軍眼中含著熱淚怒道:“遼狗的援軍?!三千白甲騎兵啊,悉數戰死,竟然沒有一個活口,到底遼狗是誰領兵?!”

數騎探馬嗤啦啦的疾馳而至,在小山包下勒定馬匹,爲首的探馬都頭大聲稟報道:“啓稟將軍,東北五里外發現大批遼國騎兵結陣,約有三、四萬人,正向這邊而來!我等擒下一名遼狗,探問得知領軍的乃是遼軍大將耶律沙!”

那陳將軍怒火中燒起來,回頭看了看身後諸將,冷然道:“耶律沙這狗賊,我們在檀州放過他,想不到竟然還敢興兵前來?兄弟們!遼狗兩倍於我,你們怕嗎?”

諸將紛紛拔出腰間長刀昂然喝道:“不怕!”

那陳將軍厲聲喝道:“好!我陳子劍今日便帶你們替死難的兄弟們報仇!白甲騎軍!有進無退!”

“有進無退!”山呼海嘯般的怒吼聲中,低沉的號角吹響,一萬七千餘名白甲軍騎兵從小山包四周緩緩行過,每個白甲騎兵都不時側眼望著鬆亭關前的戰場,紛紛握緊了手中的兵刃,一雙雙含著淚水的眼中滿是悲憤之色,但他們沒有停下腳步,驅趕著坐騎往東北方向而去,一片白壓壓的騎兵掠過,仿如天上的流雲一般毫不停留。

行出數裡之後,東北原野的地平線上,一條灰黑色的人潮伴著漫天的煙塵出現在眼前。人上一萬,無邊無際,何況眼前是三、四萬的敵軍?

眼望遼軍騎兵結陣當前,陣列嚴謹但卻沒有加寬陣型,軍陣列寬與白甲軍相若,陣中卻分爲若干錐形小陣,每陣有千餘名遼軍部族騎兵,前後橫列相距十餘步,層層疊疊,登高而望,這遼軍陣勢仿若魚鱗一般,連綿不絕、密密層層而來。

陳子劍站在一處山坡之上遠遠望了,他心中雖然怒火萬丈,但卻沒有失去理智,看了遼軍佈陣之後,冷哼一聲道:“遼狗耶律沙竟然班門弄斧,搬出這個車懸陣勢,是想以兵力優勢發揮全騎突戰之法,一舉衝擊擊潰我軍!”他身旁諸將聞言都看出此陣厲害來,但陳子劍冷然喝道:“這車懸之陣乃是我漢家霍去病大將軍所創戰法,我漢家兒郎又豈會讓遼狗在我們面前逞威?!給我傳令!全軍分爲左右兩翼,全軍以各都將爲一小陣,於遼軍左右兩翼分列兩個車懸陣!前軍一千人馬尾綁上樹枝,給我在陣前揚起塵煙,讓遼狗看不清我虛實!我要遼狗看看真正騎兵突戰之法的奧義!”

急促的號角聲吹起,白甲騎軍陣中呼喝之聲四起,前軍千餘騎兵分爲數排,馬尾上綁住樹枝來回疾馳起來,揚起的塵煙瀰漫開來,將白甲軍軍陣遮掩在塵煙之內。

遼軍軍陣之內,耶律沙遠遠的見周軍騎兵揚起塵煙,不禁眉頭一皺,也不明白周軍大將搞什麼鬼。

昨日耶律沙領四萬遼軍部族騎兵馳援鬆亭關,前軍一萬餘騎到了鬆亭關後,正巧遇上白甲軍三千前鋒軍到達關下,關內守將撒亦魯赫竟然領三千京州軍出關應戰,被三千白甲騎兵殺得大敗,耶律沙前軍當即包抄上去應援,想不到白甲騎軍絲毫不退,三千騎兵迎面而來。兩軍廝殺半日,三千白甲騎兵血灑疆場,悉數陣亡,而遼軍部族騎兵折損五千餘人,另外還搭上兩千鬆亭關的京州軍守兵。

想到這裡耶律沙還是心中惱恨,要知道他這時帶來的部族騎兵已經不是遼國外十部族組成的騎兵,而是契丹人內四大部族組成的騎兵。遼國內四部族有遙輦九帳族、橫帳三父房族、國舅帳撥裡、乙室已族、國舅別部,也就是契丹人各部落貴族所轄的騎兵組成,雖然及不上御帳親軍的裝備精良和驍勇,但都是契丹勇士所組成,竟然被人數劣勢的漢軍騎兵殺傷得這般慘重,每名漢軍騎兵遠程的角弓、中程的長槍和近身肉搏的軍刀成了遼軍騎兵的噩夢,而且漢軍騎兵的騎術已經和遼軍騎兵不相上下了。

而最讓耶律沙頭痛的是這支漢軍騎兵悍不畏死的精神,他從戎十餘載,還從沒見過全軍戰死無一人逃走、投降的戰例,不僅是他耶律沙,參戰的遼軍騎兵都深深的被漢軍這支騎兵的悍勇所震懾。這一戰之後,周軍白甲騎兵給遼軍帶來的震懾一直存在下去,不亞於後世歷史上高粱河一戰後,遼軍給宋軍帶來的震懾。一支軍隊一旦被另一支強大的軍隊震懾之後,這種心理陰影將會長期存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陳子劍的三千白甲騎兵也算死得其所。

此刻耶律沙見對面的白甲軍揚起塵煙,陣中號角頻頻作響,影影綽綽的只見周軍正在安排陣勢,思忖再三也沒想通周軍會如何部署,但想到自己這個車懸突擊陣勢乃是取自漢軍名將霍去病的手筆,而且自己人數多於敵軍,陣列寬度與敵相當,所以陣勢的厚實程度遠遠超過敵軍,一旦衝擊起來,連綿衝鋒而來的遼軍騎兵一定能壓垮面前的敵人,就算是對面是耶律璟的御帳親衛,耶律沙也有信心能戰而勝之。

想到此處耶律沙決定以不變應萬變,當即喝命吹響進兵的號角,三萬餘名遼軍騎兵開始逐排向前移動起來,從開始的策馬緩步前行,到後面的小步疾跑,再到後面揚鞭急衝,契丹人在馬背上嘶聲吶喊著,不斷開始加速衝鋒而來。

堪堪衝到一半的時候,前面的遼軍騎兵開始發現不對,眼前瀰漫的塵煙之中,往兩翼各衝出一支白甲騎兵來,他們的陣勢也是密密層層的魚鱗狀陣形,每塊魚鱗卻是一個小型的錐形陣,不過周軍分得更加細膩,以五百人爲一小陣,左右兩翼實際周軍各只有八千騎,但陣勢排出之後卻壓過了遼軍的兩翼。

耶律沙領著中軍衝鋒一段路之後,這才發覺周軍白甲騎兵分爲左右兩軍,而中間只不過有千餘騎兵。耶律沙一顆心沉到了谷底,自己安排的最爲厚實而悍勇的中軍重拳根本沒有作用,而兩翼將遭受敵軍的衝擊,而且敵軍在兩翼擺出的同樣也是車懸陣勢,耶律沙額頭冷汗直冒,他似乎看到了敗相。

自古以來,戰場之上總是瞬息萬變,有時候一陣勁風都有可能改變整個戰場的勝負,白甲騎軍分兵之後同樣以車懸陣勢衝向遼軍,兩軍此刻已經相距不過一百餘步,任何一方的將領已經不可能在調整陣勢,真要強行調整的話只會自亂陣腳。

耶律沙握緊繮繩,開始喝命中軍衝過敵軍兩翼陣勢之後馬上分兵轉回來兜截,遼軍的號角才響起,兩翼的白甲騎兵和遼軍已經開始紛紛放箭對射起來。

白甲騎兵依舊外面是白袍紙甲,內裡還穿了精良的瘊子甲,就連馬匹也是輕便的紙甲連裙防禦箭矢,在對射之中大佔便宜。雙方同樣是三輪騎射箭雨過後,遼軍兩翼死傷頗重,而白甲騎兵損失甚少,一排排的白甲騎兵身上插著羽箭仍是徑直急衝而來。

“掛弓!取槍!提刀!”每個錐形小陣的都將大聲呼喝著,白甲騎兵們嫺熟的把角弓背到背上,跟著取出馬鞍上的長槍,將軍刀拔出,軍刀右手反握,雙手緊握長槍,前排一起將長槍平放,如叢林般明晃晃的槍頭直指對面的遼軍。

人喊馬嘶聲中,雙方的騎兵如同洪流一般,勢不可擋的最終撞擊在一起,鮮血、慘叫聲混合在濃濃的塵煙之中,雙方騎兵仿如寒鴨赴水般連綿不絕的衝撞到一起,一場慘烈的廝殺在陰霾的天空下展開。

第二百六十三章 黎明夜深邃第一百八十四章 湖岸據追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月下依噥語第三十三章 詩詞露鋒芒第二百三十二章 陳橋柳葉飛第二百九十一章 祖州天成軍第七十七章 正陽敗神武第二百零七章 周主御輕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翟葭溪血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木魚山第二百二十三章 老將符彥卿第十九章 打虎徐皓月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諾千金重第三百三十五章 流波幻像間第一百五十三章 血淚化白蓮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諾千金重第七十二章 糧草換獻策第二百五十四章 正少陽異象第二百零七章 周主御輕軍第三百三十九章 徒增笑料耳第二百零九章 涿州築京觀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州籌謀事第二百四十九章 清明荷葉蓮第二百八十八章 林虎子之策第四十章 大智皆若愚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陵唐主詔第一百三十二章 舊地重又遊第一百一十六章 名將之血路第一百七十九章 白巖會三皇第七十八章 知交今送別第二百六十四章 厚賞忠義臣第九十四章 白甲軍幡旗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二百七十一章 何患無妻兒第九十六章 千斤獄閘落第十三章 十里桃花溪第四十八章 舌如燦蓮花第二百一十六章 連夜下幽州第一百五十三章 血淚化白蓮第八十四章 暗夜奮廝殺第一百九十二章 治國六綱言第十六章 江南徐世家第二百七十一章 何患無妻兒第三百零二章 可曾婚配否第一百二十九章 致人致於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厚賞忠義臣第一百五十八章 深處若往昔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闈諸事定第六十三章 南歸意若何第一百八十八章 刑不上大夫第七十七章 正陽敗神武第一百六十六章 築蘭雅圓房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亂初定時第一百三十五章 永寧李芳儀第一百四十五章 親族豈無情第三十三章 詩詞露鋒芒第二百零五章 步卒逆騎衝第三十二章 回首三面緣第三百零八章 宣政殿許婚第一百七十一章 飛雪奮登城第八十章 雲霧霾英山第三百零六章 漢宮留遺孤第一百九十七章 二士爭功計第二百一十五章 佈陣得勝口第三百二十二章 功成萬骨枯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邊三將謀第五十二章 同心可斷金第三百二十四章 變出馬盂山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效誠款忙第一百八十八章 刑不上大夫第一百四十五章 親族豈無情第三百三十五章 流波幻像間第六十四章 荷塘話夜雨第九十九章 畫中玉佳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蔚州鮮于冰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復燕雲地第六十八章 英氏秘往聞第三百二十四章 變出馬盂山第三十九章 賭鬥博取樂第二十五章 出招無跡尋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三百二十一章 遺孤若轉機第一百七十三章 形勢逆轉急第五十章 青竹翠紙甲第二百四十九章 清明荷葉蓮第三百二十七章 唯有死戰耳第一百七十章 無信則不立第二百二十二章 黑石木箴言第二百六十三章 黎明夜深邃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四十九章 武莊新客卿第七十二章 糧草換獻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魚鱗對鶴翼第二百四十四章 追涉桑乾河第一百八十七章 枉自做小人第二百四十章 大梁初雪霽第九十章 飛雪漫白幡第三十章 月下傳太極第三十四章 重會趙匡義
第二百六十三章 黎明夜深邃第一百八十四章 湖岸據追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月下依噥語第三十三章 詩詞露鋒芒第二百三十二章 陳橋柳葉飛第二百九十一章 祖州天成軍第七十七章 正陽敗神武第二百零七章 周主御輕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翟葭溪血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木魚山第二百二十三章 老將符彥卿第十九章 打虎徐皓月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諾千金重第三百三十五章 流波幻像間第一百五十三章 血淚化白蓮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諾千金重第七十二章 糧草換獻策第二百五十四章 正少陽異象第二百零七章 周主御輕軍第三百三十九章 徒增笑料耳第二百零九章 涿州築京觀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州籌謀事第二百四十九章 清明荷葉蓮第二百八十八章 林虎子之策第四十章 大智皆若愚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陵唐主詔第一百三十二章 舊地重又遊第一百一十六章 名將之血路第一百七十九章 白巖會三皇第七十八章 知交今送別第二百六十四章 厚賞忠義臣第九十四章 白甲軍幡旗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二百七十一章 何患無妻兒第九十六章 千斤獄閘落第十三章 十里桃花溪第四十八章 舌如燦蓮花第二百一十六章 連夜下幽州第一百五十三章 血淚化白蓮第八十四章 暗夜奮廝殺第一百九十二章 治國六綱言第十六章 江南徐世家第二百七十一章 何患無妻兒第三百零二章 可曾婚配否第一百二十九章 致人致於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厚賞忠義臣第一百五十八章 深處若往昔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闈諸事定第六十三章 南歸意若何第一百八十八章 刑不上大夫第七十七章 正陽敗神武第一百六十六章 築蘭雅圓房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亂初定時第一百三十五章 永寧李芳儀第一百四十五章 親族豈無情第三十三章 詩詞露鋒芒第二百零五章 步卒逆騎衝第三十二章 回首三面緣第三百零八章 宣政殿許婚第一百七十一章 飛雪奮登城第八十章 雲霧霾英山第三百零六章 漢宮留遺孤第一百九十七章 二士爭功計第二百一十五章 佈陣得勝口第三百二十二章 功成萬骨枯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邊三將謀第五十二章 同心可斷金第三百二十四章 變出馬盂山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效誠款忙第一百八十八章 刑不上大夫第一百四十五章 親族豈無情第三百三十五章 流波幻像間第六十四章 荷塘話夜雨第九十九章 畫中玉佳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蔚州鮮于冰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復燕雲地第六十八章 英氏秘往聞第三百二十四章 變出馬盂山第三十九章 賭鬥博取樂第二十五章 出招無跡尋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三百二十一章 遺孤若轉機第一百七十三章 形勢逆轉急第五十章 青竹翠紙甲第二百四十九章 清明荷葉蓮第三百二十七章 唯有死戰耳第一百七十章 無信則不立第二百二十二章 黑石木箴言第二百六十三章 黎明夜深邃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四十九章 武莊新客卿第七十二章 糧草換獻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魚鱗對鶴翼第二百四十四章 追涉桑乾河第一百八十七章 枉自做小人第二百四十章 大梁初雪霽第九十章 飛雪漫白幡第三十章 月下傳太極第三十四章 重會趙匡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山县| 内乡县| 始兴县| 石渠县| 山阴县| 芜湖市| 日喀则市| 界首市| 东丰县| 信宜市| 伊宁县| 南京市| 阿荣旗| 绥棱县| 屏东市| 汽车| 布尔津县| 大石桥市| 汪清县| 淳化县| 嫩江县| 玉门市| 汕头市| 钟山县| 阜康市| 定兴县| 叙永县| 乐安县| 扎鲁特旗| 湟源县| 平和县| 乐安县| 温州市| 邵阳市| 惠州市| 宿州市| 瑞昌市| 东明县| 荣昌县| 监利县| 乌拉特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