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章 李家父子

世家門閥盤踞地方千年,勢力極大,極盛時甚至可以蓋過官府,權傾一方。

但世家門閥如水,雖有磅礴滔天之力,卻也註定了有他的缺陷,世家子弟在利益面前總會做出最利於自己和最利於家族的選擇,至於其他的,他們多半不論。

起初因爲朝廷有意削弱關隴門閥在西北府軍中的勢力,西北的關隴世家被捆綁在了一起,自然齊心,也給李恪添了許多麻煩,但是當李恪開了武威倉,壓糧之事已不奏效,而且此時出糧又有利可圖時,他們的心思就變了,立場也越不堅定。

李家姑臧房雖然領涼州世家名望,但餘者各家和他並無統屬關係,不過利益相關而已,所以才能從李家之言,可如今他們的利益產生了部分的衝突,之前的約定自然也就沒有那麼牢靠了。

蘭州,金城,李府。

此事幹系重大,是李君績親自交於李懷清的,故而當各家都流露出開糧的意思後,李懷清便親自去了一趟蘭州,向李君績請示此事。

“阿爹,這些涼州各家無一不是鼠目寸光之輩,爲了區區兩倍糧利,竟就願悖阿爹之言,開倉放糧。”李懷清坐在李君績的跟前,想著各家家主的那副嘴臉,心裡便燥地難受,對李君績道。

李懷清的言語間帶著滿滿的抱怨,可李君績聽著李懷清的話,神色卻平淡非常,不覺著有絲毫的不滿或是訝異。

李君績道:“早我得知李恪開了武威倉後便知道是這樣的結果了,那些人鼠目寸光,只看著眼下李恪還沒真正地動他們,他們又看著有利可圖,不動心纔是怪事。”

李懷清問道:“那眼下我們又該如何?”

李君績回道:“他們既然想放糧,那便任由他們放了便是,他們既然找到了你,就是已經定了放糧的心思,甚至有的已經在私下偷偷放了。”

有利在此,就算是李君績禁地住各家的家主,各家家主也禁不住下面的管事,所謂的禁糧隨著李恪開倉高價售賣“軍糧”已經名存實亡了。

李君績的意思李懷清自然清楚,只是李懷清的心裡多少還是有一些不甘,隴西李氏乃關隴巨閥,隴西李氏下的令,他們竟敢陽奉陰違,作爲姑臧房未來的家主,李懷清的心裡能好受纔是怪事。

李懷清道:“他們斗膽如此,咱們便該對他們稍加誡訓,叫他們知道厲害。”

李君績看著李懷清,搖了搖頭道:“你這話說的便錯了,世家和朝廷是不同的,咱們隴西李氏能夠執關西世家之牛耳,叫天下仰望,靠的可是威?

咱們李家的威再重,難道還能重地過朝廷,重地過那位殺伐果決的太子殿下嗎?身爲世家子,重威便是走了岔路,咱們要修的應該是望,如此纔可保李家長盛不衰。”

“阿爹說的是,兒記下了。”李君績的話說的並不重,但李懷清聞言還是連忙小心地應了下來。

自打李懷清執掌李家,把姑臧房交給李懷清後,李君績爲了維護李懷清在族中的威望,便很少當面指責李懷清什麼,但只要是李君績開口說了的,便必定是緊要之事,李懷清不敢怠慢。

李君績說著李懷清,看著李懷清的模樣,心頭一下子又想起了什麼,對李懷清問道:“近來你和獨孤家的獨孤衍還有往來嗎?”

李君績雖未直問,但李懷清大體也能猜出李君績的意思了,李懷清回道:“近來都不曾有過往來。”

李君績道:“如此便好,這個獨孤衍雖然比你年少,但卻狡猾地很,他非是嫡長,但卻對獨孤家家主的位置虎視眈眈,而其父獨孤師仁又對他太過寵溺,失了輕重,早晚必生亂子。”

李懷清不解道:“獨孤家在涼州的威望僅次於咱們李家,咱們若是能幫他登上家主之位,將來獨孤便可爲咱們所用,不也是好事嗎?”

李君績搖頭道:“不可,獨孤家誰爲家主,是他們獨孤家的事情,是獨孤師仁的事情,和李家無關,插手旁人內務乃是門閥大忌,若是傳到旁人耳中,旁人又該如何看我們李家,你需得記得,此事斷不可行。”

李君績之言入耳,李懷清也知道了李君績所言的嚴重性,當即道:“阿爹放心,兒記得了。”

獨孤衍的事情本就和李懷清干係不大,他也不想在此事之上和李君績講地太多,免得叫李君績越發地不滿了。

李懷清連忙把話帶了過去,對李君績問道:“聽阿爹的意思,似乎是有意準他們各家放糧了,莫不是阿爹有意在李恪開武威倉之事上下些文章?”

李君績並未直接回李懷清的話,而是先問道:“你多在涼州,你可知李恪已經從武威倉中搬出了多少軍糧?”

李懷清想了想,回道:“每日四萬石左右,此前一共搬了有五日了,至少已經出了二十萬石。”

李君績點了點頭道:“涼州乃西北重鎮,武威倉更是西北要倉,大半的西北邊軍都靠著武威倉供糧。武威倉之糧非戰時不可動,可李恪如今擅自調糧已是犯了大忌,正是藉此攻訐他的時候。”

李恪不經尚書省,擅開武威倉,這不只是李恪一人之過,更是涼州都督府,涼州刺史部還有武威倉署上下的罪過,只要在此事之上抓住了他們的要害,便可一鍋端了偏向李恪的涼州官屬一衆,只要拿掉了蘇定方的都督之職,所謂的打壓關隴門閥也就不了了之了。

世家門閥和皇權之爭向來如此,世家門閥輕易不會和皇帝正面敵對,他們抵抗皇權的辦法就是解決代表皇權的那個人,點到即止。

李懷清問道:“阿爹欲在朝中彈劾此事?”

李君績道:“陛下欲打壓關隴門閥也不是一兩日了,咱們就算在地方上鬧地再兇也是無用,事情終究還是要擺在朝堂之上解決的。”

李懷清有些擔憂道:“此前獨孤蘇曾往長安拜會過長孫無忌,欲以此事和長孫無忌商量,一同對付李恪,但卻被長孫無忌給回絕了。如今李恪在朝中地位越發穩固,兒擔心若是連長孫無忌都不肯出手的話,光憑咱們的人恐怕難以成事。”

李君績笑道:“長孫無忌雖然打定了主意作壁上觀,但朝中除了他也並非再無旁人,只要機會合適,我看那位魏王殿下恐怕比長孫無忌還要合適些。”

第七十三章 撤離第十一章 欲用曳莽第二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十二章 夷男第五十六章 隱情第三十八章 自作主張第三十九章 司空府第十九章 風暴將起第五十四章 姑蘇府統軍第十二章 楊恭仁第十一章 欲用曳莽第五十七章 擷玉樓第三十九章 司空府第六十八章 應對第三十一章 漢王李元昌第二十四章 神箭震軍威第九章 長樂求情第二十四章 揚威右驍衛第九章 蕭家姊弟第六十六章 交易第三十二章 忠心耿耿趙德言第七十一章 牧羊少年第五十八章 磧北大寨第四十二章 機會第四章 祿東贊第四十九章 睢陽渡口第三十六章 戍堡第六十六章 蠱惑第七十四章 草原春獵第八章 鞠文泰第三十八章 把柄第六十章 鐵勒九部第五十八章 重禮第十四章 終破突厥第十四章 拉攏第二十八章 揚州策第六十九章 逼反第五十五章 圈套第四十九章 稱心第六十五章 上皇臨終第四十二章 外放之論第三十五章 敗亡在即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五十一章 鬱督軍山第二十九章 牛進達第七十八章 再遇武氏女第五十七章 李世民試子第四十二章 李恪入宮第二十一章 自請爲質第二十五章 太子患病第一章 接風第五十九章 起兵第八十八章 樑王李愔第八章 婚成第六十七章 狄仁傑第六十五章 上皇臨終第四十八章 還國受阻第三十三章 定北第三十三章 請纓第四十二章 定襄公主第三十四章 福星第二十七章 賠罪第七十七章 權萬紀第七十二章 魏王之憂第五十八章 水急破堤第六十六章 尚書李績第十七章 仙娘第十三章 南下第六十五章 皇后病危第十二章 谷外埋伏第五十一章 楚王讓美第五十六章 劫糧第三十八章 夜擷明珠第三十五章 長孫渙第七十二章 做戲第八十八章 樑王李愔第十六章 媚娘抵京第二十三章 豪賭第七十六章 杜相南下第十三章 歸寧第五十七章 李世民試子第十六章 揚州之論第六十九章 換質之議第六十九章 暴露第四十章 子罪連父第一章 朝覲第四十四章 太子易師第十四章 求親第七十一章 裡衣第四十二章 欲擒故縱第四章 面聖第七十七章 誤會第十四章 藥箱第六十一章 還京第十七章 威逼侯君集第二十七章 營嘯第二十五章 太子患病第五十七章 擷玉樓第八十三章 定論第六十三章 蘇瀟進宮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尔多斯市| 北川| 蒙城县| 通榆县| 新化县| 甘肃省| 疏附县| 阳城县| 石林| 崇礼县| 高清| 陕西省| 伊宁县| 琼结县| 肥城市| 北海市| 砀山县| 永吉县| 涪陵区| 石狮市| 湟源县| 朝阳县| 黄龙县| 上犹县| 吉木萨尔县| 长沙市| 喀喇沁旗| 读书| 绥阳县| 即墨市| 九龙城区| 连江县| 富源县| 杭锦旗| 青岛市| 江门市| 遂昌县| 澄迈县| 涡阳县| 榆树市| 河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