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章 面聖

傍晚,長安,大明宮。

李恪奉旨還京,當他快馬趕回長安後,最先去的地方自也不是楚王府,而是太極宮。

傍晚的,清冷的暮色中淡金色的霞光自天邊灑落,平鋪在太極宮地面之上,彷彿給原本就絢麗非常的宮城披上了一層華貴的輕紗,叫人望之,心中竟不禁爲之著迷。

李恪自承天門入宮,過太極殿,兩儀殿,經(jīng)甘露門,便徑直到了甘露殿。

“奴婢拜見殿下?!?

李恪雖近一載不在長安,但他這張臉,宮中的內(nèi)侍們自然都還是記得清楚的,李恪剛到甘露殿外,門外站著的內(nèi)侍便對李恪拜道。

李恪道:“勞煩內(nèi)監(jiān)向父皇通稟一聲,李恪求見?!?

內(nèi)侍笑道:“殿下不是外人,何必如此拘禮,陛下早有吩咐,殿下到了只管進去便是,陛下和貴妃娘娘可是久候殿下多時了。”

李恪問道:“母妃也在殿中?”

內(nèi)侍應(yīng)道:“陛下知殿下今日入宮,午後便將貴妃,樑王,還有高陽公主傳了過來。”

李恪笑著點了點頭道:“如此也好,有勞內(nèi)監(jiān)領(lǐng)路。”

說完,李恪便整了整衣袍,跟著內(nèi)侍邁步進了甘露殿,直往內(nèi)殿而去。

李恪到了內(nèi)殿,擡眼望去,果然楊妃、李愔,還有高陽正在殿中,而李世民正坐在錦塌之上逗弄著小高陽。

“兒臣李恪,拜見父皇,拜見母妃?!崩钽∽哌M內(nèi)殿,對李世民和楊妃俯身拜道。

聽得李恪的聲音,李世民擡眼望去,念子心切的李世民見得李恪站在自己的身前,臉上露出了難掩的笑意,放下了懷中的高陽,看著李恪,激動地笑道:“虎頭回來了,一載未見,我兒又長高了,再過幾載只怕就該趕上爲父了?!?

李恪笑道:“父皇玩笑了,兒臣方纔志學之年,要想及上父皇,只怕還早著呢?!?

李世民拍了拍李恪的肩膀道:“你呀,就是行事太過方正,一板一眼地習慣了,此處都是一家人,又無外人,叫我父皇作甚,叫阿爹。”

李恪聞言,笑了笑,回道:“是,阿爹。”

一旁的楊妃也是愛子心切,看著李恪站在眼前也是喜不自勝,對李世民道:“虎頭這是在外待久了,規(guī)矩習慣了,一時間沒改得過來,待他在京中再待上幾日,自然就行了?!?

李世民點了點頭道:“如意說的也是,虎頭在外治軍,鎮(zhèn)撫一方,想必是威嚴慣了的,一時間未能適應(yīng)過來也是有的。”

楊妃道:“陛下不是早就命尚食局備好了晚膳嗎?虎頭連日趕路想必也是餓了,何不就坐下來用著晚膳細談?!?

李世民道:“如此也好,咱們一家人便邊吃邊聊。”

李世民說著,便命一旁的常塗傳了晚膳。

李世民雖爲皇帝,坐擁四海,但一向簡素慣了,晚膳也頗爲簡單,主食是赤豆粥,配上五六疊小菜,滿滿地擺上了一桌,幾人便都圍桌而坐。

李世民坐於主位,楊妃坐於次位,李恪坐在李世民的下手邊,而李愔則坐在楊妃的下手邊,可等著安排高陽公主李芳齡的時候,高陽卻鬧了起來。

“阿孃,我在坐在阿兄膝上?!备哧栒驹诶钽〉耐冗?,對楊妃道。

以往高陽用膳,若李世民在時,她便貼著李世民,若李世民不在,她便貼著楊妃,不過今日李恪回京了,高陽也誰都不管,鬧著要坐在李恪的膝上。

楊妃皺眉道:“你堂堂公主,這般玩鬧,成何體統(tǒng)。”

高陽倒是聰明地緊,他聽了楊妃的話,回道:“方纔阿爹都說了,今日在殿中都是一家人,沒有那麼多的規(guī)矩,隨意些便是,我要坐在阿兄的膝上自無不可。”

高陽說完,還看向了李世民的方向。

所謂君無戲言,哪怕是在私下也是如此,李世民既然說了,當然就不會否認,更何況李世民也被高陽的這股機靈勁逗了笑了出來。

楊妃聽著高陽一本正經(jīng)地回話,不禁也笑了出來,對高陽道:“你在坐你阿兄的膝上倒也可以,你阿兄趕了幾日的路,正是乏累之時,你坐在他的膝上,要你阿兄如何歇息。”

高陽雖然任性,但也知心疼李恪,李恪確是連日趕路回的長安,高陽也擔心李恪睏乏,累著了,於是頓了頓,擡頭看了看李恪。

高陽這幅模樣著實可人地很,高陽最親李恪,而李恪對這個小妹也更是寵愛,自是無有不應(yīng),笑了笑,便抱著高陽坐在了自己的膝上。

李恪對高陽道:“無妨,阿兄乃習武之人,不過趕了幾日路而已,還累不著阿兄?!?

“還是阿兄最疼高陽?!备哧栒f著,甜甜地笑了出來,臉頰上露出了兩個漂亮的酒窩。

楊妃看著高陽得意洋洋地坐在李恪的膝上,對李恪笑道:“虎頭,你也不必太寵著高陽,什麼事都應(yīng)著他,若她總是如此,待你娶了妻,她又該如何,總不能帶著她回王府吧?!?

李恪年才十五,在李恪自己看來都還算是個少年,娶妻之事更是未曾想過,如今楊妃突然這麼一提,倒是叫李恪一下子愣住了。

十五歲,在後世人眼中看來確實還是個少年,但在時人眼中,再過些日子,也該到了娶妻的年歲了,楊妃當面提出了此事,也不奇怪。

這時李恪還未說話,倒是坐在李恪膝上的高陽先開了口,高陽道:“且不說阿兄還未到娶妻的時候,就算將來阿兄娶了妻,阿兄最疼地人也還是我,我自是要常去阿兄府上的?!?

高陽尚且年幼,而李恪又是高陽的長兄,小妹貪玩黏著兄長也是常有的,李世民和楊妃聽著高陽的話,只當高陽是小兒心性,倒也未曾多想,由了他說去。

不過李恪自己聽了楊妃的話,卻道:“兒的婚事倒還不急,皇兄尚未冊妃,兒爲弟,又急甚?!?

李恪自己倒是不急著成婚,但這催婚的本事,可是爹孃自古便傳了下來的,李世民雖年才三十有五,有子十餘人,但還無孫輩,自也盼著李恪這些個年長些的皇子早日成婚,開枝散葉。

李世民聞言,忙擺了擺手,對李恪道:“太子雖爲兄,但這婚娶之事倒也不不必盡依長幼之序。前些日子青雀還專程上書於爲父,他是相中了將作大匠閻立德之女閻婉,欲冊爲魏王妃,爲父與皇后都同意了,年後便當成婚,你是青雀兄長,更該急著些了。”

李恪聽了李世民的話,微微一驚,他萬萬沒想到李泰竟然自請欲娶閻家女郎。

第四十九章 自作多情的杜相第十九章 尋機第三十三章 生隙第四十三章 晉陽城第十二章 門下駁詔第一章 太子之危第二十五章 命格第五十五章 武順登門第五十六章 當務(wù)之急第七章 劉仁軌到府第四十五章 《洛神賦十三行》第六十四章 故人求見第四章 取義第三十八章 自作主張第五十章 隨行第七十五章 杜如晦第十五章 搖搖欲墜第四十九章 稱心第二十一章 議封可汗第七章 持節(jié)第七十六章 杜相南下第六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四十一章 鳳求凰第二十一章 欲擒故縱第六十六章 傳見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八章 新皇登基第十一章 唐儉爲使第二十三章 聖旨至第二十八章 護駕第四十六章 大雨第三十一章 擒突利失第七章 武家女第十四章 張元素第六章 分封第四十章 阿雲(yún)拜父第二十三章 聖旨至第九章 賀蘭越石之死第六十一章 還京第六十五章 連遭打擊第二十五章 太子患病第六十六章 交易第二十二章 仙娘之憂第六章 李泰布棋第六十四章 武士彠去職第六十章 太子還京第五十七章 又見趙德言第五十六章 設(shè)局第五十二章 洛陽船行第三十八章 自作主張第二十二章 長孫作繭第六十六章 傳見第四十六章 孫思邈第二十一章 夜渡鬱督軍山第三十四章 蘇定方之邀第十七章 頡利被擒第九十一章 漕規(guī)第二十六章 再遇仙娘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八十三章 和親定議第六十六章 殊遇第八章 鞠文泰第十章 遊說蕭瑀第六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五十一章 做局第三章 奏對第五十八章 所謂風流第十三章 拔灼身死第二十二章 名劍配名士第三十八章 伏殺第二十四章 揚州刺史第二十二章 憐惜第四十五章 蘭陵蕭氏第四十一章 女兒謀第六十六章 傳見第二十九章 獻馬第四十七章 回揚第五十八章 磧北大寨第十七章 頡利被擒第二十八章 彈壓第七十二章 信至第四十五章 渤??ね?/a>第十一章 另闢蹊徑第三十一章 春獵第十章 落雕弓第三十九章 一擲千金第五章 射花燈第四十章 偶遇欽陵第十七章 仙娘第二十二章 執(zhí)失思力第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五十一章 楚王讓美第十四章 張元素第六十八章 應(yīng)對第二十七章 破敵第三十一章 校場第七十三章 中眷裴氏第四章 吐蕃之論第四十二章 大殿獻捷第四章 取義
第四十九章 自作多情的杜相第十九章 尋機第三十三章 生隙第四十三章 晉陽城第十二章 門下駁詔第一章 太子之危第二十五章 命格第五十五章 武順登門第五十六章 當務(wù)之急第七章 劉仁軌到府第四十五章 《洛神賦十三行》第六十四章 故人求見第四章 取義第三十八章 自作主張第五十章 隨行第七十五章 杜如晦第十五章 搖搖欲墜第四十九章 稱心第二十一章 議封可汗第七章 持節(jié)第七十六章 杜相南下第六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四十一章 鳳求凰第二十一章 欲擒故縱第六十六章 傳見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八章 新皇登基第十一章 唐儉爲使第二十三章 聖旨至第二十八章 護駕第四十六章 大雨第三十一章 擒突利失第七章 武家女第十四章 張元素第六章 分封第四十章 阿雲(yún)拜父第二十三章 聖旨至第九章 賀蘭越石之死第六十一章 還京第六十五章 連遭打擊第二十五章 太子患病第六十六章 交易第二十二章 仙娘之憂第六章 李泰布棋第六十四章 武士彠去職第六十章 太子還京第五十七章 又見趙德言第五十六章 設(shè)局第五十二章 洛陽船行第三十八章 自作主張第二十二章 長孫作繭第六十六章 傳見第四十六章 孫思邈第二十一章 夜渡鬱督軍山第三十四章 蘇定方之邀第十七章 頡利被擒第九十一章 漕規(guī)第二十六章 再遇仙娘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八十三章 和親定議第六十六章 殊遇第八章 鞠文泰第十章 遊說蕭瑀第六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五十一章 做局第三章 奏對第五十八章 所謂風流第十三章 拔灼身死第二十二章 名劍配名士第三十八章 伏殺第二十四章 揚州刺史第二十二章 憐惜第四十五章 蘭陵蕭氏第四十一章 女兒謀第六十六章 傳見第二十九章 獻馬第四十七章 回揚第五十八章 磧北大寨第十七章 頡利被擒第二十八章 彈壓第七十二章 信至第四十五章 渤??ね?/a>第十一章 另闢蹊徑第三十一章 春獵第十章 落雕弓第三十九章 一擲千金第五章 射花燈第四十章 偶遇欽陵第十七章 仙娘第二十二章 執(zhí)失思力第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五十一章 楚王讓美第十四章 張元素第六十八章 應(yīng)對第二十七章 破敵第三十一章 校場第七十三章 中眷裴氏第四章 吐蕃之論第四十二章 大殿獻捷第四章 取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安县| 久治县| 南丰县| 米泉市| 滨海县| 大新县| 铜鼓县| 吴旗县| 武平县| 聂荣县| 壤塘县| 荆州市| 岳阳县| 临高县| 麟游县| 芮城县| 尼木县| 巴中市| 柘城县| 吉首市| 马尔康县| 扎鲁特旗| 无棣县| 南城县| 沙河市| 竹山县| 南通市| 启东市| 潜江市| 中山市| 阿克苏市| 汨罗市| 盘山县| 铜山县| 剑阁县| 宜君县| 奉贤区| 甘洛县| 蓝田县| 晋江市| 旬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