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一章 另闢蹊徑

和親被拒,祿東贊也沒了其他的心思,自太極宮出宮,徑直便回了鴻臚寺。

鴻臚寺安置吐蕃的使團的大院中,祿東贊剛一回來,使團副使桑布扎便連忙迎了上來。

“東贊大人,和親之事如何?”兩國和親,爲松贊干布求娶大唐公主乃是他們此行的最大目的,而祿東贊此次進宮便是爲了此事,桑布扎自然關心,桑布扎一見到祿東贊便連忙問道。

祿東贊看著桑布扎急切的模樣,搖了搖頭道:“我入宮拜見唐皇時太子李恪也在,太子竟把贊普先迎娶尺尊公主和蒙薩妃而後起兵滅國的事情當著唐皇的面抖了個乾乾淨淨,眼下唐皇因爲此事對咱們吐蕃很是不滿?!?

桑布扎聽著祿東讚的話,頓時急了,吐蕃和大唐和親圖的是什麼,祿東贊和桑布扎都很清楚,若是唐皇知道了這些事情,對吐蕃不滿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而唐皇已對吐蕃不滿,那和親之事又該從何談起?

桑布扎追問道:“那你可曾同唐皇解釋清楚?”

祿東贊一向巧善言辭,聞於吐蕃,否則松贊干布也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著祿東贊出使,還將求娶大唐公主這般大事交給他了。

祿東贊看著的桑布扎的急切神情,亦有同感,但還是嘆了口氣道:“唐皇只顧聽太子的話,根本不給我開口辯解的機會,我從何解釋。”

李世民同李恪說話,從來不給祿東贊插嘴的機會,而當祿東贊說的上話時,吐蕃求親的意圖在李世民的心裡已經定性了,就算祿東贊巧舌如簧,準備了百般說辭也是無用。

桑布扎擔憂道:“若是如此,那和親之事該當如何?!?

祿東贊眉頭緊鎖地回道:“唐皇雖未明言回絕,只說了暫且擱議,但我看唐皇的意思,此事怕是不成了?!?

當著祿東讚的面,李世民雖然對吐蕃所爲頗多不滿,李世民自己也早有滅吐蕃之心,但眼下畢竟還不是和吐蕃徹底翻臉的時候,故而李世民並未直接回絕了祿東贊,而是說了將此事暫且擱議,而李世民所謂的擱議便是不議,既然不議,那和親之事更是無從談起。

桑布扎面露難色,對祿東贊問道:“若是唐廷不允和親之事,我們回國後可該如何向贊普交代啊?!?

桑布扎的話也正是祿東贊所擔憂的,松贊干布對此次和親抱有極大的期望,甚至直接搜刮國庫,給祿東贊湊了十多箱作爲聘禮的珍寶帶了過來,可現在和親之事難成,難不成他們還要再將這些珍寶再運回去嗎?

從出宮到鴻臚寺,前後統共也不過一炷香多些的功夫,這麼點時間祿東贊又如何能夠想到好的法子。

祿東讚道:“以往的法子是行不通了,唐廷根本不吃這一套,只能再另想他法。”

吐蕃橫行高原,以往吐蕃求親不成,便興大軍強逼,而後便可得償所願,去歲吐蕃求娶大唐公主未遂,本也想故技重施,但大唐不是泥波羅,吐蕃惹不起,吐蕃大軍被唐軍打退了回去,吐蕃以往的路子自然是走不通了。

桑布扎埋怨道:“只可恨唐軍勢大,我們勢不如人,否則今日便該是他們唐人來咱們吐蕃求親了。”

桑布扎不過是埋怨之語,不曾多心,但祿東贊聽了桑布扎的話後卻心頭一動,一下子想起了什麼。

祿東贊對桑布扎道:“你說的有理,兩國和親,爲何一定要是贊普迎娶大唐公主呢?既然求娶大唐公主之事不成,咱們何不把吐蕃公主嫁入大唐?如此也算是和親了?!?

祿東讚的話是此前桑布扎從未想過的,凡四方邦國與大唐和親,都是欲求娶大唐公主,還從未有過要嫁公主入大唐的,祿東讚的話有些出人意料了。

桑布扎道:“贊普還是壯年,並無子嗣,何來的公主?”

松贊干布比李恪要年長一歲,已是二十有二,也早已娶妻,但卻一直未能誕下子嗣,更別談年紀能夠婚嫁的公主了。

祿東贊卻道:“贊普雖無公主,但先王卻有,而且年紀正是合適?!?

吐蕃上任贊普,松贊干布之父朗日鬆贊共育有兩子一女,長子達贊乾布早亡夭折,次子便是如今的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而祿東贊口中的吐蕃公主便是朗日鬆讚的三女,東君公主朗日林芝。

朗日靈芝乃是朗日鬆贊幼女,也爲兄長松贊干布所寵愛,朗日林芝生於武德七年,比松贊干布年幼六歲,正是二八佳齡,所以說祿東贊說她的年紀正是合適。

桑布扎聽了祿東讚的話,也明白了祿東讚的意思,但還是道:“贊普的年紀比唐皇要年輕上許多,若是把東君公主嫁於唐皇,那唐皇豈不是還要叫贊普一聲兄長,這豈不是亂了輩分,唐皇和唐廷大臣如何能夠同意?!?

祿東贊想了想,回道:“公主嫁於唐皇自然是不行的,但和親也未必非得嫁給國君。大唐太子李恪年才二十有一,正比贊普年少一歲,公主嫁於李恪不是正好嗎?既和大唐聯了姻,又顯得唐皇尊貴?!?

桑布扎聞言,緩緩地點了點頭,如今求娶大唐公主之事已經被李世民回絕,想要娶大唐公主是不能了,那退而求其次,外嫁吐蕃公主於太子李恪豈不也是一樣的聯姻,而且李恪是大唐未來皇帝,意義也絲毫不弱。

桑布扎道:“這確也是個法子,若是能促成此事,咱們和贊普也算是有個交代了,只是不知贊普和唐廷的意思是怎樣的。”

祿東讚道:“唯今之計只能如此了,正月十五時將有萬邦朝賀之禮,唐皇必定心情極佳,此事在那時提出最好,咱們須得趕在正月十五前將此事先向贊普稟明?!?

桑布紮在心中算了算日子,對祿東讚道:“今日距離正月十五還有一月餘,若是動作快些應該趕得及一個來回?!?

邏些和長安城相距數千裡,若是大隊人馬趕路,自然是跑不及一個來回的,但若是輕騎快馬,一路急奔,趕在一個月內回來卻問題不大。

祿東贊當即道:“好,塞汝貢敦弓馬嫺熟,便讓他跑一趟,將此事當面請示贊普?!?

第七章 義成公主第六章 文士與道士第三十七章 試探第四十二章 定襄公主第三十七章 陌刀營第七章 曳莽奔疲第二十七章 芙蓉園宴第十六章 揚州之論第二十七章 執失部第三十章 圈套第十二章 谷外埋伏第五十章 負荊請罪第八十五章 沙匪第十三章 破鐵山第三十七章 獵狐第八十二章 太子“蒙冤”第六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七十七章 誤會第四十八章 藥王出手第二十二章 汗庭之危第十六章 東宮將廢第四十四章 擷玉樓第十六章 席君買入府第十九章 李恪拜府第二十二章 幷州大都督第二章 將行第十六章 北地亂起第七十一章 文水縣第七十九章 求娶公主第十六章 殺機第七十三章 太子醉言第六章 岑長倩第七十九章 誤會第五十章 負荊請罪第二十九章 獻馬第五章 引薦第五十章 李家父子第四十章 周家幼子第四章 長孫兄弟第十二章 門下駁詔第五章 射花燈第六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二十六章 陌刀入陣第五十八章 過繼第十三章 誤會第三十九章 兵部郎中第二十四章 密謀第六十九章 逼反第八十三章 定論第二章 再見楊恭仁第三十三章 立威第九章 蕭家姊弟第四章 祿東贊第一章 太子之危第四十章 子罪連父第三十四章 慌不擇路第四章 長孫兄弟第一章 白虹貫日第三章 西平邊患第五十五章 山陽倉第六十四章 武士彠去職第四十五章 訓斥第四章 陰山下第四十四章 擷玉樓第二十二章 仙娘之憂第四十三章 趙德言的抉擇第七十章 風雲突變第八章 惡陽嶺第十二章 夜襲第三十章 爭執第二十章 蜀王求見第二十九章 獻馬第三十一章 不過芻狗第十四章 藥箱第四章 強攻?;?/a>第四十一章 斷腿第七十四章 流言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四十七章 醉酒第九章 拒親第十七章 威逼侯君集第六十一章 無緣東宮第二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四十四章 李長沙第三十六章 煙雨樓第三十六章 推恩令第三十七章 獵狐第六十九章 行殯第三十四章 慌不擇路第三十六章 以畫爲餌第十五章 之官右驍衛第三十七章 牙行第七十三章 撤離第六十六章 交易第二十五章 民望第七十章 風雲突變第八十五章 畫像第二十四章 揚州刺史第十七章 仙娘
第七章 義成公主第六章 文士與道士第三十七章 試探第四十二章 定襄公主第三十七章 陌刀營第七章 曳莽奔疲第二十七章 芙蓉園宴第十六章 揚州之論第二十七章 執失部第三十章 圈套第十二章 谷外埋伏第五十章 負荊請罪第八十五章 沙匪第十三章 破鐵山第三十七章 獵狐第八十二章 太子“蒙冤”第六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七十七章 誤會第四十八章 藥王出手第二十二章 汗庭之危第十六章 東宮將廢第四十四章 擷玉樓第十六章 席君買入府第十九章 李恪拜府第二十二章 幷州大都督第二章 將行第十六章 北地亂起第七十一章 文水縣第七十九章 求娶公主第十六章 殺機第七十三章 太子醉言第六章 岑長倩第七十九章 誤會第五十章 負荊請罪第二十九章 獻馬第五章 引薦第五十章 李家父子第四十章 周家幼子第四章 長孫兄弟第十二章 門下駁詔第五章 射花燈第六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二十六章 陌刀入陣第五十八章 過繼第十三章 誤會第三十九章 兵部郎中第二十四章 密謀第六十九章 逼反第八十三章 定論第二章 再見楊恭仁第三十三章 立威第九章 蕭家姊弟第四章 祿東贊第一章 太子之危第四十章 子罪連父第三十四章 慌不擇路第四章 長孫兄弟第一章 白虹貫日第三章 西平邊患第五十五章 山陽倉第六十四章 武士彠去職第四十五章 訓斥第四章 陰山下第四十四章 擷玉樓第二十二章 仙娘之憂第四十三章 趙德言的抉擇第七十章 風雲突變第八章 惡陽嶺第十二章 夜襲第三十章 爭執第二十章 蜀王求見第二十九章 獻馬第三十一章 不過芻狗第十四章 藥箱第四章 強攻?;?/a>第四十一章 斷腿第七十四章 流言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四十七章 醉酒第九章 拒親第十七章 威逼侯君集第六十一章 無緣東宮第二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四十四章 李長沙第三十六章 煙雨樓第三十六章 推恩令第三十七章 獵狐第六十九章 行殯第三十四章 慌不擇路第三十六章 以畫爲餌第十五章 之官右驍衛第三十七章 牙行第七十三章 撤離第六十六章 交易第二十五章 民望第七十章 風雲突變第八十五章 畫像第二十四章 揚州刺史第十七章 仙娘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阳县| 库伦旗| 天津市| 礼泉县| 河东区| 阿勒泰市| 镇安县| 霍林郭勒市| 湖州市| 长兴县| 石渠县| 永新县| 襄垣县| 玉门市| 镇宁| 德庆县| 同江市| 长岛县| 孟村| 化隆| 茂名市| 敦化市| 江阴市| 嘉鱼县| 绵竹市| 长白| 泗阳县| 鸡西市| 凉城县| 六盘水市| 泸溪县| 民县| 仪征市| 边坝县| 田林县| 普定县| 灵璧县| 白玉县| 武川县| 忻州市| 万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