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八章 過繼

次日午前,太極宮,立政殿。

“兒臣李泰拜見父皇。”魏王李泰應李世民傳召,於午前往宮中見駕,對李世民拜道。

原本李世民正在立政殿中批閱奏本,順便帶著李治和李明達讀書,看著李泰入內,放下了手中奏本,對李泰笑道:“青雀來了,快上前坐。”

“諾。”李泰應了一聲,走到了一旁,和晉王李治對面坐下。

待李泰坐下後,李世民對李治和李明達道:“你四兄可是宗室中的才子,你們讀書可有什麼不懂的,儘可向你四兄求教。”

李泰才名在外,這也是李泰對自己最是驕傲的地方,李泰聽得李世民當面誇讚自己,臉上也不禁浮現出了一絲笑意,而後謙虛道:“在父皇面前,兒臣怎敢妄稱才子。”

李世民讓李治和李明達想李泰求教,但李世民的話說完後片刻,卻仍不見李治和李明達有絲毫的動靜,李世民也不免覺著有些奇怪了。

李明達是女子,更兼年幼,李世民使她讀書更多的是修身養性,但李治不同,李治是晉王,將來可能是要外鎮地方的,而且李治雖還是孩童,但也年近束髮了,若是對課業還是不甚上心的話,李世民就不免有些擔憂了。

李世民看著抱著書冊,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李治,問道:“稚奴,你也沒有問題向你兄長求教嗎?”

李治之前一直在看著手中的書,不曾仔細聽李世民的話,現在突然被李世民點了名,還有些驚慌,連忙放下了手中的書,還用手掩蓋著書名,對李世民回道:“兒臣並無問題。”

知子莫若父,更何況李治還是在李世民跟前長大的,李世民看著李治的模樣,心中對李治所爲已經有了猜測。

李世民問道:“稚奴,你看得是什麼書?”

李治的神情明顯有些慌亂,忙回道:“也是阿兄臨行前交代要看的書。”

李治口中的阿兄自然就是李恪了,方纔李世民忙著批閱奏章,並未在意李治看得是什麼,但現在李治不直接回李世民書名,而是搬了李恪出來,李世民知道李治必定在藏著什麼。

李世民起身上前,挪開了李治的手,拿起李治手下的書看了起來,緊接著《相馬經》三個字映入了李世民的眼中,李世民也知道了李治如此遮遮掩掩的緣故。

《相馬經》相傳千年,雖也是經典,但卻不在儒學文術之內,在當時,更多的是馬奴和馬販看得東西,李治身爲親王,卻偷偷看著這些,難免有些失當了。

“這是你兄長臨行前交代你看的?”李世民指著書案上的《相馬經》,對李治問道。

“也不盡是。”這一次李治顯然有些底氣不足了,小聲地回道。

李世民聽著李治的回話,問道:“那你好端端地看這些作甚?還往你皇兄身上扯。”

李治道:“因爲皇兄臨行前說了,他此去酒泉祭祖,過路涼州,必定給兒臣帶匹涼州大馬回來,兒臣想著既要得了好馬,自然要先熟悉熟悉相馬、策馬之道。”

李世民聞言,竟不禁覺著好笑,對李治道:“怎的,宮中的馬已經不合你心意了?”

李治回道:“宮中的馬太過溫馴了些,總覺著差了些感覺,兒臣想要尋了烈性些的來騎。”

李世民聽著李治的話,不免有些既喜且憂了,李治因爲李恪的影響,漸漸已對騎射之術有了極大的興致,身子骨也更加健壯了,不似兒時那般孱弱,李世民自然欣喜,但李治因爲把精力放在騎射之上,他的課業卻不過尋常,李世民也不免擔憂。

不過這種心態也只是暫時的,待李世民細細想了想後,李世民的心情又好了些,畢竟李治不是太子,將來不必擔當大任,李世民雖然寵愛李治,但對李治也沒有對李恪那般高的期許。

李治幼年時身子骨一直孱弱,李世民一度擔心難以長成,但如今李治的身子骨健壯了許多,比起同齡人也絲毫不差了,想到這些,李世民也就不再爲難了。

李世民道:“你既是爲了習武,那我便不說你了,只是你雖在習練騎射,課業卻也不可荒廢了,否則弘文館那邊的師父訓責起來,爲父可不向著你。”

“父皇放心,兒必不綴了課業。”李治見李世民並未動怒,連忙應了下來。

李治應下後,李世民擺了擺手,對李治和李明達道:“爲父和你們皇兄還有事要商議,你們先行退下吧。”

“諾。”李治得了李世民的話,如逢大赦,拉著李明達便逃也似地走了。

待李治和李明達出了大殿,殿中除了一應侍婢,便只剩下李世民和李泰父子了。

李泰大概能夠猜到李世民突然傳他進宮的目的,多半也是和李恪有關,但他卻猜不到李世民的心思,李泰的心裡不免有些緊張和忐忑,畢竟李世民對此事的態度如何也關係到了李泰的利益,李泰心中可是對太子之位可還念念不忘呢。

李泰心中這麼揣測著,但隨即李世民的話卻有些出乎李泰的意料了,李世民所言是李泰不曾想到的。

“朕昨夜做夢夢到象兒了。”李世民開口便對李泰道。

李世民口中的象兒便是廢太子李承乾的嫡長子李象,自打李承乾被廢后,李象也被波及,貶爲庶民,現隨李承乾在黔州居住。

李世民說的雖然只有李象,但李泰知道,其實李世民說的不止是李象,言下之意更是李世民的嫡長子,廢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雖然以謀反論罪,被流放黔州,但李承乾畢竟是長孫皇后之子,李世民曾今最是寵愛的嫡長,李世民的心裡對他自然還是有所掛念的,只是實在不便提及而已。

李泰順著李世民的話,也道:“父皇怎的夢到想起象兒了,可是想他了。”

李世民幽幽地嘆了口氣,道:“其父之過,本當與他無關,但卻也爲人禍及,只可憐他小小年紀,便在黔州受苦。”

李泰安慰道:“這倒也無妨,待過上幾載,外面的風聲漸漸平息了,再將象兒尋機接回長安便是,這倒也不難。”

李世民聽著李泰的話,似乎是突然想起了什麼,對李泰道:“爲父心血來潮想起一事,正要同你商議。”

李泰忙應道:“父皇只管吩咐便是。”

李世民道:“象兒受承乾連累,被貶爲庶民,多遭苦難,爲父想把象兒過繼於你,將來待象兒長成後也可分繼爵位,留得富貴,你覺著可好?”

第二十七章 營嘯第二十四章 王玄策第七十一章 裡衣第四十九章 親往楚州第二十五章 接風宴第四十八章 還國受阻第五十九章 起兵第三十一章 叛國之污第九十章 揚州三漕第五十二章 彈劾第九章 奪河第八十四章 賭約第二十七章 賠罪第五十八章 磧北大寨第四十八章 淮南將亂第十章 頡利求和第四十章 盧山都督府第四十五章 渤海郡王第三十五章 漢王入宮第四十五章 蘭陵蕭氏第十章 拉攏第十九章 夏乏第二十二章 幷州大都督第二十二章 幷州大都督第四十九章 親往楚州第四十三章 杜相罹患第五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二十三章 聖旨至第二十八章 開府之議第四十六章 孫思邈第二十二章 長孫作繭第五十七章 李世民試子第十六章 隋王獻璽第三十五章 誅首惡第四十二章 挾恩攏突厥第八十七章 漕運第四章 武元慶之憂第二十六章 苦肉戲第二十章 尋人第十一章 另闢蹊徑第七十三章 太子醉言第八十六章 終見第三十一章 校場第十六章 漠北再遇第二十六章 賜封高陽第五十一章 緩緩歸矣第十八章 聘禮第七十八章 臨江宮宴第七十二章 做戲第二十一章 欲擒故縱第六十二章 刺客第六十章 鐵勒九部第三十九章 十年之約第二十二章 汗庭之危第四十五章 《洛神賦十三行》第二十二章 執失思力第二十一章 欲面太子第三十七章 漢王入套第二章 拒辱第四十五章 太子家令第二十八章 阿史那思摩封汗第十九章 狼谷第四十九章 家書第六十七章 交易第二十八章 開府之議第七十七章 權萬紀第二十二章 名劍配名士第八十六章 鹽行易主第六十七章 餞別第四十九章 稱心第八十一章 懲處第四十六章 孫思邈第十章 遊說蕭瑀第一章 太子之危第二十四章 貪狼會火鈴第四十三章 仙娘入府第五十六章 當務之急第六十一章 頡利北征第四十八章 還國受阻第七十章 雍王第四十章 阿雲拜父第二十四章 密謀第四十七章 鄭元壽第六十九章 長孫遺願第四十一章 凱旋第五章 射花燈第二十一章 議封可汗第四十章 周家幼子第二十五章 命格第六十八章 拒親第四十八章 嫌隙第三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七十四章 流言第五十二章 勾結第六十八章 心機第九章 奪河第九章 長樂求情第十六章 殺機第十章 年號貞觀第七十章 楊政道
第二十七章 營嘯第二十四章 王玄策第七十一章 裡衣第四十九章 親往楚州第二十五章 接風宴第四十八章 還國受阻第五十九章 起兵第三十一章 叛國之污第九十章 揚州三漕第五十二章 彈劾第九章 奪河第八十四章 賭約第二十七章 賠罪第五十八章 磧北大寨第四十八章 淮南將亂第十章 頡利求和第四十章 盧山都督府第四十五章 渤海郡王第三十五章 漢王入宮第四十五章 蘭陵蕭氏第十章 拉攏第十九章 夏乏第二十二章 幷州大都督第二十二章 幷州大都督第四十九章 親往楚州第四十三章 杜相罹患第五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二十三章 聖旨至第二十八章 開府之議第四十六章 孫思邈第二十二章 長孫作繭第五十七章 李世民試子第十六章 隋王獻璽第三十五章 誅首惡第四十二章 挾恩攏突厥第八十七章 漕運第四章 武元慶之憂第二十六章 苦肉戲第二十章 尋人第十一章 另闢蹊徑第七十三章 太子醉言第八十六章 終見第三十一章 校場第十六章 漠北再遇第二十六章 賜封高陽第五十一章 緩緩歸矣第十八章 聘禮第七十八章 臨江宮宴第七十二章 做戲第二十一章 欲擒故縱第六十二章 刺客第六十章 鐵勒九部第三十九章 十年之約第二十二章 汗庭之危第四十五章 《洛神賦十三行》第二十二章 執失思力第二十一章 欲面太子第三十七章 漢王入套第二章 拒辱第四十五章 太子家令第二十八章 阿史那思摩封汗第十九章 狼谷第四十九章 家書第六十七章 交易第二十八章 開府之議第七十七章 權萬紀第二十二章 名劍配名士第八十六章 鹽行易主第六十七章 餞別第四十九章 稱心第八十一章 懲處第四十六章 孫思邈第十章 遊說蕭瑀第一章 太子之危第二十四章 貪狼會火鈴第四十三章 仙娘入府第五十六章 當務之急第六十一章 頡利北征第四十八章 還國受阻第七十章 雍王第四十章 阿雲拜父第二十四章 密謀第四十七章 鄭元壽第六十九章 長孫遺願第四十一章 凱旋第五章 射花燈第二十一章 議封可汗第四十章 周家幼子第二十五章 命格第六十八章 拒親第四十八章 嫌隙第三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七十四章 流言第五十二章 勾結第六十八章 心機第九章 奪河第九章 長樂求情第十六章 殺機第十章 年號貞觀第七十章 楊政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沙县| 家居| 北辰区| 昌吉市| 石林| 外汇| 四子王旗| 南华县| 拜城县| 门源| 宁武县| 黄骅市| 辉南县| 西城区| 阿克陶县| 洛扎县| 灵宝市| 循化| 繁昌县| 大理市| 乐平市| 克拉玛依市| 庆阳市| 洪泽县| 申扎县| 闸北区| 宜都市| 三亚市| 博湖县| 江都市| 涡阳县| 堆龙德庆县| 灌阳县| 泽库县| 汶上县| 六安市| 沙洋县| 宁晋县| 通河县| 郎溪县| 河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