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九章 放糧

利,這一個字可以使人合,也可以使人分,甚至可以輕而易舉地使人爭,兄弟結仇,父子反目,更何況是本就多有嫌隙的世家門閥。

世家門閥的族內之爭的慘烈可從不亞於皇室奪嫡,所用的手段甚至尤有過之,所以有些時候,縱是身爲家主,也並非事事都能順意的,尤其是在李恪故意讓他們看到的巨利的誘惑之下。

李恪“私開”武威倉,將倉中存儲的軍糧放售於市,他賣的可不是常平價,而是高於常平價兩倍多的售價,這一下子可就讓許多人炸開了鍋。

李恪背後有鹽行和水運,富可敵國,自然不是缺錢的主,更何況李恪還是大唐儲君,也不會看得上這麼些蠅頭小利,其實李恪估計挑高糧價也是有他的緣故的。

其一,李恪自涼州刺史部扣下售賣於民的夏糧本就不多,若是大肆售賣撐不得多久,未免有人惡意搶購或是涼州百姓驚慌囤積,李恪故意擡高了售價,使地百姓去買只是勉強管的上溫飽的份量,先捱過難關再說;

其二,李恪的售價高於常平兩倍多,可以使得世家門閥中人看得出有利可圖,如此他們纔會急於開倉,和李恪搶這分利,才能達到李恪逼隴右門閥放糧的目的;

其三,李恪犯了大忌,開了武威倉,賣了軍糧,還賣著難得的高價,以公聚私,便是給了朝中人一個彈劾他的絕佳機會,叫那些跳樑小醜自己冒出來。

果然,事情也正如李恪和劉仁軌所預料的那般,就在李恪若無其事地前往酒泉祭祖,對涼州這邊一副不管不顧的模樣後,壓力便給到了各家家主的身上。

而涼州諸家,除了李氏姑臧房和獨孤家外,又以趙家、金家、張家、達雲家幾家勢力最大,今日他們便都難得地彙集在了姑臧李府。

隴西李氏的本家在蘭州,姑臧房家主李君績無論是聲望還是輩分都是李家各房之首,也是隴西李家這艘巨輪實際上的掌舵人,故而李君績是常年待在蘭州的。

但隴西李氏本家雖在蘭州,但姑臧房的根基卻在涼州姑臧,故而姑臧那邊便是由李君績的嫡長子李懷清管事。

李家門第極高,李君績聲望更重,涼州不管是誰家都不敢輕易登門叨擾李君績,所以作爲李君績嫡長子,代著李君績處置姑臧房事宜的李懷清便難免要多費些心了。

涼州,姑臧城,李府。

“李公子來了。”

李府偏廳中,涼州幾族的家主正在廳中坐著,一個面容富態的中年男子緩緩走進了廳中,廳中原本坐著的諸位家主連忙起身迎道。

進來的中年男子不是旁人,正是李君績的嫡長子李懷清,也是李家姑臧房未來的家主,李家清貴尊崇,絕非他們能夠比擬,對這位李家姑臧房未來的家主,他們不敢怠慢。

李懷清進廳,先是看了看廳中的幾人,頓了頓,才問道:“幾位今日倒是到地齊,怎地會突然來蔽府拜訪啊?”

幾人中趙昱的性子稍微要急上一些,也是幾人中被下面各房催得最煩躁的,李懷清開口,趙昱當先道:“我等原也不願打攪趙公子清淨,只是壓糧之事下面人問地厲害,這才前來叨擾。”

他們幾人雖也是世家子弟,但世家之間也是有云泥之別的,他們幾家在隴西李氏的面前實在是無足輕重,也是事前商議過後才一起來的此處。

趙昱話音才落,達雲嵩便接著道:“李公子,壓糧的事情還請儘快給個準話吧,如今咱們涼州各家聽從了令尊的意思已經停了向各處糧行供糧了,下面許多進項都已經停了許久,長此下去恐怕不是辦法啊。”

其實就在李懷清剛得知他們來訪的消息時,他已經猜到了他們的來意,其實眼下難做的又何止是他們,近幾日來隴西李家姑臧房上下對他的微詞也不在少數,光是能傳到他耳邊的就有許多了。

但這事情是李君績和獨孤師仁商量著辦下來的,當著幾位家主的面,李懷清自然不能抱怨。

李懷清道:“幾位實在言重了,你們都是涼州本地名門望族,都是家大業大的,難道連這麼點坎都邁不過去嗎?”

趙昱道:“咱們所謂望族,那是和尋常百姓相比,和隴西李家相較,不過都是尋常門戶罷了,我們不比李家如此家業,李公子自然不知咱們的難處。”

李懷清和他們打交道,也不是第一次了,這些人都是可共富貴,不可共患難的,他們看著眼下再斷涼州的糧食已然無用,既是貪圖兩倍巨利,又是擔心李恪秋後算賬,便動了放糧的心思。

李懷清有些不悅地問道:“所以你們都是什麼意思?”

幾人相互對視了一眼,還是由達雲嵩開口道:“太子開了武威倉,涼州刺史府出糧,搶了下面所有人的生計,現在下面人已是怨聲載道,我們想和李公子商議一下,能否先行開糧,否則時日久了,我們也壓不住下面人。”

達雲嵩所言倒也是實情,看著眼下販糧有如此巨利,他們卻只能看著,各家各房私下已經多有抱怨之聲,有些膽子大的甚至已經開始偷偷對外出糧了。

達雲嵩之言才落,張潤修也幫腔道:“近年連年豐收,如今家中庫房的糧草已經堆積成山,若是再不賣出,待今歲秋糧再入倉,只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舊糧黴爛,下面人都急地厲害,咱們雖是家主,也不能斷了旁人的財路不是?”

李懷清聞言,環視著幾人,問道:“你們今日來此都是爲了此事嗎?”

幾人齊聲回道:“正是如此,還望李公子體諒。”

整個涼州的糧市,盤子最大的便是他李家,他李家清貴,雖然不會自己做買賣,但涼州的各處糧行也多多少少都是他李家下面的人,這幾日來他聽到的類似的聲音也不少,自然知道這幾位焦急的緣故。

而且這幾位也都是涼州的世家家主,雖比不得他們李家,但李懷清輕易也不願開罪。只是其父李君績有言在先,他是不敢打破的。

李懷清想了想道:“你們且再侯上三日,我去信金城,向阿爹稟告此事。若是三日後涼州刺史府還是出糧不斷,你們便也放糧吧。”

第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六十章 密信第二十八章 彈壓第二十一章 楚州刺史第三十一章 留命第七章 武家女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八十五章 畫像第三十章 爭執第三十三章 求情第二十七章 便橋之盟第一章 太子之危第四十七章 蜀方第十二章 門下駁詔第十三章 李恪退封第五十二章 勾結第四十二章 機會第七十一章 牧羊少年第二十五章 太子患病第五十五章 圈套第二十二章 仙娘之憂第四十八章 嫌隙第二十六章 小兕子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涼州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三章 兵起河東第六十八章 身後憂第四十二章 李恪入宮第二十三章 豪賭第四章 陰山下第五十八章 重禮第三十三章 定北第七十二章 做戲第三十六章 戍堡第十七章 楊氏入宮第十五章 岑文本拜相第二十章 馬周第一章 玄武門第四十六章 大雨第二十一章 自請爲質第九章 洞房花燭第三十五章 敗亡在即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涼州第十五章 拒婚第八章 新皇登基第二章 一箭雙鵰第二十一章 欲面太子第八章 不讓寸步第四十一章 斷腿第四章 取義第十五章 兵臨渭水第四十四章 初拜蕭後第六十四章 突厥潰敗第二十五章 接風宴第六章 阿史那雲第四十章 盧山都督府第十六章 東宮將廢第五十八章 東宮失和第七章 和親第五十八章 重禮第二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三章 靈州軍第三十六章 戍堡第六十二章 輕騎出城第三十章 不識女兒心第三十二章 反擊第三十九章 突厥之議第五十一章 楚王讓美第三十二章 比試第十六章 質子第十七章 朝議第五十七章 李世民試子第四十三章 李恪設宴第十九章 蜀王壯哉第八章 慶功大宴第九章 賀蘭越石之死第三十二章 百官爲難第四十四章 頡利亡第二十八章 護駕第三十六章 以畫爲餌第四十一章 苦心第五章 玄都觀第九章 “忠勇”趙德言第六十六章 尚書李績第八十二章 老奴第三十六章 煙雨樓第四十五章 狼旗裹屍第十七章 仙娘第三十六章 宣威府定第六十二章 李恪探病第二十章 尋人第八十九章 胭脂湖第十五章 大度設的試探第七十四章 流言第三十八章 向充設宴第十七章 反常第三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六十五章 連遭打擊第二十章 尋人第五十九章 共存亡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州省| 临湘市| 顺昌县| 潜江市| 泾川县| 新竹县| 兴化市| 穆棱市| 崇礼县| 娄烦县| 元氏县| 佛学| 芷江| 潼关县| 华亭县| 凤山县| 枝江市| 博野县| 化德县| 剑河县| 惠安县| 甘谷县| 萨迦县| 岱山县| 通州区| 延长县| 海城市| 阿尔山市| 曲靖市| 五莲县| 饶阳县| 奉节县| 怀安县| 江源县| 镇康县| 贺兰县| 普兰店市| 长葛市| 荔波县| 崇信县| 兴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