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八章 身後憂

“交易,一個關係諸子性命和江山歸屬的交易。”

長孫皇后的話落入李恪的耳中,李恪的心裡沒來由地一震,他不知道長孫皇后具體所指何事,但他隱約猜到了長孫皇后的意思。

長孫皇后自覺將死,這是在給諸子最後鋪路,做最後的一手準備了。

但長孫皇后的話,李恪卻也不敢盡信,李恪瞥了眼殿中的環境,對長孫皇后道:“兒臣只是皇子,有什麼資格和母后談什麼交易呢。”

李恪仔細的小動作落在了長孫皇后的眼中,長孫皇后玩笑道:“兄長說你是隻小狐貍,果然不錯,行事這般狡猾謹慎。你只管放心好了,這大殿中只有你我,再無旁人,今日的話出得你我之口,入得你我之耳,再無第三人知曉。”

長孫皇后既已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李恪若是再推脫不知,那他未免也太怯懦了些。

李恪擡起頭,看了看大殿的四周,殿中四處空曠,一眼望去便能到底,確無旁人,於是李恪小心地問道:“兒臣不知母后所指的交易是何意思?”

長孫皇后道:“你的野心,旁人或有不知,但我是清楚的,你少年請質,北上漠北四載,那時我便知道你必與尋常皇子不同,你看著東宮或者太極宮的那張龍椅,只怕有些日子了吧。”

長孫皇后是聰明人,李恪也是聰明人,聰明人和聰明人說話,何必裝傻充楞,更何況此處又沒有旁人,他和長孫皇后說的再多,待這道門一開,他和長孫皇后都不會承認。

李恪道:“母后聰敏非常,慧眼獨具,看人向來是不會錯的。”

李恪並未否定長孫皇后所言,言下之意也是認了長孫皇后的話了。

長孫皇后接著道:“你少年出塞爲質,四載後挾曠世之功還朝,而後淮南治水,河東練兵,大漠北伐,更是建功無數,論才幹,論聲望,你都是諸皇子之冠,就連太子也被你穩壓一頭,縱謂之國之英才,皇室翹楚,亦絲毫不爲過。”

李恪聽著長孫皇后的話,笑道:“母后總不會是專程爲恭維兒臣的吧。”

長孫皇后搖了搖頭道:“自然不是,我還沒有閒暇到這般程度,我只是想告訴你,你雖然功蓋當世,甚可名列宗室第一,又得陛下寵愛,不弱太子,但要入主東宮,卻還是難上加難,因爲你是庶子。你非嫡出,就算有再多的功勞,也抵不過‘嫡庶’二字。”

長孫皇后的話一語中的,對李恪的打擊不可謂不大。太子有長孫家扶持,權重於朝,又得李世民寵愛,特所寵異,這些雖然都是現狀,都是事實,但並非是一成不變,李恪已經在佈局,楚王府一脈已成氣候,要改變這一切也並非不能。

但唯一叫李恪覺著犯難和無力的就是嫡庶之別,這也是爲何李恪一而再,再而三地甘冒風險,求建功業的緣故,他不是嫡子,只能期望以功勞和人望補齊自己的不足,但這又談何容易。

李恪並未因爲長孫皇后的話而有絲毫的激動,這些東西早在他決定要走這條路的時候就已經看得清楚,無論是從誰口中說出,他都能夠泰然處之。

李恪平淡道:“盡人事,安天命,唯此而已。”

如果說李恪因爲長孫皇后的話,情緒突起波動的話,便證明李恪其人短了些城府,長孫皇后也會輕看他兩份,但長孫皇后的話落入李恪的耳中,李恪的神色卻波瀾不驚,聲音也沉靜如水,與此前並無太大差異,長孫皇后反倒越發地堅定了自己心中的念頭。

長孫皇后道:“小小年紀,何必信命,只要你願意,庶子同樣可以成爲嫡子。”

李恪聽著長孫皇后的話,雖不知長孫皇后的意思,但李恪的心跳還是不自覺地加速了,嫡庶之別,這是李恪入主東宮的最大障礙,若是這個問題解決了,那李恪想要奪儲便容易地多。

李恪問道:“母后是太子生母,爲何會同兒臣講這些。”

長孫皇后乃太子李承乾生母,自然是和李承乾站在一處的,她說這句話豈不是和她的立場矛盾了嗎?

長孫皇后道:“太子叫我失望已極,恐難成大器。將他他若登基,於大唐則是災難,若是他不能登基,於他自己則是災難,我說的沒錯吧。”

李承乾雖年不過十九,但卻已有昏庸之相,將來他若爲帝,恐怕又是一個隋煬帝,那對大唐而言自然是災禍。可他若不爲帝,又難得好的下場,畢竟自太子之位上退下的,又有幾個是能得善終的。

李恪道:“太子年輕氣盛,行事常有不妥,這倒也是朝野內外共知的。”

長孫皇后道:“正因如此,所以我想給你一個機會,正如陛下所言,你英果擅斷,文武雙全,將來你若有機會爲帝,是你自己的幸事,或許也是大唐的幸事。”

李恪道:“母后說的簡單了,嫡庶之分乃天壤之別,想要跨過這道坎談何容易。”

長孫皇后道:“若是以往自然不行,但現在卻可以,我大限將至,我可立下遺願,只言我對你甚是疼愛,欲交託以身後之事,請陛下和宗正寺賜你我母子身份,予你嫡子之稱,名正言順地爲我守殯出喪。”

長孫皇后最得李世民寵愛,朝中百官更是廣受恩德,若是長孫皇后瀕死前開口,要收李恪爲嫡子,無論是李世民還是百官都不會明著反對,此事成功的機會極大,甚至可以說是十拿九穩。

這是李恪絕無僅有的機會的,千載難逢,李恪聞言,怎能不動心。

長孫皇后看著李恪似有所動,於是接著道:“日後你與貴妃的關係不變,還是親母子,只是多了一個嫡子的身份,如何?”

對於長孫皇后的話,李恪不動心是不可能的,但李恪卻絲毫不敢掉以輕心,畢竟他現在面對的可不是旁人,而是心思靈巧,平衡朝堂內外宛如舉手般容易的長孫皇后,她的心思和手段豈是尋常。

李恪直截了當地問道:“代價呢?母后貿然施恩,兒臣不敢輕受,母后還是將話言盡地好。”

長孫皇后道:“太子不成器,難當大任;魏王外熱內冷,生性薄涼;晉王年幼,尚是孺子;長樂、晉陽幾人又都是女流,多有不便。我擔心我故去之後,諸子諸女難保性命,我要你承諾,若你將來能夠登基,你要對他們手下留情,不得傷了他們的性命。”

李恪聞言,一下子愣住了,他沒想到長孫皇后同他說這些話,竟是爲了這個。

長孫皇后爲大唐,爲李世民,爲諸子操了一輩子心,哪怕到了最後油盡燈枯的時候,也還在考慮著自己幾個孩子的安危。

李恪道:“母后舐犢情深,兒臣深感腑內。”

長孫皇后拉過李恪的手道:“你的手段和城府我是清楚的,太子和魏王不是你的對手,晉王年幼更不必提。這江山,這皇位都可以給你,但你一定要保證留我幾個孩子的性命。”

李恪看著眼前的長孫皇后,心裡不禁有些悽然,母儀天下,名傳青史的長孫皇后,到了生命的最後關頭,與尋常的母親也毫無半點差異,心裡所繫的也都是子女的平安而已。

李恪看著長孫皇后虛弱的模樣,既是心中不忍,也是禁不住長孫皇后承諾的誘惑,李恪開口道:“好,我答應你。”

第三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七十九章 巧取第七十二章 信至第四十八章 嫌隙第六十一章 以假換假第二十七章 便橋之盟第二十九章 涼州司馬第六章 岑長倩第十五章 岑文本拜相第九章 長樂求情第四十二章 大殿獻捷第十五章 定親第三章 戰恆安第十六章 殺機第五十四章 定價第一章 北伐在即第十七章 反常第十九章 太子側妃第十四章 藥箱第五十六章 當務之急第二十一章 彈劾第十九章 夏乏第七十章 雍王第十四章 恩蔭第三十八章 伏殺第七十四章 流言第五十二章 秦帥診疾第七十章 武順登門第十二章 門下駁詔第七十四章 草原春獵第三十七章 獵狐第二十三章 戰前第十六章 媚娘抵京第二十二章 長孫作繭第六章 李泰布棋第二十八章 護駕第二章 拒辱第五十八章 所謂風流第三十章 圈套第二十二章 貴妃第三章 長樂公主第二章 上元燈會第三十三章 圈套第五十一章 新軍第六章 賀蘭越石第九章 登基大典第二十一章 自請爲質第一章 接風第六十六章 交易第五十一章 新軍第七十八章 臨江宮宴第七十五章 草原亂起第四十八章 還國受阻第六十五章 連遭打擊第五十四章 定價第三章 大婚在即第八章 鞠文泰第六十五章 江上第六章 分封第二十四章 密謀第六十九章 捧殺第十章 頡利求和第四十九章 放糧第八章 婚成第十六章 東宮將廢第二十章 尋人第七章 持節第八章 演練第四十五章 狼旗裹屍第四十四章 涼州信使第四十一章 康蘇密的絕境第二十二章 李靖之憂第二十七章 便橋之盟第七章 劉仁軌到府第二十四章 王玄策第四十八章 魏王李泰第七章 義成公主第三十一章 擒突利失第三十四章 蘇定方之邀第三十九章 一擲千金第七章 劉仁軌到府第十七章 安置第七十一章 裡衣第六十三章 薛延陀佈陣第六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四十一章 鳳求凰第四十三章 杜相罹患第十章 拉攏第二十九章 騙城第五章 夜襲第四十三章 溫彥博病危第二十五章 命格第三十九章 太子選馬第二十章 馬周第二十六章 雲中城第四十七章 武威倉第十四章 臨危受命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涼州第四章 賢王李恪第三十七章 漢王入套
第三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七十九章 巧取第七十二章 信至第四十八章 嫌隙第六十一章 以假換假第二十七章 便橋之盟第二十九章 涼州司馬第六章 岑長倩第十五章 岑文本拜相第九章 長樂求情第四十二章 大殿獻捷第十五章 定親第三章 戰恆安第十六章 殺機第五十四章 定價第一章 北伐在即第十七章 反常第十九章 太子側妃第十四章 藥箱第五十六章 當務之急第二十一章 彈劾第十九章 夏乏第七十章 雍王第十四章 恩蔭第三十八章 伏殺第七十四章 流言第五十二章 秦帥診疾第七十章 武順登門第十二章 門下駁詔第七十四章 草原春獵第三十七章 獵狐第二十三章 戰前第十六章 媚娘抵京第二十二章 長孫作繭第六章 李泰布棋第二十八章 護駕第二章 拒辱第五十八章 所謂風流第三十章 圈套第二十二章 貴妃第三章 長樂公主第二章 上元燈會第三十三章 圈套第五十一章 新軍第六章 賀蘭越石第九章 登基大典第二十一章 自請爲質第一章 接風第六十六章 交易第五十一章 新軍第七十八章 臨江宮宴第七十五章 草原亂起第四十八章 還國受阻第六十五章 連遭打擊第五十四章 定價第三章 大婚在即第八章 鞠文泰第六十五章 江上第六章 分封第二十四章 密謀第六十九章 捧殺第十章 頡利求和第四十九章 放糧第八章 婚成第十六章 東宮將廢第二十章 尋人第七章 持節第八章 演練第四十五章 狼旗裹屍第四十四章 涼州信使第四十一章 康蘇密的絕境第二十二章 李靖之憂第二十七章 便橋之盟第七章 劉仁軌到府第二十四章 王玄策第四十八章 魏王李泰第七章 義成公主第三十一章 擒突利失第三十四章 蘇定方之邀第三十九章 一擲千金第七章 劉仁軌到府第十七章 安置第七十一章 裡衣第六十三章 薛延陀佈陣第六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四十一章 鳳求凰第四十三章 杜相罹患第十章 拉攏第二十九章 騙城第五章 夜襲第四十三章 溫彥博病危第二十五章 命格第三十九章 太子選馬第二十章 馬周第二十六章 雲中城第四十七章 武威倉第十四章 臨危受命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涼州第四章 賢王李恪第三十七章 漢王入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革吉县| 邛崃市| 陵川县| 武定县| 高碑店市| 嫩江县| 祁门县| 延寿县| 洛扎县| 游戏| 涿鹿县| 静海县| 宁强县| 府谷县| 枣阳市| 纳雍县| 边坝县| 平乐县| 安泽县| 永川市| 永嘉县| 安塞县| 柳州市| 获嘉县| 永清县| 台江县| 台东县| 樟树市| 永靖县| 屯留县| 微山县| 曲麻莱县| 鸡东县| 启东市| 汝州市| 石门县| 措美县| 景东| 宕昌县| 图木舒克市| 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