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四章 臨危受命

曳莽雖不得夷男寵愛,在汗庭的位份也比不得另外幾位可汗之子,但曳莽在汗庭這麼些年,多少也混了臉熟,鬱督軍山汗庭上下的士卒不識得他的倒還真的不多。

曳莽率軍在谷中伏擊了拔灼,最後還取了拔灼的性命,許多薛延陀士卒都看在眼中,有的薛延陀士卒僥倖逃得性命的,便逃回傳信去了。

鬱督軍山,汗庭大帳,奉命自西線調回的突利失正在汗帳中與夷男對坐,商討卻敵之事。

“我兒此次往浚稽山防備唐軍,有何打算?”汗帳中,夷男看著突利失,面容凝重,對突利失問道。

突利失回道:“唐軍勢大,非我軍可比,我到了浚稽山後當依河險、山勢固守,借地形與李恪周旋,免於正面廝殺,存我薛延陀主力。”

夷男聞言,連連點頭,臉上的愁容終於稍稍緩解了些許,拔灼行事莽撞,而突利失相較之下便穩重了許多,夷男也放心不少。

夷男道:“我兒所言極是,待我兒率軍去了浚稽山後,我薛延陀大半的人馬就都聚在了浚稽山,浚稽山若失,我薛延陀便亡了一半,浚稽山可千萬不容有失。”

薛延陀上下,計兵十八萬,突利失麾下五萬,曳莽麾下四萬,拔灼帶去了浚稽山兩萬,金山咄摩支麾下一萬,剩下的六萬則在汗庭,由夷男親自統帥。

正如夷男所言,若是突利失率金山大軍到了浚稽山,那薛延陀大半的兵力便就都彙集在了浚稽山,若是浚稽山那邊出了大問題,那整個薛延陀都危急了。

突利失道:“父汗放心,我知曉輕重,此次阻敵,我當以存兵保土爲重,殺敵爲次。”

突利失所言甚得夷男心意,夷男拍了拍突利失的肩膀,對突利失道:“有你這句話,我便放心了。”

夷男輕拍著突利失的肩膀,似乎又想起了什麼,於是接著道:“此次你去浚稽山,凡事以你爲重,拔灼年輕,統兵作戰不及你,你自己拿定的主意不必顧及他。”

突利失眉頭微皺,有些爲難道:“拔灼畢竟是葉護,官位在我之上,我只怕到了浚稽山,拔灼未必能全聽我的。”

夷男聞言,當即從身後的桌案上取來一柄繪著蒼狼頭畫的狼旗,交到了突利失的手中,對突利失道:“這是我的狼旗,你拿著狼旗去浚稽山,到了那邊,你的話便是我的話,誰敢不從?”

在汗庭之外,狼旗代表著整個薛延陀最高的權利,與大唐天子賜節類同,夷男賜給了突利失狼旗,突利失到了浚稽山便如夷男親至,突利失的命令就算是葉護拔灼也不得不從。

“謝父汗。”突利失見狀,臉上露出了一絲一閃而過的笑意,自夷男的手中接過了狼旗,有了這面狼旗,突利失的底氣又足了三分。

突利失此去幹系重大,夷男還在同突利失交代著駐守浚稽山之事,但是就在此事,帳外的護衛卻推開帳門走了進來。

“可汗,帕夏求見。”護衛入內,對夷男稟告道。

夷男聞言,對突利失道:“帕夏是我族中宿老,此來多半是有事情交代於你,你仔細聽著便是。”

夷男說完,便命護衛領了梯真達官進帳。

起初,夷男聽聞梯真達官求見,倒也未太當回事,畢竟突利失出徵在即,此戰又幹系薛延陀國運,梯真達官身爲帕夏,又是長者,專程來此商討些事情,交代幾句也是有的。

片刻之後,護衛便領著梯真達官進了大帳,可就在梯真達官剛進帳的一瞬間,夷男頓時覺出了不對。

梯真達官面色潮紅,氣喘吁吁,顯然已是極爲疲累,梯真達官雖然年邁,但身子骨卻一向康健,他如此模樣自然不是因爲染病,而是因爲他是一路急奔而來,而究竟又有何事能叫梯真達官如此急迫,夷男不禁有了一種不好的念頭。

“可汗,不好了。”梯真達官一進帳,便對夷男道。

梯真達官的話也正印證了夷男的猜測,夷男的心裡“咯噔”一下,問道:“何事?”

梯真達官道:“東面敗軍帶回的消息,拔灼大軍在浚稽山入山谷口遇唐軍突襲,除後部百餘散軍外,主力全軍覆沒。”

“什麼!”夷男毫無心理準備,猛然聽到梯真達官的話,瞳孔猛地放大,不自覺地高聲喚了出來。

緊接著,夷男又問道:“拔灼呢,拔灼何在?”

梯真達官嘆了口氣回道:“葉護遇襲,已經陣亡了。”

“拔灼死了?怎會如此!”拔灼在薛延陀雖然威望不重,不及突利失,但卻是嫡子,極得夷男寵愛,否則也不會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葉護之職給他,夷男聽得拔灼陣亡的消息,心中一切絞痛。

夷男猛然起身,問道:“曳莽何在,爲何唐軍能過浚稽山,伏殺了拔灼?”

梯真達官回道:“浚稽山那邊還沒有傳來消息,但...”

梯真達官說著,又生怕夷男受不得這等打擊,故意頓了頓,才又接著道:“但據敗軍帶回的消息,拔灼大軍便是曳莽率唐軍伏擊,拔灼也是曳莽親手殺的。”

“曳莽率唐軍殺了拔灼?”夷男聽了梯真達官的話,腦中一陣暈眩,站立不穩,當場便一頭栽了下去。

“父汗小心!”一旁的突利失見夷男栽倒,連忙上前扶住了夷男,急聲喚道。

突利失對夷男道:“唐軍北侵,父汗乃一國之主,還需注意身子。”

其實夷男險些栽倒在地,也不是全因曳莽伏殺拔灼之事,還有另外一個緣故,那就是浚稽山。

唐軍既然已經過了達布河,過了浚稽山,而浚稽山那邊卻從頭到尾都沒有半點消息傳來,這意味著什麼夷男豈會不知,恐怕就在拔灼啓程南下的時候,浚稽山就已經落在了李恪的手中。

唐軍北伐尚不足一月,薛延陀大軍已十去其三,就連浚稽山都丟了,不日唐軍便當大舉北上了。

夷男躺坐在胡凳上,一邊咳嗽著,喘著粗氣,一邊對梯真達官問道:“唐軍大部恐怕不日便將大舉北上,浚稽山已失去,帕夏以爲該當如何?”

梯真達官回道:“唯今之計,只有命突利失率大軍前往盧山阻敵,力求將李恪擋在鬱督軍山外了。”

夷男聞言,稍稍平了平氣,拉著突利失的手臂,對突利失道:“我封你薛延陀新葉護,持可汗狼旗前往盧山阻敵,你若能擊退唐軍,將唐軍擋在鬱督軍山外,你就是我薛延陀未來的可汗。”

第四十六章 大雨第八章 祿東贊見駕第三章 結好第五章 射花燈第二十四章 揚州刺史第八十章 武士彠第十八章 山陽酒館第一章 朝覲第五十五章 武順登門第三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六十章 鐵勒九部第六章 賀蘭越石第五十三章 親事府令第六十三章 蘇瀟進宮第二十章 蜀王求見第三十二章 蕭後第三章 長樂公主第七章 曳莽奔疲第四十七章 武威倉第二十九章 灞橋再會第六十七章 神箭第九章 登基大典第五十六章 府軍治水第十五章 大度設的試探第六十五章 江上第三十八章 灞橋臨別第一章 太子之危第十章 年號貞觀第二十二章 汗庭之危第四十一章 女兒謀第三十五章 長孫渙第二十六章 請帖第三十七章 陌刀營第九章 登基大典第五十五章 武順登門第二十四章 揚州刺史第六十五章 伏擊第七十二章 魏王之憂第七十一章 牧羊少年第六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二十三章 行抵揚州第三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十五章 鐵山大捷第三十章 借馬尋釁第八十四章 賭約第六章 文士與道士第五十章 方季長第八十八章 樑王李愔第四十六章 李恪探病第八十章 和親之議第三十一章 殺俘第五十六章 當務之急第三十章 事定第三十一章 殺俘第七十章 段璀殉公第四十六章 設計第八十九章 胭脂湖第九章 南下籌謀第四十七章 鄭元壽第十八章 聘禮第五十八章 磧北大寨第七章 考較第十一章 擇師第六十一章 還京第三十章 破陣第三十九章 突厥之議第八章 自求彈劾第六十三章 薛延陀佈陣第二十八章 彈壓第三十章 借馬尋釁第二十五章 太子患病第三十七章 牙行第三十九章 突厥之議第二十五章 可汗狼騎第三章 靈州軍第十六章 欽陵第四十二章 定襄公主第七十章 空歡喜第四十九章 睢陽渡口第六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二十六章 請帖第四十一章 凱旋第四十五章 三席第六十三章 心結第七章 持節第四章 取義第八十二章 老奴第三章 結好第九章 奪河第十章 拉攏第二十九章 騙城第六十五章 伏擊第四十一章 木秀於林第六十八章 拒親第四十九章 宴後第四章 吐蕃之論第四十二章 外放之論第六章 加註第十一章 唐儉爲使第六十四章 武士彠去職
第四十六章 大雨第八章 祿東贊見駕第三章 結好第五章 射花燈第二十四章 揚州刺史第八十章 武士彠第十八章 山陽酒館第一章 朝覲第五十五章 武順登門第三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六十章 鐵勒九部第六章 賀蘭越石第五十三章 親事府令第六十三章 蘇瀟進宮第二十章 蜀王求見第三十二章 蕭後第三章 長樂公主第七章 曳莽奔疲第四十七章 武威倉第二十九章 灞橋再會第六十七章 神箭第九章 登基大典第五十六章 府軍治水第十五章 大度設的試探第六十五章 江上第三十八章 灞橋臨別第一章 太子之危第十章 年號貞觀第二十二章 汗庭之危第四十一章 女兒謀第三十五章 長孫渙第二十六章 請帖第三十七章 陌刀營第九章 登基大典第五十五章 武順登門第二十四章 揚州刺史第六十五章 伏擊第七十二章 魏王之憂第七十一章 牧羊少年第六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二十三章 行抵揚州第三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十五章 鐵山大捷第三十章 借馬尋釁第八十四章 賭約第六章 文士與道士第五十章 方季長第八十八章 樑王李愔第四十六章 李恪探病第八十章 和親之議第三十一章 殺俘第五十六章 當務之急第三十章 事定第三十一章 殺俘第七十章 段璀殉公第四十六章 設計第八十九章 胭脂湖第九章 南下籌謀第四十七章 鄭元壽第十八章 聘禮第五十八章 磧北大寨第七章 考較第十一章 擇師第六十一章 還京第三十章 破陣第三十九章 突厥之議第八章 自求彈劾第六十三章 薛延陀佈陣第二十八章 彈壓第三十章 借馬尋釁第二十五章 太子患病第三十七章 牙行第三十九章 突厥之議第二十五章 可汗狼騎第三章 靈州軍第十六章 欽陵第四十二章 定襄公主第七十章 空歡喜第四十九章 睢陽渡口第六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二十六章 請帖第四十一章 凱旋第四十五章 三席第六十三章 心結第七章 持節第四章 取義第八十二章 老奴第三章 結好第九章 奪河第十章 拉攏第二十九章 騙城第六十五章 伏擊第四十一章 木秀於林第六十八章 拒親第四十九章 宴後第四章 吐蕃之論第四十二章 外放之論第六章 加註第十一章 唐儉爲使第六十四章 武士彠去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卫辉市| 天柱县| 施甸县| 观塘区| 霞浦县| 交城县| 错那县| 英山县| 建德市| 塔城市| 老河口市| 泉州市| 龙门县| 诸暨市| 塘沽区| 开远市| 涟源市| 纳雍县| 庐江县| 红桥区| 广元市| 浪卡子县| 承德县| 福海县| 宁阳县| 凯里市| 时尚| 汶上县| 布拖县| 北京市| 南昌县| 徐闻县| 侯马市| 孝感市| 阳东县| 周口市| 浏阳市| 武乡县| 同江市| 遂溪县| 新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