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章 考較

入冬在即,唐軍主副帥之間的意見卻各不相同。

張公謹主張穩妥,待來年開春之後再戰,但李靖卻欲行險招,不願就此放過已然士氣漸衰的突厥,欲畢其功於一役,在貞觀三年便全據陰山以南之地。

李靖纔是三軍主帥,既然李靖力主作戰,張公謹身爲副將自然只能遵從,但若李靖只是一味強令,張公謹自己卻另有所思,終究不利戰局。

就在李靖也在思慮該如何解決眼下分歧的時候,城門處突然傳來消息。

“啓稟大帥,城門下有人持蜀王殿下手書前來求見。”守城的士卒奉命入內稟告道。

突厥新敗,此事李恪在突厥的處境必定不會太好,李靖聽到這個時候有人持蜀王手書前來求見,李靖首先的反應是突厥的細作欲藉此詐城。

“城外幾人?”李靖問道。

士卒回道:“城外只一人,此人衣著殘破,神態疲憊,似是連夜趕來。”

只一人?

突厥人若想騙開城門,只一人自然是不夠的。

李靖依舊謹慎地問道:“來人可曾通名?”

士卒回道:“來人自稱蜀王親事府典軍蘇定方。”

李恪年少,尚未開府建衙,李恪的蜀王府只是一個空架子而已,整個蜀王府包括李恪自己在內也不過寥寥數人,至於蘇定方,他們自然是知道的。

“蘇定方?他爲殿下親衛統領怎的來了此處?”親事府典軍本就是親王近衛,蘇定方乃李世民親任,便更是如此,張公謹聽聞蘇定方竟出現在了城外,不免有些好奇。

李靖道:“既持殿下手書,自是奉殿下之命而來,先傳進來驗別真僞再說。”

李靖一邊說著,一邊命人將蘇定方待了進來。

李恪自長安北上爲質時年才八歲,那時的他能不能將《千字文》認全尚且是個問題,更遑論字跡了,無論是李靖還是張公謹,他們又難能認出李恪的字跡,不過好在蘇定方,他們卻還是見過的。

“末將蜀王親事府典軍蘇定方參見大帥。”蘇定方被帶到了帥帳之中,見得帳內的李靖,上前拜道。

前來通稟的士卒說的分毫不差,蘇定方著實衣著破舊,神色疲憊,顯然是歷經艱險之後方纔到此。

“蘇將軍是奉殿下之命來此?”李靖問道。

昨日突厥戰敗,蘇定方奉李恪之命趁亂突圍,蘇定方憑藉著自己的一身不俗的武力,生生奪刀殺了出來,而後又在山谷間繞了整整一夜纔到此處。

此間經歷自是辛苦萬分,但蘇定方對此卻隻字不提,只是上前將李恪的手書交到了李靖的手中,道:“此乃殿下手書,請大帥閱覽。”

李靖聞言,不敢怠慢,親自上前扶起蘇定方,自他的手中接過了李恪的手書。

“定襄道行軍大總管藥師公親啓:自武德九年,本王自請爲質,至今三載有餘,而今終得望王師,歸國有望,吾心甚慰。然本王雖非行伍之人,卻也知行軍不易,北上之途,非有突厥之兵,更有險山峻谷,行之不易。本王府內有親事典軍蘇烈,居突厥之地數載,熟稔地勢,本王特薦之於藥師公。蘇烈其人忠勇,兼有將才,本王竊以可用之爲三軍先鋒,必建功業!”

正如李恪此前對蘇定方所言,李恪的手書乃是他的晉身之階。

李恪手書中的內容很簡單,無非就是舉薦蘇定方爲將,助李靖北伐突厥。

仔細計較起來,李恪只是親王,雖掛了一個益州大都督的虛職,但卻不掌軍事,就李恪眼下的身份而言,他的這封信有些逾矩了,若是李靖願意,大可將此信置之不理。

但李恪這封信卻來的恰是時候,李恪信中之意主戰,正與李靖不謀而合。

李靖問道:“既是三皇子舉薦你來此,想必你必有過人之姿,卻不知如今戰局,你又有何見解?”

李靖的話,蘇定方自然知道他的意思。

蘇定方乃李恪心腹,又受李恪舉薦爲三軍先鋒,然三軍先鋒事關重大,絕不會因爲李恪的一紙書信便將大軍的先鋒官許給眼下還籍籍無名的蘇定方,這對於蘇定方而言,也是一場考較。

這一場考較若是蘇定方過了,有李恪的面子在,先鋒官自然就是他的了,可若是此次考較蘇定方未能叫李靖滿意,以李靖嚴謹的性子,就算有李恪的手書在,蘇定方最多也只能做些閒職。

對於李靖的話,蘇定方也早有準備,蘇定方思慮了片刻道:“定襄乃是堅城,若是強攻恐怕不易,末將以爲當取突襲。”

“恩。”李靖聽了蘇定方的話,點了點頭。

顯然,蘇定方的話並未叫李靖滿意,定襄城強取不易,這誰都能看的出來,但要想敵襲便不是嘴上說的那般簡單了。

蘇定方也不是空談之輩,他當著李靖的面,走到了帥帳中的沙盤前,指著沙盤上的定襄城道:“定襄城位臨陰山,欲取定襄城大路自不可取,以末將觀之,當首取惡陽嶺,借惡陽嶺之道暗度至定襄城,趁夜色襲取。”

李靖聽著蘇定方的話,起初臉色倒還輕鬆,但隨著蘇定方的話講完,李靖的臉色竟變得凝重了起來,對眼前這個籍籍無名的末流將領也多了幾分重視。

出惡陽嶺,夜襲定襄城,蘇定方方纔所言竟與李靖所想不謀而合。

有些東西是天生的,指揮作戰除了兵法才略,對局勢把控的天賦甚至更爲重要。

這一刻,李靖似乎知道了李恪舉薦蘇定方來此的底氣了。

蘇定方有這樣的見識和才略,區區一個先鋒官有何不可,假以時日,就算是讓蘇定方坐在李靖的這個位置也未嘗不行啊。

“君終當坐此。”

李靖少年時拜訪前隋太尉,名臣楊素,那是楊素便曾指著自己的臥榻對李靖說過這番話,今日,李靖竟有一種將這局話送給蘇定方的衝動。

不過蘇定方畢竟是李恪心腹,是李恪的人,李靖絕不想過多地摻和進奪嫡之爭,否則他都想收蘇定方爲徒,繼承自己的衣鉢了。

“蘇將軍之言有理,便按你說的辦。”李靖壓制住眼中的欣賞,語氣故作平淡地對蘇定方道。

第四十章 子罪連父第六十九章 逼反第二章 拒辱第六十章 密信第十九章 風暴將起第四十章 子罪連父第三十三章 再會夷男第七十一章 亡故和新生第十三章 召見第六十二章 長孫衝拜府第二十二章 幷州大都督第十四章 終破突厥第四十二章 李恪入宮第二十七章 便橋之盟第六章 賀蘭越石第七十一章 月下第十章 收局第十一章 擇師第十二章 谷外埋伏第二十五章 可汗狼騎第六十九章 暴露第十八章 山路第四十章 偶遇欽陵第四章 強攻浚稽山第二十三章 改觀第七十一章 亡故和新生第二十一章 夜渡鬱督軍山第六十七章 狄仁傑第三章 西平邊患第二十五章 主政右驍衛第四十章 換帥之議第四章 長孫兄弟第三十一章 留命第二十五章 臨朝大封第七十章 風雲突變第三十八章 把柄第二十二章 東宮密議第三十八章 灞橋臨別第二十八章 揚州策第五十八章 月下心事第八章 自求彈劾第二十四章 長孫衝從軍第二十六章 陌刀入陣第五十六章 隱情第二十六章 東宮偶遇第二十一章 搏殺第二十八章 定汗庭第七章 和親第五十九章 入宮釋疑第四十三章 溫彥博病危第二十五章 太子患病第五十四章 姑蘇府統軍第四十七章 鄭元壽第四十八章 魏王李泰第三章 長樂公主第三十七章 北伐功成第四十三章 李恪設宴第六十五章 連遭打擊第三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四十四章 李長沙第四十一章 鳳求凰第三十五章 議和第三章 自請第五章 玄都觀第十五章 鐵山大捷第八十四章 江陵尋人第七十三章 中眷裴氏第五章 射花燈第四十一章 女兒謀第十三章 盛會第二十三章 豪賭第三章 靈州軍第七章 曳莽奔疲第七十九章 巧取第二十章 西池院第三十九章 突厥之議第六十八章 身後憂第三十三章 請纓第二十章 馬周第十七章 威逼侯君集第三十八章 灞橋臨別第十六章 媚娘抵京第四十七章 鄭元壽第三十九章 太子選馬第九章 飲酒第四十一章 斷腿第三章 李世民第五章 夜襲第六十五章 伏擊第十八章 山陽酒館第二十七章 三策第十一章 薛延陀第四十九章 親往楚州第五十一章 大雨滂沱第十章 落雕弓第六十六章 朔方易主第十七章 仙娘第六十三章 蘇瀟進宮第十四章 恩蔭第六十六章 傳見
第四十章 子罪連父第六十九章 逼反第二章 拒辱第六十章 密信第十九章 風暴將起第四十章 子罪連父第三十三章 再會夷男第七十一章 亡故和新生第十三章 召見第六十二章 長孫衝拜府第二十二章 幷州大都督第十四章 終破突厥第四十二章 李恪入宮第二十七章 便橋之盟第六章 賀蘭越石第七十一章 月下第十章 收局第十一章 擇師第十二章 谷外埋伏第二十五章 可汗狼騎第六十九章 暴露第十八章 山路第四十章 偶遇欽陵第四章 強攻浚稽山第二十三章 改觀第七十一章 亡故和新生第二十一章 夜渡鬱督軍山第六十七章 狄仁傑第三章 西平邊患第二十五章 主政右驍衛第四十章 換帥之議第四章 長孫兄弟第三十一章 留命第二十五章 臨朝大封第七十章 風雲突變第三十八章 把柄第二十二章 東宮密議第三十八章 灞橋臨別第二十八章 揚州策第五十八章 月下心事第八章 自求彈劾第二十四章 長孫衝從軍第二十六章 陌刀入陣第五十六章 隱情第二十六章 東宮偶遇第二十一章 搏殺第二十八章 定汗庭第七章 和親第五十九章 入宮釋疑第四十三章 溫彥博病危第二十五章 太子患病第五十四章 姑蘇府統軍第四十七章 鄭元壽第四十八章 魏王李泰第三章 長樂公主第三十七章 北伐功成第四十三章 李恪設宴第六十五章 連遭打擊第三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四十四章 李長沙第四十一章 鳳求凰第三十五章 議和第三章 自請第五章 玄都觀第十五章 鐵山大捷第八十四章 江陵尋人第七十三章 中眷裴氏第五章 射花燈第四十一章 女兒謀第十三章 盛會第二十三章 豪賭第三章 靈州軍第七章 曳莽奔疲第七十九章 巧取第二十章 西池院第三十九章 突厥之議第六十八章 身後憂第三十三章 請纓第二十章 馬周第十七章 威逼侯君集第三十八章 灞橋臨別第十六章 媚娘抵京第四十七章 鄭元壽第三十九章 太子選馬第九章 飲酒第四十一章 斷腿第三章 李世民第五章 夜襲第六十五章 伏擊第十八章 山陽酒館第二十七章 三策第十一章 薛延陀第四十九章 親往楚州第五十一章 大雨滂沱第十章 落雕弓第六十六章 朔方易主第十七章 仙娘第六十三章 蘇瀟進宮第十四章 恩蔭第六十六章 傳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平市| 屯昌县| 基隆市| 水富县| 广州市| 奇台县| 双牌县| 奎屯市| 体育| 扶绥县| 深州市| 房山区| 台东市| 五莲县| 滦南县| 商都县| 黎川县| 大洼县| 永年县| 谷城县| 白山市| 长泰县| 张家口市| 库尔勒市| 鄯善县| 雅江县| 深州市| 淮滨县| 萨嘎县| 姚安县| 临清市| 阿图什市| 通榆县| 铜陵市| 建湖县| 巴中市| 象州县| 阳城县| 肥西县| 宜丰县| 万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