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千一十章 金陵第一將軍

黃忠的諫言很有道理,陶商的兵馬已經攻克了涪水關和綿竹關,如今屯紮在綿竹縣,離成都不過是咫尺之遙。

若是再往前邁上一步,便可以直搗黃龍,成就一統天下的偉業。

但陶商偏偏就沒有這麼做。

黃忠經驗豐富,他知道機會難得,隨即向陶商提出自己的疑惑。

看著衆將們焦急的神色,陶商爲他們解釋道:“成都眼下雖然近在咫尺,但卻不好攻打,成都這地方,也是落成一千三百多年的古城,城池規模巨大,且劉璋眼下身邊恐還有不少兵馬,他們若是死守,我一時攻克不下,劍閣那面的救兵前來,從後包抄我軍,對我不利。”

衆人仔細琢磨琢磨,好像確實有這份道理。

黃忠又問道:“那丞相的意思,這仗該如何打?”

陶商道:“如果我所料不錯,劍閣的救兵現在正往回奔,但想來不敢回來太多,畢竟劍閣官下還有我二十餘萬大軍,數十名戰將,若是一下子抽調回來的兵馬太多,劍閣有失,到時候他們就得不償失了。”

太史慈似乎明白了:“所以丞相的意思,是先以涪水關和綿竹關爲落腳之處,收服附近郡縣,穩紮穩打,先滅了救兵,然後在驅兵全力攻克成都。”

陶商點了點頭,道:“不錯,我不打退救兵,劉璋或許還會在心中抱有希望,負隅頑抗,我若滅了援軍,劉璋心中的希望破滅,想來再攻克成都,也就不是那麼難的事情了。”

衆人聞言,這才恍然大悟。

己方的丞相果然是智計深遠,膽識過人。

越是到最後一刻,他竟然越不著急,穩紮穩打,反倒是讓對方無間隙可乘。

……

與此同時,張任的兵將正或許向著成都的方向趕去。

一路上他與麾下的吳蘭,雷銅,嚴顏,費關,婁關等將商量……

“敵軍從小路僥倖偷入益州,意在成都,眼下成都之中,尚有劉益州親自掌握的三萬精銳,憑藉成都的堅固成郭,想來堅持一段時間不成問題,咱們不要耽誤時間,緊襲其後,與城內兵馬裡應外合,一鼓作氣,可獲全勝!”、

“諾!”

“諾!”

衆人聞言紛紛點頭,摩拳擦掌,大有血拼之意。

張任又看向劉備指派給他的關羽,道:“關將軍之勇,天下皆聞,此戰還需靠你多多相助。”

關羽淡淡道:“同是盟軍,何必如此多禮。”

“報~!”

就在這個時候,卻見一名斥候縱馬奔馳到了張任的面前,高聲道:“稟張將軍,敵軍的兵馬屯紮在涪水關,整軍布武,嚴守關隘,似乎是在等我軍抵達。”

“什麼?”

張任聞言不由吃驚的長大了嘴巴,道:“敵軍不曾攻打程度?”

那斥候道:“敵軍已經從綿竹返回涪水關,不曾派兵攻打成都。”

張任聞言,不由深深的皺起了眉頭。

“敵軍主將是誰,居然有此等見識?”

“這個……”斥候有些尷尬:“目下尚未打探清楚。”

“繼續再探!”張任惡狠狠的吩咐道。

“諾。”

待斥候走後,張任不由長嘆口氣,很是無奈的道:“這一仗,頗不好打啊,敵軍之主將,見識不凡。”

關羽則是安慰他道:“陶商麾下,猛將能人云集,能做出這等決斷,也在常理之中,不過敵軍轉回涪水關,若是劉益州知曉,從成都派兵夾擊其後,與我等相呼應,倒也不難。”

張任聞言苦笑一下,沒好意思多說。

劉璋是一塊什麼料,他心中最清楚不過,指望著他能夠有出兵和自己夾擊的意識和膽量,比讓母豬上馬作戰都難。

“然不論如何,這仗也得誒繼續打!傳令三軍,兵法涪水關!”

……

與此同時,程度正召開一場激烈的辯論會。

得知攻克了綿竹關的金陵兵將,已經轉回到涪水關了,以黃權和王累爲首的益州臣子,紛紛諫言劉璋出兵。

“主公,敵軍轉駐涪水關,乃是想對抗張將軍的回救之兵,眼下主公當作速出兵,攻打其後,與張將軍遙相呼應,如此方可增加勝算!”黃權苦口婆心的勸諫道。

劉璋很是憂愁的捋著鬚子,他看向法正道:“孝直有何高見?”

法正此刻是越看劉璋越不順眼,這樣的事情還需要問麼?你直接出兵就完事了!多簡單一個事,瞅你那磨磨唧唧的樣子。

與其這麼堅持著,還不如讓益州歸於一統,順應天命,也好過這般繼續和天兵作對。

想到這,法正笑道:“主公,那金陵軍攻打涪水關和綿竹關的時候,都是施展以詭詐伎倆,此番難保不會用計,城中這三萬兵將,乃是主公最後的家底,死一個少一個,若是一個處置不當,成都只怕就會變成無人可守的空城啊。”

劉璋聞言,不由使勁的點頭道:“有些道理,這些兵將乃是我最後的依仗,不可輕動。”

黃權急的直跺腳:“主公,張任若敗,城中有多少兵馬,都是無用啊!”

法正苦口婆心的勸道:“黃公,什麼事能比得上劉益州的身家性命重要?再說了,張將軍乃是我川蜀上將,區區一支偷渡入川的金陵偏師,焉能是他的對手?黃公未免太小心了。”

這一句話卻是說到了劉璋的心坎裡去了。

卻見劉璋使勁的點著頭,一個勁的道:“沒錯,正是此理,還是小心爲上,這兵馬還是先不派了。”

黃權還想再勸,可惜劉璋就是不聽了。

……

益州軍的援軍抵達了涪水關之後,便在涪水關外安排陣勢,向關內邀戰。

陶商站在城牆上,向著下方仔細的觀望,大概瞅了一會之後,心中有數了。

他隨即找了六名戰將,道:“對方的兵馬和我方差不多,但論及戰力還是遠遠不及,若是正面交手,足可一戰而破,你們六人分成六部,從六個方向攻打他,誰若是能收拾了張任,我封他爲金陵第一將軍。”

呂布,趙雲,太史慈,許褚,黃忠,馬超聽了,不由皆是大喜過望,各個摩拳擦掌,意圖一試身手。

少時,便見涪水關的大門打開,金陵軍開始從關內向著關外衝了出來。

第八百七十五章 荊州之末第七百六十四章 詐 死第三百三十五章 銀槍白駒第三百五十章 袁紹南來第八百四十五章 下毒計的龐統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一百二十八章 雪夜會楊奉第八十章 站 隊第二百四十五章 董卓的身體第三百四十四章 燒麥溜茍第二百八十二章 擬定婚期(第一更)第三百零九章 陶商求援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虎寨第四百章 袁術求親第四百六十七章 陶氏糜夫人第二百九十章 許靖薦人才(發燒,這章少點)第七百五十章 夫妻上陣第七百七十八章 兵出中原第八百三十一章 鬥將之爭第一百六十五章 徐州真正的大佬第六百四十章 阿飛的過去第三百四十一章 勤勉好讀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下第一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勤勉好讀第六百二十二章 黃忠趙雲第七百三十章 梟雄之哀第四百八十八章 傷心的俘虜袁譚第五百九十章 高幹和袁譚第六百一十六章 一棒一棗第五百零三章 緊守五地!第三百六十六章 劉備的心第三百一十一章 糜竺擲金第四百零四章 三家謀袁第八百二十八章 徐晃的重傷第七百三十八章 設計伏張郃第八百章 收呂布第四百九十七章 袁紹南征第六百六十一章 跨海奪城第三十五章 桃園兄弟第八百七十五章 驚 變第八十一章 附 庸第三百零一章 淮水畫舫第五百三十五章 尋找外甥第六百七十九章 坦誠相告第八百五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八章 樹立軍威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 舞第八百七十二章 膽大的丁奉第七百九十五章 破許昌第四百七十八章 驚鴻一舞獻玉璽第九百九十八章 曹操的機會第一百二十八章 雪夜會楊奉第八百五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七十四章 洛 陽第一百六十七章 全都要第六百四十四章 拍桿之威第一千零一章 各有所謀第五百六十章 神乎其技第八百六十三章 韓浩第八百五十章 念舊情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一百一十三章 談條件(二合一章節)第三百六十三章 諸多豪傑第四百四十八章 袁術之妾與袁術之女第六百九十五章 約見黃巾賊第二百零六章 君子與錦帆賊第一千零三章 各有謀劃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局定矣第八百一十七章 敗關羽第三百五十六章 趙雲的歸屬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世強將第九百一十九章 兩將醒悟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送信來我回信(第四更)第六百四十七章 暫且罷兵第四百八十七章 袁女之心第五百九十章 高幹和袁譚第八百六十二章 放孫權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竄王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甫嵩的想法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手有三家第四百零七章 術 逝第五十四章 年輕的孫策第五百一十二章 遊擊襲擾第七百八十三章 謀荀彧第四百三十五章 陶商之賭第七百二十八章 揣測曹操第一百三十三章 歸 順第七百二十五章 高手過招第六百八十六章 情深義重小袁熙第六百二十六章 深山猛士第八百三十七章 仇人見面第七百八十章 召誰來第七百三十章 梟雄之哀第五百五十章 烏巢,攻耶,不攻耶?第四百七十四章 恐怖的袁氏兄弟第四百九十八章 文士對罵第八百一十三章 水落第八百二十六章 關羽欺負人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決戰涪水關第四百八十二章 陶禰交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尔滨市| 旬邑县| 合肥市| 巴马| 昆山市| 汝南县| 察雅县| 武威市| 光泽县| 仙居县| 乳源| 沾化县| 克东县| 丹东市| 安康市| 临海市| 娱乐| 昭觉县| 含山县| 尼勒克县| 蓬溪县| 汾阳市| 沙洋县| 萨迦县| 西吉县| 柯坪县| 天柱县| 广州市| 河间市| 阿瓦提县| 曲沃县| 成安县| 广河县| 许昌市| 文登市| 澳门| 津市市| 望城县| 泰州市| 宜春市| 宁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