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千零九章 轉(zhuǎn)攻後援

劍閣關(guān)。

金陵軍幾天沒有動靜了,不曾派兵攻關(guān),也不曾派兵邀戰(zhàn),也沒有在使用什麼陰謀詭計。

當(dāng)然了,其實他們並不是沒有使用什麼陰謀,而是關(guān)內(nèi)的衆(zhòng)人沒有察覺到罷了。

張任以及蜀中衆(zhòng)將倒是沒感覺到什麼,但曹操和劉備多少有些坐不住了。

其他人對陶商不瞭解,但曹操和劉備與陶商認識了十幾年,自然是熟悉對方的秉性。

那賊小子從來就不是安於現(xiàn)狀,認吃虧的主,怎麼可能將這麼多的兵將陳列在劍閣關(guān)下,每日只是在校場練兵,既不攻關(guān),也不有所動作。

但事實證明,陶商就是這麼做的。

這一日,卻見敵將麴義和徐晃二人,又組織兵馬在其營寨中的校場內(nèi)操演,雖然相隔甚遠,但是殺聲震天,即使是遠處的劍閣關(guān)內(nèi),也能依稀的聽見其中的喊殺聲。

張任站在關(guān)上,聽見了遠處順著空氣依稀飄來的喊殺聲,不由的冷笑一聲,道:“區(qū)區(qū)小賊,使出這等擾心之計,著實可笑,”

嚴顏亦是笑道:“我等關(guān)內(nèi)防禦森嚴,如同銅牆鐵壁一般,任他使出何等詭詐之計,也是無用,最後亦不過是乖乖退去而已?!?

蜀中的將官都很是自信,但曹操顯然不這麼想。

“不對……”曹操淡淡的唸叨道:“姓陶的不是凡人,心性之毒辣也非常人,他不可能就這個甘心將兵馬陳列在劍閣下方空耗費錢糧,一定是另有圖謀?!?

嚴顏呵呵笑道:“另有圖謀也沒用,劍閣關(guān)的堅固在這擺著呢,憑他是不可能越過去的,想過劍閣,無異於做夢……”

“報!”

就在幾個人說話的功夫,去見一名蜀兵快步奔上城頭,對著張任拱手道:“張將軍,成都有告急文書送至?!?

“告急文書?成都?”張任一聽這兩個詞,不知爲(wèi)何,心頭禁不住一陣狂跳。

他疑惑的從士兵手中拿過那份文書,然後緩緩的展開讀起來。

“哎呀!”

讀了沒一會,便見張任蹲下身子,捂著胸口高聲喊疼。

嚴顏看到張任這幅樣子,頓時嚇了一跳。

“張將軍,你這是怎麼了?”

張任的腦袋上冷汗直冒,道:“心、心口疼……”

嚴顏聞言,不由大驚失色。

他疑惑的看著張任,奇道:“你這麼年輕,怎地還染上個心口疼的毛???”

張任哆哆嗦嗦的將手中的書信遞給他,道:“你看吧。”

嚴顏疑惑的接過那封書信讀了一下。

上面的內(nèi)容言簡意賅,就是說明了成都告急。

大致還說明了一下金陵軍如同天降,突然出現(xiàn)在涪水關(guān),輕而易舉的拿下了楊懷和高沛,將他們統(tǒng)統(tǒng)拿下。

如今那些如同天神下凡的金陵兵已經(jīng)以極快的速度開往綿竹關(guān)。

劉璋在書簡中結(jié)尾重重的寫下兩個字。

“救吾!”

“哎呀!”嚴顏看完之後,也捂著胸口蹲在了地上,看那模樣,這心臟病犯的比張任更甚。

曹操拿過書信看完之後,氣的下顎的鬍子直抖。

“陶家小賊,曹某就知道他肯定沒憋什麼好屁,想不到居然來了這麼一手,他是從哪裡繞過劍閣的?”

張任這時候已經(jīng)緩過些勁來,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站起身來,穩(wěn)住身形。

“能繞過劍閣而直抵綿竹關(guān)的路,也唯有陰平古道了?!?

劉備很是焦急的道:“既知道陰平古道容易讓敵軍可成,爲(wèi)何還不在其道設(shè)埋?”

張任搖了搖頭,道:“那道路崇山峻嶺,走獸不進,飛鳥不入,根本就不是人能走的地方,好端端的,誰會往那裡面安排兵將?”

嚴顏道:“此時還說這些有什麼用?耽誤之急,是趕緊回援,成都一旦被攻克,萬事皆休!”

張任尋思了一下,道:“我和嚴將軍率兵本部兵馬火速趕回成都,這劍閣關(guān)就拜託曹司空和玄德公了。”

劉備亦是道:“事關(guān)重大,我卓二弟隨同張將軍一起回去,務(wù)必要救成都於水火。”

當(dāng)下,幾人分兵已定,張任,嚴顏聯(lián)合關(guān)羽等人回返成都。

與此同時,陶商的兵馬已經(jīng)來到了綿竹關(guān)。

在得知了陶商的兵馬攻克了涪水關(guān)之後,劉璋立刻派遣麾下的吳懿和卓應(yīng)前來鎮(zhèn)守綿竹,並增添兵將,以保成都。

但是如今丹陽精兵和南蠻營已經(jīng)在涪水關(guān)重新整備,並用涪水關(guān)內(nèi)的武庫將隊伍重新整備,並連夜製作攻城器械,運往綿竹關(guān)。

到了綿竹關(guān),陶商二話不說,直接親自指揮,扣關(guān)攻打。

南蠻營和丹陽精兵的戰(zhàn)士都是悍不畏死的強卒,與卓應(yīng)和吳懿所率領(lǐng)的蜀軍相比,著實是強出太多。

不消多大一會,精銳的士卒便攀爬上了綿竹關(guān)的關(guān)口。

卓應(yīng)在城牆上指揮,卻見趙雲(yún)已經(jīng)是身先士卒的殺上了城頭,他二話不說,舉起隨身的青釭劍,對著卓應(yīng)就是一劍猛然揮出。

卓應(yīng)大叫一聲,應(yīng)聲倒地,鮮血濺灑在了綿竹關(guān)的城頭。

而離他不遠的吳懿看到這種情況,渾身戰(zhàn)慄,不敢在與金陵軍硬碰硬,隨即大呼要求投降。

趙雲(yún)將其活捉,帶往陶商的面前。

面對陶商,吳懿哆哆嗦嗦的跪倒在地,請求饒命。

陶商看著他道:“吳懿,你在蜀中所任何職?”

吳懿不敢怠慢,忙道:“在下在劉益州麾下任中郎將。”

陶商點了點頭,道:“我升你爲(wèi)中軍護軍,食邑贈百石,待西川平定後,根據(jù)功勞在論功行賞,現(xiàn)在給你一個機會,你願不願意爲(wèi)我做點事情?”

吳懿忙道:“丞相但有吩咐,懿不敢不從?!?

陶商點了點頭,道:“好,其實我交給你的任務(wù)很簡單,我會派人領(lǐng)兵跟著你,你以綿竹關(guān)爲(wèi)起點,往成都周遭各縣,說服守縣城的各部將官都來納降,若是事成,我日後定然會有賞賜?!?

吳懿不是益州本地人,乃是中原人士,昔日隨同劉焉一起入蜀,在軍中有些威望,而且又與劉氏有通家之後,因此若是讓他去勸服周遭的守軍,倒是事半功倍。

於是,陶商讓阿飛引領(lǐng)著吳懿往成都附近說降各縣的守將去了。

黃忠,趙雲(yún),太史慈等人多少有些不明白。

黃忠當(dāng)先問道:“如今綿竹關(guān)已經(jīng)克,只餘下成都盡在眼前,丞相不火速進攻成都,反倒是去收服周邊縣城,遷延時日,只怕有變?!?

第四百四十四章 反激將第八百二十三章 全面戰(zhàn)爭第八百四十八章 各有勝敗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用八陣圖第五百三十六章 微妙的格局第八百八十三章 轉(zhuǎn)戰(zhàn)宛城第五百一十七章 失手被擒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六百一十九章 競爭對手第一百六十四章 終回徐州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絕技第六十八章 只救一半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二百五十二章 豪華陣容第四百五十四章 甩手縣尊司馬懿第八百四十九章 荊 南第六百七十章 田豐“報恩”第五百一十五章 太史鬥顏良第一千一十章 金陵第一將軍第九百零四章 張遼畫符第三百一十章 好美色的孔北海第一百八十七章 郡守募兵第三百六十三章 諸多豪傑第一百五十八章 袁家乾兒(第九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五百五十七章 壞事的曹昂第七百九十一章 回徐州第八百零九章 再成全你一次第五百二十八章 虎賁統(tǒng)領(lǐng)第八百四十四章 陷陣之威第八百八十一章 安撫荊州第三百零五章 袁曹的詭異行動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七百七十七章 除袁佈局第八百九十一章 計毒施毒第三百七十九章 狼狽結(jié)合第四百九十章 外禍內(nèi)因第一百二十八章 雪夜會楊奉第六十六章 中 丞第四百五十二章 宗族五將第三百一十九章 以糧擒賊第八百零八章 曹陶酣戰(zhàn)第五百五十九章 袁尚的失誤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觴第五十章 共同追擊第七百二十六章 夏侯之眼第七百二十六章 夏侯之眼第三百九十六章 固執(zhí)的少女第四百九十八章 文士對罵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八百一十六章 郭嘉的呼應(yīng)第九十九章 自波城第四十二章 兩方的動靜第七百八十章 新的第一諸侯第三百五十三章 衆(zhòng)籌大會第五百二十八章 虎賁統(tǒng)領(lǐng)第二百四十九章 三路兵馬第二百六十五章 末日前夕第九百章 一意孤行第八十九章 未來第五十七章 亡百姓苦第三百一十五章 屢屢得手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曹劉之終第六百九十四章 煮酒論英雄第七十四章 洛 陽第七百二十八章 揣測曹操第一百五十四章 君子與王子 (第五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才 (第七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百二十五章 內(nèi) 應(yīng)第八百四十三章 董卓孫女第三百六十八章 泰山五賊第三百七十一章 陶商洞房第四百二十四章 糜貞的湯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五百三十五章 尋找外甥第八百二十三章 全面戰(zhàn)爭第五十八章 趕將而上第六百六十章 雄父衰兒第八百章 定許昌第六百五十二章 黑山求援第八百三十二章 堤壩之爭第四百三十八章 徐盛請纓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甫嵩的想法第六百九十四章 煮酒論英雄第八百五十五章 設(shè)計劉磐第八百三十九章 訪蔡瑁第一百六十七章 全都要第八百一十八章 劉備VS陶商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四十章 破華雄第二百四十五章 董卓的身體第三百九十二章 以假亂真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 戰(zhàn)第八百二十六章 戰(zhàn)況愈烈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名猛將第五百一十九章 高幹的爲(wèi)難第六百二十六章 深山猛士第八百四十一章 奸計落空第三百五十五章 幽州牧的歸屬
第四百四十四章 反激將第八百二十三章 全面戰(zhàn)爭第八百四十八章 各有勝敗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用八陣圖第五百三十六章 微妙的格局第八百八十三章 轉(zhuǎn)戰(zhàn)宛城第五百一十七章 失手被擒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六百一十九章 競爭對手第一百六十四章 終回徐州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絕技第六十八章 只救一半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二百五十二章 豪華陣容第四百五十四章 甩手縣尊司馬懿第八百四十九章 荊 南第六百七十章 田豐“報恩”第五百一十五章 太史鬥顏良第一千一十章 金陵第一將軍第九百零四章 張遼畫符第三百一十章 好美色的孔北海第一百八十七章 郡守募兵第三百六十三章 諸多豪傑第一百五十八章 袁家乾兒(第九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五百五十七章 壞事的曹昂第七百九十一章 回徐州第八百零九章 再成全你一次第五百二十八章 虎賁統(tǒng)領(lǐng)第八百四十四章 陷陣之威第八百八十一章 安撫荊州第三百零五章 袁曹的詭異行動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七百七十七章 除袁佈局第八百九十一章 計毒施毒第三百七十九章 狼狽結(jié)合第四百九十章 外禍內(nèi)因第一百二十八章 雪夜會楊奉第六十六章 中 丞第四百五十二章 宗族五將第三百一十九章 以糧擒賊第八百零八章 曹陶酣戰(zhàn)第五百五十九章 袁尚的失誤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觴第五十章 共同追擊第七百二十六章 夏侯之眼第七百二十六章 夏侯之眼第三百九十六章 固執(zhí)的少女第四百九十八章 文士對罵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八百一十六章 郭嘉的呼應(yīng)第九十九章 自波城第四十二章 兩方的動靜第七百八十章 新的第一諸侯第三百五十三章 衆(zhòng)籌大會第五百二十八章 虎賁統(tǒng)領(lǐng)第二百四十九章 三路兵馬第二百六十五章 末日前夕第九百章 一意孤行第八十九章 未來第五十七章 亡百姓苦第三百一十五章 屢屢得手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曹劉之終第六百九十四章 煮酒論英雄第七十四章 洛 陽第七百二十八章 揣測曹操第一百五十四章 君子與王子 (第五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才 (第七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百二十五章 內(nèi) 應(yīng)第八百四十三章 董卓孫女第三百六十八章 泰山五賊第三百七十一章 陶商洞房第四百二十四章 糜貞的湯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五百三十五章 尋找外甥第八百二十三章 全面戰(zhàn)爭第五十八章 趕將而上第六百六十章 雄父衰兒第八百章 定許昌第六百五十二章 黑山求援第八百三十二章 堤壩之爭第四百三十八章 徐盛請纓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甫嵩的想法第六百九十四章 煮酒論英雄第八百五十五章 設(shè)計劉磐第八百三十九章 訪蔡瑁第一百六十七章 全都要第八百一十八章 劉備VS陶商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四十章 破華雄第二百四十五章 董卓的身體第三百九十二章 以假亂真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 戰(zhàn)第八百二十六章 戰(zhàn)況愈烈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名猛將第五百一十九章 高幹的爲(wèi)難第六百二十六章 深山猛士第八百四十一章 奸計落空第三百五十五章 幽州牧的歸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永县| 四平市| 大冶市| 奉节县| 三台县| 建水县| 广灵县| 色达县| 无棣县| 福海县| 会理县| 徐州市| 景宁| 休宁县| 舞钢市| 玛曲县| 寻乌县| 兴文县| 正定县| 宜昌市| 旺苍县| 五家渠市| 剑阁县| 加查县| 屏东市| 金华市| 新密市| 金沙县| 呈贡县| 河间市| 巴林右旗| 新田县| 双柏县| 高要市| 龙里县| 郑州市| 高平市| 安龙县| 合山市| 弋阳县| 舒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