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觴

陶商的詞雖然氣勢磅礴,意境深遠,但很多句子的語境,跟當時的盛況並不相符。

比如“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等句,就當時的情況,別說是鹿和烏鵲,就是一隻臭蟲,也根本沒有地方找去。

歸根結(jié)底,大家也只能用一個答案來解釋這種情況。

就是丞相實在是太他孃的能胡編了!

但陶商的詞別的都能圓過去,但最後一句他終歸還是不能說出口。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一句實在是太敏感了,陶商說什麼也不能把它抖出來。

其實當天的陶商也是喝的有點多,不然的話,他絕對不可能將《短歌行》順嘴給背了出來。

著實是有些對不起孟德兄了。

不過仔細想想,陶商覺得自己對不起曹操的事情還有很多,好像不差這一件兩件的。

大家都這麼大熟了,應(yīng)該不算事。

……

陶商這邊張羅著過年,曹操那邊也在過年,除夕夜過後的幾日,曹操沒太理會軍務(wù),而是每日專研一卷珍藏多時的手稿,時不時的靈感來了,就向上面填詞。

這是他這段時間,精心創(chuàng)作的詞曲《短歌行》,目下還沒有問世,只是因爲曹操只寫完了前半段,還有後半段沒有寫完,需要仔細揣摩,嚴加核詞纔是。

畢竟,這首《短歌行》可是說是他這一段時間以來,最費心思的一篇佳作了。

曹操相信,自己的這篇文章一旦面世,必可流傳後世,名留千古。

這一日下午,就在曹操仔細鑽研自己短歌行的時候,曹昂匆匆而來,對他道:“父親!”

曹操擡頭看了看她,笑了。

這次過年,曹昂專門請纓從許昌而來,代表家人來前線看望自己,並帶上了從許昌送來的禮物,可以說是孝順至極。

對於曹昂的表現(xiàn),曹操感到非常的滿意。

“子修啊,來此何事?”

曹昂恭敬的向著曹操施了一禮,道:“年關(guān)已過,父親身體無恙,一切順利,孩兒卻也是應(yīng)該回去,向母親,姨娘,還有弟弟們報平安了。”

曹操放下了手中的簡牘,道:“回去吧,爲父不在,你便是曹家的頂樑柱,好好照顧你的弟弟們,給他們做個表率。”

“諾。”曹昂拱手稱是,低下頭時,目光所及卻是掃到了曹操桌案上的簡牘。

“咦?”

曹昂擡過頭去,仔細的讀著曹操簡牘上的詞句,道:“這莫不是?”

曹操看見曹昂的表情,心中很是滿意。

自己這乖兒子還是挺識貨的。

“怎麼樣?這詞句還不錯吧?”曹操捋著鬚子,笑呵呵的問道。

曹昂驚訝的擡頭望向曹操,道:“父親也喜歡陶商所創(chuàng)的《短歌行》?”

“噗嗤!”

曹操捋著自己鬍鬚的手,硬生生的拽下了一截。

“你說誰創(chuàng)的……《短歌行》?”

曹昂詫異的看著曹操道:“陶商啊,父親桌案上這個,不就是麼,據(jù)說是陶商除夕之夜所創(chuàng),目下已經(jīng)傳往各州了。”

曹操的眼珠子幾乎都要蹦出來了。

他使勁的嚥了一口吐沫,艱難的對曹昂道:“陶商寫的短歌行內(nèi)容爲何?你且背一遍給爲父聽聽。”

曹昂心中奇怪。

你桌案上不就放著呢嗎?

爲什麼還要我背?

但既然是父親的要求,曹昂卻也沒有辦法迴避。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朗聲道:“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隨著曹昂背誦出來的詞句越多,曹操的臉色變越來越蒼白。

自己寫出來的,都沒有曹昂背出來的多,而且自己這段時間,一直卡住的瓶頸地方,經(jīng)過曹昂一背,便豁然開朗,彷彿爲曹操打開了一片新的天地。

天下之巧合,莫過於此!

難道那姓陶的當真有鬼神之能?能想自己之所想,算自己之所算?

簡直就是妖物啊!

曹操吃驚的合不攏嘴,渾身彷彿都在顫抖。

曹昂一首詩詞背完,感慨道:“陶商雖然是咱們的敵人,但不得不承認,他確實是個厲害的人物,不但會寫小春文,還會寫詩詞……這首詞足可流傳千古了,不過可惜卻差了一句……”

曹操正在愕然和震驚之中,聞言一愣,奇道:“差了一句?”

曹昂又將陶氏《短歌行》給曹操背誦了一遍,曹操仔細一品,發(fā)現(xiàn)果然是少了最後一句。

他疲憊的衝著曹昂揮了揮手,道:“你先出去吧,容我想想。”

曹昂心中不明白曹操要想什麼,但還是聽話的走了出去。

曹操在房間中,疲憊的揉了揉眼睛,然後開始一遍一遍的回念著曹昂適才爲他背誦的詞句。

少時,便見曹操重重的一拍桌案,怒道:“這有什麼難寫的……最後一句就用‘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啊!……這姓陶的混蛋!”

……

年節(jié)之後,這一日,劉虎俾悄悄的來見陶商。

陶商早就知道劉虎俾會來見他,因此也不意外。

“丞相要派我父親去南匈奴王庭?”劉虎俾猶豫的問陶商道。

陶商點了點頭,笑道:“正是如今南匈奴王庭的大單于之位虛位以待,你父親對此事上了心,若是不乘此機會拿下大單于之位,今後只怕是沒有好機會了。”

劉虎俾聞言盲打:“丞相當初不是答應(yīng)過我,不讓我再回草原了嗎?”

陶商笑呵呵的道:“其實我也不想這樣做,但現(xiàn)在是你父親想要回去掌權(quán),陶某也不好說什麼。”

劉虎俾緊緊的咬著嘴脣:“若是如此,我這輩子豈不是都不能回金陵?我是漢人啊。”

陶商長嘆口氣:“話雖如此,可惜你終歸還不是南匈奴的大單于,你若是當了單于,這當中之事或許就好解決了。”

陶商的話猶如警鐘一樣,重重的敲擊在劉虎俾的耳膜中。

劉虎俾呆愣了一會,突然道:“若是我成爲了南匈奴大單于,是不是就可以攜裹著部落的人,歸於漢境了?”

陶商聞言一愣,長嘆口氣。

“想法是好的,可惜你當不了。”

“我爲何當不了!”劉虎俾急忙自諫道:“論及忠心,我父親遠遠不及我對丞相,丞相若是願意扶持於我,事成之後,我一定攜匈奴之衆(zhòng)歸於王化,爲丞相驅(qū)馳。”

第六百九十一章 張寧的決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袁紹南征第三十八章 攻城戰(zhàn)第一百零七章 避盟友第九百一十八章 攻陽平關(guān)第八百一十九章 損 失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八百三十五章 陶商臨陣第八百章 定許昌第八百四十章 情深義重第五百九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七百九十五章 劉曹興兵第八百六十六章 金陵城的守護者第一百三十五章 再 賠第二百六十一章 猛 將第一百一十五章 父 女(二合一章節(jié))第一千零四章 營外的埋伏第一千零六章 偷渡陰平第五百零六章 河北顏良第三百五十一章 跟宦官交朋友第三百六十九章 婚期除惡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七百五十五章 骨肉兄弟第四百二十三章 安排佈置第四百九十七章 袁紹南征第九百一十五章 陶軍新秀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欲收韓猛第二百四十四章 張仲景第七百章 賤招第二百六十章 羣毆呂布第二百八十四章 目標是假和尚(第三更)第二百七十六章 董卓的遺囑第三百三十一章 舊識勁敵第四百一十八章 子承父業(yè)第七百七十二章 洶涌暗流第八百二十五章 襄樊之戰(zhàn)第五十六 追擊董卓第三百一十四章 郭嘉行刺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衰落第二百五十八章 青春期的張郃第三百零七章 說聲對不起第一千章 憤怒的情緒第八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戰(zhàn)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舅與甥第六十五章 初 會第七百六十六章 末路英雄的想法第八百四十八章 隱瞞的真相第二十三章 虎有傷人意第八百六十八章 二老出山第七百八十三章 文丑的決心第八百七十章 張飛的仇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呂布的小心思第二百九十五章 浴佛會第二百零一章 競選盟主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能成功的談判第八十八章 弱質(zhì)幼女?第四百二十七章 許氏憨娘第八百八十三章 轉(zhuǎn)戰(zhàn)宛城第八百四十一章 奸計落空第八百三十二章 堤壩之爭第八十三章 你吟我對第五百六十三章 龍鳳再鬥第四百五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七百九十九章 英雄非昔年第八百三十八章 諸葛瑾到來第八百七十七章 復仇的火焰第六百二十章 誰爲第一第四百零二章 諸葛論五分第五百六十八章 如此盟友第八百一十四章 良機第二百四十五章 董卓的身體第八百六十五章 滅孫家第六百九十章 陶商的底線第五百零九章 再用袁譚第四十九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才 (第七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七百八十一章 得二奸臣第四百五十章 少了兩個人第六百八十六章 情深義重小袁熙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將之才第一百五十九章 君子與鬼才(第十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第五百六十五章 鏖戰(zhàn)結(jié)束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漢交鋒第三百九十四章 開倉放糧第六百八十八章 立誓報仇第一千零一章 各有所謀第八百六十二章 放孫權(quán)第五百一十七章 失手被擒第七百八十二章 河北餘孽第八百一十七章 敗關(guān)羽第五十四章 年輕的孫策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碎的友誼第四百五十四章 甩手縣尊司馬懿第三百一十六章 劉備失利第八百五十五章 設(shè)計劉磐第五百零七章 袁紹的疑惑第四百九十章 外禍內(nèi)因第八百七十九章 追 擊第四百九十八章 文士對罵
第六百九十一章 張寧的決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袁紹南征第三十八章 攻城戰(zhàn)第一百零七章 避盟友第九百一十八章 攻陽平關(guān)第八百一十九章 損 失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八百三十五章 陶商臨陣第八百章 定許昌第八百四十章 情深義重第五百九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七百九十五章 劉曹興兵第八百六十六章 金陵城的守護者第一百三十五章 再 賠第二百六十一章 猛 將第一百一十五章 父 女(二合一章節(jié))第一千零四章 營外的埋伏第一千零六章 偷渡陰平第五百零六章 河北顏良第三百五十一章 跟宦官交朋友第三百六十九章 婚期除惡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七百五十五章 骨肉兄弟第四百二十三章 安排佈置第四百九十七章 袁紹南征第九百一十五章 陶軍新秀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欲收韓猛第二百四十四章 張仲景第七百章 賤招第二百六十章 羣毆呂布第二百八十四章 目標是假和尚(第三更)第二百七十六章 董卓的遺囑第三百三十一章 舊識勁敵第四百一十八章 子承父業(yè)第七百七十二章 洶涌暗流第八百二十五章 襄樊之戰(zhàn)第五十六 追擊董卓第三百一十四章 郭嘉行刺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衰落第二百五十八章 青春期的張郃第三百零七章 說聲對不起第一千章 憤怒的情緒第八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戰(zhàn)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舅與甥第六十五章 初 會第七百六十六章 末路英雄的想法第八百四十八章 隱瞞的真相第二十三章 虎有傷人意第八百六十八章 二老出山第七百八十三章 文丑的決心第八百七十章 張飛的仇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呂布的小心思第二百九十五章 浴佛會第二百零一章 競選盟主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能成功的談判第八十八章 弱質(zhì)幼女?第四百二十七章 許氏憨娘第八百八十三章 轉(zhuǎn)戰(zhàn)宛城第八百四十一章 奸計落空第八百三十二章 堤壩之爭第八十三章 你吟我對第五百六十三章 龍鳳再鬥第四百五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七百九十九章 英雄非昔年第八百三十八章 諸葛瑾到來第八百七十七章 復仇的火焰第六百二十章 誰爲第一第四百零二章 諸葛論五分第五百六十八章 如此盟友第八百一十四章 良機第二百四十五章 董卓的身體第八百六十五章 滅孫家第六百九十章 陶商的底線第五百零九章 再用袁譚第四十九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才 (第七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七百八十一章 得二奸臣第四百五十章 少了兩個人第六百八十六章 情深義重小袁熙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將之才第一百五十九章 君子與鬼才(第十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第五百六十五章 鏖戰(zhàn)結(jié)束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漢交鋒第三百九十四章 開倉放糧第六百八十八章 立誓報仇第一千零一章 各有所謀第八百六十二章 放孫權(quán)第五百一十七章 失手被擒第七百八十二章 河北餘孽第八百一十七章 敗關(guān)羽第五十四章 年輕的孫策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碎的友誼第四百五十四章 甩手縣尊司馬懿第三百一十六章 劉備失利第八百五十五章 設(shè)計劉磐第五百零七章 袁紹的疑惑第四百九十章 外禍內(nèi)因第八百七十九章 追 擊第四百九十八章 文士對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冈市| 平乡县| 从化市| 毕节市| 高安市| 健康| 玉山县| 多伦县| 上杭县| 天镇县| 都兰县| 平江县| 郓城县| 乾安县| 资溪县| 凌云县| 绥德县| 米林县| 景德镇市| 徐闻县| 教育| 浮梁县| 济南市| 石林| 宜良县| 黄陵县| 宽城| 利川市| 光山县| 武鸣县| 龙泉市| 大埔区| 大余县| 常州市| 临澧县| 姜堰市| 金乡县| 连州市| 扎鲁特旗| 柳江县| 岳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