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八十四章 目標是假和尚(第三更)

這一日,又到了每月固定祭奠孫堅的時辰,孫策依舊是照例來到孫堅的墳前,燒香祭拜,焚香扣頭,打掃陵墓四周的雜草泥土。

古人的規矩繁雜,一個短短的祭奠過程,幾乎耗費了整整一上午的時間,等到忙完所有的事之後,已經是臨近晌午了。

就在孫策剛剛祭奠完孫堅的陵墓之時,卻見遠處一輛馬車緩緩的向孫堅之墓行駛而來,而馬車上面,一個長相極爲俊朗,英俊到讓男人看到他都會臉紅的俊朗青年,正在衝著孫策友好的微笑。

見了來人,孫策頓時愣住了。

少時,馬車臨近,那男子下了馬車,命隨身的僕從將食盒中的祭品擺放在孫堅的墓碑前,然後恭敬的施以拜禮。

“孫伯伯,小侄兒前來看你了。”

英俊男子的語氣沉痛,眼眸中有點點的淚光閃過。

孫策這時候已經是回過神來,他長嘆口氣,對英俊男子道:“公瑾,你怎麼來了?”

周瑜擦乾了眼淚,轉頭看向孫策,感慨道:“自打孫伯父去後,兄長便將伯母搬離了舒縣回至富陽,一年多了也不曾來個信,愚弟惦記兄長,因而藉著去看望從父的機會,轉道來富陽縣見相見……適才去了孫氏的祖宅,見過伯母后,方知你在伯父的陵前盡孝。”

孫策恍然的“哦”了一聲,感慨道:“賢弟真是有心了,愚兄替家父在這裡感謝賢弟高義。”

周瑜聞言露出了笑容,那俊朗的笑容彷彿能化開冰山,溫暖世間,光照大地。

“兄長,小弟來時命下人略備了些小菜,咱們且坐且談,小弟有些話想對兄長說。”

周瑜和孫策乃是同年所生,但周瑜卻一直對孫策以弟自居。

趕上晌午,兩人便即在孫堅墓碑旁的葦棚內安歇閒談。

“兄長可知道,董卓身死,袁紹和曹操的聲勢蓋天,徐州的陶氏亦是因參加此戰而變的聲名素著。”

孫策的表情不喜不怒,淡淡道:“我雖在守喪之時,但對天下大事,亦是不敢有絲毫的怠慢,賢弟說的這些我自然是知曉的。”

周瑜急切的道:“既然如此,兄長如何還能在此坐守的住?”

孫策苦笑的答道:“坐不住又能怎樣?眼下爲兄可還是在守喪期中,難道還能與他們出去爭不成……”

周瑜堅定的搖了搖頭,道:“金陵城的陶商就不似你這般,聽說他的老師皇甫嵩在身死之前,嚴令陶商只許爲他守喪三日,否則便不復爲師徒也,此事天下皆知……他們爲何如此?蓋因陶商和皇甫嵩都知曉,眼下亂世之際不同於清平之時,時時皆有瞬息之變,就猶如袁紹和曹操領袖關東,袁術濡須之敗,太平公子崛起東南,公孫瓚界橋之敗,董卓函谷關之歿,長安諸方爭雄,幾乎都是在雷霆之時發生的,當此大亂時節,兄長若是一味坐守,只會錯失良機!”

孫策聞言沒有說話,他在靜靜的尋思周瑜話中之意。

“公瑾之言甚是有理,不過我縱能請動家母與宗族們出面,免了我剩餘的這一年的守喪之期,但難辦的是,家父舊日之兵現由孫賁統領,盡在袁術麾下,我縱想成事,但兵權拿不回來,只怕是亦難展翅。”

周瑜聽了這話,哈哈大笑。

他指了指孫策,又指了指腳下,道:“自打伯父去世,兄長這些年一直便是居住在這富陽之地,你可是好久都沒見過袁術了,哪裡還會知曉他在想什麼?而愚弟可是一直在舒城居住,對袁術現在的情況很是瞭解,他現在可不是當年那個意氣風發,大有橫掃江南之勢的袁公路了!”

孫策聞言奇道:“公瑾此言何意?袁術現在與當初有何不同?”

周瑜笑著回道:“濡須塢一戰,袁術連連喪敗於陶商之手,又被劉表乘機襲取了南陽郡,不但輸了陣仗,還丟了根本,以袁公路的狹隘性情,這口氣他又怎麼能咽的下去?偏偏金陵城的陶商發展迅猛,聲勢不俗,聽說首陽山一戰,呂布的赤兔馬都被他繳了!此等威勢,袁術縱有心征討,但也是不敢輕動,他甚怕出現上一次的敗局。”

說到這,周瑜頓了頓,道:“袁術麾下,缺可用人之啊。”

說到這,孫策似是明白周瑜的意思了。

“公瑾的意思是,愚兄若是現在回去幫袁術的話,袁術很有可能會重用爲兄?然後爲兄便可以藉機……”

周瑜見孫策一點即透,非常開心,誇讚道:“兄長明智!不錯,姓袁的現下心中,最恨的人就是陶商,只要兄長去他那裡盡述與陶商不共戴天,願替其討伐之願,相信拿回昔日的兵馬應該不是難事,況且兄長若是要成大業,非據江東之境不可……如此說來,陶商佔據丹陽郡,挾持揚州刺史劉繇,心思只怕也是有意全據江南,此人早晚都將是兄長的對手。”

孫策無奈嘆道:“可惜我現在勢單力孤,卻未必能爭的過陶商。”

“有愚弟在此,替兄長招攬江南羣英,兄長在以袁術爲後盾,未必就輸了那太平公子。”

孫策一聽周瑜願意助他,不由的大喜過望。

須知周瑜雖然年輕,卻纔華橫溢,滿腹智謀,可謂江淮之地的青年俊才之冠。

更讓孫策爲之心動的是,周氏一族乃是廬江郡的豪門望族——而且絕對不是一般的豪門望族。

廬江周氏成名時間雖然不長,只有百多年,但從東漢章和年間算起,周氏家族近三代就有周景、周忠兩人擔任過太尉,其中周景還曾擔任過司空,而且百多年來,尚書郎、光祿大夫、大司農、將作大匠、太守、國相、縣令周家一直都是層出不窮,周氏在江淮兩岸望族中的影響非常之大。

如果說袁紹是四世三公之後,那周瑜便算是兩世三公之門。

有了這樣的門閥相助,在收攬人才以及取得政治資源方面,孫策自然是比原先多出了不少的信心。

看來,自己出山爭霸天下,與諸雄一較高低的時候,到了!

……

……

陶商送走了王允之後,隨即在金陵城開始了他的下一步行動。

王允能不能成仙他不知道,但是下邳國現在有一個人卻過著神仙一般的日子,這個人就是陶商馬上要解決的目標。

活的比太平公子滋潤的人,一般都沒啥好下場。

這個生活滋潤的人,就是陶謙的老朋友,下邳相笮融。

此人目前架空著廣陵太守趙昱,等於在徐州獨立了下邳和廣陵兩郡之地,他截斷兩軍的稅賦,私自挪用,大建佛寺廟宇,要求下邳的人民日夜誦讀佛經,還到處招攬和尚,使得下邳國附近各郡的和尚、尼姑和佛教徒遷入下邳,前後高達五千多戶。

這廝簡直就是要西天取經的節奏啊!

王允那邊剛剛當了道士,陶商身爲人婿,於情於理都應該幫王老仙長拾掇笮融這假和尚!整出一個和尚和道士能夠共存的理想樂土。

打假和尚,必須的!

另外還有吳郡的盛憲,自己很早以前,就已經把那些不願意歸於王化的水賊頭子安置在了吳郡的各處縣下,並且是以揚州刺史劉繇的名義,所以至少在明面上,盛憲是沒有辦法忤逆陶商的這個安排的。

現在,是到了收尾的時候了。

廣陵郡,下邳國,吳郡……乘此時機一塊拿下。

對手並不是一些很厲害的人物,可謂是疥癩之疾,既然是疥癩之疾,陶商就不想在他們的身上耽誤太多的時間。

去中原討伐董卓之時,針對吳郡等地的後續跟進工作,陶商全都委託給了陳登和韓浩,現在該是問他們兩個要說法的時候了。

三郡之地,推圖先推吳郡,而吳郡那邊,早有陶商安插進去的那些想要獨治縣城的水寇頭子們……

“除了甘寧,周泰,蔣欽等三人之外,那些領兵前往吳郡,想要獨治縣城的水賊頭子們,現在都怎麼樣了?盛憲和他們相處的可還融洽?”陶商詢問陳登和韓浩。

聽了陶商的問話,陳登和韓浩二人意味深長的互相對視了一眼。

“嗯,怎麼說呢?”韓浩捋著下顎上的鬚子,慢悠悠的道:“進不得,退不得,說官不官,說匪不匪吧。”

“怎麼個意思?”陶商有些不明所以。

韓浩開始慢慢爲陶商解釋道:“當初公子將他們任命到吳郡下屬的各處縣城內,作爲駐軍,同時又補充以揚州刺史劉繇的印綬敕令,可謂是名正言順,吳郡太守盛憲,無論是在名義上還是在行事上,都不佔理,只能是聽之任之,不過盛憲畢竟是一郡之長,有些事情表面上不能明抗,但私底下卻還是能暗抗的。”

第八百七十章 士燮第五百三十章 袁紹的野望第八百七十四章 劉備的苦惱第八百零六章 呂布赤兔第一千零六章 偷渡陰平第五百一十章 陶商鬥顏良第六十四章 禍水第三百一十三章 劉備的微笑第八百一十五章 乘你病要你命第五百四十八章 幕後黑手第六百二十七章 豪傑泰山第四百零八章 爭奪降卒第二百零四章 錦帆對虎癡第七十八章 分道揚鑣第二百七十章 呂布,殺否?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主之道第七百六十六章 末路英雄的想法第七百四十三章 故人相見第六百七十三章 結伴同行第一百一十六章 願以君重第七百八十一章 得二奸臣第七百九十二章 夜戰心戰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用八陣圖第八百七十三章 江陵亂第一百章 泰山巨平兵第六百四十章 阿飛的過去第六百四十一章 水軍科技第二百二十一章 曹陶與士族(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四章 陶商賣官第四百二十七章 許氏憨娘第一百三十九章 各有所謀(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二十七章 約 見第九十八章 進軍河內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七百三十六章 兄弟齊上陣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戰龐統第五百二十四章 兄弟團聚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七百九十六章 中原戰場第六百三十三章 兒子有疾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亮第八百零五章 二鮑做戲第八百五十八章 毒 瘴第八百三十九章 訪蔡瑁第六百九十四章 煮酒論英雄第四百一十九章 袁家之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以糧擒賊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前後破敵第八百五十八章 毒 瘴第八十六章 往 昔第四百四十四章 反激將第三百三十五章 銀槍白駒第二百四十八章 醫學至道第一百八十一章 作奸犯科諸葛瑾第七百四十八章 袁陶鏖戰第七百九十七章 陶商與荀彧第二百零九章 大考結果第一百六十章 命運之筵(第十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七百二十六章 夏侯之眼第四百三十三章 神將劉闢第一百八十章 查罪諸葛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歸 順第一百八十一章 作奸犯科諸葛瑾第八百七十一章 內鬼第一百零四章 矛 盾第九百零二章 呂布之仇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川張任第三百三十六章 郭嘉的宣言第八百零三章 重大事件第五百九十三章 以慢打快第一千一十章 金陵第一將軍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揚一益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五百九十章 高幹和袁譚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揚一益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名將殺手第八百一十一章 屯糧之所第八百章 收呂布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子得兒第五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的損招第五百零五章 少年丁奉第八百一十七章 敗關羽第四百二十八章 夫妻同陣第八百零五章 二鮑做戲第七百八十三章 謀荀彧第五百九十八章 呂布的小心思第五百五十五章 陶商救許昌第八百零一章 孫家一方的心思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神的震懾第八百一十五章 計算之外的強兵第三百零六章 糜姑娘的想法第三百三十二章 荀攸與郭嘉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 奉第四百六十四章 美人計第七百三十一章 召長子第七百五十六章 袁譚的憤怒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漢交鋒第五百章 絕世搭檔第六百五十七章 斷指人第五百九十四章 風起雲涌的時局
第八百七十章 士燮第五百三十章 袁紹的野望第八百七十四章 劉備的苦惱第八百零六章 呂布赤兔第一千零六章 偷渡陰平第五百一十章 陶商鬥顏良第六十四章 禍水第三百一十三章 劉備的微笑第八百一十五章 乘你病要你命第五百四十八章 幕後黑手第六百二十七章 豪傑泰山第四百零八章 爭奪降卒第二百零四章 錦帆對虎癡第七十八章 分道揚鑣第二百七十章 呂布,殺否?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主之道第七百六十六章 末路英雄的想法第七百四十三章 故人相見第六百七十三章 結伴同行第一百一十六章 願以君重第七百八十一章 得二奸臣第七百九十二章 夜戰心戰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用八陣圖第八百七十三章 江陵亂第一百章 泰山巨平兵第六百四十章 阿飛的過去第六百四十一章 水軍科技第二百二十一章 曹陶與士族(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四章 陶商賣官第四百二十七章 許氏憨娘第一百三十九章 各有所謀(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二十七章 約 見第九十八章 進軍河內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七百三十六章 兄弟齊上陣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戰龐統第五百二十四章 兄弟團聚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七百九十六章 中原戰場第六百三十三章 兒子有疾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亮第八百零五章 二鮑做戲第八百五十八章 毒 瘴第八百三十九章 訪蔡瑁第六百九十四章 煮酒論英雄第四百一十九章 袁家之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以糧擒賊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前後破敵第八百五十八章 毒 瘴第八十六章 往 昔第四百四十四章 反激將第三百三十五章 銀槍白駒第二百四十八章 醫學至道第一百八十一章 作奸犯科諸葛瑾第七百四十八章 袁陶鏖戰第七百九十七章 陶商與荀彧第二百零九章 大考結果第一百六十章 命運之筵(第十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七百二十六章 夏侯之眼第四百三十三章 神將劉闢第一百八十章 查罪諸葛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歸 順第一百八十一章 作奸犯科諸葛瑾第八百七十一章 內鬼第一百零四章 矛 盾第九百零二章 呂布之仇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川張任第三百三十六章 郭嘉的宣言第八百零三章 重大事件第五百九十三章 以慢打快第一千一十章 金陵第一將軍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揚一益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五百九十章 高幹和袁譚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揚一益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名將殺手第八百一十一章 屯糧之所第八百章 收呂布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子得兒第五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的損招第五百零五章 少年丁奉第八百一十七章 敗關羽第四百二十八章 夫妻同陣第八百零五章 二鮑做戲第七百八十三章 謀荀彧第五百九十八章 呂布的小心思第五百五十五章 陶商救許昌第八百零一章 孫家一方的心思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神的震懾第八百一十五章 計算之外的強兵第三百零六章 糜姑娘的想法第三百三十二章 荀攸與郭嘉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 奉第四百六十四章 美人計第七百三十一章 召長子第七百五十六章 袁譚的憤怒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漢交鋒第五百章 絕世搭檔第六百五十七章 斷指人第五百九十四章 風起雲涌的時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盟| 虹口区| 芷江| 昌平区| 堆龙德庆县| 苏尼特左旗| 略阳县| 比如县| 靖安县| 榆中县| 方城县| 图木舒克市| 南部县| 任丘市| 曲水县| 新沂市| 金堂县| 朔州市| 辽阳县| 钟祥市| 正安县| 西畴县| 尼玛县| 新龙县| 千阳县| 托里县| 台中县| 疏附县| 曲麻莱县| 长顺县| 曲水县| 双辽市| 阿尔山市| 西丰县| 博客| 灵武市| 天门市| 赤峰市| 台南县| 沂源县| 前郭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