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六十六章 劉備的心

陶商和陶應二人見陶謙的表情嚴肅,隨即靜心傾聽。

陶謙又咳了幾聲,方纔道:“先說徐州士族,老夫病重的消息傳出之後,你們要謹慎的派人盯住徐州士族的動向,這種時候的人心最是不穩(wěn),這些士族爲了自家的利益,改換門庭乃是常有的事,你們需得謹慎對待,不可因爲傷心而放鬆警惕,以免禍起蕭牆之內。”

陶商一邊聽一邊點頭,暗道自家的老爺子確實是政治經驗豐富,病的這麼重了,還惦記著這事。

眼下自己和陶應都是內心傷感,一個不小心,還真容易在這方面爲旁人所乘。

陶謙來回看看兩人,方纔悠悠的說起了第二件事。

“各地的諸侯,若是聞老夫病重,少不得也有會調動兵馬的舉動,爾等切要謹慎注意。”

陶商安慰似的拍了拍陶謙滿是褶子的手,勸道:“父親,放心吧,孩兒一定會謹慎盯住各路諸侯的東向,不讓他們對徐州有機可乘。”

陶謙嘆息口氣,搖了搖頭。

“不僅是要盯住諸侯,還要盯住瑯琊郡的臧霸啊。”

陶商和陶應頓時一醒。

陶謙也並不是完全迷糊的。

“老夫這麼多年,辦過的最蠢的一件事,就是任憑臧霸在開陽稱雄!此獠兇狠,且又善戰(zhàn),老夫這數(shù)年來,一直都拿他沒有辦法,任憑他在徐州建立國中之國,不過懾於老夫的手段,老夫在日,臧霸還不敢亂來……怕就怕,其他的諸侯會乘著老夫病重的當口,去招降臧霸,分割瑯琊郡,如此一來,卻是得不償失了……商兒,你一定要謹慎對待此事。”

陶商被陶謙提醒之後,心中有了數(shù),隨即點頭道:“父親放心,待孩兒成婚之後,立刻就著手處理臧霸的這件事,孩兒對父親保證,三個月內,一定剪除這個毒瘤。”

陶謙聞言,這才放心,滿意的點了點頭。

沉寂了半晌,陶謙突然對陶應道:“應兒,你且先出去,老夫有話想跟商兒單獨說一下。”

陶應面露疑惑之色,有些不明所以,他不知道陶謙有什麼話不能跟自己說,非要與陶商單獨談。

不過陶應一向是個老實孩子,天性淳樸,並沒有那麼多雜七雜八的想法,陶謙怎麼吩咐的,陶應便怎麼做了。

陶應站起身,衝著陶謙欠了欠身,向著屋外走去。

陶商也不知道陶謙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但還是靜靜的看著自己的這個父親。

見陶應出去了,陶謙伸伸手,讓陶商坐在他的臥榻之邊。

待陶商坐下之後,陶謙拍了拍他的手,感慨道:“兒啊,其實爲父單獨留下你……也並不是有什麼特別的事情,只是爲父心中一直有一件事不明所以,困擾在心中多年了,都到了這時候,我就想跟你問個究竟。”

陶商輕聲道:“父親有什麼想問我的?”

陶謙長吁口氣,慢慢道:“想一想,也是四年多前了,遙想當年,吾兒第一次拿公文擦屎之伊始……”

陶商聞言,臉色多少有些發(fā)黑。

這不扯淡呢麼,有哪家父子會這麼嘮嗑的?

還擦屎之伊始?

陶謙慢悠悠的繼續(xù)道:“好像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孩子你好像突然之間,跟過去有些不太一樣了,上進了,懂事了,出息了,但那卻僅是表面,老能感覺的出來,你的內裡不一樣了……但具體怎麼個不一樣法,爲父也不是很能說的太上來,總之就好似變了一個人一樣……不是老夫原先所認識的那個孩兒了。”

陶商聞言,心中多少有點發(fā)虛。

所謂知子莫若父,原先的陶商被陶謙養(yǎng)了十七年,別人或許看不透陶商的內在變化,但陶謙卻實則是最有發(fā)言權也最有話語權的。

對陶商的變化,他這個當?shù)幕蛟S是感觸最深的。

“孩子啊,你究竟是經歷了什麼?竟然一朝改變至斯?”陶謙溫和的看向陶商,想在陶商的眼眸中找尋答案。

陶商沉靜了良久,方纔緩緩的開口道:“花非花,霧非霧,如露亦如電,孩兒的變化與否,對於父親來說,又有什麼關係呢?父親只需知曉,我是你的孩子就是了。”

陶謙愣愣神,轉頭看向天蓬,嘴角忽然露出了一絲笑容,淡淡的自言自語。

“花非花,霧非霧?呵呵,還真是這麼個理兒……”

……

北平,公孫瓚府邸。

田豫帶回了天子敕封公孫瓚爲幽州牧,並令他節(jié)度四州的詔令,這件事令公孫瓚很是開心,一時間志得意滿,如沐春風。

雖然這當中,因爲失去了趙雲這個年輕的校尉而令此事略顯有瑕疵,但陶商代表天子承諾給公孫瓚的東西,其價值對於目前的公孫瓚來說,遠遠的超過了趙雲所具備的價值。

用一個年輕的將領換到這些政治資源,對於公孫瓚來說——值得!

而繼公孫瓚繼任幽州牧之後,空缺出來的北平太守之職,則是由天子任命卓劉備繼承了。

當收到天子敕命的一剎那,劉備差點沒直接暈死過去。

自打上一次被管亥痛扁過之後,劉備發(fā)現(xiàn)自己一直在走被字。

冥冥之中,似是有一隻無形的大手,正在與自己掰腕子較勁,而且對方彷彿總能抓住自己內心深處隱藏的不爲人知的慾望。

先是被公孫瓚硬性的綁在了對付劉虞的戰(zhàn)車上,如今又和公孫瓚同時得到了天子的敕封。

事情的發(fā)展,彷彿就是爲了阻礙自己而設的。

難道這就是天意?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劉虞的死在北地人心中,怕是和自己脫不了關係了。

枉自己一向與漢室宗親自居。

如今以漢室宗親的名義害死了漢室宗親,這算是個什麼罪名?

劉備當初衝著友情無奈的相助公孫瓚對付劉虞,但他千叮嚀萬囑咐:無論如何,一定不可一擅殺劉虞,哪怕是將他幽禁,也肯定是殺要強上許多。

但公孫瓚的秉性實在是太剛烈了,口頭上答應的是挺好,但還是擅殺了此等極具聲望的人物。

這不是純給自己找不自在嗎?

最重要的是,現(xiàn)在連自己都被拖下了水。

劉備簡直欲哭無淚了。

經過上一次被管亥偷襲之後,劉備的牙齒雖然掉了幾顆,說話有些漏風,但天生的文儒氣質猶在,傷勢好了之後,看起來卻沒有那麼不堪。

不過爲了遮擋些許不雅,他還是給自己的下半張臉,弄了一個黑色的絲綢遮蓋,詐然看去,多少有點忍者的感覺。

劉備決定不能在坐以待斃了。

在這樣被公孫瓚拖累下去,自己別說是成就一番大事,不遺臭萬年便算是不錯了。

在心中籌謀了一番之後,劉備決定去拜訪公孫瓚。

劉備遮擋住嘴部的黑簾,讓公孫瓚瞅著多少有些不習慣,不過卻更爲他平添了幾分神秘之感。

聽了劉備的來意之後,公孫瓚不由的大感驚奇。

“賢弟,你想要擔任護鮮卑中郎將亦或是使匈中郎將?”

劉備衝著公孫長長作揖,道:“兄長,我大漢現(xiàn)在內憂外患,內有衆(zhòng)諸侯割據(jù)逐鹿,超綱不振,而這外……便是北方的異族日益強大,而我大漢內部卻日漸羸弱,如此下去,此消彼長之下,定有禍患,備雖不才,但爲天下計,願兼此二職,爲我大漢攘定北方異族,以圖報國。”

聽了劉備的話,公孫瓚心中很是不解。

眼下劉備和自已一樣,都被任爲一方封疆大吏,正是發(fā)憤圖強,拓展霸業(yè)的大好良機。

有逐鹿天下的千秋工業(yè)不去做,反倒是要去安撫異族。

劉備的腦袋到底裝的都是些什麼?

這樣做對他究竟有什麼好處?

第八百二十七章 引誘出城第七百八十八章 曹丕出仕第八百零四章 曹操之哀第九十四章 唯此四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第八百七十一章 擒虎射鳳第二百六十章 羣毆呂布第八百六十六章 金陵城的守護者第八百八十二章 倆老者第七百二十章 王帳有變第四百一十四章 請道救父第七百八十七章 曹氏叔侄第八百八十一章 安撫荊州第五百四十一章 官渡之戰(zhàn)第五百六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第四百零一章 周瑜與諸葛亮第四百零三章 結爲兄弟第三百五十四章 陶商賣官第八百四十二章 再出陰招第一百零八章 面具鬼將軍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代祖孫第九百章 一意孤行第六百九十一章 張寧的決心第三百八十二章 爭霸揚州第三百章 唯纔是舉(第四更,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八百三十七章 將帥不和第八百三十六章 小溪邊的伏擊第五百六十三章 病體愈沉第三百九十六章 固執(zhí)的少女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太平盛世第三百二十二章 醉 酒第四百六十五章 太傅抄家第一百二十章 亂心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zhàn)夏侯第七百五十六章 袁譚的憤怒第八章 樹立軍威第三百四十一章 勤勉好讀第三百七十四章 內 訌第一百三十二章 胡 才第五百六十七章 迷眼遮目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下第一城第二十八章 酸棗會盟第八百一十八章 戰(zhàn)曹仁第一百四十二章 終定白波谷(二合一章節(jié))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禮的想法第三百一十一章 糜竺擲金第二百一十四章 諸葛亮的才華第一百二十七章 約 見第七百八十八章 替天誅子第二百零一章 競選盟主第一百九十三章 專 屬第六百七十五章 相得益彰第八百零二章 兄妹家人第八百零八章 溫侯的大計第一百四十九章 相國出手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八十三章 孫策守孝(第二更,求支持)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天雙柱第六百一十章 陶丞相第六百一十一章 兩朝初戰(zhàn)第三百四十九章 各方表現(xiàn)第一百四十七章 恍如前世第八百二十章 難 題第二百九十五章 浴佛會第四百零三章 結爲兄弟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七百二十四章 陶商出動第四百三十二章 命中註定的搭檔第七百四十五章 君臣離心第三百八十三章 諸葛連弩第八百七十一章 內鬼第六百一十七章 靜觀城池第八百三十章 名人抄襲第八百零二章 兄妹家人第五百零一章 銀河射手第四百零九章 校場分兵第七百九十三章 鳳雛出山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高何人也?第五百六十三章 病體愈沉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舅與甥第六百五十二章 黑山求援第八百零四章 曹操之哀第六百六十八章 田豐詐降第三百九十四章 開倉放糧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以糧擒賊第一百一十六章 願以君重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衝突第二百零六章 君子與錦帆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衰落第五百四十九章 你來我往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設計師魯肅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zhàn)夏侯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六百七十一章 丞相的感覺第五百零八章 彼此心悸第五百四十九章 你來我往
第八百二十七章 引誘出城第七百八十八章 曹丕出仕第八百零四章 曹操之哀第九十四章 唯此四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第八百七十一章 擒虎射鳳第二百六十章 羣毆呂布第八百六十六章 金陵城的守護者第八百八十二章 倆老者第七百二十章 王帳有變第四百一十四章 請道救父第七百八十七章 曹氏叔侄第八百八十一章 安撫荊州第五百四十一章 官渡之戰(zhàn)第五百六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第四百零一章 周瑜與諸葛亮第四百零三章 結爲兄弟第三百五十四章 陶商賣官第八百四十二章 再出陰招第一百零八章 面具鬼將軍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代祖孫第九百章 一意孤行第六百九十一章 張寧的決心第三百八十二章 爭霸揚州第三百章 唯纔是舉(第四更,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八百三十七章 將帥不和第八百三十六章 小溪邊的伏擊第五百六十三章 病體愈沉第三百九十六章 固執(zhí)的少女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太平盛世第三百二十二章 醉 酒第四百六十五章 太傅抄家第一百二十章 亂心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zhàn)夏侯第七百五十六章 袁譚的憤怒第八章 樹立軍威第三百四十一章 勤勉好讀第三百七十四章 內 訌第一百三十二章 胡 才第五百六十七章 迷眼遮目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下第一城第二十八章 酸棗會盟第八百一十八章 戰(zhàn)曹仁第一百四十二章 終定白波谷(二合一章節(jié))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禮的想法第三百一十一章 糜竺擲金第二百一十四章 諸葛亮的才華第一百二十七章 約 見第七百八十八章 替天誅子第二百零一章 競選盟主第一百九十三章 專 屬第六百七十五章 相得益彰第八百零二章 兄妹家人第八百零八章 溫侯的大計第一百四十九章 相國出手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八十三章 孫策守孝(第二更,求支持)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天雙柱第六百一十章 陶丞相第六百一十一章 兩朝初戰(zhàn)第三百四十九章 各方表現(xiàn)第一百四十七章 恍如前世第八百二十章 難 題第二百九十五章 浴佛會第四百零三章 結爲兄弟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七百二十四章 陶商出動第四百三十二章 命中註定的搭檔第七百四十五章 君臣離心第三百八十三章 諸葛連弩第八百七十一章 內鬼第六百一十七章 靜觀城池第八百三十章 名人抄襲第八百零二章 兄妹家人第五百零一章 銀河射手第四百零九章 校場分兵第七百九十三章 鳳雛出山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高何人也?第五百六十三章 病體愈沉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舅與甥第六百五十二章 黑山求援第八百零四章 曹操之哀第六百六十八章 田豐詐降第三百九十四章 開倉放糧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以糧擒賊第一百一十六章 願以君重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衝突第二百零六章 君子與錦帆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衰落第五百四十九章 你來我往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設計師魯肅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zhàn)夏侯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六百七十一章 丞相的感覺第五百零八章 彼此心悸第五百四十九章 你來我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华| 永胜县| 友谊县| 南充市| 永善县| 额敏县| 阿瓦提县| 巴里| 平安县| 乐山市| 依兰县| 武清区| 青海省| 昌乐县| 巴林右旗| 宜兰县| 平利县| 桂阳县| 呼和浩特市| 山东| 大悟县| 孟连| 宁化县| 黑水县| 屯留县| 红河县| 常熟市| 呼和浩特市| 鹤峰县| 东明县| 邻水| 芒康县| 肃宁县| 图们市| 正镶白旗| 长春市| 辛集市| 梁河县| 旅游| 措勤县| 上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