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竄王子

糜芳、許褚、楊展等人與胡纔在一處小縣暫時駐軍,守備大隊人馬。

而陶商和徐榮,則是率領五百刀盾兵,隨同著韓浩回返河內郡治所懷縣。

回往懷縣的路上,陶商便向韓浩詢問關於王匡之死的詳細事宜。

到了這個時候,韓浩終究是不能不說了。

“陶公子,其實王府君與匈奴人,一直是有些聯繫的,這件事,在下原先多少知道一些,只是瞭解的並不詳細……”

陶商點了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靜待下文。

這個時期的南匈奴曾向東漢政府依附稱臣,東漢初期爲了方便管理,漢庭專設使匈奴中郎將一職,負責管理並保護匈奴南庭的單于。

而王匡身爲地方政府官員,若是在遷境與戶籍地界等諸事方面與匈奴人有正常的溝通往來,就算不上什麼大事。

但很顯然,王匡與匈奴人之間的政治往來,應該屬於不正常的。

韓浩斟酌著詞語,對陶商慢慢解釋道:“大公子應知道,自南匈奴大單于醢落屍逐鞮單于向我大漢稱臣之後,光武皇帝便將南庭設立於美稷縣,並與南匈奴議定了共同攻打北匈奴的方針,百多年來,南匈奴部雖時有叛亂內戰,但名義上一直是我漢朝的臣下,直到中平四年朝廷平黃巾之際,天下紛亂,漢廷官員對於匈奴已無暇顧及,因而使得南庭的匈奴內部管理混亂,且竟然屢屢入寇內地,甚至還有部分匈奴人,加入了黃巾賊子的行列……而近年來,南匈奴亂的最兇的一次,便是南匈奴的休屠各反叛大單于,聚衆十萬入寇西河郡,大單于羌渠被殺,導致幷州之地大亂!”

陶商聽到這裡點了點頭,又道:“匈奴屬於遊牧民族,統治力不強,叛變內戰是常有的事……然後呢?”

韓浩嘆了口氣,道:“大單于羌渠被害死後,南匈奴的族中貴胄,立須卜骨都侯爲新任單于……但是有一個人,卻率麾下本部兵馬奔逃到了內地,還入京拜見孝靈皇帝申訴冤情,並被孝靈皇帝一直留於境內,這個人,便是被害死的老單于羌渠之子——欒提於夫羅。”

陶商慢慢消化了一下韓浩的解釋,道:“韓從事說了半天,是想告訴陶某,南匈奴的前任單于羌渠被害死,須卜骨都侯搶了大單于的位置,而被害死的老單于的兒子欒提於夫羅則跑到我們漢朝來尋求庇護?”

韓浩低聲道:“不錯。”

陶商露出了一絲玩味的笑容:“如此說來,這位欒提於夫羅,算是南匈奴的流氓王子嘍?”

韓浩皺起了眉頭,糾正陶商的說法:“在下覺得還是用流竄王子更加貼近一些。”

陶商沒反駁他,而是繼續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那日在白波谷,徐榮看見的匈奴騎兵隊,也是這位流竄王子殿下的兵了?”

韓浩沉悶的點了點頭,道:“是。”

陶商又質問道:“那王府君上次匆匆忙忙的離開白波谷,去找的,也是這位小王子吧?而且他與這位小王子,也應該是很早以前就有過交集?”

韓浩沒有否認:“是。”

陶商嘿了一聲,又道:“那殺了王府君的匈奴人,也是這位小王子殿下了?”

“是。”

“呵!”陶商聞言被氣笑了:“想不到一個被自己種族顛覆了政權連家都回不去的流氓王子,在我們大漢朝境內居然能玩的如此順風順水,連王府君都被他玩死了……這裡面到底是有什麼名堂?”

韓浩的臉色一紅。

陶商這話中隱隱有點瘟怒的損貶之意,韓浩多少能聽出來點。

“須卜骨都侯在謀害了羌渠之後,雖然當上了單于,但不到一年就病故,按道理這位於夫羅王子可以回南匈奴王庭繼承單于之位,但我漢人善謀,朝廷並沒有支持他回王庭繼位,反倒是暗中設坎,令南匈奴的單于王位,至今空懸無人,諸事皆由部族裡的老王貴胄們代爲管理,於夫羅心中有怨氣,就多次和白波軍勾連,侵犯太原、三河等地。直到諸侯討董之時,此人的時運纔有了轉機……”

於夫羅的轉機是什麼,陶商用腳指頭大概也能猜的出來。

“王子殿下和諸侯中的誰茍合了?”

韓浩聽了這話後臉色變的有些發青。

沉默了半晌之後,他才幽怨的抱怨道:“陶公子,在下認爲,此事用‘聯合’來形容或許會比較貼切……”

都什麼時候了,還計較這麼沒有營養的事情,韓浩這願意較真的毛病,令陶商不是很欣賞……給他個差評。

只見韓浩長嘆了口氣,又繼續說了下去:“董卓入京,天怒人怨,衆諸侯舉兵討賊之前,欒提於夫羅派人前往諸侯之一的張楊處,通過他的門路拜在了袁紹麾下,併成爲了袁紹的附庸,與張楊一同屯兵漳水之地,呼應聯軍……”

原來又是袁紹……這天下的大事,好像沒有一件跟老袁家是不沾關係的。

天下勢力,無論貴賤,皆出袁門。

果然是好大的能量啊,大的令陶商甚至覺得有點發抖。

聽到這裡,陶商多少明悟了一些,接著話茬道:“於夫羅小王子既然已經搭上了袁盟主的線,而王府君與袁公也一向交好,那王府君自然清楚小王子的立場……咱們攻打白波谷時,小王子的斥候隊突然出現……說明他沒有遵循與袁盟主的約定——越界了!難怪王府君會突然離開白波谷。”

韓浩見陶商分析的很是到位,心下頗是佩服:“這些事,我多少知道一些,但卻不盡瞭然……前番王府君率一部軍馬離開白波谷,確是因爲匈奴騎兵的出現,依王府君的想法,南匈奴王庭的本部人馬斷然不會如此深入我境,來的定然是於夫羅的人馬,於夫羅雖已屬袁紹管轄,但他當年畢竟曾與白波軍有過勾結,王府君怕出事,就星夜前往漳水去找張楊,想約其共同對於夫羅施壓,讓他老實一點……”

不用韓浩繼續說,陶商也能猜測的出來,他們倆人共同對於夫羅施壓的結果是什麼了……

韓浩沉痛的將話說完:“不曾想那於夫羅假意請罪,卻暗中出兵,先破了張楊在漳水的連營,又打了王府君的軍寨,王府君反應不及,被於夫羅所害,而張楊亦是被於夫羅挾持爲人質……看來,於夫羅是有心要反叛袁盟主了。”

陶商眨眨眼皺起眉頭,道:“你是如何知道這些的?”

韓浩從袖子中拿出了一卷簡牘,遞給陶商道:“公子離開白波谷不久,袁盟主便派人往河內送來書信,陳明箇中要害……哦,或許此刻已是不能叫袁盟主,或許叫袁冀州方纔是恰當些……”

“袁冀州?!”陶商心頭一動,袁紹這麼快就拿下冀州了。

看著陶商略顯驚詫的表情,韓浩露出了一絲苦笑,無奈道:“就在咱們與白波軍相持之時,冀州牧韓馥因爲懼怕公孫瓚調兵南動之事,已是將冀州之地讓給了袁紹。唉,四世三公之名門,佔據冀州此等富饒之地,以袁紹之能,日後傲視天下,只怕也非空談……”

想不到居然這麼快。

陶商咧咧嘴,從韓浩手中接過那捲簡牘,展開細細的看了幾段,奇道:“袁紹讓我暫替王府君安頓河內諸事,並協助他派遣過來的兵馬消滅於夫羅小王子?!”

韓浩點了點頭,道:“不錯,袁紹想必是算到陶公子此時應還在懷縣境內,故而星夜派人將簡牘送來,讓公子協助主持大局,看來袁紹對公子,很是信任關照……這也是我星夜追上公子,將公子請回河內的原因。”

陶商在離開洛陽前,曾向袁紹表態,願意做他的附庸,而且幾次接觸下來,袁紹對陶商的印象也是非常不錯,對於這位年輕後輩,也頗有提攜之意。

再繼續讀那份簡牘,陶商心中更是狂跳了幾下。

袁紹送來的書信中,除了讓陶商協助主持大局外,還提到了他派遣討伐於夫羅軍隊的主將之名,並在其中言明,有此人在,陶商和韓浩只需做個嚮導,打仗的事,交給此人便可一戰而定。

“領兵者……麴義。”陶商一字一頓的唸叨著。

第八百一十七章 陳留之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場勝利(二合一章節)第七百八十九章 搜查荀府第九百二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六百七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二十四章 兄弟團聚第一百零八章 面具鬼將軍第八百五十章 武陵蠻夷第三十六章 戰華雄第四百九十章 外禍內因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要二橋第一千零二章 梟雄再會第一千零六章 偷渡陰平第八百八十四章 龐德的必殺第六百二十八章 演給你看第四百七十四章 恐怖的袁氏兄弟第二百八十八章 威逼郡守第一百三十章 鑽地道第二百一十七章 薦 師第五十一章 鮑 信第五百七十六章 借道而行第三百六十六章 劉備的心第七百三十七章 黃敘的成果第八十六章 往 昔第八百七十五章 驚 變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十一章 偷豬之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夏侯第六十三章 威 脅第八百一十八章 戰曹仁第三百五十八章 陶太傅第三百九十五章 太傅遇險第八百零九章 曹劉計陶第八百七十五章 驚 變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葉障目第五百零六章 河北顏良第八百四十六章 怒極攻心第四百零三章 結爲兄弟第六百一十三章 神射黃忠第七十三章 夜行第九百一十六章 結拜兄弟第三百零七章 說聲對不起第八百三十九章 曹軍的內情第七十七章 國 寶第八百二十三章 全面戰爭第八百零一章 虎毒棄母第九百一十九章 兩將醒悟第二百八十五章 愚蠢的手法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功德圓滿(終章)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請前輩第八百五十章 念舊情第九百零三章 長 安第八百三十一章 鬥將之爭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百零六章 曲譜第二百九十六章 曹丕進關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除爲期第五百二十四章 兄弟團聚第七百三十四章 悍勇的河北兵卒第七百九十六章 中原戰場第七百六十八章 梟雄之戰第六十九章 君子與相國第五百六十一章 師徒惑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水軍成型第二百七十八章 奸細是舊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四百七十一章 放火燒山第九百零四章 張遼畫符第四百一十一章 撫夷中郎將第二百四十章 勝利榮光第七百三十五章 病秧子入伍第五百四十三章 落雹阻戰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名猛將第四百三十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漢交鋒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敵謀第六百三十章 城池陷落第八百七十九章 追 擊第八百四十二章 許昌來信第八百一十二章 丁夫人迴歸第九十四章 唯此四人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第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跌落底谷的袁譚第一百七十五章 冠 禮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才 (第七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八百六十五章 滅孫家第一千零四章 營外的埋伏第六百九十八章 救出張燕第二百零一章 競選盟主第二百八十三章 孫策守孝(第二更,求支持)第三百四十章 曠世大作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袁術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第五百五十章 烏巢,攻耶,不攻耶?第五百四十六章 狡計鉗制第二百六十六章 董卓的無奈第二百九十六章 曹丕進關第八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六百零七章 叉窗桿傳情第一百八十五章 赴任丹陽郡
第八百一十七章 陳留之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場勝利(二合一章節)第七百八十九章 搜查荀府第九百二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六百七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二十四章 兄弟團聚第一百零八章 面具鬼將軍第八百五十章 武陵蠻夷第三十六章 戰華雄第四百九十章 外禍內因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要二橋第一千零二章 梟雄再會第一千零六章 偷渡陰平第八百八十四章 龐德的必殺第六百二十八章 演給你看第四百七十四章 恐怖的袁氏兄弟第二百八十八章 威逼郡守第一百三十章 鑽地道第二百一十七章 薦 師第五十一章 鮑 信第五百七十六章 借道而行第三百六十六章 劉備的心第七百三十七章 黃敘的成果第八十六章 往 昔第八百七十五章 驚 變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十一章 偷豬之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夏侯第六十三章 威 脅第八百一十八章 戰曹仁第三百五十八章 陶太傅第三百九十五章 太傅遇險第八百零九章 曹劉計陶第八百七十五章 驚 變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葉障目第五百零六章 河北顏良第八百四十六章 怒極攻心第四百零三章 結爲兄弟第六百一十三章 神射黃忠第七十三章 夜行第九百一十六章 結拜兄弟第三百零七章 說聲對不起第八百三十九章 曹軍的內情第七十七章 國 寶第八百二十三章 全面戰爭第八百零一章 虎毒棄母第九百一十九章 兩將醒悟第二百八十五章 愚蠢的手法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功德圓滿(終章)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請前輩第八百五十章 念舊情第九百零三章 長 安第八百三十一章 鬥將之爭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百零六章 曲譜第二百九十六章 曹丕進關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除爲期第五百二十四章 兄弟團聚第七百三十四章 悍勇的河北兵卒第七百九十六章 中原戰場第七百六十八章 梟雄之戰第六十九章 君子與相國第五百六十一章 師徒惑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水軍成型第二百七十八章 奸細是舊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四百七十一章 放火燒山第九百零四章 張遼畫符第四百一十一章 撫夷中郎將第二百四十章 勝利榮光第七百三十五章 病秧子入伍第五百四十三章 落雹阻戰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名猛將第四百三十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漢交鋒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敵謀第六百三十章 城池陷落第八百七十九章 追 擊第八百四十二章 許昌來信第八百一十二章 丁夫人迴歸第九十四章 唯此四人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第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跌落底谷的袁譚第一百七十五章 冠 禮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才 (第七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八百六十五章 滅孫家第一千零四章 營外的埋伏第六百九十八章 救出張燕第二百零一章 競選盟主第二百八十三章 孫策守孝(第二更,求支持)第三百四十章 曠世大作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袁術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第五百五十章 烏巢,攻耶,不攻耶?第五百四十六章 狡計鉗制第二百六十六章 董卓的無奈第二百九十六章 曹丕進關第八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六百零七章 叉窗桿傳情第一百八十五章 赴任丹陽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川县| 南召县| 灌云县| 大姚县| 广宗县| 旅游| 松滋市| 浑源县| 华宁县| 湖南省| 土默特左旗| 昌都县| 海丰县| 商水县| 黎城县| 芜湖县| 永胜县| 广东省| 静安区| 陆川县| 太康县| 北海市| 扎兰屯市| 山东| 萨迦县| 保德县| 滕州市| 金湖县| 河西区| 青铜峡市| 忻州市| 梨树县| 大余县| 东台市| 治县。| 聂荣县| 佛教| 定陶县| 库伦旗| 汶川县| 喀喇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