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

春日偶成

程顥

雲(yún)淡風輕近午天,

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餘心樂,

將謂偷閒學少年。

【作者簡介】程顥(1032~1085),字伯淳,世稱明道先生。北宋理學家。河南府(今河南洛陽)人。與其弟程頤一起受學於理學大師周敦頤,同爲理學奠基人,世稱“二程”。倡導“存天理、滅人慾”的道德原則。著有《明道先生文集》。

【註釋】午天:中午時分。川:此處指河流。時人:當時的人。識:知道。將謂:就要說。偷閒:繁忙中抽出空閒。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作者簡介】朱熹(1130~1200),字元晦,號晦庵,別號紫陽。南宋詩人、哲學家。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繼承北宋“二程”理學,世稱“程朱”,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其詞結(jié)集《晦庵詞》,除詞外,還善作詩。

【註釋】勝日:風光綺麗的晴日。泗水:河名,在山東境內(nèi),與大運河相通。一時:一下子。等閒:平常,隨便,此處意爲輕易(識別)。

蘇軾

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臺聲細細,

鞦韆院落夜沉沉。

【作者簡介】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爲“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獨具風格。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行世。

【註釋】:春天的夜晚。刻:計時單位。古代以漏壺計時,一晝夜分爲一百刻。一刻,意指極短的時間。歌管:歌,歌曲。管,笙、簫之類的吹奏樂器。夜沉沉:夜深。

城東早春

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

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

出門俱是看花人。

【作者簡介】楊巨源(755~?),字景山,後改名巨濟。唐代詩人。蒲州河中(今山西永濟)人。唐德宗貞元進士,官至河中少尹。耽於吟詠,作詩格律工緻,風調(diào)流美。有《楊少尹集》行世。

【註釋】城:指唐代京城長安(今陝西西安)。詩家:詩人。半未勻:柳樹初發(fā)芽時看上去有黃有綠,不太勻淨。上林:上林苑,漢代皇家園林名稱,故址在今西安市西。此處泛指風景名勝之地。

春夜

王安石

金爐香燼漏聲殘,

剪剪輕風陣陣寒。

春色惱人眠不得,

月移花影上欄桿。

【作者簡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老人。封荊國公,世人稱王荊公,又世稱臨川先生。諡號文。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宋仁宗慶曆進士。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升任宰相,開始推行新法,改革舊政,史稱“王安石變法”或“熙寧變法”。後變法失敗,兩度罷相,隱居江寧(今江蘇南京),抑鬱而病死。其詩、文、詞皆有傑出的成就。有《臨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行世。

【註釋】漏:漏壺,古代計時器,通過漏壺水面的高低,由箭刻標示時間。剪剪:形容春寒料峭,寒風刺骨。

初春小雨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作者簡介】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河北昌黎,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唐德宗貞元進士。官至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因在文學成就上與柳宗元齊名,故合稱“韓柳”。其文強調(diào)文以載道,文道合一,以道爲主,提倡先秦兩漢文章,提出“不平則鳴”的論點,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行者,爲“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詩力求革新,以“奇崛險怪”的詩風自成一格。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註釋】天街:指京城的街道。潤如酥:形容小雨落在人的臉上潤滑的感覺。絕勝:最好。皇都:京城。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註釋】元日:農(nóng)曆正月初一,春節(jié)。一歲:一年。除:去,逝去。屠蘇:一種中草藥。古人認爲大年初一飲用屠蘇草泡製而成的酒,可以驅(qū)闢瘟疫。曈曈:太陽剛升起時的樣子。桃符:古人認爲桃木有壓邪驅(qū)鬼的作用,於是每年在辭舊迎新的時候,在桃木板上分別畫上“神荼”、“鬱壘”二神的圖像,懸掛在門首,以祈求福至禍除。

上元侍宴

蘇軾

淡月疏星繞建章,

仙風吹下御爐香。

侍臣鵠立通明殿,

一朵紅雲(yún)捧玉皇。

【註釋】上元:節(jié)日名。俗以農(nóng)曆正月十五爲上元節(jié),也叫元宵節(jié)。有鬧花燈、猜燈謎、吃元宵、踩高蹺等風俗。侍宴:大臣出席皇帝舉行的宴會。建章:漢代宮名,是漢武帝劉徹於公元前104年建造的宮苑。這裡借指宋宮。鵠立:鵠,天鵝。像天鵝一樣引頸站立。通明殿:宮殿名。玉皇:玉皇大帝。道教稱天界最高主宰之神爲玉皇大帝,猶如人間的皇帝。

立春偶成

張栻

律回歲晚冰霜少,

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

東風吹水綠參差。

【作者簡介】張栻(1133~1180),字敬夫,又字樂齋,號南軒,世稱南軒先生。南宋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湖湘學派集大成者。漢州綿竹(今屬四川)人。南宋中興名相張浚之子。與朱熹、呂祖謙等齊名,時稱“東南三賢”。繼承“二程”理學思想,又有所發(fā)揮。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軒集》。

【註釋】律回:古代以十二律呂與月份相對,農(nóng)曆十二月屬呂,正月屬律,立春往往在十二月與正月之交,所以稱“律回”。歲晚:指立春在年前。生意:生機勃勃的樣子。參差:不整齊,這裡形容波紋起伏盪漾。

打球圖

晁說之

閶闔千門萬戶開,

三郎沉醉打球回。

九齡已老韓休死,

無復明朝諫疏來。

【作者簡介】晁說之(1059~1129),字以道,一字伯以,因慕司馬光爲人,自號景迂生。北宋詩人。濟州鉅野(今屬山東)人。宋神宗元豐進士。博極羣書,工詩,善畫山水,尤精易學。有《景迂生集》行世。

【註釋】閶闔:指皇宮。三郎:唐玄宗李隆基的小名。打球:古代的一種用腳踢皮球射門的遊戲。九齡、韓休:張九齡和韓休均是唐玄宗時的賢臣,以直言敢諫著稱於世。無復:再沒有。諫:直言規(guī)勸,一般用於下對上。疏:呈給皇帝的奏議。

宮詞

王建

金殿當頭紫閣重,

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元日,

五色雲(yún)車駕六龍。

【作者簡介】王建,生卒年未詳,字仲初。中唐詩人。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出身寒微,進士及第,歷任小官。與張籍爲摯友,詩風相近,善寫七言歌行,語言通俗明快,凝練精悍,世稱“張王樂府”。作百首七絕《宮詞》,有“宮詞之祖”之譽。現(xiàn)有《王建詩集》。

【註釋】宮詞:專以宮廷內(nèi)部生活爲寫作對象的詩,一般爲七言絕句。金殿:即金鑾殿,爲皇宮正殿。當頭:對面。紫閣:這裡指朝元閣。重:重重疊疊。仙人:漢武帝時用銅鑄成仙人,手託承露盤,承接玉露。據(jù)說飲此露可長生不老。玉芙蓉:用紅玉磨製的芙蓉狀的承露盤。太平天子:指帶來太平的皇帝。元日:農(nóng)曆正月初一。古代帝王依例於此日朝拜天帝。五色雲(yún)車:指皇帝所乘的五彩繽紛的車。駕六龍:皇帝的車以六匹馬來駕。龍,指高大的馬。《周禮·夏官》:“馬八尺以上爲龍。”

廷試

夏竦

殿上袞衣明日月,

硯中旗影動龍蛇。

縱橫禮樂三千字,

獨對丹墀日未斜。

【作者簡介】夏竦(985~1051),字子喬。宋代詩人。江州德安(今屬江西)人。官曆丹陽主簿、參知政事、樞密使、武寧軍節(jié)度使等職。著有《文莊集》。

【註釋】袞衣:帝王和三公所穿的繪有龍的圖案的禮服。這裡借指皇帝。動龍蛇:似龍蛇在舞動。禮樂:即《禮記》《樂記》。這裡泛指關(guān)於《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儒家經(jīng)典的考試內(nèi)容。獨對:宋朝設(shè)有特薦的科舉,若對策者得到皇帝賞識,就賜進士及第,所以稱爲獨對。丹墀:紅色的臺階。

詠華清宮

杜常

行盡江南數(shù)十程,

曉風殘月入華清。

朝元閣上西風急,

都入長楊作雨聲。

【作者簡介】杜常,生卒年不詳,字正甫。北宋詩人。衛(wèi)州(今河南衛(wèi)輝)人。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官曆濰州團練推官、河東轉(zhuǎn)運判官、知青州、工部尚書等職。

【註釋】行盡:結(jié)束旅行。朝元閣:即華清宮朝元閣遺址,位於驪山山腰,是唐玄宗敬奉老子的地方,俗稱老君殿。老君殿的東側(cè),即華清宮長生殿的所在。長楊:秦漢宮名,故址在今陝西省周至縣東南。作雨聲:化作雨聲。

清平調(diào)詞

李白

雲(yún)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羣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

【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稱爲“詩仙”。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生於中亞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nèi)),長於綿州彰明(今四川江油)。其詩豪放飄逸,構(gòu)思奇特,想象豐富,語言瑰麗,構(gòu)成了屈原以來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並稱“李杜”。現(xiàn)存詩作九百餘首,有《李太白集》存世。

【註釋】羣玉山:古代神話中女神西王母居住的地方。瑤臺:神話傳說中的神仙居住地。

題邸間壁

鄭會

荼香夢怯春寒,

翠掩重門燕子閒。

敲斷玉釵紅燭冷,

計程應說到常山。

【作者簡介】鄭會,字文謙,號亦山。南宋詩人。貴溪(今屬江西)人。生平不詳。

本書匯聚《千家詩》的各種今注今譯成果,按照七絕、五絕、五律、七律的順序分爲四個部分編排,每部分篇目保持原有順序。除訂正訛誤外,還作了詳盡的註解,加入豐富的譯文,使之更加通俗易懂,並儘量體現(xiàn)詩歌的韻律美。同時配以古典雅緻的畫作,使讀者在誦讀經(jīng)典的同時,更直觀形象地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渾然天成。本書爲每首詩都標註漢語拼音,爲孩子們掃清閱讀障礙,更易誦讀。

【註釋】邸:旅舍。荼:一種薔薇科的草本植物,春天之後,往往直到盛夏纔會開花。因此,人們常常認爲荼花開是一年花季的終結(jié)。玉釵:燭花,因形似玉釵,故名。計程:計算著行程。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作者簡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祖籍湖北襄陽(今湖北襄樊),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唐肅宗時,官至左拾遺。後入蜀,被好友嚴武薦爲劍南節(jié)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人據(jù)此稱他爲杜拾遺、杜工部。其詩風格“沉鬱頓挫”,內(nèi)容多反映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等,被譽爲“詩史”。其人憂國憂民,品行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爲“詩聖”。一生作詩一千四百餘首,有《杜工部集》存世。

【註釋】白鷺:即鷺鷥,一種食魚的水禽。西嶺:此指岷山。本詩作於成都,岷山在成都西面,山頂終年積雪。東吳:現(xiàn)江南地區(qū),古代稱爲東吳。

海棠

蘇軾

東風嫋嫋泛崇光,

香霧空濛月轉(zhuǎn)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燒高燭照紅妝。

【註釋】海棠:花名,花姿瀟灑,花開似錦,歷代文人多有吟詠。昔(唐)明皇召貴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此詩戲之。嫋嫋:輕風細細的樣子。泛:浮動。崇光:月光或花光。空濛:空中霧氣濃重。紅妝:這裡用美女比海棠。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作者簡介】杜牧(803~852),字牧之。晚唐著名詩人。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文宗太和二年(828)進士,曾官至中書舍人。其詩於晚唐柔靡之風中以峻峭矯之,尤以七言絕句著稱,擅長文賦。人號“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爲“小李杜”。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其爲“杜樊川”。有《樊川文集》傳世。

【註釋】清明:清明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舊俗清明時節(jié),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去掃墓,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然後將紙錢焚燒,併爲墳墓添上新土,折數(shù)枝新綠的樹枝插在墳上,最後叩頭祭拜,吃掉酒食。斷魂:形容悽迷哀傷的心情。

清明

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

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

曉窗分與讀書燈。

【作者簡介】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宋代詩人、散文家。濟州鉅野(今屬山東)人。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登進士第,仕途屢經(jīng)挫折。文學主張以宗經(jīng)復古爲旗幟,力除唐末五代以來頹靡纖麗的文氣。詩歌推崇杜甫和白居易,風格簡雅古淡。晚年貶知黃州,世稱“王黃州”。自編《小畜集》三十卷,今有《四部叢刊》本。

【註釋】蕭然:情緒低落。野僧:流落在外的和尚。乞:討。新火:古代清明節(jié)前一二日爲寒食節(jié),禁菸火,只吃冷食,到清明這一天才重新生火。

社日

王駕

鵝湖山下稻粱肥,

豚柵雞棲對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歸。

【作者簡介】王駕(約公元894年前後在世),字大用。晚唐詩人。蒲州河中(今山西永濟)人。唐昭宗大順元年(890)登進士第,官至禮部員外郎,自號守素先生。與鄭谷、司空圖爲詩友,頗有才名。其詩活潑清新,自然順暢。集六卷,存詩不多,但以《社日》和《雨晴》兩首流傳甚廣。

【註釋】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節(jié)日。春秋各一次,分別爲春社和秋社。此詩寫的是春社。鵝湖:位於江西鉛山縣,一年兩稻,所以仲春社日,稻粱已肥。稻粱肥:指田裡莊稼長勢很好,豐收在望。豚:小豬。柵:豬圈。雞棲:雞窩。扉:門。桑柘:桑樹和柘樹。

寒食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作者簡介】韓翃(生卒年不詳),字君平。中唐詩人。南陽(今屬河南)人。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登進士第,唐德宗因其詩名,擢其爲駕部郎中、知制誥,官終中書舍人。與錢起、盧綸等號稱“大曆十才子”。存詩較多,大都爲送行贈別、流連光景之作。集五卷,今編詩三卷。

【註釋】漢宮:此處借指唐宮。傳蠟燭:傳賜蠟燭。傳漢代寒食禁菸火,朝廷特賜貴族家蠟燭,以備晚上照明之用。五侯:東漢末年單超等五名宦官同時得封侯,人稱“五侯”,權(quán)傾一時。後世以“五侯”代指貴族高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註釋】山郭:古代稱內(nèi)城爲城,外城爲郭。南朝:即晉朝以後先後佔據(jù)南方半壁江山的宋、齊、樑、陳四個朝代的總稱。南朝四個朝代先後建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南朝諸皇帝在中國歷史上以佞佛著名,故這一時期佛教盛行,寺院衆(zhòng)多。四百八十:唐人強調(diào)數(shù)量之多的一種說法,此處極言佛寺之多。

上高侍郎

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種,

日邊紅杏倚雲(yún)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

不向東風怨未開。

【作者簡介】高蟾(約公元881年前後在世),字不詳。晚唐詩人。河朔間(通常指黃河以北地帶)人。出身貧寒,生性倜儻。唐僖宗乾符三年(876)登進士第,官至御史中丞。工詩,詩作氣勢雄偉。著有詩集一卷傳於世。

【註釋】高侍郎:其人不詳。侍郎是古代官名。碧桃:神話傳說中的天上蟠桃。相傳三月三日爲西王母誕辰,當天西王母大開盛會,以蟠桃爲主食,宴請衆(zhòng)仙,衆(zhòng)仙趕來爲她祝壽,稱爲蟠桃會。此處“碧桃”與下句的“紅杏”均暗喻倚勢顯貴的小人。芙蓉:芙蓉花,即木芙蓉,秋季開花。

絕句

僧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作者簡介】僧志南,生卒年不詳。南宋詩僧,志南是其法號。宋人趙與虤《娛書堂詩話》捲上曾載:“僧志南能詩,朱文公(朱熹)嘗跋其捲雲(yún):‘南詩清麗有餘,格力閒暇,無蔬筍氣。如雲(yún):“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予深愛之。’”

【註釋】古木陰中:古樹林陰之中。短篷:帶篷的小船。杖:拄著。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桿直立,長老了可做柺杖。此處指柺杖。

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11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1)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11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1)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11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1)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11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1)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11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1)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12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2)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12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2)第12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2)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12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2)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11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1)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12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2)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丘北县| 吉安市| 镇原县| 繁昌县| 大石桥市| 巴南区| 天柱县| 华蓥市| 瑞丽市| 应用必备| 聂拉木县| 利津县| 绵竹市| 成都市| 蓬安县| 垦利县| 苏尼特左旗| 合川市| 安远县| 茌平县| 济宁市| 洪洞县| 稻城县| 湖州市| 图们市| 长顺县| 神农架林区| 栖霞市| 武定县| 定州市| 济宁市| 镇雄县| 卓尼县| 闽侯县| 龙陵县| 壶关县| 平邑县| 建瓯市| 文安县| 子洲县| 大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