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

遊園不值

葉紹翁

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

一枝紅葉出牆來。

【作者簡介】葉紹翁,生卒年不詳,字嗣宗,號靖逸。南宋中期詩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甌)。本姓李,後嗣於龍泉(今浙江龍泉)葉氏。長期隱居於錢塘西湖之濱,與葛天民互相酬唱。屬“江湖派”(南宋時期的一個詩派,因書商陳起所刊《江湖集》等詩歌集而得名)詩人,詩作以七言絕句爲(wèi)最佳。詩集《靖逸小集》,有《南宋羣賢小集》本。還著有《四朝聞見錄》,頗有史料價值。

【註釋】不值:沒有遇到主人。憐:可惜。屐:古代一種木鞋,鞋底下兩頭有齒。小扣:輕輕地敲擊。柴扉:籬笆門。

客中行

李白

蘭陵美酒鬱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註釋】蘭陵:地名,在今山東棗莊市,唐時以產(chǎn)酒著名。鬱金香:香草名,古人用來泡酒,酒色金黃。琥珀光:形容盛在玉碗裡的酒色如琥珀般光澤鮮亮。琥珀,松柏樹脂化石,黃褐色,透明有光。

題屏

劉季孫

呢喃燕子語樑間,

底事來驚夢裡閒。

說與旁人渾不解,

杖藜攜酒看芝山。

【作者簡介】劉季孫(1033~1092),字景文。北宋詩人、知名鑑藏家。祥符(今河南開封)人。曾任饒州酒務(wù)、兩浙兵馬都監(jiān)等職。博通史傳,性好異書古文石刻。有詩集一卷留世。

【註釋】呢喃:擬聲詞,形容燕子的叫聲。底:何,什麼。渾:渾然,完全。芝山:山名,在今江西鄱陽縣。作者當(dāng)時在芝山地區(qū)爲(wèi)官。

漫興

杜甫

腸斷春江欲盡頭,

杖藜徐步立芳洲。

顛狂柳絮隨風(fēng)舞,

輕薄桃花逐水流。

【註釋】漫興:興之所至隨意而作。欲盡頭:春日即將逝去。徐步:漫步。芳洲:長滿野花野草的水中陸地,即河中的沙洲。顛狂:這裡指柳絮紛飛,與下句的輕薄相對。作者將柳絮與桃花人格化,說它們像一羣勢利的小人,對著春天的逝去,無動於衷,只知道乘風(fēng)亂舞,隨波逐流。此聯(lián)每被用於形容人的言行狂放和輕浮。

慶全庵桃花

謝枋得

尋得桃源好避秦,

桃紅又是一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

怕有漁郎來問津。

【作者簡介】謝枋得(1226~1289),字君直,號疊山。南宋文學(xué)家、愛國將領(lǐng)。信州弋陽(今江西弋陽)人。宋理宗寶祐四年(1256)與文天祥同科中進士。宋末以江東提刑、江西詔諭使知信州,率兵抗元,後戰(zhàn)敗城陷,隱居流寓。宋亡,堅辭不應(yīng)元召,絕食而死。明景泰七年,謝枋得與文天祥同賜諡,文天祥賜“忠烈”,謝枋得賜“文節(jié)”。其詩傷時感舊,樸素端正,時有韻致。著有《疊山集》十六卷。

【註釋】桃源:即桃花源。東晉詩人陶淵明寫有《桃花源詩並記》,文中描繪了一個美麗的世外桃源。詩人在此借指慶全庵深邃幽靜的環(huán)境。漁郎:陶淵明詩文中有武陵漁人沿桃花林而行,入桃源做客之事。此處暗指搜尋詩人蹤跡的元代官吏。問津:問路,尋找。

玄都觀桃花

劉禹錫

紫陌紅塵拂面來,

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

盡是劉郎去後栽。

【作者簡介】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晚年自號廬山。唐代著名詩人、哲學(xué)家。洛陽(今屬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縣)。唐德宗貞元進士,與柳宗元同榜。授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集團政治革新運動的中心人物,失敗後被貶爲(wèi)朗州司馬。因與守舊勢力不相容,其仕途多變,歷任連州、江州、蘇州等地刺史,晚年任太子賓客。素善詩,與白居易交往甚密,被推爲(wèi)“詩豪”。其詩清新自然,健康活潑,富有民歌特色,充滿生活情趣?,F(xiàn)存詩八百餘首。有《劉賓客集》《劉夢得文集》行世。

【註釋】紫陌:此指京都長安大道。紅塵:鬧市上的飛塵。玄都觀:唐代京都長安城內(nèi)的一處道觀。玄都句:劉禹錫結(jié)束九年朗州司馬貶謫生活被召回長安後,暮春時節(jié)到玄都觀賞桃花,因詩句“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被“嫉其名者”認(rèn)定爲(wèi)影射之辭,觸怒當(dāng)朝新貴,再被貶爲(wèi)連州刺史。

再遊玄都觀

劉禹錫

百畝庭中半是苔,

桃花淨(jìng)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

前度劉郎今又來。

【註釋】再遊:劉禹錫在連州苦熬了十多年後,直到裴度當(dāng)了宰相,才又被調(diào)回長安。此時又值暮春時節(jié),劉禹錫想起了害他被貶的玄都觀桃花,於是故地重遊??伤搅诵加^,只看到滿地燕麥和野葵。原來,當(dāng)年栽桃樹的那個道士已經(jīng)死了,觀裡的桃樹沒人照料,多半已枯死了。他感慨萬千,便寫成此詩,以譏權(quán)貴。庭:道觀庭院。苔:即苔蘚。

滁州西澗

韋應(yīng)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作者簡介】韋應(yīng)物(約737~約791),唐代詩人。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出身世族。曾任滁州、江州、蘇州等地刺史和左司郎中,世稱“韋左司”、“韋蘇州”。屬山水田園詩派,後人每以“王(維)孟(浩然)韋柳(宗元)”並稱。其詩景緻優(yōu)美,恬淡高遠(yuǎn),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而著稱。今傳有十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十卷本《韋蘇州集》等。

【註釋】滁州:今安徽滁縣。西澗:又名上馬河,在滁州城西。憐:憐愛。野渡:偏僻無人的渡口。

花影

蘇軾

重重迭迭上瑤臺,

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

卻教明月送將來。

【註釋】瑤臺:神話傳說中的神仙住地。此處借指華美的樓臺。幾度:幾次。掃不開:掃不去,掃不掉。

北山

王安石

北山輸綠漲橫陂,

直塹回塘灩灩時。

細(xì)數(shù)落花因坐久,

緩尋芳草得歸遲。

【註釋】北山:江寧北山(今南京紫金山)。當(dāng)時詩人辭去宰相職務(wù)出任江寧知府,江寧府治所在今南京。輸:運送。此處意爲(wèi)蔓生。陂:池塘。塹:濠溝。灩灩:狀水色波光搖晃動盪貌。

湖上

徐元傑

花開紅樹亂鶯啼,

草長平湖白鷺飛。

風(fēng)日晴和人意好,

夕陽簫鼓幾船歸。

【作者簡介】徐元傑(1196~1246),字仁伯,號梅野。信州上饒(今屬江西)人。南宋詩人。宋理宗紹定五年(1232)進士,累官至大堂寺少卿,兼給事中國子祭酒,擢中書舍人。力主排外患,修內(nèi)政,保境安民。後遭奸人毒害。著有《梅野集》十二卷傳於世。

【註釋】湖上:此處指杭州西湖。紅樹:開滿紅花的樹林。平湖:指風(fēng)平浪靜的湖面與岸邊青草相接,草與湖水好似在一個平面上。

漫興

杜甫

糝徑楊花鋪白氈,

點溪荷葉迭青錢。

筍根雉子無人見,

沙上鳧雛傍母眠。

【註釋】糝徑:指散亂地落滿碎細(xì)楊花的小路。糝,摻雜。點溪句:青綠的荷葉點綴在小溪水面上,像重疊的圓圓的青錢。青錢,古代一種有圓孔的青銅錢。雉子:小野雞。鳧雛:小野鴨。

春晴

王駕

雨前初見花間蕊,

雨後全無葉底花。

蜂蝶紛紛過牆去,

卻疑春色在鄰家。

【註釋】初見:剛纔見到。蕊:未開的花,即花苞。疑:懷疑,疑心。

春暮

曹豳

門外無人問落花,

綠陰冉冉遍天涯。

林鶯啼到無聲處,

青草池塘獨聽蛙。

【作者簡介】曹豳(1170~1250),字西土,一字潛夫,號東畎。南宋詩人。瑞安(今浙江溫州)人。宋寧宗嘉泰二年(1202)進士,累官至重慶府司法參軍、秘書丞、浙東提刑、左司諫等。因敢於在皇帝面前直言規(guī)諫,與同時的王萬、郭磊卿、徐清叟等被稱爲(wèi)“嘉熙四諫”。其詩詞風(fēng)格樸實粗獷。有《玉泉集》,惜已佚。現(xiàn)僅存文一篇、詩十一首,詞二首。

【註釋】冉冉:慢慢地。獨聽蛙:只聽見蛙鳴聲。

落花

朱淑貞

連理枝頭花正開,

妒花風(fēng)雨便相催。

願教青帝常爲(wèi)主,

莫遣紛紛點翠苔。

【作者簡介】朱淑貞(約公元1131年前後在世)。一作淑貞,號幽棲居士。南宋女詩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說浙中海寧人。生於仕宦之家,幼年穎慧,工詩擅詞,博通經(jīng)史,精曉音律書畫,素有才女之稱。遵父母之命的婚姻很不如意,抑鬱而終。其詩詞多寫個人愛情生活,風(fēng)格沉鬱哀婉,幽怨感傷。生前曾自編詩詞集,死後散佚。後人輯有《斷腸集》(詩)二卷,《斷腸詞》一卷及《璇璣圖記》。

【註釋】連理枝:兩棵樹的枝幹交結(jié)在一起,稱爲(wèi)連理枝。青帝:古代傳說中主管春天的神。莫遣:莫使。點:點綴。

春暮遊小園

王淇

一從梅粉褪殘妝,

塗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花事了,

絲絲天棘出莓牆。

【作者簡介】王淇,字菉漪,宋代詩人,生平事蹟不詳。

【註釋】一從:最初。褪殘妝:指梅花衰謝凋零。荼:一種薔薇科植物,落葉小灌木,攀援莖,莖上有鉤狀刺,羽狀複葉,小葉橢圓形?;ò咨邢銡?,春末夏初盛放。荼過後,再沒有花開放,因此,古人認(rèn)爲(wèi)荼花開是一年花季的終結(jié)。花事了:此指春天的花全部開完。天棘:即天門冬,爲(wèi)百合科多年生攀援狀草本植物,好纏生於竹木之上,葉如青絲。莓牆:長有苔蘚的牆。

鶯梭

劉克莊

擲柳遷喬太有情,

交交時作弄機聲。

洛陽三月花如錦,

多少工夫織得成。

【作者簡介】劉克莊(1187~1269),初名灼,字潛夫,號後村居士。南宋文學(xué)家。莆田(今屬福建)人。宋理宗淳祐六年(1246)進士,官至工部尚書兼侍讀,以龍圖閣學(xué)士致仕。晚年趨奉賈似道,爲(wèi)人所譏。也曾仗義執(zhí)言,彈劾權(quán)臣。與戴復(fù)古等同爲(wèi)“江湖派”詩人,詩學(xué)晚唐,但更致力於獨闢蹊徑,以詩謳歌現(xiàn)實。其詞以愛國思想和豪放風(fēng)格見稱於時,在辛派詞人中成就最大。有《後村先生大全集》一百九十六卷,《後村別調(diào)》一卷等存世。

【註釋】擲柳:拋柳,此指黃鶯從柳枝上疾飛往來。遷喬:遷居。交交:象聲詞,織布聲。此處形容黃鶯叫聲如機杼之聲。

暮春即事

葉採

雙雙瓦雀行書案,

點點楊花入硯池。

閒坐小窗讀周易,

不知春去幾多時。

【作者簡介】葉採,生卒年不詳。字仲圭,號平巖。南宋詩人。邵武(今屬福建)人。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進士,歷邵武尉、景獻(xiàn)府教授、秘書監(jiān)、樞密院檢討,累官翰林學(xué)士兼侍講。曾就學(xué)於蔡淵、陳淳。其詩多閒情逸致之作。

【註釋】瓦雀:在屋瓦上活動的麻雀。行書案:指麻雀的影子在書案上移動。周易:《易經(jīng)》,儒家經(jīng)典著作。

登山

李涉

終日昏昏醉夢間,

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

又得浮生半日閒。

【作者簡介】李涉,生卒年不詳。自號清谿子。中唐詩人。洛陽(今屬河南)人。曾與弟弟李渤隱居廬山,後從軍做幕僚。唐文宗大和中,因宰相推薦,任太學(xué)博士,因事流放康州(今廣東德慶)?,F(xiàn)存詩百餘首,多爲(wèi)七絕。由於屢遭貶謫,其詩中常有不平之鳴。

【註釋】強:強打精神。浮生:舊時一種消極說法,認(rèn)爲(wèi)人生如浮雲(yún),短暫虛幻,故稱人生爲(wèi)浮生。

蠶婦吟

謝枋得

子規(guī)啼徹四更時,

起視蠶稠怕葉稀。

不信樓頭楊柳月,

玉人歌舞未曾歸。

【註釋】子規(guī):杜鵑鳥。啼徹:不停地啼叫。四更:古時把一夜分爲(wèi)五更,一更大約兩個小時,四更是凌晨二三點這段時間。蠶稠:義同“葉稀”,葉吃光了只剩下蠶,蠶就顯得擁擠稠密。玉人:此指美女。

晚春

韓愈

草木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註釋】晚春:詩題原作“春暮”,據(jù)《全唐詩》改。春不久歸:言春天即將結(jié)束。百般:各種各樣。鬥芳菲:指各種花草各逞姿色,爭芳鬥豔。芳菲,形容花草的芬芳、茂盛。楊花:柳絮。榆莢:榆錢,榆未生葉時,先在枝間生莢,莢小如錢,莢老呈白色,隨風(fēng)飄落。才思:才情。惟解:只知道。

傷春

楊萬里

準(zhǔn)擬今春樂事濃,

依然枉卻一東風(fēng)。

年年不帶看花眼,

不是愁中即病中。

【作者簡介】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南宋傑出詩人。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累官贛州司戶、國子博士、吏部員外郎、秘書監(jiān)等。宋寧宗開禧二年(1206),因痛恨韓侂冑弄權(quán)誤國,憂憤而死,諡“文節(jié)”。一生力主抗戰(zhàn),反對屈膝投降,愛國之情,溢於言表。與陸游、范成大、尤袤詩歌創(chuàng)作齊名,並稱“中興四大家”。詩作推陳出新,自成一家,風(fēng)格淳樸,語言口語化,構(gòu)思新巧,號爲(wèi)“誠齋體”。內(nèi)容多爲(wèi)寫景抒情和應(yīng)酬之作。一生著述甚豐,現(xiàn)存詩四千二百餘首,詩文全集一三三卷,名《誠齋集》,今存。

【註釋】準(zhǔn)擬:預(yù)料,以爲(wèi)。枉卻:辜負(fù),徒然虛費。東風(fēng):春風(fēng)。指代春景。

送春

王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

小檐日日燕飛來。

子規(guī)夜半猶啼血,

不信東風(fēng)喚不回。

【作者簡介】王令(1032~1059),字逢原,初字鍾美。北宋詩人。廣陵(今江蘇揚州)人。五歲父母雙亡,少時尚意氣,一生不求仕進,以教授生徒爲(wèi)業(yè),往來於瓜洲、天長、高郵、江陰等地。與王安石爲(wèi)至交,娶王安石妻之堂妹爲(wèi)妻。由於王安石的推薦和稱譽,在江淮一帶逐漸成爲(wèi)頗負(fù)盛名的詩人。二十八歲時英年早逝。其詩內(nèi)含思想抱負(fù),自有一股迴腸蕩氣之風(fēng)。

【註釋】更:又,復(fù)。小檐:指屋檐。子規(guī):即杜鵑鳥。猶:還,仍。啼血:古代傳說中杜鵑鳥晝夜悲鳴,啼至口出血而止,其狀哀痛之極。

三月晦日送春

賈島

三月正當(dāng)三十日,

風(fēng)光別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須睡,

未到曉鍾猶是春。

【作者簡介】賈島(779~843),字閬仙,一作浪仙,自號碣石山人。中唐詩人。范陽(今北京附近)人。出身貧寒,早年棲身佛門爲(wèi)僧,取法名無本。還俗後屢舉進士不第。唐文宗開成二年(837)被責(zé)爲(wèi)遂州長江主簿,人稱“賈長江”。後遷普州司倉參軍,卒於任所。曾以詩投韓愈,與孟郊、張籍等詩友唱酬,詩名大振。其詩歌創(chuàng)作刻意求工,詩境平淡,造語費力,極具苦吟精神,是以“推敲”二字出名的苦吟派詩人。著有《長江集》十卷。

【註釋】晦日:陰曆每月的最後一日。風(fēng)光:此處指春光。別:遠(yuǎn)離。苦吟身:苦苦吟詩的人。此處是作者自稱。君:指春光。曉鍾猶:一作“五更還”。

客中初夏

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當(dāng)戶轉(zhuǎn)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fēng)起,

惟有葵花向日傾。

【作者簡介】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號迂叟。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學(xué)家、散文家。陝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xiāng)人,世稱涑水先生。家族世代書香,篤學(xué)力行。宋仁宗朝進士,累官大理寺丞、龍圖閣直學(xué)士、右諫議大夫、翰林學(xué)士、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等。反對王安石變法,排斥新黨,廢止新法。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主修《資治通鑑》,歷十?dāng)?shù)年乃成。以文著名,亦能詩詞。著有《司馬文正公集》《稽古錄》等。

【註釋】客中:旅居他鄉(xiāng)作客。清和:天氣清明而和暖。當(dāng)戶:對著門戶。轉(zhuǎn)分明:指景色變換分明。

有約

趙師秀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閒敲棋子落燈花。

【作者簡介】趙師秀(1170~1219),字紫芝,號靈秀,又號天樂。南宋詩人。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進士,與徐照(字靈暉)、徐璣(字靈淵)、翁卷(字靈舒)並稱“永嘉四靈”,開創(chuàng)了“江湖派”一代詩風(fēng)。累官上元主簿、筠州推官。晚年宦遊,逝於臨安。著有《清苑齋集》《天樂堂集》,今僅見《清苑齋集》一卷。

【註釋】有約:邀約客人相會。黃梅時節(jié):農(nóng)曆四五月間,江南梅子黃熟的一段時期,叫黃梅天。其間陰雨連綿,故用“黃梅時節(jié)”來稱江南雨季。家家雨:家家戶戶都趕上下雨。形容雨水多而廣。處處蛙:到處都是蛙跳蛙鳴。落燈花:舊時以油燈照明,燈芯燒殘,落下來時好像一朵閃亮的小花。

初夏睡起

楊萬里

梅子流痠軟齒牙,

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

閒看兒童捉柳花。

【註釋】梅子:一種味道極酸的果實。芭蕉分綠:芭蕉的綠色映照在紗窗上。無情思:猶言無精打采、懶洋洋的樣子。思,意,情緒。

三衢道中

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

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

添得黃鸝四五聲。

【作者簡介】曾幾(1084~1166),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南宋初期詩人。贛州(今屬江西)人,徙居河南洛陽。歷任浙西提刑、秘書少監(jiān)、禮部侍郎。學(xué)識淵博,勤於政事。其弟子陸游稱他“治經(jīng)學(xué)道之餘,發(fā)於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以杜甫、黃庭堅爲(wèi)宗”。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閒雅清淡,氣韻流暢。後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端膸烊珪酚小恫枭郊钒司?。

【註釋】三衢:山名。在今浙江省衢州市。日日晴:梅雨季節(jié),卻是日日晴,說明此時氣候異常。小溪泛盡:小船已經(jīng)到了小溪終點。泛,漂浮,這裡指行船。卻:再,又。不減:差不多,相等。

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12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2)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11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1)第12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2)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11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1)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11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1)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12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2)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12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2)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12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2)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11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1)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11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1)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
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12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2)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11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1)第12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2)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11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1)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11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1)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12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2)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12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2)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12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2)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11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1)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11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1)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磐石市| 丰顺县| 习水县| 油尖旺区| 府谷县| 永城市| 固安县| 平阳县| 米脂县| 台东县| 晋城| 芜湖市| 宁津县| 政和县| 瑞昌市| 鲁山县| 博白县| 定日县| 阿图什市| 阜平县| 丁青县| 和静县| 当雄县| 会昌县| 监利县| 济宁市| 门源| 全南县| 昆山市| 化隆| 万宁市| 阳信县| 威海市| 阜康市| 饶河县| 克拉玛依市| 高州市| 高平市| 辉县市| 台安县| 琼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