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2)

玉臺觀

杜甫

浩劫因王造,平臺訪古遊。

彩雲蕭史駐,文字魯恭留。

宮闕通羣帝,乾坤到十洲。

人傳有笙鶴,時過北山頭。

【註釋】玉臺觀:故址在今四川省閬中縣,相傳爲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嬰所建。浩劫:道家稱宮觀的臺階爲浩劫。劫,臺階,爲道家用語。平臺:古蹟名。在今河南商丘東北。相傳爲春秋時宋國皇國父所築。此處指玉臺觀。彩雲:指壁畫上的雲彩。蕭史:此處用“乘鸞跨鳳”典故。據漢劉向《列仙傳》載:蕭史爲秦穆公時人,善吹簫,穆公女兒弄玉也好吹簫,秦穆公將女嫁給他爲妻,並築鳳臺讓他們居住。魯恭:即魯恭王劉餘,曾造靈光殿。現靈光殿文字碑記雖存而人已不存。此處借指玉臺觀上也留下了滕王的手跡。羣帝:道教信徒認爲,天有羣帝。羣帝,五方的天帝。乾坤:代指玉臺觀的殿宇。十洲:古代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十個島。《海內十洲記》指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元洲、流洲、生洲、鳳麟洲、聚窟洲十洲。此處泛指四海之地。“人傳”句:《列仙傳》中載有王子喬乘鶴飛昇成仙的故事。

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

杜甫

方丈渾連水,天臺總映雲。

人間長見畫,老去恨空聞。

范蠡舟偏小,王喬鶴不羣。

此生隨萬物,何處出塵氛。

【註釋】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因觀賞李固的弟弟畫的山水畫而請寫的詩。李固,蜀人,唐代宗時曾爲司馬。司馬弟,李固的弟弟。方丈:和尚參禪打坐之處。此處指傳說中的海上三座仙山之一。《史記·秦始皇本紀》載:“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此處方丈指畫中的神仙境界。渾連水:與水渾然相連。天臺:即天臺山。在今浙江省天臺縣西。總映雲:形容天臺山很高,時常與天上的雲彩相映襯。范蠡:春秋時越國大夫,輔助越王勾踐消滅了吳國,功成後攜西施泛舟太湖,終不知去向。王喬:即王子喬。周靈王太子,成仙后乘白鶴而去。塵氛:塵俗的氣氛。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註釋】書懷:抒寫情懷。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五月,作者攜家小離開成都,沿江東下,途中歷覽渝州忠州一帶的長江景色。此詩爲作者抒發心中無處施展才能的憤懣與不平。危檣:高高的桅桿。獨夜舟:孤舟夜泊。官應老病休:年老病多也應該休官了。著:著名。何所似:像什麼呢?沙鷗:水鳥,飄零無常居。此處是詩人以沙鷗自比。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註釋】岳陽樓:遊覽勝地。在今湖南省岳陽市,唐初修建,下瞰洞庭湖。吳楚:吳和楚分別爲春秋時代的國名。其地域約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蘇等長江中下游一帶。坼:裂開、分開。此處爲分界之意。楚地大致在洞庭湖的南部,吳地在湖的東部,故言兩地爲湖水所分開。乾坤:天地、日月。據《水經注·湘水》載:“洞庭湖水廣五百餘里,日月出沒其中。”字:書信。老病:年邁多病。當時作者年已五十七,且有多種疾病纏身。戎馬:喻指戰事。關山北:此處泛指北方邊地。憑:倚,靠。軒:軒窗。指樓上窗戶。涕泗:眼淚。

江南旅情

祖詠

楚山不可極,歸路但蕭條。

海色晴看雨,江聲夜聽潮。

劍留南鬥近,書寄北風遙。

爲報空潭橘,無媒寄洛橋。

【註釋】楚山:楚地之山。極:窮盡。“劍留”句:此處用“豐城劍氣”典故。據《晉書·張華傳》載,吳滅晉興之際,有紫氣直射鬥、牛二星之間。晉尚書張華請教雷煥,雷煥說:此爲寶劍之精,上徹於天,在豫章豐城。張華即讓雷煥當豐城縣令,掘出龍泉、太阿兩把劍,當晚,鬥牛間氣就消失了。因豐城屬豫章郡,在南方,故云“南鬥”。南鬥,星名,南斗六星,即鬥宿。爲報:讓人轉告。此處作讓人捎帶解。空潭:深潭。古時有“昭潭無底橘洲浮”的說法。昭潭在今湖南省長沙市南。此處的空潭橘是泛指南方的橘子。媒:通媒妁。指代捎信、捎物之人。洛橋:洛陽天津橋。此處指代詩人的故鄉洛陽。

宿龍興寺

綦毋潛

香剎夜忘歸,鬆清古殿扉。

燈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

白日傳心淨,青蓮喻法微。

天花落不盡,處處鳥銜飛。

【作者簡介】綦毋潛(692~749?),字孝通。盛唐詩人。荊南(今湖北江陵)人,一說江西南康人。唐玄宗開元年間進士,累官至左拾遺、著作郎等。後辭官歸隱,遊歷江淮。其詩多寫山林隱逸生活和方外之情,清秀俊麗。《全唐詩》收錄其詩一卷二十六首。

【註釋】龍興寺:在今湖南省零陵縣西南。香剎:香火寺院。此處指龍興寺。方丈室:寺院中長老或住持所居之處。比丘:即和尚。爲梵語的音譯,一般意譯爲“乞士”,俗稱“和尚”。青蓮:本指產於印度的青色蓮花。此指青蓮香。《妙法蓮花經》說:“有人聞是品能隨善讚道者,是人口中常出青蓮香。”此處用以比喻寺院裡長老能闡明精微的佛理,是口吐青蓮香之人。喻法微:用事例比喻來講精微的佛法。“天花”兩句:引用佛經中天女散花的故事。據《維摩經·觀衆生品》載:佛祖讓天女散花以驗試菩薩和聲聞弟子的道行,花落綿綿不絕,有羣鳥飛來銜花而去。

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

【作者簡介】常建(708~765?),字號不詳。唐代詩人。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唐玄宗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曾任盱眙尉。一生沉淪失意,耿介自守。詩多寫田園風光和山林逸趣,選語精妙,意境超遠。

【註釋】破山寺:即興福寺,在今江蘇省常熟市虞山北側。後禪院:寺廟中和尚居住的地方。初日:初升的太陽。悅鳥性:使鳥兒感到快樂。人心:世俗中榮辱得失的俗念。萬籟:自然界各種聲響。籟,孔穴中發出的聲音。此:此時,此處。俱寂:都寂靜下來。鐘磬:寺廟中常設的樂器。爲僧侶誦經、供齋時的信號,撞鐘表示開始,擊磬表示結束。

題鬆汀驛

張祜

山色遠含空,蒼茫澤國東。

海明先見日,江白迥聞風。

鳥道高原去,人煙小徑通。

那知舊遺逸,不在五湖中。

【作者簡介】張祜(785?~849?),字承吉。中唐詩人。貝州清河(今屬河北)人,早年寓居蘇州,後至長安,爲元稹排擠,遂至淮南。愛丹陽曲阿地,隱居以終。詩以宮詞而著名,詩風沉靜渾厚,有隱逸之氣,深得杜牧推重。現存詩十卷。

【註釋】鬆汀驛:在今江蘇省太湖一帶,具體地點不詳。此詩爲作者訪友不遇而在途中鬆汀驛所作。蒼茫:曠遠迷茫的樣子。澤國:多水之鄉。此處指太湖及其吳中一帶。迥:遠。鳥道:鳥飛的路徑。人煙:人跡,有人居住之處。舊遺逸:指隱身遁跡的舊友。五湖:此處泛指太湖流域。

聖果寺

釋處默

路自中峰上,盤迴出薜蘿。

到江吳地盡,隔岸越山多。

古木叢青靄,遙天浸白波。

下方城郭近,鐘磬雜笙歌。

【作者簡介】釋處默,生卒年不詳。唐末詩僧,曾居住於廬山,常與貫休、羅隱等人交往。

【註釋】聖果寺:故址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城南的鳳凰山上。中峰:主峰。盤迴:盤旋曲折。薜蘿:薜山麻、蘿芄蘭,多年生蔓草。江:指錢塘江。江北屬古吳國地,江南屬古越國。盡:盡頭。青靄:青青的煙霧。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惟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作者簡介】王績(589~644),字無功,自號東皋子、五斗先生。唐代著名詩人。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官宦世家,自幼博聞強記,有“神童仙子”之稱。隋代曾任秘書省正字,初唐時以原官待召門下省,後棄官隱居於故鄉東皋村。嗜酒,好琴,精於占卜算卦。一生最大成就在於詩歌,被公認爲五言律詩的奠基人。其詩多涉飲酒和田園風光,含傷感情味。著有《王無功文集》。

【註釋】東皋:山西省河津縣的東皋村,爲作者隱居之地。徙倚:徘徊彷徨。欲何依:打算依靠什麼。此處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鳥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之詩意。落暉:落日的餘光。犢:小牛。懷采薇:此處用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典故。據《史記·伯夷列傳》載:伯夷、叔齊二人是孤竹君的兒子,兩人互辭王位,投奔周文王。他們反對周武王討紂,武王滅殷後,伯夷、叔齊跑到首陽山隱居,采薇而食,終於餓死,後遂爲守節隱居的代名詞。

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12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2)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12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2)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12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2)第12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2)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11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1)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11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1)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11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1)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11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1)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12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2)第11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1)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
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12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2)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12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2)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12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2)第12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2)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11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1)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11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1)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11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1)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11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1)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12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2)第11章 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幸蜀西至劍門(1)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5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1)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2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2)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3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3)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第10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2)第7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3)第6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2)第4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4)第8章 七言律詩(四十八首)早朝大明宮(4)第1章 七言絕句(九十一首)(1)第9章 五言絕句(三十九首)春曉(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安市| 新营市| 合阳县| 林周县| 安康市| 出国| 泊头市| 台中市| 贵南县| 中卫市| 马公市| 龙陵县| 昭平县| 平邑县| 遂川县| 濉溪县| 孙吴县| 怀柔区| 佛坪县| 宿松县| 微山县| 沧州市| 灵山县| 灯塔市| 丘北县| 南通市| 丹寨县| 青州市| 泽普县| 金寨县| 霍城县| 临海市| 长宁县| 平定县| 池州市| 津南区| 霍山县| 新建县| 天台县| 德惠市| 苏尼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