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國師,人的作用是非常多

東島中的行伍世家的想法,便是趁此機會直接反攻大明。

只不過,在沒有得到一半以上的勢力的支持,這件事情就只能是拖著了。

而另一個直接投誠的勢力,也並未得到東島的其他一半以上的勢力的支持。

所以到現在,他們是攻打大明還是投誠,還是個未知數。

也正是因爲如此,。

大明的洪承疇纔有了機會可以大練兵。

這也是崇禎皇帝爲何要讓洪承疇一年半的時間,就要建造好大明的海軍的原因。

第一個就是防止東島之地的人反應過來,到時候直接反攻大明。

而大明還未做好準備,被東島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第二個就是因爲崇禎皇帝在江楓的提醒之下,覺得洪承疇的野心好想有些大了,故意爲難他的。

也算是有著自己的死心在。

第三個原因,也是因爲以工代賑的方式出現,時間緊、任務重,需要的工人也就會越多,可以多少吸引一些大明的工人去江南之地造船。

工人在以前,絕對是一個要靠手藝吃飯的。

現在不一樣了。

流水線作業出現之後,一個工人只需要掌握一個製造的程序,就可以了。

就像是現在的造船廠。

在三號工地完工之後,一條流水作業的造船廠一號流水線,就能夠動工了。

在江楓提供了一些圖紙之後,戰船的質地堅固以及打造的程序也都要比商船還要複雜。

畢竟這可是戰船而不是商船。

商船的主要作用就是運送貨物,戰船的主要作用自然是用來作戰。

首先就要擁有一定的防禦力,沒有防禦力的戰船,那也只能是炮灰了。

崇禎皇帝看著來自於北方大元帥袁崇煥的戰報,韃奴的幾位主將,再一次被滿桂給斬殺於戰場之上。

他們已經攻佔了大半個遼東平原之地,那裡的土地果然就像是國師所說的,乃是黑色的。

如果真的如國師所言,乃是一片肥沃之地。

那到時候北方大部分百姓的糧食也就可以得到了解決,完全就不用其他地方的補給。

袁崇煥還請求崇禎皇帝,可以把高產農物的種子玉米分一點兒出來,運送到遼東之地,他要在黑土地上種植下去,看一看成效。

崇禎皇帝拿著戰報來到了國師府。

江楓看完之後,對崇禎皇帝問道:“你可還覺得當初我給你的那個球?”

崇禎皇帝點點頭,當初江楓給了他一個球,就說這就是大明所在的整個大陸。

那個時候,他還是迷茫的。

後來也一直想著如何改革,如何才能夠讓大明中興。

也就把那個球的事情放在了腦後。

現在想起來,還能夠清楚地想到了那個球上面的每一個大陸板塊。

“國師此言何意?”

江楓又拿出來一個球,這個和崇禎皇帝見到的還是有一些區別的,這上面竟然顯示著每一個山脈和平原之地。

“你看一看,這裡就是我們大明所在之地,在這東南沿海之地,都是一些平原,又或者是山陵之地。

而在這裡則是山地,到了這裡,是江漢平原,還有這裡的平原之地,這些地方都是適合種植的田地。

而在這裡,就是山海關,而在山海關之後,又有一大片平地,這裡也是盛產糧食的地方。

大明以後會有很多很多的人,這些人也就需要更多更多的糧食。

有了糧食才能夠養活更多的人。

大明有了人,才能夠擁有更多的財富,因爲有了人,大明會擁有更多更多的人才。

有了人,也就有了更多更強大的軍隊,有了人,才能夠治理更多更多的土地。

就算是這些個高原荒漠地帶,只要是有了人,在這裡種上了防風固沙的樹木。

以後也會變成高原,變成草場,變成一個綠地。”

這又成爲了江楓的說教時刻。

崇禎皇帝沒有不賴煩,他是認認真真地聽著。

江楓的每一次說教,都是讓他受益匪淺,總是會開闊自己的眼界。

“國師的意思是,現在大明要鼓勵生育?”

崇禎皇帝明顯被江楓所說的憧憬未來吸引了。

劍鋒搖搖頭,說道:“以現在大明的糧食來看,只能是剛剛讓所有人溫飽,真正達到養活更多的人,還做不到。

還需要三五年的時間,但是在這三五年的時間中,我們可以利用現在的實力來慢慢打下一個更大的江山。

也爲大明的以後做好準備,等到你老了,覺得自己不能管理好這個江山了,覺得太子可以登基了。

就在你退位之前,把那些功臣給分封到東島、南洋之地,讓他們自己去儘管施爲。

這也算的上是一個美好的結局,讓有功之臣也算的上是有了一個不錯的補償。

等到以後,有功之臣越來越多,也就可以讓他們去更遠的地方治理。

讓大明保持一個平衡。

這樣一來,就算是真的出現了一個昏君,也不會出現一個權臣,把持了朝堂。

更不會出現百姓的反抗,讓大明亂起來。

因爲在外面,可是還有這有功之臣,有著大明的人。”

崇禎皇帝有一些傻眼了。

他覺得江楓說的那種場景,和他有時候想出來的以後,似乎有著很大的差別。

而自己想出來的以後,和江楓描述的以後相比,感覺就像是小巫見大巫。

江楓這種把大明的有功之臣直接分封到了大明以外的地方,簡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你想啊,到時候,就算是大明真的亂起來了。

那也只是自己人打自己人,而不是外族的人攻佔了大明!”

崇禎皇帝沒有那麼高的覺悟,卻也覺得江楓的話說的有一些道理。

“這便是人的作用。”江楓繼續說道,“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便是人多了,人才也就多了,絕世之才也就不再絕世,說不定,你還會見到很多很多神童。

當這樣的人多了起來,他們之間就會形成一個競爭,也會形成一個平衡。

而不是以前,出現一個神童,那就已經算得上是獨一無二了。”

第兩百五十章 周而復始第兩百七十七章 羅斯柴爾德遊記第八十六章 戲精的基因是會遺傳的第五百八十七章 奸臣啊,你還我命來第三十八章 皇帝和大臣都來蹭飯第一百五十二章 王玄策游擊戰場,青衣之謀第六百五十三章 李定國,大明最後的英雄第六百七十九章 范文程,人老了,不中用了第八章 好的壞的名聲第六百六十七章 崇禎帝,朕不會放過你們第四百五十七章 四聖現世,坐而論道第一百六十章 大唐萬古如長夜第四百五十七章 四聖現世,坐而論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一樣的萬國來朝第四百二十五章 來自大唐的福報第四百一十章 恆州大捷第一百九十二章 再分利第兩百四十五章 了因的後手第四百零八章 老子要上戰場殺敵第六百六十一章 多爾袞、一次失敗罷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百官請天后重回朝堂第四百九十四章 安內纔可攘外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明一暗第五百七十三章 紹興年天下大變第兩百零九章 竹馬第兩百八十五章 心術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學院、讓人人都可以讀書第五百八十七章 奸臣啊,你還我命來第五十三章 一箭定陰山第三百一十章 黑龍翔天第六百六十七章 崇禎帝,朕不會放過你們第一百八十四章 退路第三百四十八章 不平坦的回長安之路第兩百八十八章 無間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陵山智激阿史那第三百六十六章 良言逆耳第兩百七十八章 四王爭霸第兩百七十九章 熬煮硝石第三百二十章 有人反水第九十二章 大唐學宮,玉山書院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學院、讓人人都可以讀書第一百四十二章 臨危受命第四百二十八章 籮筐鎮百官第二十六章 王君廓VS李世民第二十六章 王君廓VS李世民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理第五百一十九章 趙官家問仙解惑第一百三十四章 古往今來之少有第六百五十九章 戰魂歸、大明的國威不可犯第五百七十三章 紹興年天下大變第五百七十章 盛世中魑魅魍魎第四十二章 皇帝和世家的第一次較量第五百八十九章 哈哈哈,這就是朕的好臣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太史令的遺言第一百八十一章 謀國第六十八章 我要自行車第三百九十七章 小姐,可願和小生共推牌九第四百一十章 恆州大捷第一百四十八章 長久戰第四百五十八章 前所未有的威望第四十三章 仙人弟子真的會仙術!第兩百三十五章 撲朔第三百四十章 離島之前的時光第四百五十五章 盛世姻緣第四百四十二章 都是明白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理第三百五十五章 臨朝稱制第三十章 大唐律法,國師府苑第五百六十一章 弘文館訓斥宰執第六百二十九章 盧象升、被國師舉薦的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稱霸的第一步第三百五十九章 會煉丹嗎?第兩百一十一章 家事第三百八十四章 少東家可會詩歌文賦?第五百五十九章 江上仙火燒報刊第兩百三十九章 宮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主動請纓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雞摸狗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明一暗第五百六十一章 弘文館訓斥宰執第六百一十一章 崇禎帝、自廢帝王的刀和劍!第三百九十四章 讓薛紹去報效陛下吧第兩百四十八章 悠閒和冷落第五百五十章 求上位私自叛變第四百四十六章 變天之前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各自的應對第一百零二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五百二十五章 吳乞買欲還二聖第五百八十九章 哈哈哈,這就是朕的好臣子第兩百零四章 佛祖第五百四十五章 江上仙諫言獻策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理第五百九十七章 萬歲爺、晉商投敵賣國啦第三百零八章 大唐國宴第三百二十章 有人反水第三百四十三章 武后其實是編劇第五百三十五章 江上仙點金成將第七十章 大唐車神第五百三十二章 江上仙引蛇出洞第五百四十五章 江上仙諫言獻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化县| 墨脱县| 建始县| 西安市| 郧西县| 长丰县| 南丰县| 五常市| 城固县| 忻城县| 遵义市| 东光县| 武汉市| 团风县| 正定县| 商城县| 东丽区| 玉林市| 沁阳市| 宁蒗| 康乐县| 嘉善县| 延边| 云安县| 宁南县| 沈丘县| 延长县| 松潘县| 通辽市| 瑞丽市| 门头沟区| 伊春市| 怀远县| 浦江县| 石渠县| 德兴市| 临洮县| 韶山市| 崇信县| 曲松县| 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