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六十九章 崇禎帝,國師說什麼就是什麼

有多少想要得到仙人的恩賜。

也有多少人想要實現自己的野心,可是在如此穩定的大明局勢之下。

他們的野心根本就實現不了。

理想很豐滿。

現實就很骨感。

野心也要在亂世之中才有可能實現。

而現在的大明,除了偶爾和韃奴交戰之外,大明國內的南北之地都很安寧。

農戶忙著耕種。

工人忙著建造工程和完成工廠的生產任務。

商人忙著經商。

學子們在讀書,研究如何考中科舉。

小孩子們則是歡快地玩兒著,大一點兒的則是幫助父母做一些事情。

這就是現在的大明。

他們的野心也就根本不可能實現了。

“讓洪承疇爲徵東大元帥,去攻打東島?”

崇禎皇帝不明白,好好的天下太平,爲什麼大明的國師,要讓洪承疇去攻打東島。

“你不是說,這些時日,收到了山東、安徽之地的官員上報,有著東島之地海賊前來侵襲海岸,搶劫大明的商船嗎?”

“確有此事。”

“竟然如此,那就直接把東島打下來,變成大明的疆土,作爲大明海上的貿易市場。

東島之地的金山銀山很多,打下東島,對於大明而言百利而無一害。“江楓說道。

崇禎道:“可是現在開戰,對於大明的穩定而言,是有著一些影響的啊。”

江楓低聲笑道:“影響?現在連韃奴都不是大明的對手,在炮、火覆蓋之下,誰還是大明的大軍的對手?

再這樣的情況之下,洪承疇、孫傳庭這些人手中握著這些武、器,你就能夠放心?”

“國師的意思是,他們會……?”崇禎皇帝立即皺眉,有一些不敢相信。

“人心是經不起測試的,就像是現在。

從現在的佈置來看,已經到了中興的階段,只是你忘記了,佈置天下與治理天下不同,人終究是有著自己的野心的。

我們並不能保證洪承疇就是那種忠臣,也不能保證在六十五歲之後,洪承疇會放下手中的權力。

更不能保證在洪承疇之後,大明的大軍會一直戍守邊關,會忠於你、忠於大明。”

崇禎皇帝低頭沉思了一會兒,擡起頭來,說道:“朕明白了。”

江楓笑道:“其實對外開戰,對大明還有很多好處,第一個就是可以讓洪承疇這些個帥臣能夠釋放出來自己的野心,讓他們能夠使用手中的兵權,而不至於有著兵權卻沒有地方用。

長期下去,他們肯定會找事情做,也會滋生出來一些情緒。

第二個就是可以獲得東島的財富,這算得上是一本萬利的事情。

有了東島,大明也就有了海上的屏障,以東島爲海上的貿易基地,完全沒什麼問題。

在東島建立海軍和商船,從而分化東南鄭芝龍的影響。

第三個,也就是以後對於親王、對於很多有功之臣,比如袁崇煥、孫傳庭、洪承疇等人的封賞,就可以封賞在東島、南洋之地。”

崇禎皇帝再一次沉迷了一會兒。

“我會在朝堂之上提出來,認真考慮這件事情。”

對一國之地開戰,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也不是不行。

當年大明遭受東島之地的海賊侵襲,要不是戚家軍,大明的東方之地的邊關已經失守了。

到現在,東島之地又再一次出現了海賊,搶劫大明的商船。

這對於大明的國威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如果不是江楓提議。

崇禎皇帝頂多也只是讓人守住國門而已,並不會想到要攻佔東島。

“東島之人時長搶劫我大明商船,給大明帶來了很大的損失,你們認爲該如何處置?”

金鑾殿上,崇禎皇帝漫不經心地提出了這個問題。

他知道,如果提出對東島開戰,肯定會有很多大臣反對。

只不過,既然國師說了很多好處,這東島還是要打的,不僅僅是東島,還要有南洋以及西洋之地等等。

大臣們的建言,自然是派遣大軍在海岸邊上修築防禦工事,同時建立護送商船的戰船。

沒有一個人提出來,要攻打東島之地。

因爲中原大地的人並沒有太大的侵略心理,他們只想要讓中原大地的百姓能夠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就行了。

“你們就沒有想過,可以直接攻佔東島之地嗎?”崇禎皇帝沉聲問道。

整個朝堂一下子就安定了下來。

大臣們都看著崇禎皇帝。

“國師建言,大明現在已經強大起來,有著強大的軍隊,是時候讓番邦之人認識到大明到底有多強大了。”

崇禎皇帝當然沒有提起江楓所說的那些好處,真要是說出來,肯定會讓更多的人產生懷疑,也會讓洪承疇這些人直接被嚇的辭官隱退了。

大臣們聽到是大明國師提出來的建言。

一個一個本來想要提出勸阻之話,卻又到了口邊,被嚥下去了。

“萬歲爺,大明的國威如果要通過戰爭來體現,那對於大明的將士們來說,便是一種不尊重。

有戰爭必然會有死亡,到時候,我們又該如何向那些將士們的親屬們交代?

如今大明已經安定下來,在開戰爭,對於安定會有很大影響。”

作爲新上任不久的內閣首輔,他也不得不站出來。

大明好不容易得來的安定,不能因爲萬歲爺的野心而變得不安定了。

兵部尚書也站出來,表示現在的大明大軍已經能夠安定地戍守邊關,如果這時候貿然開啓戰爭,對於管理大明的大軍也會有一些不利。

而且東島乃是海島,大明現在也沒有一個成建制的海軍。

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才能夠和東島開戰?

一系列的問題擺在面前。

崇禎皇帝卻還是堅定地要攻打東島,因爲這是大明國師提出來的建言。

肯定是可以執行的。

至於大臣提出來的那些個問題,也是可以解決的。

沒有海軍,那就建立海軍。

沒有戰船,那就打造戰船。

影響大軍的管理,那就慢慢地調度。

同時,袁崇煥、滿桂也開始加緊了對於韃奴的攻打。

這是大明第一次主動開啓了戰火。

並且在這之後,一直沒有停歇。

就算是崇禎皇帝之後,下一任的帝王,也堅持這個策略。

第四十三章 仙人弟子真的會仙術!第五百六十三章 李世輔建言良臣第四百一十四章 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五百八十二章 那一年,仙人丟了幾顆雷第三百七十三章 演技在線的武后第五百五十三章 江上仙再言未來第四百八十四章 讓謠言先飛一會兒第兩百九十七章 宇文士及的結局第四百六十七章 給武后畫了一張大餅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貪官終得報應第七十四章 合理地岔開了話題第五百五十四章 嶽鵬舉帳點先鋒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宋的天下大同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明一暗第兩百八十三章 定策和暗手第一百三十五章 謠言止於謠言第五百二十一章 杜叛臣身死溫州城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被廢了第五百零二章 升級了的忽悠第三百五十六章 長安街上的白玉京第六十章 長安街的偶遇第三百五十二章 終回長安城第五百六十章 趙官家思想滑坡第六十六章 開始犯錯的陛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長安局勢第六百三十二章 這大明、已經快要沒救了第兩百九十一章 又是腿受傷第六百零三章 衆愛卿、廢了錦衣衛和東廠吧第三百八十一章 武后唯一的溫柔第兩百七十八章 四王爭霸第五百三十九章 江上仙出手言治政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兀朮月夜逃亡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金的戰略後撤第五百四十八章 淮南路人心各異第三百零九章 元老功臣第兩百九十三章 觸之則死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靠顏值靠才華第五百四十章 粘罕的遠見卓識第三百七十九章 給鄭某一個面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裴行儉的心結第一百四十七章 真讓人束手無策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宗羲、我的理想國度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國師、我的進度條還差一步第四百四十三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少東家,你吃虧了啊第五百八十三章 那一年,萬歲爺御駕親征第一百三十七章 謀萬世的國師第四百八十七章 三邦分麗第三百四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六百四十二章 迎親宴、蹭吃蹭喝的大學士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國師、何以中興大明第兩百一十七章 毒計第四百五十二章 薛元超致仕,武后又勝一籌第三百零四章 江軒的火車第四百四十二章 都是明白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佈局的人會是誰?第五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一場史詩戰爭第八十章 大唐科技樹第四百九十三章 錦州之地第七十九章 國師的魄力無人能敵第三百四十三章 武后其實是編劇第四百二十八章 籮筐鎮百官第六百二十五章 明週刊、如何正確引導民意第三百一十一章 地火滅世第六百二十五章 明週刊、如何正確引導民意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各自的應對第六十二章 名師出高徒第四百九十六章 不可避免的話題第六十六章 開始犯錯的陛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爲見仙各逞心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強盛第一百九十章 分利第四百四十四章 得寸進尺第兩百八十九章 亂象再起第三百一十七章 臥龍鳳雛第二十章 來自上天的警告,敗興而歸第一百三十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國師,人的作用是非常多第兩百七十六章 形勢所逼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明朝,在改變中變強第六章 求救信號,絕世寶刀第一百一十章 聰明的敵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江上仙建造學院第五百二十九章 吳乞買舉國一戰第五百四十五章 江上仙諫言獻策第三百零八章 大唐國宴第四百零七章 大郎,老夫攤牌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佈局的人會是誰?第四百八十七章 三邦分麗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雞摸狗第三十一章 第一次正式問政第六百一十三章 平衡術、誰也別想做大做強第六百五十一章 教育學、這是一個很深的學問第四百四十三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拯救長安首富第七十三章 李二陛下想要草原第兩百章 合作第六百二十九章 盧象升、被國師舉薦的人第六百三十六章 顧炎武;我還要再看看天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令哈市| 汤原县| 根河市| 康马县| 阆中市| 巴楚县| 大宁县| 高台县| 班戈县| 黔东| 剑川县| 泽普县| 文成县| 靖江市| 长沙县| 长垣县| 黄冈市| 桓台县| 行唐县| 古丈县| 宜章县| 凭祥市| 文化| 加查县| 宜兴市| 广宗县| 阿拉尔市| 垣曲县| 南靖县| 英德市| 高陵县| 阜城县| 任丘市| 嫩江县| 长垣县| 孟津县| 新化县| 新津县| 新兴县| 宁乡县| 五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