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2章 重建西苑

隋煬帝當初花費這麼大,搞出來西苑這樣的奇觀建築,就是單單爲了自己享樂,同時期他還又開挖大運河。

怎麼想隋朝都活該滅亡,遇到這樣的敗家子,只能說楊堅倒黴了。

要知道,當初隋煬帝爲了在西苑中能有海景,專門挖了十餘里方圓的“內?!?,堪比當初漢朝上林苑中的昆明池。

可漢朝武帝的時候,國力正是最強的時候,而且同時期他也沒有搞這樣大的工程了。

更別說武帝擴大昆明湖還有部分原因是想訓練水軍,也不是爲了一己之私,朝野上下,相對來說也還算能接受。

可以說,古往今來,像楊廣這樣爲了享樂,建設這麼大工程的,好像也只他一人了。

就算是祖龍所謂的驪山宮苑也沒有確切的證據,只能算是杜牧的一家之言。

何秋之所以有希望將西苑復原,也算是撿了隋煬帝的便宜,或者說之前的唐宋都是撿了隋煬帝的便宜。

歷經三朝,期間三朝皇室都在西苑裡砸了不少銀錢,這才讓西苑的山水地貌固定了下來。

如今的大明若是想要復原,需要做的事情,本來就很少,基本不用花特別大的代價,就能讓這座歷史上堪比長安上林苑的皇家宮苑恢復如初。

可若是再往後拖,等到明朝中期的時候,恐怕這些錢財所固定下來的山水地貌,就會再出現變動了。

到那個時候,後世的皇帝們想要重建西苑,要花的就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既然如此,何秋爲什麼不趁著剛遷都的時候,就把這些事做好?

當然,除了這些能對外說出口的原因,何秋心中也是有些私心的。

如今的中原大地上,是沒有一座真正的皇家園林的。

長安的上林苑早就荒廢了,更因爲西夏和大宋的百年戰爭,消失的無影無蹤。

更何況,就是漢唐時期相當著名的上林苑,其本質上也更像是皇家獵場,而非皇家園林。

宋朝的皇家園林,則更加偏向於南方的婉約,有些小家子氣了,何況還因爲戰火也已經消失了。

至於元朝,他們確實弄出來了一片“下馬放飛泊”,可這也是獵場,而非園林,更別說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沒什麼藝術氣息。

而大明因爲朱元璋厲行節儉,並沒有修建皇家園林,後世的明朝皇家園林,眼看就不可能再出現在北平了。

何秋總是要留給後世一片這樣的地方吧?

要知道,皇家園林向來是藝術水平最高的園林,獨具特色,堪稱是東方建築美學的集大成者。

如今的大明已經走上和歷史上不一樣的道路了,清朝估計是不會再有了。

既然如此,何秋就更有義務在大明留下一片廣袤的皇家園林了。

相比較於從頭開始建新的,在西苑的舊址上覆原,不是件更爲劃算,更爲簡單的事嗎?

不過何秋也知道,如今的西苑雖然底子還在,但是真想修成歷史上那樣厲害的洛陽西苑,恐怕還是有些難度的。

最起碼,現在大明能往裡面投的錢,就和當初的隋唐不在一個檔次上。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何秋相信這洛陽西苑終究會變成大明的一個代表!

朱高熾心裡也知道這點,所以直接對何秋問道。

“師傅,花費小我信,可這次復原真的能達到隋唐那樣的壯麗嗎?”

他是學過一些科學知識的,知道在山林間勘測地形的不容易,更不用說還要在這樣的山林中修建出和自然相得益彰的宮苑。

這樣的要求,實在太考驗下面的工匠們了,朱高熾可沒有那麼強的自信。

“這事好辦,讓陛下下令召集善於修建園林的能工巧匠,江南有不少這樣的人才吧?再對比歷史上對西苑的一些記載,一點點修復唄。”

“最好是先投入人力物力,穩固西苑的山水地勢,以免復歸自然,藉著再往上面修造建築?!?

朱高熾倒吸了一口涼氣,何秋的意思不就是要往裡面砸錢,還是持之以恆的砸錢嗎?

在自己心裡算了筆賬,朱高熾也有些不知道該不該往西苑投錢了。

可一想到就連宋朝這樣偏安一隅的皇朝都有皇家園林,朱高熾的心就又有些癢癢了。

“那姐夫算過,一共要往裡面投多少錢了嗎?需要多少人工?”

何秋撓了撓頭說道。

“這個還真沒有仔細算過,本來也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反正先往裡面投入一百萬貫好了,人工完全可以動用之前抓到的戰俘,西南方向不是又送過來不少人嗎?”

何秋現在是越來越喜歡用外國的戰俘了,無他,省錢還不怕消耗。

外國人死了就死了,朝中也沒誰會多嘴。

接著,何秋又想到韃清時期很出名的‘樣式雷’家族,當初韃清幾乎所有的皇家園林都是由雷家設計的。

想來現在的大明也不會缺少這樣的傳承吧?

“另外,我看你和陛下可以開出賞格,誰拿出來的園林設計最優秀,誰就能當西苑的營造大匠,封成五品官,就掛在工部名下,想來不會有哪家的匠人不動心吧?”

“只要他們拿出來的設計,不是那種沒法落實的就行?!?

何秋的這般做法,其實還是跟韃清學來的,可這樣的做法就是有用。

沒辦法,中國古代匠人的身份太低了,幾乎沒有一家王朝重視的。

特別是宋朝往後,大家都開始讀四書五經了,就更看不上匠人了,匠人們想要當官,也成了天方夜譚。

只要朱棣敢拿出來這樣的賞格,天底下動心的能工巧匠絕對不止一家。

朱高熾一想到未來自家可能就能隨時來到堪比隋唐西苑的大明西苑遊玩,心裡就美的冒泡。

朱高熾心思更爲細膩,很快就想到了一點。

“天下匠人那麼多,他們若是都來西苑勘測,反而不美,更別說這些人大都不太明白如何勘測地形。

孤看這樣吧,由欽天監和那些學過姐夫你講的數學和地理兩門課的學子,先行在這裡測繪,將這些數據彙總,做出來一份地形泥模,讓那些匠人們根據這樣的模板設計園林吧。”

何秋一想,這個法子確實很好,就點了點頭,不過還是追加了句吐槽。

“欽天監的人要不就算了,都是些尸位素餐的混子,要他們也沒什麼用?!?

說到這點,朱高熾就有些尷尬了,這還是朱元璋的鍋。

他下令民間不允許私自學習天文學,禁錮欽天監官員的戶籍,讓他們時代當欽天監的官員。

結果招進欽天監的都是羣混子,沒有什麼真才實學,根子上就爛了,就更別說二十多年後的現在了。

第189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323章 何棟第57章 最堅硬的鋼第352章 告狀第318章 宋朝遺毒第38章 三五斬邪雌雄劍第336章 於少保之父?第238章 孔府拿人第204章 推不掉的職責第35章 五千斤生鐵第320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97章攻佔豐臺第66章 肯打雞豪華午餐自動製造機第304章 一舉多得第275章 易儲(下)第222章 朱元璋的擔憂(上)第169章 惠民藥局(上)第227章 改革諸策第251章 朱允炆的眼界第26章 畝產五千斤第333章 審覈第196 章議遷都第26章 畝產五千斤第39章 確定人選第72章 整容藥水第304章 一舉多得第22章 影響歷史進程第361章 北孔鬧事第91章 永安公主第20章:殺雞儆猴第314章 那達慕大會第179章 再出徵第40章 肖景騰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37章 一香五兩第287章 勁爆的消息第313章 鈍刀子割肉第265章 定遠侯之死第348章 怒斥衆將第209章 書院裡的衝突第306章 遵化(下)第70章 煤炭第140章 影響第128章 改革之策第165章 大婚(下)第294章 爲難的朱棣第148章 知行學派(下)第186章 事情鬧大了第95章《新貴妃醉酒》第93章 不服來辯第337章 海上威脅第337章 海上威脅第49章 第二份大禮第124章 入京奏對(上)第317章 北海第46章 煉製不鏽鋼第237章 佃戶相阻第313章 鈍刀子割肉第137章 蠟印機第231章 祖孫之間第205章 教訓朱高煦第47章 成了第295章 朝中議論第128章 改革之策第122章 酷刑第266章 反響第81章 跟朱棣結盟第170章 惠民藥局(下)第16章:朱棣背後的謀士第219章 行險一搏第276章 朱棣進京第83章 瞭解農事第65章 士農工商第165章 大婚(下)第12章:大明未來的狀元解縉第77章 規則破壞者第27章 吃紅薯的壞處第87章 炮彈的威力第218章 絕望的吳華第355章 重返錦衣衛第121章 小王受教第137章 蠟印機第260章 兼併第122章 酷刑第107章 殺人第60章 鎮守豐臺第159章 地震餘波第213章 悄然露面的常茂第120章 來個小電扇第109章 老朱,把你女兒嫁給我唄第210章 斥責第131章 籌備書院(上)第99章 未知纔是最可怕的第315章 遼西苦寒第97章攻佔豐臺第186章 事情鬧大了第254章 太孫的小手段第98章 背水一戰第345章 打臉第312章 大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昔阳县| 光泽县| 南投市| 临泉县| 阿城市| 仪征市| 社会| 册亨县| 金堂县| 义马市| 阳新县| 克什克腾旗| 平邑县| 德清县| 太仆寺旗| 青河县| 聂荣县| 克山县| 鹤庆县| 溆浦县| 永安市| 江油市| 海城市| 安康市| 成武县| 明溪县| 涟水县| 攀枝花市| 乡城县| 白朗县| 灵台县| 共和县| 宽甸| 铜山县| 勃利县| 方城县| 盐城市| 廊坊市| 常熟市| 岢岚县| 淮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