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8章 改革之策

朱棣讓手下把院子裡收拾乾淨,又把他們全打發到外面看著。整個院子就只剩朱棣、朱標和何秋三人。

朱標這纔開口,神色肅穆,“孤在這裡先代我大明子民拜謝先生活命之恩。”

言罷,起身對著何秋長長一揖,朱棣和何秋攔都攔不住。

“何至於此,何至於此。”何秋手足無措。

朱標認真的說道,“先生所獻良種畝產數十石,而且兩種良種都不挑地,百姓豐年能多些糧食,荒年更能借此活命,如此大德,豈能不拜?”

何秋看著眼前這個面相略顯憨厚的太子,有些感動,雖然自己是在朱棣這邊的,但朱標的這種君子之風確實震撼到他了。

雖然有心解釋就算沒有自己以後也會傳入中國,但何秋仔細想想,從自己的簽到系統弄出來的這些種苗也是後世的成熟版,而且若是晚上百年,又不知天下要多死多少人,最後還是沉默了。

一旁的朱棣看著朱標的動作,他也很想像朱標這樣,代天下黎民謝何秋,可惜沒有這個資格啊。

朱標行完大禮,又認真的向何秋問道:“我聽父皇說,何先生對天下弊政有所瞭解,可否替我釋疑。”

朱棣也是期待的看著何秋,要知道之前何秋從來沒向他說過這些,若不知道這次來京城,可能是打開了什麼心結,他也不知道何秋心中還有這麼多想法。

何秋斟酌了一會兒,畢竟面前的這兩個都不是什麼普通人,自己說的話可能會影響到以後的千萬人的性命。

思索完了,何秋緩緩開口發問:“敢問兩位殿下,在你們看來,治理天下最重要的是什麼?”

朱標試探著開口,“輕徭薄賦?”

朱棣苦思一會兒,“錢糧。”

何秋先是點點頭,又搖了搖頭,“在我看來,治理天下最重要的是財和人。”

“簡單分類就是錢糧和人才,有了錢糧,朝廷說話纔能有底氣,能發出一系列政策,否則可能就是政令不出京城,更妄論治理天下了。”

“有了人才,才能把朝廷的善政落實到位,否則朝廷制定好的政策,在下面執行的時候就會完全走樣了。”

朱標疑惑道,“可是這天下田稅和口賦都是有數的,就是把鹽鐵專賣算上,一年也不過錢糧千萬,這總是會夠用的吧?”

“若是不修建水利,不賑災平亂那自然是夠的。”

何秋復而又說,“敢問殿下可知,南宋是憑什麼以東南之地擋住蒙古幾十年的?”

“這……確實不知。”

朱標和朱棣紛紛搖頭。

“商稅和海關。”

“南宋商稅比本朝高出許多,又有海上貿易的稅賦,南宋初年,市舶司就能歲入一百五十多萬緡,一百五十多萬兩白銀,現在朝廷一年都沒有這麼多白銀吧?”

朱標兩人齊齊倒吸一口涼氣,現在朝廷歲入的白銀確實還沒這個多。

“至於人才,想來兩位殿下也知道世上有多少貪官污吏了,能官幹吏太少,很多清官又不通庶務,往往只是個人私德不錯而已,能力甚至比不上一些貪官。”

“指望這些人治國,百姓豐年也會活不下去啊,更別說地方上還有豪強魚肉百姓,再和貪官攪和在一起,爲亂地方。”

何秋說到這忍不住嘆了口氣,中國古代的百姓慘啊,不用大的天災人禍,只一個小吏就能把他們弄得家破人亡。

這種現象也就是在新中國建立起來後才慢慢消失,不過如今嗎,不說也罷。

“所以這財和人,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相輔相成。”

“如果殿下想問我治國之策,那我建議殿下,先開海禁,重訂商稅,收到錢糧之後進行軍制改革,攬了兵權以後,進行科舉改革和吏員改革,等到這兩項改革完了,再行官紳一體納糧、攤丁入畝等大政。”

朱標聽的一驚,“科舉改革?”

何秋眼神看向遠方,“是啊,科舉改革,現在的科舉選出來的大都是羣五穀不分的人,也就只會死讀書了,被地方上的豪強和滑吏玩弄於股掌之間。”

“這樣的人,是殿下心目中合適的治國人選嗎?所謂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卒伍。只有這樣出來的人才不會是‘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的廢物。”

“自然,在改革後肯定也會有貪官,但總歸會比現在好些。”

朱標想到給自己講學的先生們,不得不承認何秋說的有一定道理。

朱棣更好奇何秋的全盤規劃,忍不住開口問道。“先生能否向我們解釋下你的這些改革細則,光聽個名字,我們也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

何秋看著兩人充滿求知慾的眼神,倒有些尬住了,糟糕,裝逼裝過頭了。有些東西自己也只是聽了個名字,真正具體的措施自己哪知道啊,而且時代不一樣,能不能實施還是兩說呢。

但這玩意又沒法迴避,只能乾咳了兩聲,硬著頭皮給兩人解釋了。

“這開海禁最好理解,在天津、杭州、廣州等地設立市舶司,一般的貨物少收稅,貴重的貨物諸如香料、寶石等奢侈品課以重稅,至於具體的稅率可交由戶部的天官來定。”

“輔以新的商稅,項目要清晰,不能給官員上下其手的機會。”

“但可以收的狠一點,要知道只要有百分之十的利潤,商人就會去經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他們就敢於冒險;若是有百分之百的利潤,這些人就敢踐踏法律。”

何秋賣弄起《資本論》中的知識,這話讓朱棣兩人聽的心悅誠服,此言大善啊。

商人不就是這樣的人嗎,自漢武帝后,哪朝哪代不實行鹽鐵專賣,可是什麼時候會缺私鹽販子,還不是因爲暴利啊。

至於軍制改革,何秋懂得不多,只是淺淺的談了下,要讓大明的軍隊變成有制之兵,使得兵不識將,將不識兵亦可一戰。

設立軍校,增強京營和五軍都督府的實力,中基層軍官升職的時候統統到軍校培訓,皇帝親任山長,各家名將當老師。

設立參謀部,改革練兵制度等等,何秋也只是說了個大略,但僅僅是這麼個大略,也使得朱標兩人心動不已。

若真能做到這一步,大明哪裡還會懼怕地方叛亂。不過在何秋心裡,想要做到這點,可能只有等火槍兵成建制出現才行。

因爲火槍兵成軍最快,戰術相對簡單,而且軍隊實力主要是看武器。何秋心裡唸叨,罪過罪過,自己又唯武器論了。

第28章 一株千金第336章 於少保之父?第97章攻佔豐臺第163章 良鄉候府第76章 公子請進第92章 順天府十大美女排行榜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111章 蘿莉養成第1章:管你是什麼王都得幹活第34章 鋼鐵俠戰甲的威力第251章 朱允炆的眼界第102章 上架銷售第269章 查案第53章 真香第37章 一香五兩第150章 大動作(下)第213章 悄然露面的常茂第205章 教訓朱高煦第268章 藍玉的教誨第64章 圖窮匕見第137章 蠟印機第203章 相顧無言第21章 轟然開槍第101章 香皂推廣第116章 一萬隻神雞第161章 蒙學字典第329章 百官熱議第322章 朱棣繼位第148章 知行學派(下)第129章 無雙國士第170章 惠民藥局(下)第345章 打臉第134章 離京第348章 怒斥衆將第149章 大動作(上)第131章 籌備書院(上)第134章 離京第32章 複式記賬法第10章:殺朱棣賞千金封千戶第130章 父子談心第205章 教訓朱高煦第329章 百官熱議第100章 大明第一IP第142章 婚事第274章 易儲(上)第242章 放火燒廟第85章 學生朱高煦拜見老師第351章 紀綱暴露第273章 事態擴大第58章 二十萬斤生鐵第229章 太孫舅舅第296章 正式出巡第108章 藍慶之死第25章 教育熊孩子第233章 削王號第265章 定遠侯之死第170章 惠民藥局(下)第303章 議洛陽第298章 鳳陽府第51章 酸辣土豆絲第32章 複式記賬法第7章:尋找麥芽釀造啤酒第361章 北孔鬧事第257章 未來可期第322章 朱棣繼位第201章 皇太孫第183章 有心機的藍玉第221章 全身而退的藍玉第76章 公子請進第82章 一點微不足道的本事第71章 學會仁義第314章 那達慕大會第300章 危若累卵的祖陵第138章 書局第275章 易儲(下)第223章 朱元璋的擔憂(下)第268章 藍玉的教誨第357章 膽戰心驚第147章 知行學派(上)第286章 土司到來第3章:簽到提取shou雷第260章 兼併第340章 大航海第47章 成了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313章 鈍刀子割肉第125章 入京奏對(下)第132章 籌備書院(下)第166章 治家第254章 太孫的小手段第253章 朱權上門第295章 朝中議論第227章 改革諸策第77章 規則破壞者第86章 推廣花露水第118章 烹製美味第78章 胎記第22章 影響歷史進程第107章 殺人第3章:簽到提取shou雷
第28章 一株千金第336章 於少保之父?第97章攻佔豐臺第163章 良鄉候府第76章 公子請進第92章 順天府十大美女排行榜第331章 舊城改造第111章 蘿莉養成第1章:管你是什麼王都得幹活第34章 鋼鐵俠戰甲的威力第251章 朱允炆的眼界第102章 上架銷售第269章 查案第53章 真香第37章 一香五兩第150章 大動作(下)第213章 悄然露面的常茂第205章 教訓朱高煦第268章 藍玉的教誨第64章 圖窮匕見第137章 蠟印機第203章 相顧無言第21章 轟然開槍第101章 香皂推廣第116章 一萬隻神雞第161章 蒙學字典第329章 百官熱議第322章 朱棣繼位第148章 知行學派(下)第129章 無雙國士第170章 惠民藥局(下)第345章 打臉第134章 離京第348章 怒斥衆將第149章 大動作(上)第131章 籌備書院(上)第134章 離京第32章 複式記賬法第10章:殺朱棣賞千金封千戶第130章 父子談心第205章 教訓朱高煦第329章 百官熱議第100章 大明第一IP第142章 婚事第274章 易儲(上)第242章 放火燒廟第85章 學生朱高煦拜見老師第351章 紀綱暴露第273章 事態擴大第58章 二十萬斤生鐵第229章 太孫舅舅第296章 正式出巡第108章 藍慶之死第25章 教育熊孩子第233章 削王號第265章 定遠侯之死第170章 惠民藥局(下)第303章 議洛陽第298章 鳳陽府第51章 酸辣土豆絲第32章 複式記賬法第7章:尋找麥芽釀造啤酒第361章 北孔鬧事第257章 未來可期第322章 朱棣繼位第201章 皇太孫第183章 有心機的藍玉第221章 全身而退的藍玉第76章 公子請進第82章 一點微不足道的本事第71章 學會仁義第314章 那達慕大會第300章 危若累卵的祖陵第138章 書局第275章 易儲(下)第223章 朱元璋的擔憂(下)第268章 藍玉的教誨第357章 膽戰心驚第147章 知行學派(上)第286章 土司到來第3章:簽到提取shou雷第260章 兼併第340章 大航海第47章 成了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313章 鈍刀子割肉第125章 入京奏對(下)第132章 籌備書院(下)第166章 治家第254章 太孫的小手段第253章 朱權上門第295章 朝中議論第227章 改革諸策第77章 規則破壞者第86章 推廣花露水第118章 烹製美味第78章 胎記第22章 影響歷史進程第107章 殺人第3章:簽到提取shou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陵县| 达日县| 鄂温| 唐河县| 赤峰市| 临清市| 巧家县| 建宁县| 竹山县| 宜阳县| 积石山| 虎林市| 永定县| 绍兴县| 五河县| 石渠县| 夏河县| 施甸县| 北宁市| 河池市| 榆树市| 兴和县| 达尔| 林周县| 会宁县| 滦南县| 东乡县| 阳新县| 蓝田县| 衡南县| 方山县| 岚皋县| 南川市| 荆门市| 报价| 巩留县| 秀山| 北宁市| 镇原县| 涟源市| 仪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