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5章 朱元璋把羣臣整麻了

“父皇你要去當國子祭酒?”

太子朱標顯得分外驚訝。

這是一個,他在此之前從來沒有想過的事,而且父皇也從沒有說過。

怎麼現在,突然間就說要去當國子祭酒了?

父皇去當國子祭酒,自然而然那些被選去當國子助教的人,都不會有什麼異議。

正如父皇所言那般,他這個皇帝都跑去當國子祭酒了,那麼剩下的人,還能說些什麼?

位置再高,又能高過父皇嗎?

真能委屈了他們不成?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可是……這事兒總是讓人覺得有些不太對。

自己父皇,一個皇帝,怎麼就能去做國子學的祭酒呢?

“對,標兒,這裡祭酒咱來做很合適。

以往科舉,所取的那些進士,不都是天子門生嗎?

咱現在去當祭酒,那國子學的這些學生,也都是天子門生。”

當一個校長爽不爽?

當然很爽!

特別是當那種名校的校長。

尤其是在如今,還多少講究一些,天地君親師的背景之下,當校長,尤其還是國子學這種自己準備著力進行發展,爲國選材的校長,那就更好了。

更爽了。

畢竟,這算是後人的智慧。

某個搞運輸的大隊長,對此很有話說。

既然是後人智慧,那麼現在朱元璋自然可以拿來用一用。

國子學的祭酒,他是當定了。

當國子學的祭酒,對於他而言,自然是受益無窮。

除了能夠進一步的拉進國子學裡面的衆學子,和他這個皇帝之間的關係,今後讓這些學子們,能更好的效忠皇帝之外。

也能通過和學生們的一些接觸,更好的施加他的影響。

讓這些學子們,更好的朝著他所想要的方向去發展。

這幾千學子,可不是普通人。

今後,大多數都是要走向全國各地,去當官的。

這就是大明的優秀傑出青年,大明今後的中堅力量。

治國就是治官,治國就是治吏。

官員培養好,今後在做很多的事情上,都會事半功倍。

對於衆多從元朝是過來的官吏,朱元璋這個時候,已然是厭惡到了極致。

不再對他們抱有太大的希望。

他如今的想法就是,動用嚴刑酷法,來震懾他們。

讓他們儘量的少作妖,少搞一些貪污腐敗殘民之舉。

先湊合著用著,讓他們先幫自己暫時穩住局面。

後面通過國子學,培養大量合格的官員補充上去。

以新換舊。

慢慢的來讓大明吏治清明,變得生機勃勃,奮發向上。

那衆多從元朝過來的官吏,在元朝那等官場裡,不知道打了多少滾兒。

早就已經被醃製入味了。

想要讓裡面的很多人變得不同,很難。

還是今後逐步的,將裡面的那些渣滓,給替換掉比較好。

這樣一股力量可謂是至關重要,關乎大局。

關乎著大明的未來。

還是讓他這個皇帝,來多進行薰陶薰陶比較好。

原本朱元璋,是打算讓自己家老三歷練之後,後面成爲國子祭酒的。

但是,經過仔細的盤算權衡之後,他覺得還是自己這個皇帝親自擔任國子學祭酒的好。

朱標聽了自己家父皇的話,眨了眨眼。

父皇所說的這些,他能夠理解。

可是皇帝當國子學祭酒這件事,終究是有些過於出人意料。

簡直可以說是開了先例了。

不過,再想想自己爹,好像已經沒少開創先例了。

那現在,再來這麼一出,也並非不可以。

“那…宋祭酒接下來要怎麼辦?

父皇準備把他安排到什麼位置上?從國子學給調走嗎?”

朱元璋搖搖頭:“宋訥人不錯。

雖然過於古板嚴苛,可有些時候,也就是需要他這樣的人,才能正風氣。

亂世當用重典,矯枉必須過正。

宋訥的一些辦法,還是很可以的。

不然,國子學不會在他接手之後,這麼快就有成色。

當然,在各處的細節等上面,也同樣有著一些失誤和瑕疵。

從而會被人利用等等。

他這樣的一個人,咱不可能讓他離開國子學的。

國子學還需要宋訥這種鐵面無私之人來鎮場子。

咱這個祭酒,只是掛名的祭酒。

不可能天天守著國子學,只能是在大方向上等一些事情上,去進行一定的引領。

不時抽出一些時間,來到國子學那裡去露露面,和學子們培養培養感情。

具體的事務這些,還得宋訥在那邊去做。”

把宋訥從國子學弄出去是不可能的。

不論是這輩子,還是上輩子,宋訥都已經用事實來證明了他的本領。

上輩子國子學便是宋訥去世之後,自己找不到合適的人選,被人給搞垮了。

不得已之下,只得再次和重開科舉。

開啓了那些人的狂歡。

那些人,在自己精力還行時,又有被自己停了科舉,不再取士的教訓在,倒也規規矩矩,沒敢弄什麼幺蛾子。

可是,等到後面自己年紀大了,身體不行後,馬上就開始進行試探了。

搞了個南北榜案,想要看看自己的刀還利不利。

如他們所願,自己雖然老了,也還能提得動刀。

砍了一批。

只是南北榜案,也同樣預示了,自己去世後,這些人的猖狂模樣。

當然,若說單純的以南北榜案,來進行概述的話。

對於南面的不少省份,是有些不太公平的。

準確的來說,是以江西爲代表,浙江,福建幫場子來進行了一場,特別嚴重的科舉舞弊案。

籠統地概括爲南北榜案,其餘的南方省份,可以說是有苦難言。

事兒沒有幹,罪名沒少分擔,跟著捱了不少罵。

“就讓宋訥當國子司業吧。

老三這個學丞也先當著。

在裡面好好表現。

事情辦得好的,今後宋訥人沒了,就讓老三當這個司業,幫咱看好國子學。”

朱元璋說出了自己的安排。

聽到自己父皇所說的的話,朱標很理解了自己父皇的良苦用心。

經過了這樣一番刮骨療毒式的治理,國子學裡面的很多蟲豸都被清理了出去的。

而緊接著,父皇親自擔任祭酒,老三這個表露了身份的晉王,繼續擔任國子學丞。

再挑選符合心意的助教等人,來取代那些蟲豸。

如此這樣的一番手段下來,想來國子學裡面應該能平靜不少。

少一些歪風邪氣,別有用心之人,能夠在接下來讓衆多的學子更好的安心學習,學好本領,爲國出力。

就是這樣做,是不是對宋訥多少有些不太友好?

宋訥都已經七十歲了,聽自己父皇的話,竟像是一直讓宋訥,在國內學司業這個位置上,到死爲止。

一時間不知道是該爲宋訥而高興,還是爲宋訥感到一些難受。

不過,朱標也默默的從自己家父皇這裡又學了一招。

那就是遇到好用的人了,便不能輕易的放過,要往死裡用。

馬皇后在邊上,沒怎麼說話。

看著自己家重八,眼裡都是柔和的光。

很是欣賞和敬佩。

這就是她的重八啊!

自己當年,果真沒有看錯人。

和郭天敘這麼一個依靠著靠爹的人比起來,重八纔是真正的英雄,纔是最爲值得託付的人。

但同時,心裡面的一些感觸別變的越來越濃。

幾乎要壓不住了。

那就是,自己家重八是如何知道這麼多的?

重八很優秀,這點兒她心裡很清楚。

可是,重八最近這一年多以來的變化,也著實有些大。

比之前更加優秀了。

而且,對於財務,算術,火槍火炮,以及這什麼物理之類的很多事兒。

重八在此之前是根本不知道的。

或者是知道的不多。

朝夕相處之下,重八有多大本領,尤其是學問上面掌握了多少,她很清楚。

可現在,重八竟像是很多事兒,突然之間一下子的就想通了,就掌握了。

不是說重八變得更加優秀,她不高興。她比誰都高興。

但是心裡面的疑惑,卻在不斷的加深。

這一年多以來,有不少的手段,那都不是以往的重八會用的。

這麼多的事情經歷下來,這個疑惑,畢竟在她心裡面存在很久了。

她之前沒想著去問。

可現在,是越來越忍不住想要問一問重八,到底怎麼回事了。

不過話到了嘴邊,又被馬皇后給嚥了下去。

沒有選擇在這個時候去問。

倒不是說自己家標兒在場,有些話她不好說。

而是因爲這個時候,國子學剛剛出了這麼大的事。

重八現在正忙著處理國子學的事情。

那她便不能在這個時候,多說些什麼,讓重八分心?

這個時候去問這些事兒,多少是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馬皇后要爲自己家夫君考慮。

她不是那種只顧自己的人。

不過,心裡面卻已經下了決心,等到這一次的事情結束後,她便會在第一時間裡,就這些事情來問一問重八。

馬皇后覺得,在問了重八這些事情後。

自己很有可能,會得到一個讓自己意想不到的答案……

……

三天之後,這些人的罪名被定下來,並進行了公佈。

吳伯宗這個吳狀元進行腰斬。

吏部尚書餘??,原國子司業魏朝,以及助教金文徴,馮庸,國子學經學博士楊守,也就是那位白鬍子的景山先生,還有背地裡被挖出來的五六個所謂的閒雲野鶴,在士林當中很有名望的人。

加起來有三十多個。

被判了剝皮揎草之刑。

剩下的那些牽扯進來的助教們,根據罪責大小。

有的人被判斬首,有的則是絞刑。

最輕的則是杖五十,發配三千里。

不僅如此,朱元璋還讓人把吏部尚書餘??的人皮,吊在吏部的大門口。

金文徴,魏朝等這些人,則填上草,吊在國子學外面,以儆效尤。

必須要吊滿六十天,才能將其給取下來。

這手段果然還很朱元璋。

正如他之前所說那樣,既然這些人很多冥頑不靈,食古不化。

家國大義這些都感到不了。

那就讓他們陷入到恐懼裡吧!

一般而言,死刑犯都是要到秋後才處決。

在朱元璋這裡,尋常的死刑犯可以留到秋天。

但是,這種重案,要案的死囚犯,朱元璋那不會讓他們多活一天,審完就殺。

一般而言,那些被髮配的人,大多都會被髮配充軍。

特別是宋朝時,最好用這招。

這也是爲什麼宋朝之時,有兵馬會被人罵作賊配軍的原因。

但是這樣的事情,朱元璋卻不會做。

發配就是發配,不可能讓他們充軍。

大明的軍隊,可和宋朝的那些軍隊不一樣。

大明的軍隊,是他打天下的過程裡,一手打造出來的無敵之師。

很多兵馬極其能打。

軍紀嚴整,是精銳中的精銳。

在這種情況下,把犯罪之人,發配去充軍算怎麼回事?

這豈不是會極大的拉低軍隊的檔次,傷害將士的感情,讓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軍隊的榮譽感,深深受挫?

這事兒,是得不償失!

榮譽感是不好培養的。

可是,敗壞起來,卻容易敗壞。

若是能夠一直養成,一人當兵,全家光榮這種風尚和社會共識。

那麼國家的兵馬,就會特別強。

戰鬥力也絕對不會低下。

兵馬不能廢馳,只有強軍纔能有強國。

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做後盾,那麼很多事兒,都是鏡花水月,是虛幻的泡影,一碰就碎。

所以,他這邊要儘可能的來維持住強軍。

要維持住,這開國之戰打過來的強軍。

不僅是在他的洪武朝維持住,最好是能一直貫徹下去。

經歷幾個皇帝,乃至於到明朝後期,兵馬依然能夠強盛。

只不過,想要讓兵馬強盛,別再像上輩子那樣,到了中後期被徹底壓制廢的不成樣子。

只靠現在的這些手段還不行。

今後,也必然要多施行一些手段,才能儘可能的減緩軍隊廢馳

不能讓文人越做越大,最終徹底翻盤。

打破文武間的平衡,把武將以及兵馬,按在地上去踩。

當一個國家的兵馬,變成了這個樣子,那這個國家必然是病了。

將會有著諸多的問題。

距離亡國也就不遠了。

可想要遏制住這麼一個情況,卻並不容易。

在他的洪武朝,他還在,他能夠輕易不讓這種事情發生。

可是,想要在他去世後多年,還能儘可能的不讓武將兵馬的地位太下降的太厲害了,可就太難了。

朱元璋也沒有必然的把握。

只能在今後看看情況,儘可能的用一些辦法,來達成這個目標。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

這等事兒,這也是難以抵抗……

……

而這一次國子學的事兒爆出來,朱元璋弄了這樣的大動作,立刻令無數人爲之驚愕!

在尤其是見到了,連吳狀元這麼一個大明的第一狀元,太子身邊的人都被腰斬,沒有絲毫客氣之後。

衆多人心裡面的感觸,就變更深。

很多人,都是心頭爲之大震。

特別是一些瞭解內情的人,知道這件事從頭到尾太子朱標都知道,卻沒有任何的關照,不僅如此,甚至還親自定下腰斬劉三吾的處罰。

心裡面更是涼了半截。

又驚又怒又是恐慌。

朱標,這個他們很多人希望之所在的太子,如今竟然是越來越讓人失望了!

居然會如此過分!

這還讓人怎麼活?

與這個事情背後所代表的事情相比,吳伯宗等這些人的生死,在不少人心裡面,都沒有那般的重要。

國子學發生了這種事情,再加上宋訥的年齡,也確實大了。

在這個時候,不可能沒有什麼表態。

於是宋訥主動上奏章,乞骸骨。

朱元璋自然而然不允許。

羣臣面對這麼一個事情,並不覺得有什麼意外。

宋訥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已經用吳伯宗,金文徴,魏朝等這麼多人的命,最好的證實。

不過接下來的事情,對於他們而言,卻顯得有些出人意料。

繼而變得驚喜起來。

“宋卿老當益壯,寶刀未老,依然能衝鋒陷陣。

可不能退。

但終究也到了古稀之年,又有編撰字典等諸多重要的事情在身。

再擔任這個國子祭酒,確確實實是有些過於繁忙,力不從心。”

聽到龍椅上的皇帝,開口說出這話來。

原本已經不抱任何希望,接受了他們這次,徹頭徹尾失敗事實的文人,很多都是心頭不由一震。

繼而滿心期待起來。

朱元璋居然真的要把宋訥,從國的學祭酒的位置上給弄下去?

那這事兒,可太好了!

他們的願望終於要達成了!

也就是說,這一次的事兒,吳伯宗他們這些人雖然死了。

但也並非是死的沒有任何價值。

等於算是,一定意義上的各打五十大板。

就說嘛,皇帝嘴裡面說什麼南北混一。

那麼處事自然要公允。

在這次的事情上,也不可能只是逮著南方人來進行處置,肯定也要動一動這些北侉子,來安撫他們這些南人。

就是不知道,這朱元璋把宋訥給弄下去後,讓誰來當國子學祭酒。

最好是讓他們這些南人當來擔任。

哪怕不是南人他們也認。

只要別是宋訥,繼續坐在祭酒的位置上就成。

除了宋訥,別人都鎮不住這個場子。

國子學必然走下坡路,他們也算是贏了。

在不少人心中鼓舞時,朱元璋的聲音響了起來。

告訴了他們最終人選。

“這國子學的祭酒,今後便由咱來擔任了!”

第122章 完了!解釋不清了!第159章 祖墳冒青煙了!皇帝居然這般大方?第18章 投降派沒什麼好下場第190章 朱元璋:咱在現代留過學第131章 該死的鬼第37章 殘酷的真相第24章 驚不驚喜?第51章 丟進糞坑裡第78章 屠龍術?皇帝竟然會屠龍術?!第111章 螳螂捕蟬,老朱在後第19章 清理門戶第11章 腰間寶劍血猶腥第172章 哈哈,穩了,優勢在我!第131章 該死的鬼第156章 殺的還不夠!死的還不夠多!第136章 在洪武朝造朱元璋的反第180章 朱元璋一點臉都不了?!第179章 重拳出擊!第188章 朱元璋:咱說你是公忠體國,你就是第121章 呂氏作死:我兒有大帝之資第88章 掀桌子第19章 清理門戶第144章 父皇,這永樂盛世是什麼時候?第90章 李善長把大家都賣了?!百官懵了第66章 長纓在手,縛住蒼龍第174章 奸臣自己跳出來了!第57章 那就讓他們活在恐懼裡吧!第202章 馬皇后被開了大眼第87章 京師咱不要了,咱回濠州城,再打一遍第137章 把車門焊死!第112章 紅溫了第116章 亂了好,正好平叛!第178章 發飆!第14章 破防了第100章 其實咱真不愛殺人,真的第60章 斬第24章 驚不驚喜?第154章 剝皮揎草第23章 好大一口黑鍋第111章 螳螂捕蟬,老朱在後第2章 鳳陽花鼓第159章 祖墳冒青煙了!皇帝居然這般大方?第2章 鳳陽花鼓第52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120章 見大孫子朱雄英第16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的太子?第43章 他們比咱來的早,就在這中都城內第147章 皇帝這是做生意?誰家做生意派這麼第81章 收網第32章 明教第91章 免死鐵券?不,這是閻王爺的點名冊第140章 每一條離譜的律法背後,都有過離譜第117章 朱棣:我先莽了,你們隨意!第78章 屠龍術?皇帝竟然會屠龍術?!第1章 重回洪武八年第108章 主打一個該省省,該花花,這果然很第81章 收網第186章 新官上任,來自朱元璋的三把烈火第71章 馬皇后‘嚴選’第131章 該死的鬼第153章 平叛只需要座標!第191章 胡惟庸花樣作死,招惹朱標第93章 暴君!這就是十足的暴君!第181章 朱元璋竟然把親兒子派來了?得知真第116章 亂了好,正好平叛!第73章 啊,對對對!第169章 有人不想活了第41章 懵了!徹底懵了!第123章 那就一起死吧!第185章 朱元璋把羣臣整麻了第171章 和皇帝親兒子密謀對付皇帝,絕了第69章 洪武大帝繞柱走第97章 天命?咱就是天命!第81章 收網第206章 老四居然是永樂大帝?!第82章 毒誓不能亂髮,真會應驗啊!第42章 自投羅網第88章 掀桌子第139章 夭壽了!皇帝居然要放年假?!第15章 社稷主,天下王第16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的太子?第81章 收網第122章 完了!解釋不清了!第196章 啥?老四造反了?!第101章 夭壽了,皇帝居然漲俸祿了!第43章 他們比咱來的早,就在這中都城內第129章 朱元璋:老四,你說咱修的洪武大典第173章 我的皇帝父親第142章 物理?農書?這些都要在最高學府開第107章 當爆肝帝朱元璋開始養生第19章 清理門戶第194章 朱元璋:妹子,咱重生了第159章 祖墳冒青煙了!皇帝居然這般大方?第19章 清理門戶第178章 發飆!第71章 馬皇后‘嚴選’第11章 腰間寶劍血猶腥第102章 皇帝又整幺蛾子了?第114章 那就去死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猗县| 宁津县| 涟水县| 邵东县| 怀柔区| 高平市| 锡林郭勒盟| 大荔县| 牟定县| 宽城| 凤山市| 海兴县| 二连浩特市| 宁阳县| 枣庄市| 河间市| 霍城县| 光泽县| 宁海县| 盘锦市| 鹿泉市| 信宜市| 黄山市| 山东| 云龙县| 乌海市| 澎湖县| 安徽省| 靖州| 政和县| 会宁县| 溆浦县| 璧山县| 佳木斯市| 达拉特旗| 武城县| 古丈县| 娄底市| 荣昌县| 沅江市| 文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