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島主和鄭耀祖相處這幾日,對他的喜歡更是無法言表。臨別之際對鄭耀祖語重心長地說道“不要相信那些坐在朝堂上的人,他們每一個人身後都是累累白骨,我不希望你最後落得我這樣的下場。”
鄭耀祖點點頭說道“您放心吧,我會盡快安排您和弓和婉兒相見。”
島主依依不捨地指著旁邊的冷酷男子說道“讓阿三幫助你吧,他武藝高強,在江湖中也是有名望的。他能幫你解決不少麻煩。”
幾人互相拜別後,駕船離開。
回到山寨後,曹海看著幾人安然無恙長吁一口氣說道“我一直提心吊膽地擔心,看你們回來我就放心了”說罷好奇地盯著阿三。
雲中風打趣道“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現在小先生是長洲十三島島主的孫女婿,江湖地位非同一般。阿三,這位曹海可是騎馬射箭樣樣出色,我感覺你們可以過過手。”
衆人都驚訝鄭耀祖每次都能帶來不一樣的驚喜,有長洲十三島在江湖做後盾,十王爺在朝堂做後盾,曹山寨將來可是前途光明啊。
在衆人的攛掇下阿三和曹海開始比賽射箭,阿三說道“請小先生出題目。”
鄭耀祖看著裹著左手的王單,說道“王單在衆江湖人面前火中取炭,爲咱們曹山寨露臉了,今天題目就是看你們把桌上面的蠟燭射滅需要幾支箭。”
衆人圍觀著,只見曹海搜搜三支箭後桌子上的蠟燭都紛紛熄滅,而此時阿三一支箭上手,風馳電掣般地掃過桌上的蠟燭,竟然都打滅了。
曹海上來自愧不如地舉起手中弓箭,鄭耀祖哈哈大笑地拍著他肩膀離開。
從長洲十三島回來後,鄭耀祖在江湖名聲大噪,現在的曹山寨已經不是昔日的小小營寨。各路英雄豪傑廣來投靠。
鄭耀祖發書信於文尚先生,說明情況希望弓和兄妹可以儘早地與島主相聚。
而在京城這邊,各方勢力正在不斷地較著勁,皇宮裡的禁衛軍被太子派的皇后和陳章大人牢牢把控,現在各個勢力都在爭奪京城守備。
京城守備韓立師從天道教武言先生,於是修書一封諮詢意見。武言先生說道“左右不定,方顯價值。過早的插旗立山,日後改弦易轍難。”
韓立果然聽從師言,來之不拒卻又不表明態度。這可急壞了暗中操作的十王爺。正在爲此事發愁時,德才先生點明瞭其中的要害說道“韓立對武言先生言聽計從,他們二人情同父子,只要王爺讓武言先生支持您,那麼京城守備就輕而易舉地拿下了。”
“如何才能讓武言先生支持呢?”
德才先生分析說道“如今天道教“文成武德”四字輩先生尚存於世的文尚先生歸隱深山,自從文尚先生去世後,天道教主教先生缺位,依我看武言先生論資歷完全可以坐上主教先生之位。成爲天下學子的老師。如今王爺掌管天道教,封一位主教先生對您來說並非難事。”
十王爺驚訝地看著德才先生,他原以爲德才先生投靠自己的志向是得到主教之位,可如今德才先生竟然把主教之位推薦他人。由此可見德才先生的志向乃是朝堂,而非小小的天道教。
雖驚訝於此,但是德才先生的一席話點醒了夢中人,十王爺立即著手去辦。
人活於世,無非名利二字,武言先生喜歡名聲,在十王爺的操作下可是辦的妥妥的。武言先生不僅成爲了天道教的主教先生,更是得到了重新命輩分的榮譽。
而皇宮裡大夏國皇上,最終沒有抵住病痛,駕崩了。太子黨這些人,本想秘密不發,等到鄭誠大軍歸來再發國喪,立新皇帝。
可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太醫院馬上爲德才先生傳出了皇帝駕崩的消息。
十王爺馬上以後宮干政秘密謀害皇上,爲遮人耳目秘不發喪爲由,想進宮護駕勤王。還來不及太子黨衆人反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掌管京城守備人馬,封閉京城9門,向皇宮發起進攻。
而六王爺率領部分京西北營手持重火器,進京城匯合。
陳章雖知道十王爺早存禍心,可是沒有想到他們竟然如此迅速的拿下了京城守備,他原以爲就算京城守備左右不定都不是大礙,等到鄭誠歸來便可一切迎刃而解。
此時面對突然實力大增的十王爺,區區宮裡的禁衛軍根本難以抵擋。
那些還在猶豫的官員,馬上整齊的爲十王爺站臺,在他們看來都是你們皇家自己的事情,別把自己攪和成爲失敗的一方就行。
由於十王爺早早暗中掌控了京城的驛站和城門護衛,遠在濟州的鄭誠等人竟然還在逍遙快活,卻不知京城已經風雲突變。
不多時,皇宮正門已經被攻破,禁衛軍雖然殊死抵抗,奈何寡不敵衆,最終被圍困在主殿裡。
昔日威嚴肅穆的皇家宮殿,此時已經血流成河,哀嚎遍地。
趟過血漫而下的地板,十王爺,六王爺和李青山等人,對著宮內喊道“陳章意圖顛覆皇權,謀害皇上秘不發喪,意圖控制小太子掌握大夏國權,我等誓死捍衛大夏國,特來捉拿賊犯。”
只見陳章推開宮門大笑著看著衆人說道“先皇駕崩,太子即位本是名正言順的事情,爾等小人意圖謀反篡位,卻編出這麼多可笑的故事。”
說罷跪立哭訴說道“我愧對先皇,未能保住太子及位。”說罷撿起旁邊的刀自刎而去。
衆人走進宮內,殺死了負隅頑抗的幾人後屏退衆人,皇后怒視著幾人大罵道“你們和皇上同爲弟兄如今卻要逼死他的妻兒,良心何在?”
十王爺知道此事任何言語都顯得蒼白,於是扭頭拍了拍六王爺轉身而去。
李青山提醒了一句“陳章謀害皇上,挾持皇后意圖謀反,十王爺率衆人營救,陳章自知無力迴天,意圖放火同歸於盡。”說罷也轉身離去。
六王爺自知走到這一步已經無法回頭,命令京西北營縱火燒宮後,看著熊熊大火心裡卻不是滋味。
他已經不得已中揹負了血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