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80章:大明全面改革之初

大明京師。(由於緩存原因,請用戶直接瀏覽器訪問.\nCOM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經過將近一個月的航行,南巡大軍終於是回來了。

朱元章回到皇宮後,就立即召集六部尚書,還有朱英一起,查看這小半年大明的情況。

因爲權力下放的緣故,哪怕是沒有皇帝處理政務的情況下,也能很好的運轉。

需要皇帝親自審覈的事務並不多,要麼是牽扯到邊關軍防,要麼就是冊封爵位之類的。

六部尚書小心翼翼的把統計出來的政務交給陛下。

朱元章則詳細的查看著。

原本空缺的禮部尚書,現在也有了人選。

是之前的禮部侍郎任亨泰。

按照目前的官職升貶,不再是先前想怎麼提拔就怎麼提拔,跳級升官現在已經被取消,每個品級的升官都需要有政績的支撐。

唯獨皇帝手中有特別任命權。

當然,這個權力不管是朱元章還是朱英,都不會輕易使用。

“很好,看來咱出去的這段時間裡,諸位愛卿還是把心思放在政務上,沒有讓咱失望。”

約莫半個時辰左右,朱元章終於是看完了六部的統計資料。

下邊的六個最小都有五十歲的老頭,一個個就像是交上功課的孩子一般緊張。

直到聽到陛下開口,這纔是在心裡輕鬆下來。

“除開這本職工作,諸位愛卿可還是有其他事上奏。”朱元章放下奏疏後問道。

六位尚書相會對視一番,最後誰也沒有開口。

現在算是太平盛世,歌舞昇平。

大明各邊關基本上都比較穩定,周邊小國要麼是受到大明的打壓,要麼就是有海外藩國鎮守,基本上不會侵犯到大明來。

一些自己能夠解決的小事,六部尚書也不會特意上奏給自己找麻煩。

在現在大明經濟高速騰飛的階段,大部分百姓的幸福指數還算是比較高的,基本上只要能幹活,不說吃穿不愁,至少不會有餓死的情況出現。

羣英商會落入地方,極大的增強了地方官府的營收能力。

有些小地方鬧災荒的,也能迅速控制住局面,不至於出現大批流民。

現在講究政績的同時,京師這裡有特別監察司每天都是在大明全國進行走訪。

碰上那當地胡作非爲的,直接就是上訴地方布政司。

總的來說,現在的大明小問題還是存在,但大的問題基本上都已經處理掉了,不至於影響國本。

“大孫來說兩句,對於今年的一些安排和規劃。”朱元章半躺在椅子上,神情放鬆的吩咐道。

現在他已經是安詳天年,也就是看著大孫如何執政了。

朱英點點頭,心中組織了一番言語後開口說道:“對於今年,本宮有三個想法,希望是六部幫忙落實下來。”

太孫一開口,六部尚書頓時正襟危坐,洗耳恭聽。

朱英繼續道:“首先是關於軍隊上的問題。”

兵部尚書茹瑺不由多了幾分緊張。

因爲現在雖然還有五軍都督府,但基本上的軍務都落實在兵部了。

朱英看了眼茹瑺說道:“目前軍隊的士兵們個體素質良莠不齊,甚至還有一些軍官存在吃空餉喝兵血的情況,在這一點上,本宮希望茹尚書能夠成立兵部糾察司,專門對這方面的情況進行內部審查。”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站在我們的角度上看,或許一個衛所,一個千戶所算不得什麼,但是這等事情,極其容易傳染。”

“有那百戶千戶,看著鄰邊同僚大發橫財,自己這邊卻苦哈哈一般,心裡自然就不會平衡,很容易也參與其中。”

“這等風氣一旦擴散開來,對於我大明軍隊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直接動搖國本。”

茹瑺連忙回道:“請太孫殿下放心,臣返回後立即召開會議,成立內部糾察司,清理天下衛所之蛀蟲。”

朱英微微頷首:“除開貪污腐敗這方面,兵部還有兩點要同時進行。”

“一是關於士兵退役問題,這一塊要定出個年限出來,如若是有些士兵都已然五六十了,還在軍隊裡面,這就影響到了軍隊的戰鬥力。”

“我建議底層士兵如若無法升任軍官的情況下,應該是在四十歲之前退役,這樣不會對其後邊的生活造成太大影響。”

“包括是總旗,百戶,千戶,茹尚書都要商議個年限出來,尤其是千戶及以上,不能是有尸位素餐的情況發生。”

“其次,關於士兵退役再就業的問題,一定要妥善安置,這方面地方官府應該予以配合,在吏員,衙役等方面的招收上,應該是以退役士兵優先選擇。”

“許多士兵們可能在很小的時候就入了軍隊,現在貿然退役身無一技之長,又兼之武藝傍身,如若輕視則會引發地方混亂。”

“但是,對於半輩子獻身於軍隊的士兵,朝廷不能寒了他們的心。”

茹瑺連忙回道:“臣明白,臣一定仔細安排。”

朱英看了看其他幾位尚書吩咐道:“關於退役士兵安置問題,不僅僅是兵部的責任,包括戶部,工部,禮部,刑部,禮部,都要予以配合。”

“不要小看這退役安置,這涉及到軍隊戰力,士氣,甚至關乎到戰場之成敗,只有我們把士兵們的後顧之憂解決了,其上陣殺敵之時,纔敢於無畏效死。”

六部尚書齊聲回道:“臣等謹遵太孫令旨。”

朱英接著說道:“最後兵部這裡,還有關於今年徵兵的問題。”

“目前我大明有兵兩百餘萬,雖說有軍戶制度,可自行生產,但在往後更要注重士兵個體素質,不能是什麼牛鬼蛇神的都招收進來。”

“往後徵兵當注意,品行惡劣者堅決不收,尤其是犯過事者,哪怕是個人武藝再是優秀,軍隊也不能容下這等害羣之馬。”

“往後我大明罪犯,只叛入勞役改造,不得有罪從軍,關於這一條,當寫進我大明軍規之中,任何人不得違背。”

在朱英之前,有充軍的說法。

犯了律法的,就丟到邊疆充軍。

這樣的行爲,極大的損害了軍隊在百姓之中的印象,在許多百姓的眼裡,軍隊裡的士兵跟罪犯是差不多的概念,更是有良家子不從軍的說法。

其實這樣的行爲,也是無奈之舉,因爲士兵本身的待遇很差,而軍隊裡不管是貪腐還是欺凌的情況都非常嚴重。

這也導致朝廷徵兵困難,加上兵役強行徵召,使得軍隊從來就沒有在百姓裡有好印象。

目前大明經濟上已經是非常不錯了,朱英要做的就是把現在軍隊進行整合,盡力提高軍隊整體戰鬥力,並且以服從紀律爲先。

招收士兵的方向,更是要面向於就良家子。

因爲只有這樣,軍隊才能更加聽從命令,可以更好的掌控在皇權手中。

“臣等謹遵太孫令旨。”

這一番話說完,六部尚書皆是起身作揖。

他們更加感受到太孫殿下要對軍隊進行整改的決心。

而聰明人其實都能明白,按照這樣的改革下去,往後大明軍隊的紀律性,戰鬥力,都將會節節攀升。

其實朱英的改革,並不算神來之筆。

許多聰明人,早就已經有這樣的舉措,甚至於歷朝歷代的名將裡,只招收良家子的行爲很是普遍正常。

但是隻有朱英,作爲未來之皇帝,把這一條真正的寫進到軍法之中。

也只有朱英,是要把全國的士兵都變成這樣。

當然,其實歷朝歷代也有皇帝有著同樣的想法,只是他們只有想想的份,而不能像是朱英這樣制定下來。

畢竟在大明先前的朝代,話語權基本上都掌控在世家的手裡,皇帝穩不穩,靠的不是百姓跟軍隊,而是世家的支持。

能夠達成這一點,也只有大明瞭。

或者說只有現在的大明。

如果不是朱元章的時代,幾乎不可能有這樣的優握條件,哪怕是朱棣都能難完成這樣的改革。

要是到了明中葉,朝野官員開始腐朽,就更加不用提了。

可以說上千年來的皇權社會,只有在朱元章目前的這個時間點,甚至要考慮到朱英對於大明經濟的幫助,才能達成。

任何其他皇權時代,這樣的事情都只能是空談。

朱元章看向大孫的眼裡帶著濃濃的欣慰。

他感覺到,自從這次南巡之後,大孫有了很大的轉變。

在先前的大孫,會把很多心思放在商業之上,且對於政務處理也比較備懶。

每日就是想著忙裡偷閒,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不可否認出了很多計策讓大明的經濟變得繁榮起來,也很好的解決了權力上的分割。

但有一條,朱元章雖然從未說過,但心裡有些可惜。

那就是大孫並沒有給他那種皇帝的感覺。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感受。

並不是誰都能有皇帝樣,有些人戴上皇冠,會給人一種沐猴而冠的感覺。

或許是氣質,或許是其他方面。

但今日的大孫,在吩咐羣臣的時候,是真正的讓朱元章感受到了皇帝威嚴,智慧。

這才應該是往後大明的皇帝。

他老了。

他最想看到的,就是自己繼承者的優秀,能夠在各方面都可以超越自己,要能夠把控好國家大勢。

朱英這邊自然不僅僅是兵部方面。

其中尤其是工部,關乎到蒸汽機的問題。

“工部議會過後發個公告,由給事中傳告我大明各府城,縣城,乃至於鄉村之中。”

“如今朝廷正值大建設之際,號召天下匠人彙集於京師之中,但凡有手藝傍身,通過當地官府驗證者,進京乃至於返京之路費,皆由朝廷負擔。”

ωwш. т tκa n. ¢○

這一次,朱英要聚集大明之全力,將蒸汽機這個東西開發出來,真正的應用到實際中來。

哪怕是這樣的告示,會導致出現一些渾水摸魚之輩也無所謂了。

只要能開發出蒸汽鐵甲船,那麼大明未來將會是真正的星辰大海。

工部這邊的匠學堂已經是有兩年了,也爲大明提供了不少匠人。

但實際上朱英缺少的,是研究員,是科學技術人才,甚至是科學家。

這些還有些遙遠,目前大明的底層知識構架,還停留在四書五經方面,這並非是幾年就能解決的問題。

現在西方的文藝復興已經開始,如果能夠儘早搞出蒸汽鐵甲船,那麼便意味著東西方的遙遠距離將會被大大的縮短。

中原數千年來,在各方面的文化意識形態,包括是各種技術確實是領先世界。

但朱英也不會盲目自大,或者去壓制西方發展。

不可否認,西方在文藝復興後的幾百年飛速發展,尤其是物理化學制造等各方面,得益於自由思想,加上世界市場的出現,短短幾百年就出現了科技大爆炸。

大明是皇權的社會,朱英當然不可能說傻到來革自己的命。

可是穩固的皇權也有著缺點,尤其是在文化上的意識形態,已經延續了上千年,要突然進行改變,不是朱英一人短短幾十年能夠做到的。

或許在朱英的這一生中,能夠不斷開發出新的技術,但同時也很有可能幾代之後,大明的科學技術發展在皇權的影響下,不僅停滯甚至極大可能要後退。

所以朱英需要找到一個類比,來形成軍備競賽,刺激到科學的變化。

朱英相信只要意識形態轉變過來,中原的研究精神能夠真正得到認可,創造出價值,那麼絕對不會比西方差。

所以在領導大明進行改革發展,加強工業基礎建設的同時,也需要同步去學習西方的技術創新。

東西融合之下,朱英很期待這會爆發出怎樣的火花。

在交代完工部後。

對於刑部,戶部,吏部,禮部。

朱英也都安排了一些任務和方向。

比如刑部加強對律法上的完善,戶部對於國庫錢財的撥款比例,加大軍隊投入,工業投入。

禮部對於目前大明目前娛樂體系的管轄。

禮部跟後世的文化部門是差不多的概念,並不要只是侷限在禮儀,外交這些方面。

包括大明精神文化的正確建設,不良風氣的把控,忠君愛國正能量的引導,也是其中的重點。

第四十六章:友好的朱棡第215章:雷厲風行的朱元璋第171章:大水之後必有瘟疫第374章:謀逆大案第138章:都是東家的人第133章:朱棣的不情之請第173章:大孫的錢糧,真的很多(日萬,求月票)第439章:倭商第596章:天涯海角,萬里追兇!第728章 占城這麼多年花了這麼多錢第七十五章:朝聞道,夕死可矣第670章:少主朱英第757章 世界在變化第491章:一步登天第731章 岌岌可危的倭國天皇第241章:咱大孫還好生生的活著!第486章:朱棣和朱棡的聯合第562章:倭國露天銀礦第454章:大明官員的幸福日子第832章 登基沖喜,帖木兒暴斃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641章:敲打海外藩王第269章:奉天門外,藍玉負荊請罪第153章:皇宮就是你的家(年底求月票)第347章:煤炭第318章:跟著去海外的臥底第十章:姚廣孝的安排第437章:想買火器的倭國第五十三章:敢爲東家效死第257章:給大孫賜座第652章:淮西勳貴集團的尷尬處境第571章:朱英親臨草原第五十七章:咱的玉佩呢第220章:姚廣孝在高麗第525章:朱英的大手筆第268章:對藍玉的安排第130章:陽謀第142章:苦澀的朱棣第643章:四大藩王的謀劃第765章 後裝燧發槍第827章 你們這是在給咱守靈不成?第807章 先平高麗,再滅倭國第239章:軍心可用第821章 熬死帖木兒第698章:來自朱英的反擊第309章:藩王們的焦慮(求訂閱,求月票)第428章:朱元璋的改革第512章:未來的大明長公主第742章 準備召開全國第一屆將領大會第493章:軍中震懾第252章:被大明京師震撼到的帖木兒孫子第592章:安南秘密武器-戰象兵第496章:順風順水的朱元璋第八十四章:不裝了,我攤牌了,我確實不是我爹生的第558章:意料不到的幕後主謀第158章:藍玉闖錦衣衛衙門(新年快樂)第八十四章:不裝了,我攤牌了,我確實不是我爹生的第九十二章:關於朱英的安排(求訂閱,月票)第574章:太孫殿下這是瘋了嗎?第826章 想探路的那就去吧第720章 蒸汽鐵甲船,造,直接造!第436章:等待神風的倭國第六十四章:朱英的決定第283章 :長孫殿下瘋了吧!(求月票)第699章:連夜跑路第249章:大明遠征軍,永鎮安南!第624章:刺殺大明太孫的可能第173章:大孫的錢糧,真的很多(日萬,求月票)第178章:只能處死第467章:張士誠的張第720章 蒸汽鐵甲船,造,直接造!第五十二章:地下暗河第549章:自斷臂膀的朱英第374章:謀逆大案第673章:對朱允炆的敲打第715章:占城版古惑仔第336章:殺他百萬又如何!(求月票)第628章:去大明軍事學院學習第206章: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444章:讓咱大孫去打仗第732章 足利義滿的狠辣第708章:被學霸統治的恐怖,國之棟樑第617章:公主殿下不見了第431章:蘇州第150章:爺爺,對不起(年底求月票)第366章:皇家家宴第八十章:煌煌大明第306章 :斷我漢人之脊樑乎!第363章:除夕夜第193章:五萬有點少,不如先上二十萬第304章 :來自於文人的反擊第477章:朱元璋的陷阱第545章:朱元璋垂簾聽政第672章:太孫手裡的刀第622章:驚駭的倭國天皇第140章:長孫殿下不簡單(求訂閱求月票)第三十七章:對策第159章:繼續關著吧(祝新年暴富,求保底月票)第253章:朱元璋對帖木兒的重視第442章:朱英的歪路子手段
第四十六章:友好的朱棡第215章:雷厲風行的朱元璋第171章:大水之後必有瘟疫第374章:謀逆大案第138章:都是東家的人第133章:朱棣的不情之請第173章:大孫的錢糧,真的很多(日萬,求月票)第439章:倭商第596章:天涯海角,萬里追兇!第728章 占城這麼多年花了這麼多錢第七十五章:朝聞道,夕死可矣第670章:少主朱英第757章 世界在變化第491章:一步登天第731章 岌岌可危的倭國天皇第241章:咱大孫還好生生的活著!第486章:朱棣和朱棡的聯合第562章:倭國露天銀礦第454章:大明官員的幸福日子第832章 登基沖喜,帖木兒暴斃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641章:敲打海外藩王第269章:奉天門外,藍玉負荊請罪第153章:皇宮就是你的家(年底求月票)第347章:煤炭第318章:跟著去海外的臥底第十章:姚廣孝的安排第437章:想買火器的倭國第五十三章:敢爲東家效死第257章:給大孫賜座第652章:淮西勳貴集團的尷尬處境第571章:朱英親臨草原第五十七章:咱的玉佩呢第220章:姚廣孝在高麗第525章:朱英的大手筆第268章:對藍玉的安排第130章:陽謀第142章:苦澀的朱棣第643章:四大藩王的謀劃第765章 後裝燧發槍第827章 你們這是在給咱守靈不成?第807章 先平高麗,再滅倭國第239章:軍心可用第821章 熬死帖木兒第698章:來自朱英的反擊第309章:藩王們的焦慮(求訂閱,求月票)第428章:朱元璋的改革第512章:未來的大明長公主第742章 準備召開全國第一屆將領大會第493章:軍中震懾第252章:被大明京師震撼到的帖木兒孫子第592章:安南秘密武器-戰象兵第496章:順風順水的朱元璋第八十四章:不裝了,我攤牌了,我確實不是我爹生的第558章:意料不到的幕後主謀第158章:藍玉闖錦衣衛衙門(新年快樂)第八十四章:不裝了,我攤牌了,我確實不是我爹生的第九十二章:關於朱英的安排(求訂閱,月票)第574章:太孫殿下這是瘋了嗎?第826章 想探路的那就去吧第720章 蒸汽鐵甲船,造,直接造!第436章:等待神風的倭國第六十四章:朱英的決定第283章 :長孫殿下瘋了吧!(求月票)第699章:連夜跑路第249章:大明遠征軍,永鎮安南!第624章:刺殺大明太孫的可能第173章:大孫的錢糧,真的很多(日萬,求月票)第178章:只能處死第467章:張士誠的張第720章 蒸汽鐵甲船,造,直接造!第五十二章:地下暗河第549章:自斷臂膀的朱英第374章:謀逆大案第673章:對朱允炆的敲打第715章:占城版古惑仔第336章:殺他百萬又如何!(求月票)第628章:去大明軍事學院學習第206章: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444章:讓咱大孫去打仗第732章 足利義滿的狠辣第708章:被學霸統治的恐怖,國之棟樑第617章:公主殿下不見了第431章:蘇州第150章:爺爺,對不起(年底求月票)第366章:皇家家宴第八十章:煌煌大明第306章 :斷我漢人之脊樑乎!第363章:除夕夜第193章:五萬有點少,不如先上二十萬第304章 :來自於文人的反擊第477章:朱元璋的陷阱第545章:朱元璋垂簾聽政第672章:太孫手裡的刀第622章:驚駭的倭國天皇第140章:長孫殿下不簡單(求訂閱求月票)第三十七章:對策第159章:繼續關著吧(祝新年暴富,求保底月票)第253章:朱元璋對帖木兒的重視第442章:朱英的歪路子手段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宁县| 新乡县| 湛江市| 宜宾县| 台南县| 新乡市| 金堂县| 共和县| 徐水县| 阿拉善右旗| 祁连县| 大丰市| 唐河县| 随州市| 海丰县| 四子王旗| 包头市| 福清市| 黑龙江省| 仙居县| 宁陵县| 济源市| 中牟县| 江门市| 潼南县| 昌都县| 新兴县| 五河县| 商都县| 陇西县| 伊宁市| 新余市| 元朗区| 安陆市| 泽库县| 乌兰察布市| 富平县| 仪征市| 清丰县| 苗栗县|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