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2章 我言

殿外。

洛景重重地呼吸了一口新鮮的空氣,一隊頗爲貌美的宮娥從他的面前走過,剛剛在殿中的所有焦躁似乎都消失了。

隱隱約約從殿中傳出了聲音,證明這場爭論還沒有停止,洛景忍不住想起自己父親生前說的話。

“在國家大政上,從來就沒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當政之人,每一條政策的施行,就是在選擇一個得到當前最爲需要的東西。

比如朝廷需要足量的高質量的銅錢,所以纔有了允許私人鑄錢存在。

如果有一天朝廷需要其他的東西,那就是收回鑄幣權的時候了。

這卷書你拿去看,但記住,稍微看看就行,不要被其中的思想內核困住,裡面有些不好的東西,你這孩子這方面天賦不足,很容易就會被引導。”

想到這裡,洛景深深吸口氣,便回到殿中,殿中依舊在爭論。

洛景回到坐席坐下,劉恆見到他回來,笑著點點頭,然後就見到洛景在衆(zhòng)人的目光之中走到大殿之中,向著劉恆就是一禮。

“陛下,臣有數言想要對諸位大臣說。”

戰(zhàn)爭對天下的傷害有多大,我想諸君都是非常清楚的。

那些年朝廷的歲入連年增長,天下百姓的稅率卻一降再降,尤其是農稅一降再降,他現在還記得大丞相說過的一番話,“若是朝廷有一天只能從農民身上課重稅才能夠生存,那朝廷就離死不遠了,若是能夠在低稅率的條件之下,維持朝廷正常運轉,那天下才是盛世。”

賈誼很聰明,他立刻就猜出了洛景所擔憂的事情是什麼,就是之前那些反對派的理由,那些理由是真的有道理的,而不是隨便編出來的。

就像是之前洛新處理那些用小錢強買強賣的人,這才確立了良幣驅逐劣幣的邏輯。

若是遇到昏暴之君,縱然是允許私人鑄造銅錢,但橫徵暴斂的手段何其之多,難道還能夠一一禁止嗎?

獵人不會因爲山上有猛獸就放棄前往山中打獵。

之前有博士說:上好貨則下必死利也!

洛景輕輕一嘆道:“賈卿,這道詔令推行下去之後,您就有的忙了,這天下不知道有多少利慾薰心之輩,敢於冒著殺頭危險觸犯刑律,鑄造小錢這樣的暴利行業(yè)他們一定不會放過的,到時候一旦處理不當,今日我們就是罪人。

昔年允許私人鑄幣是吾的父親所推行,但諸君,這世上唯有變纔是永遠不變的,昔年素王所建立的五等爵分封,到了現在難道還存在嗎?

父親臨終之前就同吾和陛下說過,允許私人鑄幣是權宜之計,是因爲剛剛經歷秦末亂世,百姓再也經不起任何的傷害,才實行的政策。

這一下衆(zhòng)人都沉默了,他們都是朝臣,是長安朝廷的臣子,不是諸侯王國的臣子,除了少數出身大豪族的官員,大多數人在這方面自然是站在朝廷一方。

洛景最後向衆(zhòng)人拋出了那捲書籍最後的問題,一個洛新也沒有給出答案的問題。

洛景轉身在大殿之上走了兩步,他還是個少年郎,在這麼一羣中年人之中顯得很是突兀,所有人都望著他,等待著他說話。

天下要一統(tǒng)這幾乎是所有學派的共識,就連支持分封制的儒家,那也是因爲大儒們認爲封君比官吏的忠誠更持久,封君比官吏統(tǒng)治地方更穩(wěn)定。

之前慷慨激昂的博士出身黃老,崇尚小政府,也就是朝廷不要多管事,就讓社會按照自發(fā)形成的規(guī)矩去運轉。

不瞞您說,景心中總是有種不祥的預感,似乎今日所做的這件事情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會成爲日後霍亂天下的根源,但思來想去,如今的天下的確是需要朝廷收回鑄幣之權的。”

洛景和賈誼慢悠悠的走在衆(zhòng)人身後,賈誼發(fā)現洛景有些沉默不語,一點都不像平日裡那副神采飛揚的樣子,於是有些好奇的問道:“侍中,您可是心頭還有什麼疑慮嗎?”

賈誼望著洛景,臉上有敬佩的表情,從這一番話之中,他彷彿見到了昔年那個永遠不會迷茫的攝政大丞相。

羣臣紛紛垂首拱手行禮,然後紛紛離開走出大殿,在禁衛(wèi)的引導之下離開宮中。

洛景見到沒人說話,便望向之前出言反對的那些人。

所有人都望著洛景,看著那些臉上還帶著稚嫩的少年,就那樣挺拔的站在大殿之上,擲地有聲的問所有人,“只有這兩個選擇,諸君要選哪個?”

洛景在所有人的目光注視下向著劉恆一行禮,然後走回自己的坐席坐下。

政令不能如一,天下不能盡歸皇命,野心家就一定會想著造反或者謀奪利益。

天下如一和貨幣市場哪一個更重要?

選哪個?

能選哪個?

當然是天下如一!

這兩個選擇對百姓來說是沒有太大區(qū)別的,他們的生活會不會受到影響,是要看朝廷會不會下大力氣去管理。

漁夫不會因爲海上危險就放棄出船。

洛景聞言眼睛一亮道:“賈卿所言有理,明日見到陛下便將這個差使要來。”

但是面對天下政令如一這樣的事情,即便是黃老一脈,也說不出半個不字。

這天下沒有因爲擔心噎食就餓肚子的道理。

收回鑄造錢幣的權力,可能造成小錢橫行,但是不收回,地方就一定會做大,朝廷就會失去制衡地方的利劍,那就要用兵,引起更大的混亂。

“侍中所言有理!”

劉恆望著洛景,滿臉都是笑意。

洛景直接繞過了那些雙方爭論的道德問題,而是直接將爭論真正的核心提煉了出來。

當今陛下,乃是聖明之君,收回鑄幣或許會有奸邪之人,使銅錢的質量有些許的下降,但只要朝廷嚴加監(jiān)管,對那些故意熔鑄小錢的不法豪強嚴懲,是完全可以控制住的。

賈誼沉吟了一下,說道:“侍中,既然如此,您不如直接和陛下申請去盯著這件事的反饋,只要保證不害民便足夠了。”

“君侯高才,這纔是謀國之言啊。”

這場爭論到了這裡就該結束了,被洛景政治正確的一番話直接殺死了所有的還能夠想出的理由。

這有沒有道理呢?

有!

但人有善惡,王亦不同。

但若是繼續(xù)放任私人鑄幣,吾請諸位大臣都好好想想昔年的吳王之亂,他爲何敢於悍然對抗朝廷,就是因爲他通過私人鑄錢聚斂了大量的財富,甚至到了不需要收取賦稅就富裕到諸王第一,有了財富就蓄養(yǎng)甲兵,於是就不將朝廷放在眼中。

現在吾想要問諸位一個問題,那就是天下安穩(wěn),政令如一和銅錢質量哪一個更加的重要?”

是吾所思不當,吾應當向陛下謝罪,險些就耽誤了朝廷的大事。”

對這項的政策的益處和弊端,父親都非常的清楚。

“陛下聖明!”

大儒是希望通過分封制能夠維護天子的統(tǒng)治,而不是爲了讓封君反過來威脅天子,當年春秋戰(zhàn)國之時,儒家弟子爲了維護國君的地位,爲了維護禮制的存在,死難者不可計數。

劉恆頗有些驚奇,但還是一揮手道:“卿自便!”

秦滅六國之後,有大儒向秦始皇進諫,希望能夠分封功臣子弟到山東諸國,安定山東的人心,鎮(zhèn)撫六國的豪強,當時還被斥責是腐儒之言,但秦朝滅亡之後,以現在的眼光看來,難道不是忠正之言嗎?

那些支持收回鑄幣權的臣子們已經忍不住從坐席上站起,大聲歡呼道:“彩!”

劉恆眼見沒人再說話,便笑道:“今日衆(zhòng)卿暢所欲言,所言所語都讓朕大有收穫,今日所議,衆(zhòng)卿應當沒有異議了。”

這兩者之間孰輕孰重,根本就不是一個值得商量的問題,面對洛景的詢問,先前反對的人只能沉聲道:“侍中所言有理,天下政令如一,至關重要。

您的眼光放在天下,而我的目光卻侷限在一隅之地,這大概就是您想到了如此深遠的事情,而我只能在這裡重複一些繁雜之言的緣由吧。

回想著父親曾經說過的話,洛景緩緩開口道:“先前雙方的爭論,吾都聽到了。

洛景本就不是政治家的料子,他天生有些文人的多愁善感,比賈誼的性格還要情緒化的多,自然會不自覺的思考這些政策的弊端。

————

關於“鑄幣”的討論,贊同與反對雙方分別列出了不同的理由,但最終結束這些爭論的卻是與錢幣本身沒有關係的社會穩(wěn)定,政令如一。

從這些爭論和最終的結果之中,能夠看到漢文帝時期統(tǒng)治階層已經充分認識到貨幣本身的分配作用,它不是商業(yè)交換的媒介,而是一種調節(jié)社會的穩(wěn)定器。

還可以看出漢文帝時期的政策轉向,即從劉邦時期開始,數十年的休養(yǎng)生息期,大致結束,漢文帝開始著手構建一個真正的可以統(tǒng)御天下郡縣王國的統(tǒng)治體系,在這個體系之中,保證天下的穩(wěn)定,構建平和的秩序,已經成爲了漢王朝統(tǒng)治者所首先關注的問題,而經濟的繼續(xù)野蠻生長恢復則處於次要的地位。——《漢王朝興衰史》

第460章 會師長安!第637章 又行了第333章 典範第650章 洛楚第215章 吾乃大秦擎天白玉柱第51章 發(fā)文天下第714章 四神醫(yī)第544章 皆亡第396章 爲盟主書荒被迫寫書加更第722章 一觸即發(fā)!第119章 腳踏實地,洛氏種地第253章 影帝夫妻第142章 洛國騷操作,天王與諸侯王第186章 秦洛之戰(zhàn):弩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421章 陰霾籠罩大漢第354章 這個祭酒不好當啊第298章 五年第54章 合諸侯第62章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第94章 洛瑜西子辭世,玄階唯一道具第455章 求一封信第339章 對比第120章 離間,縱橫家互相秀操作第577章 洛霄此人第77章 攻越,降吳,獻西施第742章 吳國都何處?第565章 五州豪傑第713章 災!第299章 凋零,呂后崩第695章 真正的大業(yè)!第320章 在這個世界線中改變的賈誼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第492章 太子劉賀第654章 劉合的死第225章 夫人,在下氏洛第347章 回京第153章 韓魏劫道,再殺王!第126章 魏卿之死第484章 漸行漸遠第667章 世上哪裡有常盛不敗?第533章 大丞相第695章 真正的大業(yè)!第340章 奪權第612章 二洛終相見(求波月票!)第5章 東征與洛邑第256章 洛新見洛陵第743章 漢業(yè)將何?洛川薨!第275章 風雷雨雪,聽吾號令第655章 殺!第539章 流放遼東鮮卑山!第103章 秦人東出,沒有人可以阻止的戰(zhàn)爭第691章 公子楚!第704章 起風了(7000字)第616章 我於人間全無敵!第727章 猛虎柔情!第147章 往齊國去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第581章 懵逼的皇甫嵩第381章 頌聖與天啓第94章 洛瑜西子辭世,玄階唯一道具第96章 素王最愛的崽,姬靈均,英靈殿徹底出第332章 陰雲後續(xù)可能的調整第558章 劉秀第91章 洛國拉偏架,楚國捱揍第556章 分歧!爭吵!第524章 王昭君爲洛氏帶來的改變第317章 禮樂是最鋒利的刀第508章 不要辜負朕的信任第41章 諸夏破徐淮第574章 洛霄第322章 孝第204章 韓信第700章 告祭上天與醫(yī)會第336章 哀榮第722章 一觸即發(fā)!第32章 天命在周第312章 大漢仁宗孝惠皇帝(卷終)第340章 奪權第55章 百家源流,至聖之道第412章 御馬三寶第410章 準備遷徙列侯第304章 和樓蘭借財寶第208章 扶蘇你得支愣起來啊第728章 兄弟再相見!第518章 大漢中宗孝宣皇帝!第227章 備戰(zhàn)第383章 戰(zhàn)前準備,戰(zhàn)前驚變!第367章 皇太子徹第34章 諸侯同心第698章 昭城中第129章 制典!讓諸夏先賢光耀萬年!第65章 重耳雨中哭洛宮第365章 請廢太子!第711章 高貴名門!第624章 洛陽的旨意第262章 項羽想要和談第267章 稱號功能第530章 麒麟閣上(卷終)
第460章 會師長安!第637章 又行了第333章 典範第650章 洛楚第215章 吾乃大秦擎天白玉柱第51章 發(fā)文天下第714章 四神醫(yī)第544章 皆亡第396章 爲盟主書荒被迫寫書加更第722章 一觸即發(fā)!第119章 腳踏實地,洛氏種地第253章 影帝夫妻第142章 洛國騷操作,天王與諸侯王第186章 秦洛之戰(zhàn):弩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421章 陰霾籠罩大漢第354章 這個祭酒不好當啊第298章 五年第54章 合諸侯第62章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第94章 洛瑜西子辭世,玄階唯一道具第455章 求一封信第339章 對比第120章 離間,縱橫家互相秀操作第577章 洛霄此人第77章 攻越,降吳,獻西施第742章 吳國都何處?第565章 五州豪傑第713章 災!第299章 凋零,呂后崩第695章 真正的大業(yè)!第320章 在這個世界線中改變的賈誼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第492章 太子劉賀第654章 劉合的死第225章 夫人,在下氏洛第347章 回京第153章 韓魏劫道,再殺王!第126章 魏卿之死第484章 漸行漸遠第667章 世上哪裡有常盛不敗?第533章 大丞相第695章 真正的大業(yè)!第340章 奪權第612章 二洛終相見(求波月票!)第5章 東征與洛邑第256章 洛新見洛陵第743章 漢業(yè)將何?洛川薨!第275章 風雷雨雪,聽吾號令第655章 殺!第539章 流放遼東鮮卑山!第103章 秦人東出,沒有人可以阻止的戰(zhàn)爭第691章 公子楚!第704章 起風了(7000字)第616章 我於人間全無敵!第727章 猛虎柔情!第147章 往齊國去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第581章 懵逼的皇甫嵩第381章 頌聖與天啓第94章 洛瑜西子辭世,玄階唯一道具第96章 素王最愛的崽,姬靈均,英靈殿徹底出第332章 陰雲後續(xù)可能的調整第558章 劉秀第91章 洛國拉偏架,楚國捱揍第556章 分歧!爭吵!第524章 王昭君爲洛氏帶來的改變第317章 禮樂是最鋒利的刀第508章 不要辜負朕的信任第41章 諸夏破徐淮第574章 洛霄第322章 孝第204章 韓信第700章 告祭上天與醫(yī)會第336章 哀榮第722章 一觸即發(fā)!第32章 天命在周第312章 大漢仁宗孝惠皇帝(卷終)第340章 奪權第55章 百家源流,至聖之道第412章 御馬三寶第410章 準備遷徙列侯第304章 和樓蘭借財寶第208章 扶蘇你得支愣起來啊第728章 兄弟再相見!第518章 大漢中宗孝宣皇帝!第227章 備戰(zhàn)第383章 戰(zhàn)前準備,戰(zhàn)前驚變!第367章 皇太子徹第34章 諸侯同心第698章 昭城中第129章 制典!讓諸夏先賢光耀萬年!第65章 重耳雨中哭洛宮第365章 請廢太子!第711章 高貴名門!第624章 洛陽的旨意第262章 項羽想要和談第267章 稱號功能第530章 麒麟閣上(卷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隆| 拜城县| 丰镇市| 神池县| 乐亭县| 宁南县| 大渡口区| 沁源县| 涞水县| 大英县| 都兰县| 黄骅市| 察隅县| 西畴县| 澄城县| 龙陵县| 达孜县| 蒙自县| 十堰市| 响水县| 昔阳县| 沾益县| 河池市| 淳安县| 杭锦后旗| 松阳县| 于田县| 夹江县| 洪洞县| 筠连县| 南阳市| 云林县| 桑植县| 大石桥市| 新竹市| 资兴市| 民勤县| 灵山县| 嘉善县| 汝城县| 黔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