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9章 老學究的阻撓

如果說產學研這個課題,主要優勢表現在科技和資金方面,那麼王副校長絕對不會有現在這樣積極。但如果產學研不但在科技和資金方面會發揮優勢,在政治上,也會得到豐厚的回報。那麼對於一個以政治爲目標的人,就絕對不會允許有人拖他的後腿。

政治這個猛藥一下,原本還並不怎麼在意產學研的王副校長,一時間變得雄心勃勃。這個課題,將會是他往上跳的一個跳板,沒了這次機會,他想要去有油水的地方,基本上是毫無希望。所以,對於產學研,在和劉東他們談了以後,他比劉東他們還要積極。

想要說服水木這樣的大學高層,王副校長這樣的人精知道,決定權絕對不會是在那些水木裡面,享有崇高聲譽的專家教授。雖然這些人,有很多可以直接和高層對話,但對學校的掌控力度,絕大多數權利,會是在校方當中的行政人員當中。

所以,王副校長一開始打定主意,就是要以校方行政人員爲突破口。而這類校方行政人員當中,王副校長的級別也算是不低,除了正位校長,其他還有幾個校長比他的權利要大之外,剩下的,都是隻有聽從命令的份。

既然自己有那麼好的優勢,要王副校長還不知道該怎麼去利用,他就不用混了。

於是,在和劉東他們談判了之後,王副校長乘著水木大學當中,並沒有誰缺席的時候,申請召開一個高層會議,討論一下關於產學研發展的問題。

身爲水木大學的黨組成員,王副校長在水木大學當中,還是有一定地位的。雖然在他自己看來,水木的副校長,實在是一個雞肋的地方,雖然掛著副部級的頭銜,但別說和地方上的副部級相比,就算和一些地方上的實職副廳比起來,他這個副部級也沒多大的優勢。

就是因爲這樣的原因,他纔對政績那麼看重。水木大學當中,其他人自然是不知道王副校長的想法,看到王副校長和環亞的代表談了一次以後,就開始進入實質性的內容,內心當中,也是相當的好奇。他們也想看看,這個環亞國際弄的產學研,到底有什麼好處。

在水木大學的小會議室裡面,王副校長拿著一疊資料,站起身來侃侃而談。

“我國做爲一個發展中國家,而且是一個科技相當落後的發展中國家,想要保持大國的地位,就必須要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引進國外的機械技術,這是一個發展方向,但同時,我們也不能忘記自己開發新的科技。可能有的同志會說,相比起那些一上項目,就要用成千萬上億的資金,直接買來國外現有的成熟技術,豈不是更好?等我們有能力了以後,再開始恢復自行研究。同志們吶,這個想法是要不得的!”王副校長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說到。

看到王副校長那壓根就沒有停下來的嘴巴,其他幾個副校長,包括正校長,都有些哭笑不得。如果他們沒有記錯,這個王副校長,之前好像還對造不如買的說法,相當的支持,而且對校內那些搞研究的人,並不怎麼重視。

怎麼這一轉眼的時間之內,就變成了公衆的良心,一副爲國爲民的人。這轉變的速度,也太快了一些吧?但既然現在王副校長有了新的論調,在他沒有說完自己的話題之前,其他的人也不好打斷他的長篇大論。

“我們國家現在是底子薄弱,對於科技的研究投入,比較慎重。優勢的資金,都要拿去搞經濟建設。但這樣的情況不可能是永遠的,我相信,在把經濟建設搞起來以後,科學研究方面的投入,也會增加。因爲誰都明白一個道理,就算買回來再先進的東西,這些東西也只能頂一時,而不能用一世。如果我們一直掌握不住科學的前沿,那我們就會有小辮子被國外的人抓住。這樣是會吃大虧的。想想二戰的時候,我們國內對於科技的投入是多少?槍炮都不能自己製造,一有外部的變化,我們受到的影響就會非常大。如果那個時候我們能夠有自己的完備工業化,抗戰又豈能打八年之久?”王副校長越說,這個話題就越遠。即興發揮之後,居然把話題扯到幾十年前去了。

爲了不浪費大家寶貴的時間,來聽王副校長的長篇大論,於是現在的水木正校長張玉璽,適當的咳嗽了一下,然後開口到:“王副校長,你的這些話,我們都知道。要不然當年我們也不會咬牙把大工業建起來,現在能有這麼完備的工業化手段的國家,可僅僅就只有蘇聯,美國,和我國。正是因爲痛定思痛,我們國家纔會在那麼困難的時候,都要努力把工業化搞起來。”

越說越興奮的王副校長,陡然被張校長的話打斷,心中老大不願意。但聽到張校長這麼說,他也不能再唧唧歪歪,進入正題,纔是大道理。

“是啊,正是因爲當年首長們高瞻遠矚,纔有了我們國家現在的成績。這樣的成績,我們必須要保持下去。但是現實的困難卻是國家沒有足夠的資金,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這幾年就已經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技術人員,尤其是科技方面,我們國家很多地方都開始停滯,這就是沒有資金來源的後果。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這個東西,是隻能前進,不能後退的。但是國家有困難,卻是不爭的事實。那麼,我們這些搞研究的人,就必須爲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而產學研,就是一個不錯的路子。既能讓我們的人員鍛鍊一下業務能力,也能讓企業獲得新的科技,更能夠改善現在科技方面的頹勢,可謂是一舉數得。”王副校長到這個時候,終於開始說起了今天的話題中心。

王副校長的話一停下,就有另外一個副校長開口反駁到:“王副校長,產學研這個課題之所以在國外會那麼盛行,那是因爲在國外,很多科研項目和技術,都是由私人企業完成的。先天上,他們就有接受的理由。而我們國家,是社會主義國家。包括學校,科學院,都是屬於國家的財產。而這個產學研,卻是要用國家的力量,爲私人服務。這樣做,豈不是在挖社會主義的牆角?如果是國企來提出這個產學研,那還好說,肉都爛在了鍋裡。而現在,提出這個課題的,卻是一個外資企業。一個外資企業,就想要動用我們國家的力量,爲他們服務?這豈不是在那個什麼?他們是在我們國內搞投資,而且一投資就是二十億美元,爲我們國家解決了很多實際上的問題。但是一個外資企業,豈會是這麼好心?所以,這個產學研,我們還需要慎重的考慮。”

聽到這個叫做傅奕文的副校長這話,王副校長就一陣膩歪。這個老傢伙,還沒有從那個年月的思想上走出來。平日裡面就是相當的保守,沒想到在這個問題上,他居然又要發言。

其實這個產學研的課題,和這個姓傅的副校長,完全不搭界。無論是傅奕文曾經教授過的思想理論性的課題,還是他現在分管的水木政策性的思想引導,都和產學研拉不上線。最重要的是,這個老傢伙,還有不到一年就應該退休了,現在都是處於辦退的狀態,水木裡面的事情,基本上可以和他說拜拜,這次請他過來,不過是爲了打醬油。

但就是這麼一個原本應該打醬油的人,現在卻是第一個反駁他說法的人,讓王副校長在震驚之餘,還一陣的無奈。早知道這傢伙會對自己唱反調,壓根就不應該請他過來。還是自己之前嘴賤,看到這個傢伙也在,就隨口邀請了一下,現在看來,這完全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傅教授,你這話可就說得有點不對了。這改革開放嘛,不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麼?你這上綱上線的,會讓人寒心的。”由於這個傅奕文姓傅,又不是水木大學的正印校長這樣的人物,叫他傅副校長,豈不是在當面打臉?還好他在當副校長之前,有教授的職稱,所以大家叫他都叫傅教授,而不叫傅校長。

聽到王副校長這麼陰陽怪氣的話,傅奕文沒好氣的說到:“我怎麼就上綱上線了?要擱在十年前,你敢提這樣的話麼?現在日子是好過了,但是大家也不能忘記之前的艱苦。雖然國外的成功經驗有些可以借鑑,但這個經驗,不借鑑也罷。這外國人有好的?肯定是有更深的目的。我們還是要警覺一些好。”

看到這個傢伙軟硬不吃,王副校長差點就把劉東的底細給漏出來了。但是劉東這條線,他又是好不容易抓住的。要是這事兒辦好了,多半有他什麼機會。要現在說出來,指不定張校長都會下手,爲了一個老頑固,而把自己的底牌給泄露出來,實在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人物會做的事情。

第403章 還是得談正事第106章 奢侈的宴會第475章 還有個老頭第237章 上達天聽第680章 開啓大時代3第543章 當面打臉第523章 到大伯家做客第589章 所謂強強聯合第415章 平靜下的暗流第3章 滿則益 謙則存第63章 土地置換概念第33章 原來八十年也有富二代第622章 底氣十足啊第207章 小鎮第63章 土地置換概念第207章 小鎮第234章 周青龍的胃口第463章 利益和政績之間的矛盾第212章 解釋誤會第340章 美國諜影第631章 會談葉利欽3第16章 傲慢的大衆和謙遜的豐田(上)第388章 新的級別劃分第665章 有多少就能要多少第441章 省委大院第589章 所謂強強聯合第324章 單飛蘇聯第268章 雙向發展第318章 難堪的宋部長第414章 老爺子也感興趣第34章 比實力,你不行第387章 金融業和實業之間發展平衡第396章 劉家的敗類第402章 趙建銘的表弟第236章 就是在逼你第149章 大衆來客第464章 再次啓程第389章 善意的提醒第54章 大豐收第544章 要粗大事了第292章 酒桌上的談話第184章 對蘇聯的人道主義幫助第340章 美國諜影第439章 鐵都你好,鐵都再見第147章 細節問題第617章 合縱連橫1第289章 劉爺的傳說第91章 私人的力量第647章 折服第62章 土資局的地皮也不富裕第264章 抄底第504章 怎能忘了第三方?第512章 都是一肚子壞水第498章 抵達日本第90章 遠方的蘇聯第581章 文世軍的演技第494章 財團級的大圈子第573章 就怕當靶子第555章 摟草打兔子第598章 葉利欽的近況第461章 出京前的囑咐第491章 保衛力量要落實第618章 合縱連橫2第97章 徐忠耀的懲罰第509章 盛宴的開端第606章 擋不住的誘惑第19章 忽悠的藝術第537章 低調的科研院第637章 靜觀其變第21章 辦公會上的討論第353章 陳三在央視的能量第332章 援助的條件第272章 環亞礦業的目標第371章 要的是實惠第216章 屈服第234章 周青龍的胃口第296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345章 北瓦里耶甘第406章 大生意該怎麼做?第373章 給大伯交底第170章 轟動第434章 視察環亞特鋼第260章 崩盤第195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19章 忽悠的藝術第85章 你太高調了第15章 開始佈局第116章 爛到骨子裡的混蛋第561章 搶地盤不如弄技術第432章 民以食爲天第203章 想得太簡單了第394章 老爺子的厚黑學第507章 一個月以後第550章 屈服第197章 貧油井第600章 劉東的構想第318章 難堪的宋部長第465章 到達閩省第494章 財團級的大圈子第326章 可以承受
第403章 還是得談正事第106章 奢侈的宴會第475章 還有個老頭第237章 上達天聽第680章 開啓大時代3第543章 當面打臉第523章 到大伯家做客第589章 所謂強強聯合第415章 平靜下的暗流第3章 滿則益 謙則存第63章 土地置換概念第33章 原來八十年也有富二代第622章 底氣十足啊第207章 小鎮第63章 土地置換概念第207章 小鎮第234章 周青龍的胃口第463章 利益和政績之間的矛盾第212章 解釋誤會第340章 美國諜影第631章 會談葉利欽3第16章 傲慢的大衆和謙遜的豐田(上)第388章 新的級別劃分第665章 有多少就能要多少第441章 省委大院第589章 所謂強強聯合第324章 單飛蘇聯第268章 雙向發展第318章 難堪的宋部長第414章 老爺子也感興趣第34章 比實力,你不行第387章 金融業和實業之間發展平衡第396章 劉家的敗類第402章 趙建銘的表弟第236章 就是在逼你第149章 大衆來客第464章 再次啓程第389章 善意的提醒第54章 大豐收第544章 要粗大事了第292章 酒桌上的談話第184章 對蘇聯的人道主義幫助第340章 美國諜影第439章 鐵都你好,鐵都再見第147章 細節問題第617章 合縱連橫1第289章 劉爺的傳說第91章 私人的力量第647章 折服第62章 土資局的地皮也不富裕第264章 抄底第504章 怎能忘了第三方?第512章 都是一肚子壞水第498章 抵達日本第90章 遠方的蘇聯第581章 文世軍的演技第494章 財團級的大圈子第573章 就怕當靶子第555章 摟草打兔子第598章 葉利欽的近況第461章 出京前的囑咐第491章 保衛力量要落實第618章 合縱連橫2第97章 徐忠耀的懲罰第509章 盛宴的開端第606章 擋不住的誘惑第19章 忽悠的藝術第537章 低調的科研院第637章 靜觀其變第21章 辦公會上的討論第353章 陳三在央視的能量第332章 援助的條件第272章 環亞礦業的目標第371章 要的是實惠第216章 屈服第234章 周青龍的胃口第296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345章 北瓦里耶甘第406章 大生意該怎麼做?第373章 給大伯交底第170章 轟動第434章 視察環亞特鋼第260章 崩盤第195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19章 忽悠的藝術第85章 你太高調了第15章 開始佈局第116章 爛到骨子裡的混蛋第561章 搶地盤不如弄技術第432章 民以食爲天第203章 想得太簡單了第394章 老爺子的厚黑學第507章 一個月以後第550章 屈服第197章 貧油井第600章 劉東的構想第318章 難堪的宋部長第465章 到達閩省第494章 財團級的大圈子第326章 可以承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白县| 聂拉木县| 九寨沟县| 涟水县| 合肥市| 东兰县| 邹平县| 宁化县| 连州市| 浦北县| 门头沟区| 普兰店市| 武穴市| 麦盖提县| 江永县| 吉安市| 宣威市| 化隆| 福泉市| 凤山县| 江油市| 应城市| 阳山县| 渑池县| 丹江口市| 盱眙县| 礼泉县| 邯郸县| 墨竹工卡县| 永定县| 安岳县| 吴江市| 灵宝市| 荔波县| 新建县| 嘉义县| 富顺县| 兴安盟| 瓮安县| 特克斯县| 红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