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0章 事有蹊蹺

輕柔的春風吹在人的臉上很是舒服,天上的太陽也不是很刺目,在這樣天朗氣清的日子裡出外踏青也算是一件美事了,唐楓看著四周生機勃勃的景色和田間勞作的農民,心裡也滿是快樂。不過當他看到身邊的蔡昭旭在又打了個哈欠之後,就覺得有些鬱悶了:“明明是你請我來這鄉間走訪的,怎麼你卻是這麼一付無精打采的模樣?若是想要敷衍我,也做得太過分了吧,難道你真的對自己這麼有信心嗎?”想到這裡,他就轉過頭對蔡昭旭道:“蔡縣令,不知此鄉里可有去年遭了災的人家嗎?能否帶本官去問候一番。”

聽到唐楓的詢問之後,蔡昭旭才振作了一下精神,道:“這個小李村去年也遭了蝗災,近半的良田被毀,下官這就命人去找兩個人來向大人稟報。”說著立刻後退招手喊過了一人,然後低聲吩咐了他幾句。唐楓身後的呂岸見他這樣安排,面上就顯出了一絲不信任,來到了唐楓身邊道:“大人,他這麼說似乎是早就安排下了人了,這些人的話未必可信啊。”

唐楓面上的笑容沒有稍變,放低了聲音道:“看看也無妨。若他真的心裡有鬼的話,我總是能看出些破綻的,且先看他找來的是個什麼人。”

不一會工夫,就有三五個漢子被人帶了過來,他們一個個看上去都很是結實,皮膚黝黑,一看就知道是總在田間勞作的人。見了縣太爺在這裡,他們立刻就跪了下來行禮,蔡昭旭忙道:“好了,今天本官是帶了京城裡的大人來你們這裡看看的,你們就不要多禮了。且把去年我們這裡發生的事情說給這位大人知道吧,若是你們說得話能讓大人信了,朝廷還會免去你們今年的稅銀。”

“真的嗎?那可太好了!”那幾個農民聞言大喜過望,立刻朝唐楓磕了幾個頭,就向他說起了去年的那才一蝗災。他們所說的話與蔡昭旭昨天所說的並沒有什麼不同,不過因爲這是他們切身所遇的事情,所以言辭間更爲懇切,令聽了話的人更覺得他們的難處。唐楓聽了也爲之動容道:“看來你們這小李村所受的難還是很大的,本官知道了,我自會向朝廷如實呈報,到時朝廷自會給你們做主的。”

幾個百姓聽了自然也是千恩萬謝,在朝他又磕了幾個頭之後,便紛紛離開了。唐楓看到他們離開之後,纔看向蔡昭旭道:“蔡縣令,看來你在涇縣還是深得百姓之望的,便是到了這鄉野田間,這些尋常的百姓都認得你。”

蔡昭旭似乎根本沒有聽出唐楓話裡的試探之意,只是笑道:“這或與下官尋常喜歡來這些地方有關。農者國之本也,而這些農民和田地就是農之本了,所以下官一旦沒了什麼公事就會來這些鄉間與這些農民們聊聊天,將我大明的一些國策告訴他們。想來是下官與他們見得多了,所以這些百姓就認得出下官了。”

唐楓聽了這個解釋只是一笑,卻也沒有多問,倒是後面的呂岸臉上又一次露出了不以爲然的神情,不過蔡昭旭他說得在情在理,連唐楓都沒有反駁,他一個護衛自然不好多口了。

這些人之後又在縣城附近的其他幾處鄉里走了走,看了看那裡的情況,除了發現這裡的田間地頭一片生機之外,唐楓還聽了好些個村子裡的農民的話。雖然他們的表述不盡相同,但都和之前的那幾人所說的一樣,去年他們確是遭到了蝗災,而且在他們的言辭裡,唐楓還能聽出他們對蔡昭旭的感謝之情,說是要沒有他替自己等人做主的話,只怕今年連播種的種子都不可能有了。

一天下來,走了十多個鄉村,見了數十人,唐楓回到縣城館的時候已經到了黃昏。推辭了蔡昭旭的招待之後,唐楓也不耽擱,立刻就命人將那幾個等在驛館外的人帶到了自己的面前,然後問道:“怎麼樣,你們昨天在鄉鎮間,今天在縣城裡可探聽到了什麼消息嗎?”

其中一個領頭的道:“我們問了不少的人,他們都說這次涇縣遭了災,若不是蔡縣令親自帶了三班衙役幫著驅趕蟲害的話他們就顆粒無收了,至於昨天那人所說的事情卻並沒有人替及。”

“大人,會不會是那個姓夏的傢伙無事生非,造謠生事啊?我們昨天見了蔡縣令,今天又問了這麼多的百姓,他們的話都如出一轍,看來這次的災難是確有其事的。”有一名侍衛問道,“而且小的昨天就看那人來路不正,現在想來哪有一個尋常的百姓在見到官時如此侃侃而談,不加註意的。我認爲大人……我們是上了當了。”

呂岸聽了他的話後也點頭道:“這點我倒是沒有想到,的確昨天那個姓夏的太也鎮定了些,怎麼說大人是官他是民,斷不可能如此的。而今天雖然那蔡縣令的所爲有些可疑,但是卻找不出什麼大的破綻來,我倒是覺得是這個姓夏的無事生非了。”

“昨天對蔡縣令有所懷疑的是你,今天對夏公子起了疑心的也是你,看來呂岸你很沒有原則啊。”唐楓笑了一聲道,“不過經過今天的事情後,我反倒覺得這裡的事情有些蹊蹺了。”

“大人爲何這麼說?”呂岸有些迷惑了,“我看這些百姓和蔡大人所說的都是實情啊。”

“正如你白日裡所說的,那些人應該是蔡縣令早就安排好的。”唐楓道。

呂岸搖頭道:“這不可能,若只是我們碰上的人如此說,卑職還會懷疑這一切是那蔡知縣安排的人,可是連這些兄弟們得到的消息也是如此,這就不可能是蔡縣令安排的人了。要知道他們會四處探察可並沒有其他人知道啊,還有他們去的地方也各不相同,難道那些人還能未卜先知地做好準備不成?”

“我可沒有說我們得到的消息不是真的,不過說的事有蹊蹺罷了。”見所有人都很是不解地看向了自己,唐楓一笑道:“雖然他蔡昭旭是這涇縣的一縣之令,但如果縣裡並沒有遭災的話恐怕以他的本事也是無法讓所有人都跟著自己撒謊,所以我以爲他們所說的遭到蝗災的說法是可信的。

“不過,昨天在縣衙門裡他的作爲卻又太過做作了,無論怎麼樣衙門裡的茶水也不會如此惡劣,在我想來這不過是他爲了表現自己的兩袖清風而裝出來的,不過卻演得有些過火了。今天在鄉間時的那些百姓的表現也有些過火,即便是因爲他總是在田間與民同樂百姓不畏懼於他,可在見了我這個朝廷裡來的大官之後,他們也總會畏懼的。可是你們也看到了,那些個百姓全都知禮儀,明進退,在見了我後不但不驚慌而且言辭便給,這就有些不真實了。所以我可以得出的結論就是那些人都是他蔡知縣早就安排好的,爲的就是使我相信他所說的話,不過他爲何要佈下這個局,我卻也有些想不明白了。”

“大人的話倒也很是有理,可是您還是無法解釋爲何兄弟們打聽到的也是一樣的消息啊。”呂岸還是有些不服氣地道。

唐楓皺起了眉來道:“此事並沒有我們所見到的那麼簡單,他蔡昭旭應該還有著一些別的用心,只可惜現在一時我們卻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了。”

“如果大人對他真的懷疑的話,卑職倒有一法可以求證。那姓夏的不是說有好幾個看破了蔡知縣陰謀的人被他構陷下了大牢嗎?若是我們能夠將這些人找來問一問,情況自然就清楚了。”呂岸又說道。

唐楓道:“我怎麼就把這茬給忘了,的確若是那夏公子所言是實的話,應該就有這麼幾個被蔡知縣所抓的人,我們若能將他們叫來對質的話……”話到這裡,唐楓又爲難地一笑:“不過這卻與理不合,我並非他的上司,刑獄之事也輪不到我來管,即便蔡知縣真的抓了人進監獄,恐怕我也不可能讓他將人帶來讓我盤問的。現在我不過是順道來涇縣查探一下罷了,除非有什麼實質的證據,否則我可沒有權力讓蔡知縣完全配合啊。”

呂岸聽了也皺起了眉來,不一會道:“那就由卑職出手吧,我好歹還有一個錦衣衛百戶的官職,或可藉此要求他配合。”

唐楓搖頭道:“此事若是讓他蔡昭旭知道了,他會有各種的辦法來應付我們,如果真有那些被抓的知情者的話,他難道會痛快地將證據和證人交給你嗎?”說到這裡,他的眼中一亮道:“對了,說起錦衣衛我倒是想起來了,錦衣密探不是布在各城嗎?我們怎麼就不能找他們幫幫忙呢?”

“大人,我們錦衣衛除了邊關和幾處要緊的城池外,多是分佈在州府一線的,像這涇縣這樣的小城是不可能安排人馬看著的,不然大人你都不必來此查探了。”呂岸說道。

唐楓聞言只得嘆了一口氣:“這可就一時沒了辦法了。或者我命人去找那楊知府,通過他來處理此事,不過這樣一來或許對方也早有了準備,卻也難以找出證據了。”

“大人,我想到了一個主意或能證明這個蔡縣令還有什麼瞞著你!”呂岸說著伏到了唐楓的耳邊小聲說了起來,半晌後,唐楓爲難地一點頭:“那就去試試吧,可不要被人發現啊。”

第484章 離蘇南下第155章 攻守(7)第155章 攻守(7)第498章 眉目第238章 崔家事起第346章 截殺第386章 確認無疑第349章 事後反應第112章 血戰椵木衝堡(2)第108章 壞消息第523章 阻撓第629章 再入平靜第572章 問計第261章 初捷第11章 初往汪家第327章 孔府衝突第173章 外敵未淨,內患再生第358章 轉機(2)第205章 順利出城第175章 一路向北第114章 機會第537章 水上遇襲(2)第596章 重返寧遠第624章 調敵離城第62章 再審第381章 混亂夜第386章 確認無疑第278章 弓與箭第98章 議取錦州第417章 功虧一簣(2)第515章 問根由(2)第345章 大年夜(2)第579章 意料外的勝利第510章 求助第595章 廷議開海第218章 閒來無事第179章 結識第252章 對面不相識第481章 試探第202章 久別重逢第419章 癥結所在(2)第402章 妥協第527章 自投羅網第421章 連消帶打第320章 亂之根源第233章 認罪伏法第271章 張網以待第217章 回家第496章 逼供(3)第374章 盡在掌握第437章 茅塞頓開第1章 歷史之辯第581章 敗績(2)第15章 妙計解困第325章 民亂漸息第139章 繼任者高第(2)第61章 信王朱由檢(2)第248章 立威第497章 暫時的平靜第428章 脫罪(2)第198章 隨機應變第385章 追查第541章 玉兒來京第506章 難得悠閒第42章 漸趨複雜第559章 扭轉形勢第618章 戰山西(2)第438章 避實就虛第458章 死不悔改第414章 正面交鋒(3)第65章 閹黨的反撲(2)第590章 發難第343章 山雨欲來第642章 趕盡殺絕(2)第298章 幕後黑手第517章 分糧第623章 合軍第241章 崔呈秀出招第123章 初守城池第289章 弄虛作假第117章 火炮之威第345章 大年夜(2)第356章 青樓爭風(3)第592章 人贓並獲第432章 帝王心術(2)第584章 籌謀奪糧第596章 重返寧遠第586章 分化第244章 舊事再提第258章 恨意更深第381章 混亂夜第46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98章 議取錦州第291章 試探第665章 繼續變革第335章 名聲大噪第190章 臨別前夕第278章 弓與箭第569章 夙願得償第433章 閹黨的自保之策
第484章 離蘇南下第155章 攻守(7)第155章 攻守(7)第498章 眉目第238章 崔家事起第346章 截殺第386章 確認無疑第349章 事後反應第112章 血戰椵木衝堡(2)第108章 壞消息第523章 阻撓第629章 再入平靜第572章 問計第261章 初捷第11章 初往汪家第327章 孔府衝突第173章 外敵未淨,內患再生第358章 轉機(2)第205章 順利出城第175章 一路向北第114章 機會第537章 水上遇襲(2)第596章 重返寧遠第624章 調敵離城第62章 再審第381章 混亂夜第386章 確認無疑第278章 弓與箭第98章 議取錦州第417章 功虧一簣(2)第515章 問根由(2)第345章 大年夜(2)第579章 意料外的勝利第510章 求助第595章 廷議開海第218章 閒來無事第179章 結識第252章 對面不相識第481章 試探第202章 久別重逢第419章 癥結所在(2)第402章 妥協第527章 自投羅網第421章 連消帶打第320章 亂之根源第233章 認罪伏法第271章 張網以待第217章 回家第496章 逼供(3)第374章 盡在掌握第437章 茅塞頓開第1章 歷史之辯第581章 敗績(2)第15章 妙計解困第325章 民亂漸息第139章 繼任者高第(2)第61章 信王朱由檢(2)第248章 立威第497章 暫時的平靜第428章 脫罪(2)第198章 隨機應變第385章 追查第541章 玉兒來京第506章 難得悠閒第42章 漸趨複雜第559章 扭轉形勢第618章 戰山西(2)第438章 避實就虛第458章 死不悔改第414章 正面交鋒(3)第65章 閹黨的反撲(2)第590章 發難第343章 山雨欲來第642章 趕盡殺絕(2)第298章 幕後黑手第517章 分糧第623章 合軍第241章 崔呈秀出招第123章 初守城池第289章 弄虛作假第117章 火炮之威第345章 大年夜(2)第356章 青樓爭風(3)第592章 人贓並獲第432章 帝王心術(2)第584章 籌謀奪糧第596章 重返寧遠第586章 分化第244章 舊事再提第258章 恨意更深第381章 混亂夜第46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98章 議取錦州第291章 試探第665章 繼續變革第335章 名聲大噪第190章 臨別前夕第278章 弓與箭第569章 夙願得償第433章 閹黨的自保之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旗县| 腾冲县| 河源市| 项城市| 文昌市| 丰城市| 惠东县| 江山市| 酉阳| 墨脱县| 巴南区| 崇阳县| 商都县| 东丽区| 保康县| 淮滨县| 渝北区| 灵石县| 金阳县| 武穴市| 开原市| 宜春市| 南陵县| 昂仁县| 盈江县| 贵州省| 靖边县| 南澳县| 清新县| 昌都县| 乌苏市| 霸州市| 岳普湖县| 兴国县| 宝兴县| 广西| 乐业县| 北海市| 神池县| 靖宇县| 西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