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

康熙、馬齊、胤禎三人行在衆(zhòng)人之前。康熙馬齊君臣二人說笑,胤禎隨在後面,聽著自己的見地被駁,自是心下不虞,然而康熙已是不禁笑道,“你將話都說成這樣了,朕哪還有不準的理兒?”前頭高聳的沖天牌樓門已是遙遙在望,步下未停,康熙又隨口道,“皇考大行之時,正當英年,奉安梓宮亦顯倉促。而朕這處陵,一則是仁孝皇后逝的早,陵墓得督導(dǎo)建造有年,而朕在位時候又長。”言語之內(nèi)已是帶了幾分打趣:“修陵的功夫倒是沒耽擱,卻也難爲你們修的精細。只是曠日數(shù)十年,朕身後可不免要教人罵一個不惜民力了,你們說呢?”

“適才馬公不是說了,這建制,自國初就有詳例,陵寢規(guī)制也都是沿孝陵之法,遵祖制而行,皇阿瑪?shù)聺捎心辏搬釘?shù)十年間也只略加修繕而已,哪個不曉事的就敢毀謗君父!”胤禎到底年輕意氣重,也不知乃父究竟之意,脫口就答。馬齊錯後康熙兩步,此刻也不接胤禎的話,只是拱手隨笑道,“主子英睿,這份功業(yè),自應(yīng)銘刻在聖德神功碑石之上,奴才可不敢應(yīng)承主子方纔那番話。萬年之後,史筆自有公論。”

康熙卻是這時住了步子,停了片刻,“噗”地一聲笑出來,點著胤禎笑罵道,“朕看,你纔是個不曉事的!”二人不過隨意說說,馬齊自然也含了奉承的意思在裡面,豈料胤禎實在認了真,急道,“皇阿瑪聖德,昭布海內(nèi),便是民間隨處問問,處處都只有感戴的,何來此等無父無君之徒的信口雌黃?若是皇阿瑪心憂身後,兒子以爲大可不必,這等悖逆之語,便是日後嗣君,也定是不容的啊?”

“嗯?”這一時,康熙目光忽而變得深銳起來,這樣的情境,馬齊極是熟捻,不禁心中一凜。一個‘嗣君’二字,便足以令皇帝瞬時轉(zhuǎn)了心緒。皇帝老了,非但易喜易怒,更多疑猜忌,馬齊自覺那一番坎坷磋磨之後,再得皇帝信任已是萬難,況又遇著這等忌諱敏感之事,是以並不敢多說多做什麼,立在當下只是眼觀鼻、鼻觀心。胤禎目光與康熙一碰,也是心下駭然,望著皇父惴惴難言,一時自悔冒失,二來心急火燎地搜腸刮肚,尋著找補之辭。胤禎懷憂揣懼,心下惶惶,康熙自然全然看在眼裡,看了他一時,已然是目光一鬆,多了幾分玩味在其中,“你倒說說,你上哪兒見著那麼些‘感戴’的萬民去?”

“兒臣,兒臣奉旨隨扈……”,胤禎憋紅了臉,好半天才擠出一句,“兒臣除了奉旨隨扈,也只在京城裡,但能見著的,都是些蒙古王公們。蒙古諸部與我滿洲世代聯(lián)姻,這且不說,就連青藏諸部,也莫不賓服皇阿瑪威德……”胤禎頗覺委屈,既不敢公然頂撞,又不敢做的太過,只得小聲又補了句,“兒臣這也不是信口奉承。”“你倒能辯!”康熙斥了一句,說著,衝馬齊擺擺手,馬齊會意,便一拱手,只餘了他父子二人緩緩前行。馬齊走後,胤禎聽著康熙語氣不善,跟在皇父身後,也不敢再說,二人各懷心事,直過了高聳矗立的牌樓門也渾然不覺,走了沒兩步,只聽得康熙道,“你知道什麼是威德?那是人心!你當朕懼的是名麼?朕懼的更是人心!”這句似問非問,胤禎一時也不知如何奏對,想了想,快走兩步停在康熙跟前,垂手悚然道,“兒臣不知什麼人心,兒臣只知皇阿瑪。兒子自知淺薄,還求阿瑪息怒。”神道碑亭前,康熙久久地盯著胤禎,胤禎被看得心中發(fā)毛,他不知道,只適才這一句話,便足以觸動乃父的心腸。一時間,千般心緒都在康熙的心底過了一遭,眼前這個兒子雖不是他最爲鍾愛的,然魯莽歸魯莽,卻也有幾分忠懇良善,有今日這一句話,似也可託付一番重任罷?“朕若是把大將軍王的位置給你,你當怎麼想?”“皇阿瑪?”胤禎當即怔愣了一下兒,吃吃問道。“朕問你怎麼想?”依著康熙的脾性,如有此問,十有八九便是屬意於自己。對於一向?qū)⒋髮④娡跷坏韧秲ξ坏呢范T一黨來說,胤禎的心思也不例外,只是他萬沒有想到,一番似犯了大忌諱的“儲君”之論,一句惟皇父之命是從的話,自己在這麼個鬼使神差的時候說了出來,而這個人人爭競的位子,便如此這般容易地落在了自己身上。

突如其來的喜悅,實令他喜不自勝,胤禎原就聰穎,經(jīng)此一舉,少一思索,自然就明白過來,什麼纔是獲取聖心最有效的手段。“皇阿瑪”,同樣又是碑亭,胤禎忽地跪了下來,鄭重叩首道,“兒臣定爲皇阿瑪在聖德神功碑上添上青海之功!”

遠處,王掞、王頊齡、胤祹三人跟在後頭,胤祹正扯著王頊齡問各處情形,惟是王掞一路默不作聲地跟在後頭,此刻見馬齊迴轉(zhuǎn),心知必然有事,卻又不便相問,二人互相對視了一眼,便也彼此心照不宣地作了一道。待到一行人皆過了三路三孔橋,神道依山勢,復(fù)又回到了最初的軸線上,君臣等會齊一處,過了隆恩門,便可見坐落在漢白玉石階上,重檐廡殿頂?shù)穆《鞯睢M鯍镏饪戳丝创丝淌塘⒃诳滴跎韨?cè),面色卻頗顯怪異的胤禎,不禁生出些猶疑。

隆恩殿內(nèi),康熙打發(fā)了幾人去東配殿歇息,獨獨留了王掞侍駕。那日朝會,王掞並沒能將預(yù)備好的奏本拿出來。原本一件想來極爲可行之法,不料六部堂官竟無一人附和,這令他寒心之餘,也生出了不少憂懼之情。一路隨扈而來,其餘人等皆言笑晏晏,惟獨王掞甚少言語,眼下康熙獨留了他,看似要這麼個地方召對,王掞不禁莫名地心懷忐忑起來。

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第233章 渾水(十四)第364章 風雲(yún)漸起(十)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365章 風雲(yún)漸起(十一)第258章 塵埃落定(一)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18章 圍獵(二)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283章 督撫之爭(九)第257章 議儲(九)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第74章 從軍(五)第381章 問鼎(五)第92章 首戰(zhàn)葛爾丹(八)第225章 渾水(六)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287章 督撫之爭(十三)14 家祭一第41章 麻煩(一)3 南書房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35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五)第164章 國事家事(二)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147章 二徵葛爾丹(十四)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7 成長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27 傷逝一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255章 議儲(七)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288章 督撫之爭(十四)11 郊迎一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14 家祭一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24章 兄弟(二)第171章 南巡(二)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233章 渾水(十四)第46章 麻煩(六)2 在禁苑的生活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178章 南巡(九)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250章 議儲(三)第74章 從軍(五)第248章 議儲(一)第366章 風雲(yún)漸起(十二)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23章 兄弟(一)第381章 問鼎(五)第168章 封爵(一)第367章 風雲(yún)漸起(十三)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第356章 風雲(yún)漸起(二)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27 傷逝一第237章 渾水(十八)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376章 風雲(yún)漸起(二十二)第176章 南巡(七)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91章 首戰(zhàn)葛爾丹(七)第175章 南巡(六)第84章 出征(七)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第160章 河務(wù)(三)第377章 問鼎(一)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209章 驚變(五)第168章 封爵(一)第365章 風雲(yún)漸起(十一)第230章 渾水(十一)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30章 八阿哥(一)第73章 從軍(四)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229章 渾水(十)第372章 風雲(yún)漸起(十八)第158章 河務(wù)(一)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326章 萬壽(三)第206章 驚變(二)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217章 驚變(十三)第75章 從軍(六)
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第233章 渾水(十四)第364章 風雲(yún)漸起(十)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365章 風雲(yún)漸起(十一)第258章 塵埃落定(一)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18章 圍獵(二)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283章 督撫之爭(九)第257章 議儲(九)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第74章 從軍(五)第381章 問鼎(五)第92章 首戰(zhàn)葛爾丹(八)第225章 渾水(六)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287章 督撫之爭(十三)14 家祭一第41章 麻煩(一)3 南書房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35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五)第164章 國事家事(二)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147章 二徵葛爾丹(十四)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7 成長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27 傷逝一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255章 議儲(七)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288章 督撫之爭(十四)11 郊迎一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14 家祭一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24章 兄弟(二)第171章 南巡(二)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233章 渾水(十四)第46章 麻煩(六)2 在禁苑的生活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178章 南巡(九)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250章 議儲(三)第74章 從軍(五)第248章 議儲(一)第366章 風雲(yún)漸起(十二)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23章 兄弟(一)第381章 問鼎(五)第168章 封爵(一)第367章 風雲(yún)漸起(十三)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第356章 風雲(yún)漸起(二)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27 傷逝一第237章 渾水(十八)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376章 風雲(yún)漸起(二十二)第176章 南巡(七)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91章 首戰(zhàn)葛爾丹(七)第175章 南巡(六)第84章 出征(七)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第160章 河務(wù)(三)第377章 問鼎(一)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209章 驚變(五)第168章 封爵(一)第365章 風雲(yún)漸起(十一)第230章 渾水(十一)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30章 八阿哥(一)第73章 從軍(四)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229章 渾水(十)第372章 風雲(yún)漸起(十八)第158章 河務(wù)(一)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326章 萬壽(三)第206章 驚變(二)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217章 驚變(十三)第75章 從軍(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寨沟县| 荥阳市| 浠水县| 博爱县| 永平县| 永春县| 浦县| 册亨县| 昭苏县| 教育| 靖州| 淮南市| 青龙| 神农架林区| 定兴县| 文山县| 天柱县| 龙里县| 宜昌市| 纳雍县| 高唐县| 洪泽县| 三台县| 边坝县| 论坛| 淮滨县| 额尔古纳市| 台山市| 河曲县| 罗田县| 开平市| 遂宁市| 区。| 洮南市| 加查县| 景泰县| 铁岭市| 巴楚县| 克拉玛依市| 凤冈县| 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