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5章 議儲(七)

康熙四十八年正月,上蒼一連厚賜了三場大雪,把個京城裡裡外外地裹了層素淨(jìng)裝扮。元旦的喜氣還未散去,裹絮一般的雪花又落在了各家門口的楹聯(lián)上,不消半日,就化作了堅冷透亮冰凌子。內(nèi)城往來巡弋的兵丁,除了步軍巡捕五營的,還有打護軍營裡出來的虎賁,一隊隊嚴整剛肅,自是氣象不同。

就連前來朝貢的朝鮮國使臣閔敦厚,也不禁感慕起這天朝上國的恢宏壯闊來:“宗主國的氣度自是不凡吶,小臣這次朝覲,有幸得見天子昇平之都,黎庶富足,方知古記裡對中國絕無半分的虛辭誇炫,小臣回朝後,自然盡數(shù)報與昌德宮(時朝鮮肅宗李焞在位)知道,想顯宗大王(肅宗之父)時,這等盛世景象,成均館的牒錄裡都是不曾有的。呵呵,這京城的雪中景緻,比漢陽的到底不同啊……”天出奇的冷,閔敦厚一身方心曲領(lǐng)的湛青羅衣,白襪皁履地站在會同館門口,雙手攏在袖中,深呵了一口氣,遙望著遠處隱隱可見的大清門樓牆,對陪同在側(cè)的禮部郎中道了這一句。這次來朝,閔敦厚也從多位官員處得知了皇太子胤礽行將復(fù)立的消息,他並不曾見過這位皇太子,但是朝鮮國中關(guān)於大清皇儲暴戾失德的流言,卻是有所耳聞。莫非同朝鮮國中一樣,也是黨爭之禍?

閔敦厚口中的‘天朝氣度’,禮部郎中卻是知道。去歲末,衆(zhòng)臣奉旨推舉皇太子,本議了是八阿哥胤禩,卻叫皇上給駁了,不了了之,後頭大臣們又拉了達爾漢親王領(lǐng)銜,保薦廢太子復(fù)位,題奏又叫留中,也是沒個下文。打那之後,京師關(guān)防戒備嚴了不止一倍,不然就指著步軍統(tǒng)領(lǐng)衙門的那些個老爺們,巡街倒有這麼勤快?想到這裡,卻是不便多說,只略略敷衍著,側(cè)過身子擡手一讓,笑道:“呵呵,是啊,閔大人請……”

雪還在下著,乾清宮內(nèi)正當聽政之時,風(fēng)雨欲來之勢壓得無一人能透過氣兒來。都說是瑞雪兆豐年,可這有哪有半星兒的好兆頭?一衆(zhòng)文武大臣,都跟外頭乾清門內(nèi)列著班,今日叫進面奏的,都是當日舉薦八阿哥胤禩爲皇太子的,上至大學(xué)士下至各部屬吏,無一不是背上冷汗涔涔,人人心裡皆知,遲了兩月,真真是個清算的日子到了。尤其跟前頭站著的幾位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最是滿心慌著,自覺身子骨發(fā)顫,並不是因了殿中掉根針兒都能聽見的寂靜,而是康熙銳利的目光毫無遮擋,冷冷地直掠在他們身上。

康熙沒有出聲問政,便個個都格外小心鵠立,沒有敢冒尖的,還是馬齊率先打破了怕人的沉悶,捧著一疊折本,出班跪奏道:“回主子,奴才這裡題的是新補內(nèi)閣學(xué)士的幾人,請……”康熙似乎就等著這一句,接茬打斷道:“你不必奏。”馬齊一愣,只得噤聲叩了頭,當下便從心裡滲出一股子寒意來。近兩月來,他但凡見駕,康熙那裡都只是一副冷淡的顏色,再無一句往日親近體恤的話,若不是碰上要緊政務(wù),擋了牌子都是有的。馬齊後才明白之前康熙說他身子骨‘羸弱’是怎麼個意思,偏自己一時領(lǐng)會不得,還在八阿哥一事上領(lǐng)了內(nèi)閣整個兒的會銜題奏,只是事已至此,如今再深悔也來不及了。

康熙陰著臉色,掃了一眼退入班中的馬齊,跟著就是在羣臣聽來的金石之音:“今日不議庶政務(wù),只釐清一樁事體。”康熙已由李德全伺候著,打御座上站起,負手身後道:“去年冬,朕躬違和,命爾等於諸阿哥中保奏可爲儲貳之人,爾等何以獨獨保奏胤禩?胤禩獲罪於朕,身攖縲紲,且母家又甚微賤,又豈可立爲皇太子!況胤禩乃胤禔之黨,早相邀結(jié),胤禔曾奏言,請立胤禩爲皇太子,伊當輔之,可見伊等結(jié)黨潛謀,早定於平日!”一陣陣冷斥擲出來,羣臣皆跪伏當場,地上錚亮的金磚映著每個人,都是青寒一片的面無血色。“其日先舉胤禩者爲誰,爾等各據(jù)實陳奏。”康熙末了霍然一句,震得衆(zhòng)人心絃急顫不止。

“你是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朝議之時是何情景,你說與朕聽。”問的是跪在最前邊的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巴渾德,阿靈阿如今奉旨於天壇祈谷,自然是他首當其衝。

“回,回主子話……當日奴才等奏稱,立皇太子事關(guān)係重大,奴才等阿敢保舉。後梁九功、李玉入殿傳旨,奴才等奉主子諭‘爾等在行間俱能效死,今正爲朕效死之日,各舉所議之人,不可稍有隱諱。’這才各出文武分兩班序坐,衆(zhòng)大臣欲保八阿哥,奴才遂共同入奏,並無首先發(fā)言之人。”巴渾德當日應(yīng)了阿靈阿,實爲頂積極一人,這會子見康熙問到自己,心虛的緊,忙忙地一叩首,將自己撇清了去。

“回,回主子話……當日奴才等奏稱,立皇太子事關(guān)係重大,奴才等阿敢保舉。後梁九功、李玉入殿傳旨,奴才等奉主子諭‘爾等在行間俱能效死,今正爲朕效死之日,各舉所議之人,不可稍有隱諱。’這才各出文武分兩班序坐,衆(zhòng)大臣欲保八阿哥,奴才遂共同入奏,並無首先發(fā)言之人。”巴渾德當日應(yīng)了阿靈阿,實爲頂積極一人,這會子見康熙問到自己,心虛的緊,忙忙地一叩首,將自己撇清了去。

巴渾德此話一出,聽得康熙一陣冷笑,“無人出首?爾等所舉皆同,便是大可疑之處!此間內(nèi)外,必有倡首之人,爾等作速詳查舉奏。”這是要立查奏稟了,今日這一關(guān)不知要如何才能過去?巴渾德早已汗溼重衣,當即叩了個頭,同幾位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率先引了武官出去。馬齊跪在內(nèi)閣官員班首,勉強擡起頭看了康熙一眼,面上帶著些黯然,也叩了頭出去。

查了約有半個時辰,一衆(zhòng)大臣又趨步進了殿來,齊齊跪了。巴渾德離丹墀最近,跪前一步,硬著頭皮奏道:“稟主子,適才奴才等集坐一處,一一查問得詳細,實系共同保奏,並無,並無倡首之人。”

“坡爾盆!”康熙全然不理會他這話,更信不及,面上不見一絲表情,徑直點到了這位一等公正黃旗蒙古都統(tǒng),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的頭上。

“奴才等查問得,同……”

“你就是這麼欺君的?!”突然一句,也不知康熙是對著誰說的,殿中衆(zhòng)人皆是心中一凜。坡爾盆亦是滿心的驚懼,估摸著大半衝自個兒而來的,他是揆敘之兄性德的岳父,同納蘭氏自然有扯不清的關(guān)係,保薦八阿哥這事兒上也少不得出了把力,只是如今雖不肯得罪一黨的同僚,可也架不住康熙這般雷霆萬鈞的威勢,急忙改了口:“統(tǒng)共奴才這一班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中,是巴渾德先發(fā)言。”

“尚之隆!”坡爾盆話音剛落,康熙冰冷的聲音又砸在了殿中,竟是又點了另一位和碩額駙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看這架勢,真?zhèn)€是無一人能跑脫。尚之隆是平南王尚可喜的第七子,早在順治初年便尚了和碩和順公主,只是受三藩家族裡拖累,雖受康熙恩信,在京裡也須得如履薄冰,絲毫不敢行差踏錯,當日之事他也是悔的,如今康熙見問,不開銷在自己身上已是萬幸,哪裡還敢再有隱瞞,順著坡爾盆的話便說了:“回皇上話,臣等保奏胤禩,巴渾德發(fā)言在先是實。”

“主子,奴才萬死……”巴渾德跪伏在地上,渾身顫抖的吐了這四字出來,此時他幾乎是鼻尖上都沁出了汗珠。這罪名衆(zhòng)口一辭的著落在自己身上,偏又不能說出實情,把個佟國維、阿靈阿推在頭裡,謝罪不是奏辯亦不是,更何況康熙先頭問了兩遭兒,更坐實了一個‘欺君罔上’,不管哪樣,真有些個自蹈死地的意味了。

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369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十五)第195章 風(fēng)雷涌動(二)第198章 風(fēng)雷涌動(五)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95章 又生風(fēng)波(三)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168章 封爵(一)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146章 二徵葛爾丹(十三)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251章 議儲(四)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373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十九)第255章 議儲(七)第306章 南山遺恨(五)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229章 渾水(十)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172章 南巡(三)第381章 問鼎(五)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108章 嫌隙(三)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197章 風(fēng)雷涌動(四)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228章 渾水(九)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24章 兄弟(二)第171章 南巡(二)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144章 二徵葛爾丹(十一)第18章 圍獵(二)第386章 問鼎(十)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31章 八阿哥(三)第388章 問鼎(十二)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225章 渾水(六)第19章 圍獵(三)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376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二十二)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146章 二徵葛爾丹(十三)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201章 風(fēng)雷涌動(八)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158章 河務(wù)(一)第158章 河務(wù)(一)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381章 問鼎(五)第173章 南巡(四)第233章 渾水(十四)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255章 議儲(七)第51章 初識愁滋味(五)第188章 風(fēng)雨欲來(一)第198章 風(fēng)雷涌動(五)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29章 傷逝(三)26 兄弟三第75章 從軍(六)第79章 出征(二)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211章 驚變(七)第212章 驚變(八)第157章 洗三(二)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212章 驚變(八)第223章 渾水(四)第330章 萬壽(七)第393章 完結(jié)篇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
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369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十五)第195章 風(fēng)雷涌動(二)第198章 風(fēng)雷涌動(五)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95章 又生風(fēng)波(三)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168章 封爵(一)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146章 二徵葛爾丹(十三)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251章 議儲(四)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373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十九)第255章 議儲(七)第306章 南山遺恨(五)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229章 渾水(十)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172章 南巡(三)第381章 問鼎(五)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108章 嫌隙(三)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197章 風(fēng)雷涌動(四)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228章 渾水(九)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24章 兄弟(二)第171章 南巡(二)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144章 二徵葛爾丹(十一)第18章 圍獵(二)第386章 問鼎(十)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31章 八阿哥(三)第388章 問鼎(十二)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225章 渾水(六)第19章 圍獵(三)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376章 風(fēng)雲(yún)漸起(二十二)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146章 二徵葛爾丹(十三)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201章 風(fēng)雷涌動(八)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158章 河務(wù)(一)第158章 河務(wù)(一)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381章 問鼎(五)第173章 南巡(四)第233章 渾水(十四)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255章 議儲(七)第51章 初識愁滋味(五)第188章 風(fēng)雨欲來(一)第198章 風(fēng)雷涌動(五)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29章 傷逝(三)26 兄弟三第75章 從軍(六)第79章 出征(二)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211章 驚變(七)第212章 驚變(八)第157章 洗三(二)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212章 驚變(八)第223章 渾水(四)第330章 萬壽(七)第393章 完結(jié)篇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市| 宁蒗| 葵青区| 桑日县| 双江| 西畴县| 广德县| 天台县| 榕江县| 嘉定区| 自贡市| 海淀区| 基隆市| 神木县| 上犹县| 喜德县| 绵阳市| 元谋县| 西华县| 金华市| 青阳县| 丹凤县| 天等县| 茶陵县| 花莲县| 五大连池市| 香格里拉县| 元谋县| 桦川县| 启东市| 永胜县| 鸡东县| 夹江县| 新晃| 武宁县| 永善县| 大姚县| 乐陵市| 灌云县| 宜黄县| 呼和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