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疏煙沉穩(wěn)地說著:“但禽畜難養(yǎng),比如一頭豬長大需要一至兩年,方可宰殺,取其肉膏。動物油得來不易,普通人家儲存一罐,煎炸時反覆使用,極少消耗油脂。這正是同百姓的烹飪習慣有關(guān)。若能讓百姓大量消耗食用油,那麼,誰能做出食用油,誰便能發(fā)財致富。”
她一直留意太后的神情,見太后覺得疑惑的時候,便慢慢說來,仔細解釋,生怕太后不能全然理解她的意思。
漢國之前的朝代,都是用動物油,植物榨油的技術(shù)和設(shè)備都尚未成熟,壓榨出的麻油根本不能食用。但是,按照如今百姓的烹飪習慣,絕不可能大量消耗植物食用油。
太后自然瞭解這些現(xiàn)狀,她不解地道:“葉典制的意思是……”
葉疏煙不敢跟太后賣關(guān)子,緊接著答道:“奴婢的意思是,朝廷要設(shè)法讓百姓大量消耗食用油。北魏《齊民要術(shù)》記錄烹飪技法較爲全面先進,但有一種方法,此書也未曾詳述,那便是‘炒’。這種烹飪法一旦推行開來,將顛覆傳統(tǒng)技法,必迅速風靡全國。但是,炒菜的食用油從何而來?如今民間尚無大量壓榨食用植物油的技藝,自然要靠朝廷設(shè)立煉油的官署來榨制、售賣了。”
葉疏煙之所以會想到這樣的點子,其實是因爲古代烹飪方法相比現(xiàn)代來說,十分單調(diào)。
現(xiàn)代最重要的一種烹飪法就是炒菜,而在漢國之前,也只有《齊民要術(shù)》中略提到過,且與現(xiàn)代的炒菜方法大有區(qū)別。
若是穿越到秦晉隋唐,在酒肆裡,想點什麼普普通通的溜肚片、炒肉絲、回鍋肉、家常豆腐,只怕大廚連聽也沒聽過。
真正的“小炒”菜色,其實也是在大漢國這個時期出現(xiàn),並被普遍使用的。
自從知道這個歷史常識,葉疏煙沒少對那些不嚴謹?shù)母叟_穿越劇吐槽。如今她自己也來到了古代,深有感受,因此太后一提起,她便想到了這件事。
太后連聽也沒聽過什麼《齊民要術(shù)》,葉疏煙卻張口就是這個書、那個書,她自不知葉疏煙都是從教材上的相關(guān)資料或是網(wǎng)絡(luò)上學到的,就以爲葉疏煙真的是熟讀過這本書。
太后心中震撼,喃喃地道:“煉油的官署?”她靜靜地看著葉疏煙,等待她說下去。
葉疏煙見太后讓她繼續(xù)說,微微頷首,接著道:“其實這個烹飪技法很簡單,稱之爲‘炒’,乃是用鐵鍋放在明火之上,以清油置於鍋中,烹飪過程中,將搭配好的食材迅速翻炒,是一種省時省柴的做法,比之蒸煮煎炸所做出的菜色,味道更加香濃,口感更好,也比吃煎炸食物更健康。”
古代的烹飪技法,其實老百姓不多用,就是宮裡御廚房,也很少有什麼炒制的菜。太后此生也沒吃過幾次。
如今聽葉疏煙說得這麼簡單,想象著那樣炒出來的菜,已經(jīng)覺得有些餓了。
龍尚功在旁邊聽著,也忍不住暗暗爲葉疏煙的建議喝了一聲彩。
太后問道:“葉典制既然有這樣的想法,莫非也知道食用油壓榨之法?”
葉疏煙微微一笑,道:“奴婢不才,應可一試。”
太后一聽,半晌不語,只看著葉疏煙,目光由急切,變爲懷疑,最終竟顯出一絲怒意。
她赫然起身,喝到:“葉疏煙,你好大的膽!”
龍尚功正爲葉疏煙的見解所欣喜,而葉疏煙說完了自己的見解,也覺得此舉必定能令國庫迅速充盈,太后一定會歡喜。
可是太后一聲怒喝,直驚得二人呆在當場,若不是詠藍姑姑在太后背後使眼色、打手勢,二人連跪地請罪都忘了。
葉疏煙“噗通”一聲跪在地上,一顆心幾乎跳出了喉嚨。
素聞太后喜怒無常,今日一見,果然不假。可是她到底是哪裡說錯了,會令太后勃然大怒?
太后胸口起伏,可是要呵斥的話,卻一句都說不出口。
殿選時,太后對葉疏煙讀書太雜太多頗有不滿,畢竟“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根深蒂固。但如今,眼見葉疏煙博覽羣書,思維敏捷,見解獨到,也不禁對女子讀書一事有所改觀。
葉疏煙的建議,確確實實能起到充盈國庫的作用,太后聽了,心中大以爲是,甚至有了一些懊悔。
葉疏煙這樣的才智、這樣的樣貌,確實不該落選。然而懊悔有何用?是太后親自將她篩選出去,派往尚宮局的。
太后摒除了成見,對葉疏煙心生憐愛之意,正要誇讚,可忽然想到,憑葉疏煙的心智,怎可能不知收斂,身穿華服、妝容妖冶,去參加殿選?
難道說,她竟是寧願做奴婢,也不願入宮爲妃?
皇帝唐厲風,可是太后畢生的驕傲,更是太后一生希望所繫。每個母親都將自己的孩子當成寶,更何況,唐厲風是天子,天下女子,誰會愚蠢到不肯爲妃?
太后心中不禁大怒:這葉疏煙如此傲慢,竟連皇帝也不放在眼裡嗎?想到這裡,她忍不住站了起來,怒斥葉疏煙大膽。
龍尚功和葉疏煙膽戰(zhàn)心驚,跪在地上,自然不知道太后心念電轉(zhuǎn),一瞬間便有了這許多計較。
然而服侍在太后身邊的詠藍姑姑,卻從太后多變的神色中,看出了些許端倪。
她急忙扶住了太后的手,道:“太后,葉典制想法雖大膽,但念在她一心爲了朝廷,您就饒恕她未曾敬稱之罪吧。”
太后聞言一頓,看向詠藍。
詠藍一見太后鳳目冷冷看著自己,怯怯跪地道:“奴婢擅自揣測太后心意,實屬大不敬,請?zhí)筘熈P。”
眼前三人都驚懼地跪著,太后心中的盛怒也終於得到緩衝。
詠藍是太后跟前最貼心的人,她冰雪聰明,必定也看出葉疏煙當初是存心落選。然而,事情已經(jīng)過去,再提也無用。
讓葉疏煙去六尚局的是太后,她如今總不能指責葉疏煙“目無君主、拒不爲妃”,否則皇家顏面何存?而且也會顯露出太后當初只是以貌取人、妄下判斷,若是這樣,她的威信、公允又何在?
詠藍正是顧慮這些,才斗膽勸太后的。但說葉疏煙未曾敬稱,也不過是藉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