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一怔,訝然看著太后,隱約聽出太后話裡的意思是覺得朝中有人怕蘇家有勢力,想看著蘇怡睿沒出息、成不了大器。
那自然不是針對蘇怡睿個人,而是認爲蘇家背後有太后,怕蘇家成氣候而已。
平日裡太后從沒當著任何人的面說過這樣的話,因爲那時蘇怡睿也確實不爭氣,唐厲風也確實不會那麼容易動用他。
如今得到了唐厲風的承諾,太后終於揚眉吐氣,也才能說出壓在心裡許久的話。
可是太后爲何要當著皇后的面來說,特別是剛纔看了皇后一眼,難不成太后暗示的這朝中不想見蘇家起勢的,是皇后的孃家,姚氏一族?
想到這裡,皇后委屈地咬了咬嘴脣,登時滿面緋紅。
饒是她平素對太后恭順慣了,此刻也忍不住低聲說道:“太后這話倒稀奇了……朝中怎麼會有人想看蘇家勢單力薄、看蘇大人無所事事?依臣妾看,不會的,太后莫要多心,安心養病纔是。”
太后冷冷一笑:“前朝的形勢,哀家是不清楚,所以只是猜猜罷了。若是沒有這樣的人,哀家自然高興。皇后的孝順,哀家和皇帝都是知道的,只不過,如今被凌美人比下去,哀家怕後宮妃嬪都學你,那你不是枉稱母儀天下、後宮之典範了?”
皇后明明在這裡守了一天一夜,可是太后卻不知爲何,一句好話都沒有,竟只是讚揚凌暖,皇后心裡又是冤屈、又是暗恨。
年輕的時候,太后這樣強勢,也便罷了,皇后是官家小姐出身,也是德行兼備的,從不忤逆。
但如今皇后纔是一國之母,太后不過是夕陽西下,姚家在朝中的勢力,更比蘇家強得多,皇后又即將有機會執掌鳳印,根本不需要再怕這個強勢霸道的惡婆婆。
皇后並不掩飾自己的委屈之色,難過地說道:“是臣妾的不是,臣妾已經吩咐各宮妃嬪,從今日起輪流事疾,臣妾也必定做出個表率。”
太后卻笑了笑:“輪流事疾?這宮裡有資格侍寢的,少說也有十幾二十個,就算每天來一個人,也得哀家病二十天才夠。你們當哀家真是要一病不起、常年需要人伺候了不成?”
皇后見太后越發刁鑽,咬了咬牙道:“是,太后說的對,是臣妾考慮不周。臣妾這就去告訴衆妃嬪,說太后見了蘇大人安然回京,如今已經好了。”
這樣的唯唯諾諾,皇后也受夠了。
她巴不得早點把鳳印給弄到手,於是藉機向太后告辭,便出了延年宮。
秦公公迎上前來,將轎輦的簾子掀開。見皇后臉色不對,秦公公問道:“娘娘這是怎麼了?”
皇后默默地坐了上去,放下簾子後,卻又探出頭來,看著秦公公,說道:“擺駕,本宮要慈航齋。”
這時,殿內的太后卻是招手讓詠藍靠近,輕聲在詠藍耳邊說道:
“去告訴鄭尚宮,這姓葉的丫頭,怕是要冊封貴妃了,屆時將權力更大,叫她儘快把六尚局重要職位上的人徹底換成可靠的人,哀家要叫那葉婕妤回來之後,只能接手一個虛位!另外,你親自去跟鍾拾棋要點東西……”
如此這般輕聲囑咐了幾句,詠藍臉色微微一變,片刻也不敢耽擱,急忙去辦這個差使。
卻說皇后的鑾駕到了慈航齋外,慈航齋的女尼已吃過了午膳,各自回房禪修,所以大殿裡一個人都沒有,唯有那一絲一縷的香菸在殿中繚繞。
秦公公瞧著前面無人,便問道:“娘娘要見葉婕妤,奴才前去傳她前來。”
皇后卻擡手阻止了秦公公,在他的攙扶下,親自走了下來,獨自走向慈航齋。
“葉婕妤在此清修,不宜被人打擾,本宮只進去爲太后祝禱、上一炷高香,你們都在外面等著罷。”
說著,皇后稍稍整理了一下儀容,便走進了大殿。
這時候,葉疏煙正在抄寫經書,雖說之前寫的經書派上了大用場,但是她並沒有因此覺得抄經只是任務。
她需要靜心養氣、需要練習書法,所以不知不覺又已經抄寫了半卷《妙法蓮華經》。
這《妙法蓮華經》中講述了不少頗有哲理的故事,可惜葉疏煙閱歷甚少,一時還參悟不透其中的境界,唯有在抄寫的過程中,將其中的內容記牢,終究是有了相應的經歷,才能真正明白。
這時,卻聽楚慕妍走進房中,急慌慌地道:“疏煙,你看誰來慈航齋看你了?”
話音一落,葉疏煙擡起頭,只見門外一人,身穿明黃色繡五彩金鳳的禮服,儀態端莊、步履沉穩地走進來。
“妹妹,近來可好?”皇后笑微微地走到了書案邊。
葉疏煙急忙放下了毛筆,迎住了皇后行了大禮:“臣妾參見皇后娘娘,娘娘萬福。”
皇后笑著拉住葉疏煙坐在桌邊:“萬福也是託妹妹的福,妹妹在此苦修,當真是功德無量。”
葉疏煙赧然道:“不過是抄寫幾本經書罷了,原也不值一提,娘娘再這麼說,可羞煞臣妾了。”
皇后見她瘦削了些許,也知道這裡清苦得很,更知道這慈航齋一天只吃兩頓飯,而且飯量還很小。
她心疼地道:“瞧瞧妹妹都瘦成了什麼樣子,本宮看著實在心疼。要不本宮向太后求個情,能讓妹妹能早些出去也好。”
葉疏煙也不是沒辦法離開慈航齋,只不過她自己不願離開罷了,所以也不希望皇后真爲她求情,但又不能表現出來:“臣妾修行了一半,不能就這麼功虧一簣,自然得堅持到底,多謝皇后娘娘關心。”
楚慕妍奉上了茶,可是皇后喝了一口,便覺得苦澀難忍,皺了皺眉:“唉,這樣的日子,換做旁人,是絕不肯受這樣的罪的,妹妹你真是個識大體的,怪不得本宮覺得和妹妹如此投緣。”
葉疏煙知道皇后來此一定不會是爲了來敘敘姐妹之情,她便笑了笑,問道:“不知皇后娘娘今日來慈航齋,所爲何事?也是爲太后的病情擔憂,前來祈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