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喜的是,許多同行已紛紛行動起來。
我們堅信,真正的企業擔當,從不是讓員工在風雨中“堅守”,更不是歌頌“苦難”,而是對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在此,我呼籲行業同仁:天道無情,人有情,懇請各位企業家以員工安全爲先。
若業務允許,懇請主動推行遠程辦公——這絕非懈怠,而是用科技與管理打破地域限制,讓工作如常推進;
若必須到崗,務必確保通勤安全,並提供完備的保障措施。
企業的價值,不僅在於盈利,更在於對員工、對社會的責任感。
暴雨終會停歇,但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應長存。
願我們共同守護每一位勞動者的平安。
最後也祝願所有企業家朋友身體健康,務必遠離高處,注意安全。
謝謝!」
視頻發出後,評論區一片和諧,全是正向評價。
#陳默發視頻響應號召#登上自家媒體頭條和熱榜。
15分鐘後,小米、京東、打的出行、餓了麼、字節跳動等彼岸系企業紛紛響應,官宣居家辦公通知。
胖東來因行業特殊性需保障民生,雖動員全員嚴陣以待,卻同步推出了完善的通勤保障與額外補助。
30分鐘後,百度、騰訊相繼跟進,宣佈在京員工啓動居家辦公。
1小時後,彼岸旗下數十家被投企業無一例外,全部跟隨。
這也引來了許多網友的拍手稱讚。
陳默賬號下的這條視頻點贊數突破百萬,播放量更是高達千萬。
各家公司的居家辦公通知內容雖有差異,卻有一個詞出奇一致:“……明日公司所有在京員工不允許到崗上班!”
沒有“原則上”,沒有“非必要”,直截了當的“不允許”。
這是對彼岸集團通知內容的沿用,也變相彰顯了自身態度。
同樣是公司,不同的是對待員工的溫度。
“不患寡而患不均”,公平永遠是人們追尋的目標。
陳默的視頻經網友自發分享後席捲全網,因爲大家深知,此刻絕非“各掃門前雪”之時。
天氣莫測充滿不確定性,這次暴雨落下的是京城,下次不知會降臨何處……
然而,沉默或未發通知的公司仍是多數。“明天到底要不要上班”,成了京城打工人熱議的焦點。
“不管了,反正我已經把彼岸的通知發到我們公司羣裡去了,愛咋咋地!”
“我們老闆在裝死不回覆,默認大家明早會蹚水上班”
“公司不放假,我自己給自己放假,明天老子請事假,大不了明天的工資不要了!”
“我踏馬現在拿著盯著股票軟件的勁兒,來看著公司羣.急急急,怎麼還不發通知。”
“我們老闆人還怪好咧,讓我們明天上下班路上注意安全焯!”
“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
“陳默這個大沙波一,到底想幹什麼?”
“你們彼岸居家一天損失幾個億不心疼,我損失的可是好幾萬啊!”
“通知下去,明天公司全體居家辦公!”
“居家還能辦公?通通強制休年假,新來的沒有,不會預扣明年的啊.”
“這尼瑪是道德綁架,他陳默算老幾,讓我停工一天根本不可能!”
這天夜裡,不少京城老闆看到陳默的視頻後破口大罵。
但眼見衆多企業表態跟進,原本不願居家的他們只得事急從權,暫時放棄堅持。
午夜 12點,有細心網友統計出一份互聯網企業居家辦公名單:
居家辦公:彼岸、騰訊、百度、小米、京東、順豐、餓了麼、打的出行、字節、微軟.
正常上班:美團、滴滴、愛奇藝、聯想、58、瓜子.
未通知:網易、搜狐、華爲、好未來
其他:阿里阿里被單獨列出,源於其內部員工爆料:阿里確實發了通知,可結尾那句“原則上非必要不要求到崗”,一下把那些名校出身的京城阿里員工CPU給乾燒了。
他們看完也不知道明天上班,是‘必要還是非必要?’,“是原則上還是非原則上?”。
唯有阿里 HR懂其中上面所表達的潛臺詞:明天上班後出現在公司的員工,年終績效酌情往上提一提;沒來的,大概率逃不掉 325(差)的結局。
雨,一直下
整整一夜。
清晨,陳默打開電視,沒超過一分鐘就關了,因爲他這個人心善,看不了國外的水深火熱。
比如哪裡爆發森林火災、持續高溫達到近50度波及數億人、某地又發生槍擊事件,造成若干人傷亡等等新聞.
沒想到還沒到中午,天就雲消雨霽,陽光綻放,只剩局部地區偶有陣雨。
尷尬的是上午他剛收到紅色預警,老天爺就像開了個小玩笑。
更尷尬的是之前既然已通知居家辦公,如今雨過天晴,要不要把員工召回繼續上工?
自他出面呼籲後,大批互聯網企業響應,在陳默看來,這已演變成一場由彼岸發起的大型行業服從性測試。
彼岸絕不會朝令夕改,他相信彼岸系企業也不會。
那麼其他公司呢?他很期待後續發展。
其實這次他出面呼籲,除了上面這個目的和常態化居家辦公的試水演練意外,還有一個小心思,那就是順便推一下企業微信這種適合居家辦公的自家軟件。
但他沒有吃相難看的直接在裡面打廣告,而是暗戳戳從之前的視頻裡面進行了一定的按時,同時加強了企業微信的推廣力度。
當這些老闆們感受到這些員工居家辦公帶來的諸多不便,旁邊企業微信敲鑼打鼓做宣傳,陳默相信這些人只要不瞎不聾會做出正確的選擇,而且現在企業微信爲了爭奪市場份額還處於免費期間。
唯一美中不足就是,‘雨師’也不想加班,就上了一天夜班就受不了跑了。
反正以後還有兩三年的時間,每年京城都會有幾場暴雨,慢慢醞釀。
畢竟三年之後的那三年,纔是陳默認爲企業微信的爆發期,什麼網課啊,遠程會議啊等等場景
當天中午,多家京城企業的員工收到了臨時復工通知。這種“給了希望又打碎”的操作,引來了網友的吐槽和痛罵:居家辦公通知姍姍來遲,復工通知倒是比誰都積極。
最終,這天京城以彼岸爲代表的互聯網企業,不論規模大小,近三分之一仍堅持居家辦公政策。
陳默收到了一份排查摸底結果的名單,看著上面統計出的數據,其中還有一些公司使出的那些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歪招。
他嘆了口氣感嘆,還是任重道遠啊。
經一夜暴雨,降雨量又被媒體冠以“百年難遇”之名。
陳默有些詫異:以前很少聽聞“X年難遇”,近幾年卻動輒“百年一遇”,恍惚間竟有種“人生已過數百載”的錯覺……
京城雖是千年古都,核心城區未受太大影響,但周邊村莊因設施相對薄弱,還是出現了困難。
雖說不是很嚴重,但秉著企業責任感不是口頭說說而已,彼岸聯合小米、京東、胖東來等企業捐助了一批價值一個億的物資。
這批物資多來自京東和胖東來的貨源,由彼岸、小米等企業出資以成本價進行採購,再通過順豐運輸。
之所以沒有選擇掏錢,是因爲他們每個人心裡明鏡似的,如果真掏錢,這些款項十不存一最終都會變成許多房子、包包和首飾,貢獻了GDP
6月中旬的這場暴雨,成了一道特殊的分割線。
早在 6月初,花唄的廣告就已遍佈全國的商超、公交站、地鐵站、小區電梯……
隨後,部分媒體開始爲其造勢:
有財經媒體稱,花唄降低了信用消費門檻,讓更多年輕人、低收入羣體能享受短期資金週轉便利,符合“金融包容性”理念;
有媒體分析,花唄通過小額信貸拉動線上消費,尤其在電商節(如雙 11)期間,對提振中小商家銷量有積極作用;
還有媒體強調其“即時審批”“無抵押”等特點,稱讚其依託支付寶生態與大數據風控,簡化了傳統信貸流程。
網友評論也一片叫好,有人分享案例:臨時資金緊張時(如給女友買禮物、去旅遊時),花唄提供了應急幫助,避免了向親友借款的尷尬。
就在《年輕就是花唄》以“夢想”“自由消費”爲主旋律的輿論浪潮中,許多網友漸漸接受了這種貼近年輕人生活方式的“先享後付”現代消費觀。
京城暴雨過後,生活迴歸常態。
一週後,6月下旬,人們發現大街小巷又出現了一批新廣告:
「施工隊長被工人們圍著討要工資而不斷解釋-——微貸提醒:“消費可以,別讓愛變成債!”」
「牧民掛斷跟妹妹通過電腦打來的視頻電話,看著外面草原上少了的三百隻羊,發出的一聲嘆息-——微貸提醒:“你心疼妹妹,但沒人關注你!”」
「凌晨,依舊在公司加班的女員工看著桌角她買的那束花,笑得發苦-——微貸提醒:“花很好看,但凋零更快!”」
「那張雙人牀被房東丟在了樓外,周圍放著許多行李,小情侶坐在牀上有些茫然,他們的白日夢終於醒了-——微貸提醒:“給你選擇,但勸你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