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40.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

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

張居正坐在前往濟南府的轎子裡。

轎子是盧成駒從濟南府帶來的,八人大轎,八尺長,六尺寬,比普通轎子要長寬一些,坐著特別舒服。

還專門配了一班轎伕,據說是曲阜孔府世代相傳的轎伕。一班三十二人,八人一組,半個時辰換一輪。

走起路來快捷如飛,平穩不晃。

輪換時也非常有技巧,兩人一換,坐在裡面的人根本沒感覺,轎伕就換完了。

張居正坐了一天,覺得非常舒服,也就笑納了。

此時的他正在翻閱著北京急遞過來的邸報,上面有明發的詔書,以廣東海賊處理不力爲由,然後遍數北虜、東韃以及海賊寇邊擾境,兵部和地方處理不及,然後皇上改京營戎政督辦處爲戎政督辦處,臨機應變,直接處理兵事。

張居正看到關鍵的一句,“督辦處面君承旨,以督辦處名義發出寄信諭旨,直詣地方督撫、總兵、都司、指揮使,遵行不誤,違者以抗旨論處。”

內閣有起草詔書、敕命的權利,那必須奉批紅行事。

沒有司禮監的批紅,內閣無權給六部和地方下達命令。

現在督辦處可以奉聖諭,直接以督辦處的名義發寄信諭旨,直詣地方軍政官員。

遵行不誤,違者以抗旨論處。

總兵、都司、指揮使等武將肯定沒有勇氣違旨。但是督撫就不好說了,他們有底氣封駁“亂命”。

可是張居正數了數,大明督撫中宣大總督是胡宗憲,薊遼總督是譚綸,寧夏、甘肅總督是王崇古,陝西總督是霍冀,廣西兼廣東巡撫是殷正茂,江西巡撫是王一鶚,福建、浙江巡撫是曹邦輔,山東巡撫是自己。

一水的太孫黨。

督辦處名義上是朱希忠掌纛,但大家心知肚明,是太孫管事。那麼督辦處發出來的廷寄上諭,大家肯定會遵循的。

久而久之,督辦處發廷寄上諭,就成了定製。

所以邸報上除了這道明發詔書,其餘的都是彈劾奏章,都察院、六科給事中,排著隊上彈劾奏章,說這是亂命。

估計等段時間,該地方布政使、按察使和致仕高官們上彈劾奏章。

有用嗎?

張居正冷笑一聲,有什麼用?

你們上什麼奏章,有本事不懼廷杖,去午門叩闕哭諫。

或者學海瑞先買口棺材放在家裡,直接死諫。

你們這樣不痛不癢地上彈劾奏章,皇上都不裝了,直接發在邸報上,你們愛咋咋地!

爲什麼皇上這麼硬氣?

因爲內閣也同意了,還是首輔徐閣老帶著諸位閣老聯署上疏,陳述邊務兵事詭秘多變,兵部和內閣難以臨機應對,出了不少簍子,甚至還舉出了東南倭患、庚戌之變和癸亥之變,應變不及,釀成大禍。

懇請皇上行萬全之法。

於是皇上就行了戎政督辦處這麼個萬全之法。

皇上和內閣達成了默契,反對聲再洶涌喧囂,也於事無濟。

老師,應該跟皇上和太孫達成了某種協議,謀到了身後事的保證。

張居正放下邸報,長舒了一口氣。

督辦處,統籌局,這是皇上留給太孫殿下的尚方寶劍。

皇上想隔代傳位給太孫殿下,但是礙於禮法國制,中間還有太子。皇位必須由太子傳給太孫,只是太子平庸,太容易聽人勸。

於是皇上深謀遠慮,給太孫留下督辦處和統籌局以爲依仗。

老師也看透了這一點,大家很默契地達成了協議。

朝堂局勢已經穩定,只是自己的馬政革新,看樣子不會那麼順利。

張居正從腳下的櫃子裡拿出一個扁平盒子,打開,裡面有十張匯票。

匯金銀行濟南分行頌發的匯票,可在匯金銀行遍及十三省,以及上海、寧波、大同等海陸關口重鎮的分行,見票即兌,換成金花銀。

每張一千兩銀子的面額,總共一萬兩。

是太僕寺派駐山東的寺丞盧成駒那一晚拜訪自己時,呈上的見面禮。

這些貪官污吏,接受新事物倒是蠻快的。

匯金銀行的匯票纔出現一兩年,這些傢伙就興行起來了。

關鍵是方便,袖子裡一藏,誰也不知道多少兩銀子。

這不,那晚盧成駒拿出這個盒子,輕飄飄的見面禮,一看才知道是一萬兩銀子。

張居正拍著這一萬兩銀子的匯票,心裡有數了,太僕寺在山東青州、濟南、東昌、兗州四府的馬戶人丁十七萬,馬場田地四萬七千頃,十有八九都折成這一張張的匯票了。

可是就算都沒了,我也得知道,到底沒了多少!

伱們總不能連肉帶骨,吃得一乾二淨吧。

張居正收下盧成駒這十張匯票,好言相待,然後叫他先回濟南,把太僕寺“濟南站”的賬簿準備就好了。

還特意暗示了一句,看賬簿只是要給上面一個交代,你好,我也好。

一路上緊趕慢趕,張居正一行終於趕到了濟南府。

山東巡撫自正統年間就有,但是尚屬臨時派遣,任期無固定。

皇上和朝廷覺得有必要,就派一位來。沒有必要,就不派,任由山東三司循例處置軍政事務。

所以山東巡撫沒有官署,一般會借駐布政司衙門

張居正被滿城官員和鄉紳父老迎進城,直接進了布政司後院。

官員鄉紳父老們在前院坐著,張居正在後院換身衣服,先跟山東布政使袁惠,按察使張弢,指揮使楊弘說話。

“三位兄臺,鎮守山東,勞苦功高啊。本官這次奉皇命,巡撫山東,除了馬政,還需要看看營田、河道等事宜,還有軍務海防,本撫也得去看看。

責任重大,還請三位兄臺多多配合。”

張居正的山東巡撫,全稱是“巡撫山東等處地方督理營田兼管河道提督軍務”,而給予他的辦事處置原則是“聽爾便宜行事”。

權柄之大,可謂是山東軍政一把手,能管的全部都能管。

他還身兼右副都御史,揪住你的把柄,上到布政使,下到縣官,都可以拜折彈劾,基本上是一彈一個準。

位高權重。

張居正如此客氣一番,袁惠、張弢、楊弘不動聲色地對視一眼,堆著笑答道:“撫臺客氣了。張撫臺代天子巡撫山東,我等自當竭力效命,以全皇命。”

有撫營千總匆匆走進來,朗聲稟告:“啓稟撫臺。”

“什麼事?”

“太僕寺寺丞盧成駒來報,說借寄在濟南府衙右院的太僕寺架閣庫,失火了。”

張居正目光一閃,嘴角飛過冷笑,問道:“失火,什麼時候失得火?”

“盧寺丞說是昨晚走水,救了半夜,天明時分才滅了火。”

“這火,還真通曉人意啊!”張居正微笑地轉頭對袁惠三人說道:“袁藩臺、張臬臺、楊軍門,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太僕寺,歸兵部管,事關馬政戎事,馬虎不得。它在我們山東的衙門起了火,於情於理,我們山東地方官,總得去看看吧。”

袁惠三人對視一眼,起身道:“我等悉聽撫臺差遣。”

第44章 癸亥之變第816章 成語太難懂了!499.第497章 天降異象,誰是奸臣?第755章 大明太奢侈了!226.第226章 太子要的還是兵權第786章 京師名校天壇學校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第759章 我叫柯穆曼,字簡穆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440.第439章 老爺,你可真是枯木逢春啊!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第823章 這些可是好寶貝!第657章 姐姐姐夫,快來救我!第762章 這案子真是精彩啊!第363章 我真是太懂事了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第697章 我要打到河中去!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第7章 嚴家父子第36章 又大一歲第898章 女駙馬好看!546.第543章 晚生恭候海公的彈劾133.第133章 北邊談好,東邊談了個寂寞第703章 非常牛的船長511.第508章 這案子我也背不動啊!第699章 你們阿不都哈林汗叫捎的禮物第62章 腦補的海瑞和衆人第21章 高拱的反擊272.第272章 這是一次敲敲打打的大會第921章 西苑開會了!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第70章 去皮見骨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易了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第935章 白雲湖農家樂第13章 朝天觀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530.第527章 明軍不地道,盡玩狠活第38章 給海瑞上課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第827章 都是一身臭毛病!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第74章 世子的反擊126.第126章 諸位先生,能體諒我的苦心嗎?第371章 這就是權勢,救人,殺人236.第236章 內廷的事先抓一抓501.第498章 天意誠難測202.第202章 巡鹽三劍客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465.第463章 不甘心的高拱第916章 遇到張四維,算你們倒黴!第831章 固節驛站第700章 葉爾羌國就這麼沒了272.第272章 這是一次敲敲打打的大會534.第531章 皇后也要立威289.第289章 殿下的御下術大成428.第427章 孔孟之鄉第789章 這就是大明的大學292.第292章 世道又沒全變第107章 想有大收穫就捨得下本172.第172章 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470.第468章 嚇了一跳的胡宗憲第670章 煩躁的張居正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103章 太孫預判了我們的預判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518.第515章 現在是我大明的好機會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第701章 菸酒齊全525.第522章 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第710章 京師總醫院第791章 萬曆五年五月初五第69章 高山衛事件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第78章 祖孫倆分錢482.第480章 張居正驚蟄初鳴第33章 海瑞殺傷力初現175.第175章 這對祖孫太壞了!第786章 京師名校天壇學校264.第264章 徐階和張居正這對師生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565.第562章 張居正微訪戶部第901章 萬曆十年深秋第781章 海瑞要自剪羽翼第950章 各個不是省油的燈158.第158章 我說的話,你記住了?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547.第544章 鑼鼓喧天迎海瑞500.珊珊來遲的九月份總結第666章 李贄的戰鬥力第664章 遊七?這裡是湖廣!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第81章 兒孫滿堂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嚴閣老
第44章 癸亥之變第816章 成語太難懂了!499.第497章 天降異象,誰是奸臣?第755章 大明太奢侈了!226.第226章 太子要的還是兵權第786章 京師名校天壇學校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第759章 我叫柯穆曼,字簡穆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440.第439章 老爺,你可真是枯木逢春啊!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第823章 這些可是好寶貝!第657章 姐姐姐夫,快來救我!第762章 這案子真是精彩啊!第363章 我真是太懂事了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第697章 我要打到河中去!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第7章 嚴家父子第36章 又大一歲第898章 女駙馬好看!546.第543章 晚生恭候海公的彈劾133.第133章 北邊談好,東邊談了個寂寞第703章 非常牛的船長511.第508章 這案子我也背不動啊!第699章 你們阿不都哈林汗叫捎的禮物第62章 腦補的海瑞和衆人第21章 高拱的反擊272.第272章 這是一次敲敲打打的大會第921章 西苑開會了!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第70章 去皮見骨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易了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第935章 白雲湖農家樂第13章 朝天觀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530.第527章 明軍不地道,盡玩狠活第38章 給海瑞上課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第827章 都是一身臭毛病!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第74章 世子的反擊126.第126章 諸位先生,能體諒我的苦心嗎?第371章 這就是權勢,救人,殺人236.第236章 內廷的事先抓一抓501.第498章 天意誠難測202.第202章 巡鹽三劍客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465.第463章 不甘心的高拱第916章 遇到張四維,算你們倒黴!第831章 固節驛站第700章 葉爾羌國就這麼沒了272.第272章 這是一次敲敲打打的大會534.第531章 皇后也要立威289.第289章 殿下的御下術大成428.第427章 孔孟之鄉第789章 這就是大明的大學292.第292章 世道又沒全變第107章 想有大收穫就捨得下本172.第172章 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470.第468章 嚇了一跳的胡宗憲第670章 煩躁的張居正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103章 太孫預判了我們的預判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518.第515章 現在是我大明的好機會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第701章 菸酒齊全525.第522章 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第710章 京師總醫院第791章 萬曆五年五月初五第69章 高山衛事件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第78章 祖孫倆分錢482.第480章 張居正驚蟄初鳴第33章 海瑞殺傷力初現175.第175章 這對祖孫太壞了!第786章 京師名校天壇學校264.第264章 徐階和張居正這對師生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565.第562章 張居正微訪戶部第901章 萬曆十年深秋第781章 海瑞要自剪羽翼第950章 各個不是省油的燈158.第158章 我說的話,你記住了?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547.第544章 鑼鼓喧天迎海瑞500.珊珊來遲的九月份總結第666章 李贄的戰鬥力第664章 遊七?這裡是湖廣!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第81章 兒孫滿堂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嚴閣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洛县| 七台河市| 荔浦县| 德化县| 平乐县| 麻江县| 临夏市| 连南| 泰兴市| 资溪县| 孟津县| 万山特区| 怀仁县| 凤台县| 邵武市| 偃师市| 清流县| 沭阳县| 图片| 家居| 宁强县| 滁州市| 阿拉善左旗| 衡南县| 上杭县| 海原县| 仁布县| 常宁市| 文化| 二手房| 岳阳市| 庆元县| 高邑县| 洪湖市| 故城县| 剑川县| 洪江市| 乃东县| 新平| 郯城县| 大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