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城(下)

手持盾牌的大羣波斯士兵們順著雲梯向上快速攀爬,嘴裡叼著的彎刀散發出冰冷的光芒,把他們的臉映照得更加猙獰。城頭上的大食人早就做好了準備,黑壓壓的石塊和巨木一窩蜂地砸了下來。波斯人雖然高舉著厚重的盾牌,有哪裡能夠抵擋得住如此巨大的衝擊,砰砰不停的撞擊聲中,雲梯上的波斯人接連不斷地墜下雲梯,運氣好的勉強保住半條命,癱倒在地上嘶聲慘叫,運氣差的直接被砸的腦漿迸裂,手中的大盾覆蓋在殘破的屍身上,接著就被後面上來的無數雙大腳踩過。

就在這時,剛纔稍稍落後雲梯隊伍的那些投槍手已經趕到,在距離城牆三四十步的時候分成三隊,相繼用盡全力向城頭上投擲出了手中的短槍短矛。數千柄短槍短矛接連脫手,發出尖銳無比的聲響,剎那間如同一大片烏雲飛速向城頭上降落。

一個大食士兵剛舉起一塊大石頭,還沒來得及向下投擲,就被飛速而至的短槍刺中胸口,鋒銳的槍尖輕易穿透他的前胸,硬生生折斷幾根骨頭之後,從後背露出了長長一截。這名士兵手上的動作頓時凝固下來,大石塊砰的一聲砸在自己的腳上,他張著嘴想要叫喊,卻只噴出大蓬大蓬的血霧,隨即身子軟軟地栽倒在地。

旁邊兩名大食士兵合力舉著一柄巨大的木叉,想要推倒面前的雲梯,然而云梯上方的鐵鉤牢牢地勾在城頭上,任憑他們如何努力都無濟於事。身後一名同伴大吼一聲,操著一柄巨大的彎刀,衝上去連續幾刀斬在鐵鉤上,火星飛濺中,這架雲梯上的鐵鉤咔嚓幾聲斷爲幾截。舉著木叉的兩人大喜,同時吆喝了一聲,用力向前一衝!在他們看來,這架雲梯絕對會摔倒在一邊,上面的波斯狗賊也會被摔個粉身碎骨。然而事與願違,雲梯只是向後晃了晃,依舊牢牢的搭在城頭上。兩人頓時一愣,還沒想明白是怎麼回事,迎面而來的兩柄斷矛就把他們刺翻在地。

“原來那些鐵鏈子是這個用處!”那名斬斷鐵鉤的大食士兵剛好看著城下拉住鐵鏈的波斯人,一下子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剛剛嘀咕了一句,就發現幾柄短槍飛了過來,慌忙彎下身子躲避過去,然後抱起一塊大石頭用力扔了下去。

波斯人的投槍攻擊威力很大,三四千柄短槍短矛,給城頭上造成了一千多人的傷亡。只不過伊嗣俟三世在第一次進攻中只排出了三千多投槍手,因此連續三四波投槍攻擊之後,攀爬雲梯的波斯人就失去了後方的掩護,僥倖有十幾個人爬上了城頭,還沒來得及站穩腳跟,就被大食人亂刀砍死。

波斯人雖然損傷慘重,但是在後方越來越急促的號角聲中,還是冒著城頭上猛烈的矢石,不計死傷地繼續發起衝鋒。然而大食人更加悍不畏死,很多人直接操著武器張牙舞爪地躍下城頭和敵人同歸於盡,也有的飛身撲到雲梯上,抱著敵人一起滾落在地上,順帶著還砸翻雲梯下面一大片人……在大食人兇猛的反擊中,波斯人的進攻只堅持了三炷香的時間,就留下近乎兩千人的屍體以及損壞的一百多架雲梯,潮水般敗退下來。

王旗下觀戰的伊嗣俟三世只氣的七竅生煙,若非張煥在邊上勸解,當即就要把率領第一波攻擊的波斯將領處死。儘管被張煥溫言勸解,伊嗣俟三世依舊覺得在盟友面前失了臉面,下令把進攻失敗的那名波斯將領重打三十軍棍,同時命令去碎葉城求援歸來後,被破格任命爲萬人軍團長的摩爾特率軍繼續進攻。

稍後方的薛仁貴三人也在低聲議論,都認爲波斯人進攻受挫最大的原因並不是敵人過於兇悍,而是自己的掩護力量不夠。

張煥當然也早就看出了這個問題,還委婉地向伊嗣俟三世提了一下。對於張煥的看法,伊嗣俟三世一向從善如流,因此在摩爾特準備發起進攻的時候,人數比起第一波進攻的時候多了一倍有餘,陣營中也多出來了六千多投槍手,而且每個人都攜帶了三支投槍。

波斯人發起進攻之後,賈哈里爾就一直呆在用青石加固的城樓上觀看。這期間也有百餘柄投槍衝著城樓而來,都被附近的盾牌重重攔住,僥倖有幾支突破盾牌陣,也都被厚重堅硬的青石條阻擋開來,賈哈里爾得以從容不迫地觀看著戰場上的局勢。

在賈哈里爾眼中,守城的大食士兵根本稱不上是精銳,且不說被賽爾德和內賈德先後葬送的那四十萬大軍,即便是和西線其兄長諾維爾麾下,那些數年未曾打過大仗的將士們相比也大大不如。當然,守城將士們的勇氣是絕對不容置疑的,關鍵在於麥加城中的守軍從建立以來,幾乎就經歷過像樣的戰爭,在面對波斯人進攻的時候顯得很是慌亂,若非城中守城物資準備極其充足,而將士們又幾乎是以命換命,只怕就不是區區十幾名波斯人攀爬上城頭那麼簡單了。

正因爲看出了問題所在,所以賈哈里爾對麥加守軍的戰力更加不放心。當見到城外敵軍開始準備第二波攻擊,而且人數明顯更多的時候,他馬上從後面抽調了四千多弓箭手上了城牆。

製造雲梯十分簡單,昨夜大唐和波斯工匠們在大量人手的協助下,造出來了一千五百多架。摩爾特不但補上了此前損失的那一百多架,而且又另外增加了兩百架,試圖一舉衝上城頭去。

波斯人這次的進攻極其兇猛,黑壓壓的雲梯隊伍奮勇前衝,那些簇擁在雲梯後方的投槍手在五十步開外就開始向著城頭髮起攻擊,然後每前進十步就再次發起進攻。由於這次的投槍手比起上次增加了近乎一倍,雲梯隊伍一直衝到城牆下,都一直被大量投槍所掩護。數百架雲梯爭先恐後的搭在城頭上,整面城牆幾乎看不見任何空隙之地,遠遠望去全都是長長的雲梯羣以及潮水般向上攀爬的波斯人。

摩爾特率領的這次進攻持續了將近一個時辰,最多的時候有一百多人同時登上了麥加城頭,只可惜在大食人拼死阻擊之下,依舊被全部趕下了城牆。

巳時末,伊嗣俟三世無奈的再次下令撤退,此時城牆下波斯人的屍體堆積如山,到處都是折斷的兵器、破碎的石塊、沾滿血跡的巨木以及斷成幾截的雲梯,殷紅的鮮血四處流淌,一腳下去整個小腿都會被血泊淹沒。這次進攻,有三千多波斯人在城牆下丟掉了性命,還有近乎兩千人受了重傷。大食人雖然依託城牆堅守,但是還是付出了近乎三千人的慘重傷亡。

“大食蠻子還是悍不畏死啊!”遠處觀戰的程處默看著徐徐退卻的波斯人,搖頭讚歎一句。

“確實可怕!”薛仁貴連連點頭,“他們單論戰力遠不如我大唐軍隊,但是這股瘋狂勁頭,我們最精銳的將士都是比不上的。”

“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柴令武笑著插了一句,“大食蠻子所謂的聖城之一麥地那已經被夷爲平地,若是麥加再被攻破,只怕很多人的信仰都會崩潰了。依某觀之,這次波斯人不付出七八萬人的代價,只怕難以破城!”

這時在王旗下,伊嗣俟三世臉色很是難看的詢問張煥:“半天小王就損失了七八千人,這樣下去如何是好啊!大總管可有妙策教我?”

張煥略微一沉吟道:“陛下,我倒是有一計策,就是不知其效如何。”

伊嗣俟三世臉上神色一鬆:“大總管的計謀必然是好的!還請賜教!”

“麥加城中不滿歐麥爾的人很多,陛下不妨讓人用弓箭向城中發射告示,聲稱只要歐麥爾伏誅,我們馬上可以和他們商議停戰事宜。我想有很多人,比如那位阿里長老,會很喜歡聽到這個消息的!”

伊嗣俟三世拍手叫道:“好!小王這就讓人去書寫告示,讓首相親自操辦這件事。”說著就轉過頭,準備招呼後面正在和俾路思小聲談論的羅斯圖姆上前。

“陛下且慢!”張煥趕緊叫住他,“這個計策現在不能使用!”

伊嗣俟三世睜大眼睛:“爲何?”

“如今僅僅攻城一天,城中大食蠻子的士氣還很高昂,還有很多人依舊對歐麥爾效忠,因此此時離間並非最好的時機。唯有把他們打怕了,士氣打沒了,歐麥爾的聲望跌至谷底之時,纔是實施這條計策的最好良機啊!還請陛下暫時忍耐!”

“有道理!有道理!”伊嗣俟三世連贊兩聲,接著半真半假的嘆了口氣,“可惜大總管不是我波斯人啊,否則的話小王情願把國政全數交給大總管打理!”

“陛下過譽了!”張煥薇笑著搖搖頭,接著臉色變爲肅然,“其實陛下不必過於憂慮傷亡,即便是在我們大唐,如此慘烈的攻城戰也是屢見不鮮。攻城一方傷亡倍於守城一方,這是很正常的個事情。當年我大唐皇帝陛下圍攻洛陽城,就花了近乎一年時間。麥加遠遠比不上洛陽城,因此我認爲最多一個多月就能破城,唯一需要提防的就是西線大食軍隊是否會回援!因此我還有一個建議,陛下不妨向大秦派出使者,請他們向西線邊境增兵,迫使諾維爾不敢抽調一兵一卒回援麥加!”

“此計也很好!只是如此一來,大秦人什麼都不用做,反而會得到很多好處?”

“陛下何必拘泥這個問題?即便攻破了麥加,陛下認爲大食人完全屈服嗎?”

“當然不會!”伊嗣俟三世有些咬牙切齒,“大食蠻子的韌性還是很令人驚歎的!”

“確實如此!這樣一來,又回到了我和陛下此前的話題上,陛下不可能徹底佔領大食,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分割大食的領土,製造他們的內亂,同時找一個盟友參與進來……”

伊嗣俟三世面帶羞慚,對著張煥欠了欠身:“小王慚愧,竟然被些許利益迷住了眼睛!多虧大總管提醒,方纔沒有鑄成錯誤!”

張煥微微一笑,在馬上拱了拱手:“陛下客氣了!”

“首相大人!”伊嗣俟三世撫胸回了一禮,轉頭招呼羅斯圖姆。

羅斯圖姆趕緊策馬上前來:“陛下有何吩咐?”

“請你替我召集軍團長以上的將領前來王帳商議要事!”

“遵命,陛下!”

不久之後,伊嗣俟三世在王帳內向手下的將領們發佈了新的命令——從明日開始,每名軍團長率領手下向城牆發起攻擊,期限爲兩個時辰,若是攻不破城牆的話,馬上換另外一支軍團上去。除了伊嗣俟三世的近衛軍團八萬人,以及五萬唐軍暫時不參與攻城之外,其他二十幾萬大軍都要日夜不停地攻城。

命令一下,大多數波斯將領們雖然很不樂意,但是還是聽命行事。從當天下午開始,一支又一支的萬人軍團輪換上陣,向麥加城牆發起一次次的猛烈進攻,雙方的傷亡數字逐日增多。

日夜不停地攻城足足持續了半個多月,伊嗣俟三世損失了五六萬人,但是卻多次攻上城牆,似乎隨時都有破城的希望。而伊嗣俟三世每次都會加以重賞,甚至多次親自督戰,還許下了不少珍貴的爵位賞賜,因此波斯人的士氣並未受到太多影響。

反觀麥加城內,賈哈里爾的手下有四萬多人喪生。箭矢倒還足夠,但是石塊和巨木已經消耗一空,以至於賈哈里爾不得不去求見歐麥爾,請求他準許拆下城中的房屋,把木料和石料搬來守城。

歐麥爾不假思索就答應了賈哈里爾的請求,不過只準許拆除普通百姓和沒有什麼權勢的商賈的房屋。很快大批大食士兵涌到百姓居住區,開始拆毀房屋搬走東西,期間難免有不少趁火打劫的事件發生。

麥加百姓們面臨著無家可歸的地步,而城外的波斯人卻依舊在連續不停地猛攻城牆,似乎城池隨時都會不保。而這時城中各種謠言也隨之應運而生,更使得百姓們人心惶惶。

就在麥加城內一片混亂的時候,伊嗣俟三世終於出手了,短短半天時間,就用弓箭向城中送進去了幾千份告示。看見這些告示,麥加城頓時陷入風雨飄搖之中。

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三十二章 進宮獻藝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上)第一百六十章 久攻不克第二百六十三章 坐視狗咬狗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至嬀水第十八章 謀劃反擊第三百零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九)第二百九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取蓋牟城(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沒有矛盾要製造矛盾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欺騙的大食人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二十六章 漕幫江都分舵第二百二十八章 輾轉回歸(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輾轉回歸(七)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駁斥的諫言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上)第三章 學堂考覈第二百二十二章 渡河查探第三百六十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上)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九十七章 達阪山口之戰(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再會辯機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三十三章 輾轉回歸(六)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堂震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一百三十章 混水摸魚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二百二十四章 玄菟城(中)第二百零二章 艱難脫困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三百零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三)第一百六十章 久攻不克第二百八十四章 泉蓋蘇文的決定第一百六十六章 奔襲怛羅斯城第五十三章 崔氏兄弟的陰招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一百九十二章 兌換風潮(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第一百一十一章 翻越銀山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一百零二章 伏俟城(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志大才疏的內賈德第三百四十九章 審問第三百零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七)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一百八十八章 世家的對策第二百七十一章 輕取白巖城(上)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第七十六章 協助閱卷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抵達大宛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四百零八章 交戰在即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九)第二百零九章 籌劃征伐高句麗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三百四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八)第二百七十章 求和,你們沒這個資格!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三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三百四十九章 審問第四百一十五章 暴亂前夜第十五章 最後一場戲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民族政策的雛形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六章 找工作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二)第九十四章 強敵來襲第二百四十六章 蓋牟城破(下)第四百一十章 交戰(中)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五十六章 過年
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三十二章 進宮獻藝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上)第一百六十章 久攻不克第二百六十三章 坐視狗咬狗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至嬀水第十八章 謀劃反擊第三百零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九)第二百九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取蓋牟城(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沒有矛盾要製造矛盾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欺騙的大食人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二十六章 漕幫江都分舵第二百二十八章 輾轉回歸(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輾轉回歸(七)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駁斥的諫言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上)第三章 學堂考覈第二百二十二章 渡河查探第三百六十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上)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九十七章 達阪山口之戰(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再會辯機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三十三章 輾轉回歸(六)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堂震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一百三十章 混水摸魚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二百二十四章 玄菟城(中)第二百零二章 艱難脫困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三百零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三)第一百六十章 久攻不克第二百八十四章 泉蓋蘇文的決定第一百六十六章 奔襲怛羅斯城第五十三章 崔氏兄弟的陰招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一百九十二章 兌換風潮(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第一百一十一章 翻越銀山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一百零二章 伏俟城(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志大才疏的內賈德第三百四十九章 審問第三百零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七)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一百八十八章 世家的對策第二百七十一章 輕取白巖城(上)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第七十六章 協助閱卷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抵達大宛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四百零八章 交戰在即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九)第二百零九章 籌劃征伐高句麗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三百四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八)第二百七十章 求和,你們沒這個資格!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三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三百四十九章 審問第四百一十五章 暴亂前夜第十五章 最後一場戲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民族政策的雛形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六章 找工作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二)第九十四章 強敵來襲第二百四十六章 蓋牟城破(下)第四百一十章 交戰(中)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五十六章 過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余市| 禹城市| 宜章县| 石嘴山市| 延安市| 罗定市| 濉溪县| 织金县| 津南区| 上高县| 巴彦淖尔市| 志丹县| 喀喇沁旗| 东山县| 灌云县| 蚌埠市| 昌宁县| 清丰县| 胶南市| 辽宁省| 泾源县| 大英县| 连城县| 宝清县| 县级市| 郸城县| 专栏| 龙井市| 白河县| 恩平市| 同仁县| 太仆寺旗| 禹城市| 海伦市| 开化县| 武山县| 卢氏县| 新泰市| 文山县| 金寨县| 普兰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