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

李績話說到一半,淡淡的看了一眼周圍的大臣們。

諾曷鉢點頭道:“宣王、威信王留下,其他人先退下吧。”

“謹遵王命……”其他吐谷渾大臣都紛紛起身,行禮退了出去。

李績道:“張少卿留下,你們也都退下吧。”

蘇定方等人行了一禮,退出了王宮。

諾曷鉢微笑道:“英國公,有何要事儘管說來。”

李績道:“郡王對如今的西域局勢,有何看法?”

諾曷鉢笑容一斂,開始沉思起來。大唐即將對西域用兵,可謂是天下皆知。諾曷鉢深知李績此言,其實是在詢問自己能否出兵相助。

自從吐谷渾分裂之後,再不復往日的強大。如今雖然依附大唐,自身實力仍舊很弱小,時時要受到吐蕃的威脅。

諾曷鉢內心十分羨慕大唐的強大,但是讓他帶兵參戰的話,卻又怕吐蕃和達延芒趁虛而入。可是自己剛剛做了大唐的女婿,若是不派兵參戰又怕得罪李世民。一時之間,左右爲難起來。

李績見他猶豫,淡淡一笑端起酒杯,也不催問。

威信王對於跟隨大唐出兵一事,十分的熱心,一臉期盼諾之色。宣王臉色陰晴不定,見張煥看著自己,瞬間又恢復了笑容,對張煥點了點頭。

“英國公,祿東贊雖然前來修好,不過吐蕃人時常背信棄義,實難令人相信!再者,達延芒如今到了典合城,本王也不得不防。你看這事……”

李績點頭道:“郡王所說都是實情,末將也完全可以體諒。不過若是將來有事,還請郡王全力牽制達延芒所部,這個沒問題吧?”

出發之前,李世民和李績就這個問題商談過。都認爲要讓諾曷鉢出兵,以便牽制達延芒所部。不料達阪山口城堡一戰,卻意外地讓達延芒將王帳遷到了典合城。如此一來,諾曷鉢只需要調動兵力到阿爾金山南麓,根本不需要出兵參戰,就能牽制達延芒。

諾曷鉢聽說不用出兵參戰,心頭大喜道:“這個自然沒問題,請英國公回報皇帝陛下,本王一定做到!”

李績抱拳道:“那就多謝郡王了!”

威信王聽了一臉失望,宣王卻鬆了口氣,微笑著附和諾曷鉢。

最重要的出兵問題得到了解決,接下來的一些細節,更是在一團和氣中得到了妥善解決。

宴會散場之後,已經巳時末了。

“叔珩,老夫有點事問你。”出了王宮之後,李績叫住了張煥,低聲詢問了幾句話。

張煥有些驚訝,沒想到自己有意結識威信王,竟然被李績看出來了,當下笑著點了點頭。李績微笑著拍拍他的肩膀,眼中頗多讚許之意。

這時程知節走過來,大大咧咧道:“老李,又在蠱惑年輕人?叔珩啊,老李這人很陰險,你別跟他學。”

李績笑道:“滾一邊去!誰不知道你程知節滿臉忠厚,一肚子壞水?”

這倆人當年在瓦崗寨就是生死兄弟,說話隨意的很,張煥這幾天見得多了,也就不以爲怪了。玩笑幾句後,張煥對程知節說了剛纔的事,又隱晦的提了下宣王。

程知節臉色一整道:“婚禮大典當天,老夫喝多了想出去吐一下,卻看見那鳥丞相和祿東贊在外面眉來眼去,可惜沒聽見他們說什麼。”

李績道:“真的?”

“廢話!老夫會拿這種事開玩笑?”

李績點點頭,低下頭沉思不語。

程知節又和張煥閒扯了幾句,就和李績一起離去。張煥目送二人離去後,也回到了居住的院子。

小癡早已經用過飯,正百無聊賴的在樹蔭下坐著。張煥忽然童心大發,想要嚇唬一下她,就悄悄從後面繞過去。

“回來了啊?請坐!”剛走到小癡身後,小癡頭都沒回來了一句,倒是將張煥嚇了一跳。

“咳……你怎麼知道我回來了?”

小癡淺淺一笑:“那麼明顯的腳步聲,以爲我聽不見啊?決定什麼時候離開?”

張煥坐下道:“三天後回蘭州府。李鐵他們呢?”

“我讓他們去買些這裡的東西帶回去。”

倆人正說話間,李鐵兄弟帶著大堆東西回來了,順帶著還將威信王帶了回來。張煥讓小癡先回房間去,自己起身走了過去。

威信王笑道:“恰好遇見少卿的三個從人,就一起來了,還望少卿不要見怪。”

李鐵三人時常隨著張煥出入,也已經被很多人熟悉,故而威信王在街上見到三人,一眼就認了出來。

張煥抱拳道:“將軍言重,請進去敘話。”

進入房間落座之後,威信王就迫不及待和張煥談起了達阪山口城堡之戰。張煥淡淡一笑,就將那一戰前後過程說了一遍。威信王一邊聽一邊提出疑問,張煥都一一告知。

言談中張煥發現,威信王並非像外表那樣是一個粗魯武夫,其實粗中帶細,而且對中原兵法也有些瞭解。

得知這些之後,張煥心裡很是高興。有這樣一個智勇雙全的人護衛諾曷鉢夫婦,如果再提醒他一下,將來如果宣王謀反,想必也不會輕易成功。

談論中威信王拐彎抹角詢問起了李靖的兵法,看樣子很是期待張煥傳授一些。張煥並未一口拒絕,而是挑選一些淺顯的告訴他,至於核心的內容卻一個字都沒說。即便如此,威信王也是讚歎不已,徵求張煥同意之後,取來紙筆記了下來。

“大唐朝廷上下一心,令人萬分羨慕啊!”就在張煥思考如何提起宣王的時候,威信王寫完東西,忽然來了一句。

張煥微笑道:“將軍似乎別有所指啊?”

威信王嘆息一聲道:“少卿可知道我吐谷渾爲何屢遭吐蕃進攻,卻只知道一味退讓?”

張煥眉毛一揚:“未知,請將軍指教。”

“這件事,還要從當初我吐谷渾分裂時說起!當初分裂之時,我一力支持大王,而宣王慕容翱卻有些搖擺不定。後來見部族大都願意跟隨大王,纔跟著一起來到了伏俟城。由於宣王也是王族,而且部族衆多,因此深得大王信賴,將軍國大事幾乎都交給他。”

威信王說了一大段話之後,借喝茶的機會觀察張煥的表情。張煥面無表情,卻在心裡嘀咕,看來諾曷鉢此人徒有其名,並非雄才大略之主。

威信王見他面色沉穩,接著道:“非是我誹謗宣王,只因這幾年宣王所作所爲,無一不是向吐蕃買好。大王不明所以,卻認爲他老成謀國!”

張煥道:“我是外人,將軍和我說這些不妥當吧?”

“少卿拼死護衛糧秣,對我吐谷渾人有大恩,在我心裡早就將少卿看做自己人了。再者少卿是我最佩服的衛國公的傳人,對我來說就更加不是外人了!”

張煥心頭暗笑,只怕這最後一句話纔是真心話。若非自己是衛國公傳人,而衛國公在唐軍中影響巨大,威信王只怕也不會來找自己。

張煥想到這裡微笑道:“將軍既然說不是外人,何必口口聲聲少卿,豈不見外?直接稱呼我的字叔珩即可!”

威信王拍掌道:“叔珩果然爽快!既然如此,也別一口一個將軍了,我名慕容且末,癡長叔珩幾歲,若是不棄不妨稱呼一聲兄即可。”

張煥訝然道:“沒想到且末兄竟然也是王族,失敬了!”

威信王咧嘴道:“不算嫡系,沒什麼了不起。”話雖如此,臉色卻十分自豪。

“且末兄過謙了。剛纔你說宣王向吐蕃買好?”

威信王憤憤道:“不錯!兩年前吐蕃來襲,若非我和幾個重臣全力主戰,只怕宣王就會蠱惑大王投降吐蕃人了!”

張煥一臉驚訝:“河源郡王若是投降吐蕃,不但王位不保,只怕性命都難以保全!而宣王投降吐蕃,肯定會盡享榮華富貴!宣王此舉,無異於賣國啊!”

威信王撫掌道:“叔珩所言極是!宣王此舉,真是令人憤怒!”

“且末兄息怒!不過說到這個,婚禮大典當晚,祿東贊確實和宣王有過短暫密談。”

威信王十分驚訝:“此言當真?”

張煥肅然道:“千真萬確!乃是盧國公無意中所見。”

威信王臉色憤怒:“王宮守衛盡在宣王掌握中,因此這件事情我絲毫不知情,多謝叔珩相告。不知可否請叔珩幫一個忙?”

“且末兄但請吩咐。”

“我若是專程去拜見英國公,勢必引起宣王注意。因此想請叔珩私下將英國公請來,商議一些事情?”

張煥正要答應,外面李鐵輕輕敲了敲門。

“什麼事?”

“公子,英國公來了。”

“且末兄請稍坐片刻,我去迎接下英國公。”

“叔珩請便!”

張煥走出房間之後,卻見李績正在園子裡觀看花卉,趕緊快步走了過去。

見他過來,李績淡然道:“聽說威信王來了?”

“正是。他正想讓我去請大將軍,沒想到將軍就來了。”

“威信王乃是吐谷渾第一戰將,我不來只怕你分量不夠。他和你說了什麼?”

張煥言簡意賅,將威信王的話告訴了李績。

李績微笑道:“果然如此!走吧,去見見威信王。”

唐軍猛將如雲,不過其中的佼佼者,除了李靖之外,就數李績名氣最大。威信王見到李績進來,態度恭敬的抱拳行了一禮。

李績笑道:“將軍請坐,聽叔珩說你有事找我?其實你和叔珩說,讓他轉告我也是一樣的。”

威信王聞言大喜,沒想到張煥能被李績這般信任。剛纔聽張煥的口氣,似乎有意相幫,如此一來,自己要說的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張煥道:“且末兄有話儘管說,周圍絕對沒有外人靠近。”

李績見他和威信王兄弟相稱,愣了一下後微微一笑。

威信王道:“英國公,叔珩,我慕容且末說的話絕對沒有私心,還望二位明鑑。”

“將軍忠肝義膽人所皆知,我李績絕對相信將軍沒有私心!將軍有話只管明說!”

威信王肅然道:“不瞞二位,我雖然名義上是吐谷渾軍隊統帥,其實能指揮的將士僅有一半,還必須有大王的命令才行。而宣王手中掌握的一半兵力,卻隨時可以調動。若是不加防範,將來只怕會有禍事!”

張煥聞言暗自點頭,這威信王果然不像表面那樣粗豪,其實暗藏心機。

李績道:“不知將軍有什麼想法?”

威信王道:“敢請英國公指點一下,如何削弱宣王的權勢?以便讓大王掌握更多的權力!”

張煥皺皺眉頭,諾曷鉢十分看重宣王,這件事似乎很不好辦。

不想李績微笑道:“此事易耳!”

威信王大喜:“請指教!”

李績喝了一口茶,慢條斯理道:“將軍不妨暗中聯絡一些親近大臣,整日在河源郡王耳邊鼓吹宣王的功勞即可!”

威信王和張煥一聽就明白了,所謂功高震主,一旦滿朝文武都開始鼓吹宣王,諾曷鉢心裡也要好好掂量一下了。

李績接著道:“回京之後,我會奏請皇上下旨表彰宣王的功勞!”

張煥心中暗笑,旨意下達之後,諾曷鉢肯定會想‘大唐皇帝都知道宣王功勞巨大,難道我這個大王反而不如他不成?’。再加上威信王等人的鼓吹,諾曷鉢只要不是傻子,就一定會有動作。

威信王嘆道:“英國公果然妙計!這事我回去後就安排下去。”

李績笑道:“將軍忠心耿耿,又能征善戰,有將軍大力輔佐河源郡王,皇上也會安心不少。”

李績此言,隱晦的表明皇上會支持威信王掌握大權,威信王聞聽大喜過望,趕緊連連道謝。

張煥暗歎一聲,李績這才叫老謀深算,幾句話就將宣王放在火上烤。雖然承諾會支持威信王,其實質卻更多的是爲大唐考慮。有威信王這種主戰派對抗吐蕃,大唐也會減輕不少壓力,最多就是付出糧秣兵器罷了。

果然,威信王很快就向李績提出,想要‘購買’一些精良兵器,以對抗吐蕃和達延芒。李績滿口答應,言說回去後向李世民稟報之後,就著手辦這件事。威信王又提了其他一些要求,李績都慷慨地答應了。

威信王本來目的輕易達到,還有了意外之喜,商議好事情細節之後,就滿心歡喜的告辭離去。

威信王離去後,張煥嘆道:“英國公睿智,下官佩服!”

李績微笑道:“雕蟲小技罷了!你且說說你的看法。”

張煥道:“從目前來說,一個強大一點的吐谷渾能抵擋吐蕃,對我大唐十分有利。因此全力支持威信王,實際上就是避免宣王帶著吐谷渾倒向吐蕃。”

李績道:“吐蕃近來一直態度恭敬,想要和我大唐和親,叔珩爲何一直防備吐蕃人啊?”

張煥不知道李績是隨口一問,還是另有深意,一下子有些躊躇起來。畢竟除了自己,沒有人知道吐蕃人會攻入長安燒殺搶掠。

張煥沉思一會道:“這次弘化公主的嫁妝裡,有不少書籍和能工巧匠,其中不乏建築、冶煉、農具製造等技術。吐蕃地處高原,資源匱乏,工匠更是少的可憐!參照弘化公主的嫁妝,若是吐蕃求親成功,將這些先進的東西陪嫁給吐蕃,豈不是養虎爲患?”

“依你之見,不可和吐蕃和親?”

張煥肅然道:“大將軍,歷來的和親,可曾真的有用?前有漢朝年間的匈奴,雖然多次和親,一旦漢朝羸弱就前來攻打!如今的吐蕃何嘗不是?爲了和親,甚至派兵攻打我劍南道,試圖威脅皇上!難道大將軍也以爲,吐蕃大功干戈僅僅是爲了一個公主?還不是看上我大唐的先進技術,以及想要開放邊境貿易,獲得更多的東西罷了!如此狼子野心,豈能輕易答應和親!”

李績笑道:“老夫隨意一問,沒想到你說了這麼多。以你的意思,是絕不能和吐蕃和親了?”

張煥沉聲道:“正是!不是真心歸順我大唐的外族,豈能隨便答應和親?再說了我大唐的安全,豈能靠女人獻出身體來換取?”

張煥連續兩個反問句,使得李績也沉思了起來。

李績沉思之後,嚴肅的對張煥道:“這些話先打住吧,不要再和別人說起!”

“是!”

李績又隨意詢問了幾句學習兵法的情況,就起身離去。張煥將他送到門口,纔回來和小癡說話。

三天時間一晃而過,七月二十一日一早,諾曷鉢就率領滿城百姓,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歡送儀式。儀式結束後,諾曷鉢親自將大唐送親隊伍送到城外三十里地,才依依不捨的分別。

張煥的行李中,除了小癡吩咐買的東西之外,意外的多了兩隻小鷹。

這是前天張煥去拜訪威信王時,見到他餵養了幾隻鷹,一時興起就討要了兩隻小鷹。威信王不但慷慨的給他兩隻小鷹,還耐心的教了不少馴養鷹的訣竅。

這是兩隻小蒼鷹,據威信王所說還不到兩個月大。張煥將兩隻小鷹帶回去後,小癡立刻被兩個小傢伙吸引住了,整天都逗它們玩耍餵食。張煥想要和小鷹玩玩,都時常被小癡拒絕。

“好了小癡,上車再玩吧!”

“我不要!我要騎馬,你來追我啊。”

小癡翻身上馬奔出,灑下一片銀鈴般的笑聲。張煥笑著搖搖頭,拍馬趕了上去。

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六十四章 平壤城動亂(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會見伊嗣俟三世第三百零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七)第三百九十四章 隱藏信徒們的密謀暴亂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七)第一百二十六章 動亂將起第七十六章 協助閱卷第三百五十五章 程處默來訪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十四章 妙玉和苗影的初會第三百零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五)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臨麥加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食主力大軍到來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下)第二十章 春色滿屋第六十六章 李恪和李治的品味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二百九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三)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二十九章 未知女子的信件第三百四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二百零四章 甦醒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二百五十章 卑沙城戰役(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紇幹承基的投靠第二百九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九)第四百三十章 麥加內亂(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內賈德的分兵決議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靖莊園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五十五章 苦練基本功第一百一十八章 紇幹承基的投靠第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三百七十七章 祭天出兵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沒有矛盾要製造矛盾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七)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八)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二十四章 拜訪曹府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下)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計渡河第二百零二章 艱難脫困第二百三十三章 輾轉回歸(六)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駁斥的諫言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二十六章 漕幫江都分舵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二百八十三章 犬養毅剩回國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碎葉城下的兩場戲第二百七十章 求和,你們沒這個資格!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三百七十五章 處置第七十七章 苗影回揚州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第一百四十一章 經濟戰的奠基第三百零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八)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四十九章 初到長安第五十七章 上元節燈會第四百二十八章 麥加內亂(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輾轉回歸(二)第十四章 妙玉和苗影的初會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三)第七十七章 苗影回揚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上)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一)第四十三章 解密賬本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繼續向西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二百七十二章 輕取白巖城(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撤離遼水第二百九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中)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八十一章 節節敗退的崔伯顏第一百六十章 久攻不克第二百四十章 敢做唐奸者,滿門抄斬!第三百零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三)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
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六十四章 平壤城動亂(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會見伊嗣俟三世第三百零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七)第三百九十四章 隱藏信徒們的密謀暴亂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七)第一百二十六章 動亂將起第七十六章 協助閱卷第三百五十五章 程處默來訪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十四章 妙玉和苗影的初會第三百零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五)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臨麥加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食主力大軍到來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下)第二十章 春色滿屋第六十六章 李恪和李治的品味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二百九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三)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二十九章 未知女子的信件第三百四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二百零四章 甦醒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二百五十章 卑沙城戰役(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紇幹承基的投靠第二百九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九)第四百三十章 麥加內亂(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內賈德的分兵決議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靖莊園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五十五章 苦練基本功第一百一十八章 紇幹承基的投靠第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三百七十七章 祭天出兵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沒有矛盾要製造矛盾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七)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八)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二十四章 拜訪曹府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下)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計渡河第二百零二章 艱難脫困第二百三十三章 輾轉回歸(六)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駁斥的諫言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二十六章 漕幫江都分舵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二百八十三章 犬養毅剩回國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碎葉城下的兩場戲第二百七十章 求和,你們沒這個資格!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三百七十五章 處置第七十七章 苗影回揚州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第一百四十一章 經濟戰的奠基第三百零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八)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四十九章 初到長安第五十七章 上元節燈會第四百二十八章 麥加內亂(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輾轉回歸(二)第十四章 妙玉和苗影的初會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三)第七十七章 苗影回揚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上)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一)第四十三章 解密賬本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繼續向西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二百七十二章 輕取白巖城(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撤離遼水第二百九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中)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八十一章 節節敗退的崔伯顏第一百六十章 久攻不克第二百四十章 敢做唐奸者,滿門抄斬!第三百零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三)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丰县| 湖北省| 马尔康县| 扶绥县| 泽普县| 万源市| 天津市| 北川| 通山县| 遂川县| 石泉县| 密云县| 汶川县| 关岭| 景东| 大名县| 剑河县| 托克逊县| 崇信县| 济阳县| 沂南县| 蒲江县| 南木林县| 泉州市| 顺昌县| 元朗区| 肥西县| 卫辉市| 嘉善县| 孟连| 葫芦岛市| 乌兰浩特市| 磐石市| 邯郸市| 樟树市| 达孜县| 万山特区| 涿州市| 乐山市| 赤壁市| 博兴县|